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如其来的生命危机
1966年,王玲出生在江苏连云港东海县的一户农民家庭,家里有三个哥哥,对她很照顾。“我和妹妹只差3岁,在一起玩的时间最多,我很喜欢妹妹。”三哥王江脸上透着自豪的笑容。
长大后,大哥王海转业定居徐州,三哥王江退伍后成为南京鼓楼公安分局的一名缉毒警察,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王玲和二哥王绪都留在了老家东海。各自成家的兄妹四人,常常通过电话联络感情。“每年中秋和春节,我们兄妹都会在老家团聚。”王江说,这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候。
直到200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打破了这份幸福。
10月的一天,王江突然发起高烧。“医生说验血结果中有几项指标不太合格,建议我做进一步的检查。”当时,他并没太当回事。第二天,医生把王江转到血液科做骨穿检查。“看到诊断报告我头都蒙了,像挨了一记闷棍。”王江被确诊为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急需骨髓移植。“如果不及时进行移植,患者可能会在半年到一年内死于并发症。”血液科主任陈兵如实告诉了王江的妻子。王江已经47岁了,进行骨髓移植年龄偏大,但保守治疗很难痊愈,不但要长期用药,而且随时都会有危险。经过种种利弊分析,医院认为骨髓移植是王江最好的治疗办法。
王江的妻子胡静含泪把事情告诉了兄妹三人,当晚,他们就从徐州和东海赶了过来。兄妹三人在王江的病房内抱头痛哭。“这事儿怎么让我们摊上了!”“这可怎么办!”“上哪儿找配型啊?”王江的主治医师杨永功说:“必须尽快做骨髓移植,不然,王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如果要等中华骨髓库的配型,时间长短就不好说了。”
“那亲属之间可以捐赠吗?”妹妹王玲问道。“亲属间的骨髓匹配度较高,如果配型成功,治疗效果会更好。”杨永功的话音刚落,王玲就迫不及待地说:“医生,用我的骨髓吧!”“这需要做一系列的检查,看谁和王江的匹配度最高,你们商量一下吧。”兄妹三人立即开了个紧急会议,最终决定:谁能和王江配上,就用谁的骨髓。
所幸天遂人愿,王玲和王江的骨髓配型成功。“我不同意妹妹捐骨髓救我。”躺在病床上的王江说。王玲已经45岁了,王江担心捐骨髓会损害她的身体健康。“你是我哥,你病了,我不救你谁救你啊,哪怕要我的胳膊和腿,我也要救你。”看着态度坚定的妹妹,王江夫妇感激涕零。
11月19日,王玲腰部穿孔52处,抽出了1040毫升骨髓。由于医疗条件有限,手术是在半麻状态下进行的,每次穿孔王玲都要承受剧烈的痛苦。除了骨髓,王玲还捐了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术后,她强忍着疼痛,在家人的搀扶下挪步到病房前给哥哥王江加油。“王玲很勇敢,手术前还跟我说,一定要多采一点,让我哥哥够用,真的非常感人。”医生杨永功说。
骨髓移植半年后,王江停止用药,恢复了正常生活,不久,便重返工作岗位。兄妹四人又回到了以前的幸福时光。“以前我是AB型血,现在是A型,跟妹妹一样,我体内流淌着妹妹的血。”王江觉得既歉疚,又幸福。
不料厄运再次降临
2017年5月1日,王玲突然感觉浑身无力,还总听到轰轰的声响,到县医院检查发现,“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等各项指标都低于正常人”。“医生说她属于危重病人,建议我们赶快到上级医院确诊。”王玲的丈夫傅吉祥有点慌了,无奈之下,他把检查结果告诉了哥哥王江。“我当时就感觉不妙。”王江立即向鼓楼医院血液科的医生杨永功咨询了情况,杨永功告诉他:“快点把王玲转过来,这比你当年患病时的数据都低。”
八年来,王江一直牵挂着妹妹的身体,虽然医学研究表明,捐献骨髓不会损害健康,但他始终解不开这个心结。没想到,这一天还是来了,心急如焚的王江让妹妹赶快来南京治疗。
