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尺度单晶铜各向异性纳米力学分析

来源 :材料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纳米压痕测量仪对、、不同取向的单晶铜进行了微纳米尺度纳米压痕试验,并对其硬度、约化弹性模量及卸载过程形貌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微纳米尺度下,不同取向单晶铜硬度值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当压入深度小于30 nm时,单晶铜的硬度值随着压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后随着压入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至0.8 GPa左右.取向单晶铜的约化弹性模量值最大,取向次之,取向最小;、、取向单晶铜的卸载表面均出现明显的堆积现象,其中取向单晶铜出现明显的二维对称堆积形貌,取向单晶铜的弹性恢复位移最大,而取向单晶铜的弹性恢复位移最小.
其他文献
本实验研究了天然鳞片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人工合成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的流动性及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成型工艺性,并对天然鳞片石墨原型件和人工合成石墨原型件进行二次固化、真空压力浸渍致密化后处理.研究发现,加入球形石墨粉末有助于改善两种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的流动性,提升了天然鳞片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的堆积密度,但降低了人工合成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的堆积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天然鳞片石墨/酚醛树脂混合粉末的流动性更佳;在成形精度方面,人工合成石墨SLS原型件表现为各向同性,而天然鳞片石墨SLS
拉胀材料因其特殊性能在材料领域备受重视.将负泊松比效应应用在泡沫混凝土中,可使其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与吸能效果.本试验利用化学发泡法制备了三种不同孔隙形态的泡沫混凝土,分别为闭孔泡沫混凝土、连通孔泡沫混凝土、内凹孔泡沫混凝土.利用图像法对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和孔隙结构参数进行表征,通过万能试验机测试了泡沫混凝土的静态压缩强度、抗折强度,通过工业相机及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研究了泡沫混凝土的区域形变行为以及泊松比值.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的孔隙率、孔径及干密度与发泡剂的添加量有关,添加量越多,干密度越小,孔
本研究在大气环境下将PbO-ZnO-SiO2系非晶玻璃粉末和PbTiO3晶体粉末等比例混合均匀制得了复合玻璃钎料,实现了高体积分数SiCp/6063Al复合材料和DM305玻璃之间的连接.结果表明:当封接温度为480℃,保温30 min,复合玻璃钎料完成了预氧化后的复合材料与DM305玻璃之间的连接,接头无裂纹、气孔等缺陷,剪切强度为7.55 MPa,气密性为1×10-8 Pa·cm3/s,符合使用要求.在封接过程中,复合玻璃钎料与母材的氧化膜相溶,在复合材料一侧出现了Al元素的扩散现象.
沥青路面空隙率对道路路用性能及服务寿命具有决定性作用,为实现沥青层空隙率精确检测,考虑表面细观构造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探地雷达的测量方法.首先,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DTD)仿真软件,建立多空隙薄层-均匀空隙层数值模型,量化模拟了表面细观构造对空隙率检测精度的影响.其次,基于全波形反演理论提出一种检测算法,对反射波进行分解并计算均匀空隙层介电常数.最后,通过FDTD数值模型及实验室实测对该算法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均匀层空隙率检测值随薄层空隙率增加先变大后减小,沥青层表面细观构造对空隙率检测精度具有较大影响
合理评估和预测海洋环境下考虑氯盐侵蚀的钢筋混凝土(RC)码头结构服役寿命,对港口正常、安全运营意义重大.根据混凝土多相复合材料的细观组成结构,建立考虑粗骨料为凸多边形的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基于氯离子侵蚀混凝土的有限元数值模拟仿真方法,评估得到混凝土细观模型中氯离子一维、二维侵蚀的浓度分布,并建立氯离子一维、二维侵蚀模型.以沿海某RC高桩码头工程中方桩构件为例,根据建立的氯离子侵蚀模型并结合钢筋锈蚀速率模型,预测RC方桩构件的服役寿命.结果表明:在氯离子二维侵蚀下RC方桩的服役寿命预测值较一维侵蚀提前了约3
以传统的硬质瓷配方为基础,通过提高配方中氧化铝的含量,并用烧滑石和方解石取代钾长石作为助熔剂,在1410℃下制备了具有良好半透明性的高铝强化硬质瓷.借助SEM、XRD、电子万能试验机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研究了MgO、CaO以及MgO、CaO复合对硬质瓷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MgO或CaO取代K2 O作为助熔剂能够消除瓷胎中的残余刚玉晶相,并能促进瓷胎内二次须状莫来石晶体的形成,但取代量过多会导致须状莫来石粗化.一方面,引入MgO、CaO消除了折射率较大的刚玉相,
为了研究重复荷载作用下热老化对温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WMA)和热拌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HMA)开裂特性的影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lC)对重复荷载下的半圆弯曲实验(SCB)试件开裂全过程应变场进行观测,同时通过半圆三点弯曲实验、集料接触角测量实验进一步分析老化前后WMA和HMA的开裂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细观指标(开裂点处水平应变Exx、损伤因子D)和宏观力学指标(断裂能密度FE、蠕变应变能密度DCSE)以及两种沥青与集料间的黏附性指标(黏附功Was)对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分析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随着
通过调整地聚合物的氧化物SiO2/Al2 O3、Na2 O/Al2 O3和H2 O/Na2 O的物质的量比,利用碱激发偏高岭土制备不同强度等级的地聚合物混凝土.同时,用相同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OPC)混凝土作对比,评价地聚合物混凝土的抗冻性.结果表明:随着n(Na2O)/n(Al2O3)和n(H2 O)/n(Na2 O)增大,地聚合物混凝土的抗冻性降低;当n(SiO2)/n(Al2 O3)=3.3时,地聚合物混凝土的抗冻性最佳,冻融循环次数可达200.当地聚合物混凝土达到冻融极限时,相对动弹性模量损
本实验研究了21种合金元素对纯铝导电性能的影响,并综合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元素会导致纯铝的电导率下降,且不同元素造成的下降幅度存在差异.铝基体中固溶度极低的合金化元素的影响较小,而溶解度较大的固溶型元素的影响则相对较大,且电导率下降幅度与元素类型密切相关.固溶型元素对铝合金电阻率的影响是固溶原子与基体Al原子的原子半径差(Δr)、化合价差异(ΔZ)、核外电子分布和凝固反应类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化合价差异和凝固反应类型起主要控制作用,其次是核外电子分布.过渡族元素具有化合价差异大、
根据二元共晶混合法设计Zr-Cu-Ni-Al非晶合金成分,利用铜模吸铸法制备Zr-Cu-Ni-Al合金棒材.采用XRD、DSC、SEM及准静态压缩实验研究了所设计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Zr-Cu-Ni-Al合金均为非晶态结构,其过冷液相区(ΔTx)均超过65 K,有较好的非晶形成能力,其中Zr55.7 Cu22.4 Ni7.2 Al14.7合金的ΔTx最宽,达到82 K;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由低到高依次为:Zr57 Cu18.67 Ni8 Al16.33、Zr56.36 Cu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