5月3日,王玲住进了南京鼓楼医院。经过骨穿、腰穿等一系列检查,王玲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唯一的办法就是骨髓移植。得知结果的王江痛苦万分,他没法不把妹妹的病归咎于自己。
“当年我生病妹妹挺身相救,现在妹妹病了,我当然义不容辞。”看着万分焦急的妹夫,王江提高了嗓门说。“我不同意,你已经55岁了,身体哪能吃得消,不能因为我再连累你一家,我放弃治疗。”躺在病床上的王玲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听到妹妹的话,王江泪流满面。“你是我的亲妹妹,无论有什么后果,我都要救你。”“妹妹,我们家人没有意见,只要能配型成功,我全力支持。”站在一旁的嫂子当即表态。
然而,主治医师杨永功说出了他的担忧:“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权威资料库都查不到兄妹互捐骨髓的病例,你们这种情况或许是首例。虽然当年王玲给王江捐了骨髓,但毕竟过了八年,骨髓有没有发生变异、现在是否匹配都是未知数。况且,王江的身体能否承受得住,也是一个问题。”
“不管怎样,我都要试一试。”王江态度十分坚决。“我宁愿不要命,也不能让哥哥受这么大罪,万一他有个好歹,我一辈子都不会安心。”王玲也十分固执。最后,在家人和医生的再三劝说下,王玲才同意接受王江的骨髓。
医院先为兄妹俩做了基因测序,又对王江的身体做了全面检查和评估。幸运的是,王江骨髓的造血功能完全正常,身体状况很好,两人的骨髓配型成功率也达到98%。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王江又到苏州做了一次配型检查。其间,王玲先后接受了6次化疗,每次做完都痛不欲生。为了减轻王玲的压力,王江一有时间就来医院陪她聊天。“妹妹,别担心,有我在,有我們哥仨在。等苏州的检查结果出来,我马上给你捐骨髓!”
经过7个月的煎熬,苏州终于传来了好消息:王江符合所有配型条件,可以给王玲捐献骨髓。
亲情无价
两根针头扎进静脉,血液通过软管进入干细胞分离机,再回到体内。2017年12月12日11时,王江躺在病床上,历经5个多小时,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00多毫升,这“生命的火种”随即被送到王玲的病房。王江对医生说:“能多抽点就多抽点,免得我妹妹不够用。”忍着疼痛的王江丝毫不敢乱动,生怕出现什么问题,采集结束后,他身下的被褥已经湿了一大片。王江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在无菌病房前隔着玻璃看着妹妹,恰好妹妹也正看向他,兄妹相视一笑的情景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现在就等着妹妹早日出院,我们一家人能再次团聚。”
对于妹妹罹患白血病,王江一直非常自责。“虽然杨大夫告诉我,妹妹得病和为我捐骨髓没有因果关系,但我还是觉得愧对她,现在能救她,我心里也好受点。”术后,王玲的身体恢复得非常顺利。“欠债还钱的很多,像我们这样还骨髓的可实在罕见,可以算得上是奇迹了吧。”王玲说着不禁笑出了声。
2018年2月12日,王玲康复出院,回到东海。“我炖了鸽子汤,给妹妹补一补,这是野鸽子,营养丰富,还放了人参。”王玲前脚出院,王江后脚就从南京赶回了老家。喝到的鸽子汤还是热乎的,王玲心头泛起一阵温暖。第二天便是除夕,兄妹四人再次在东海相聚,一起张罗着过年。
历经风雨,方见彩虹。面对命运之神的考验毫不退缩,兄妹间浓浓的亲情让他们一次次化险为夷。2018年6月20日,王玲重新回到单位,同事们看她精神焕发、红光满面,工作起来比以前更有劲了。“兄妹间珍贵的感情,是什么都比不上的,能有这么好的哥哥,我很自豪,也很珍惜。”王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