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at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已成为互联网使人群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了很重大的影响。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相对于传统人际交往具有隐匿性、开放性、平等性等新特征。只有了解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才能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合理运用网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及。截至 2012 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42.1%。大学生是对新事物接受程度最高的群体之一,在互联网使用人群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已成为各重点群体中最活跃的一个。他们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对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际交往是否顺利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网络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尤其是交往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问题的研究,才能有效地指导大学生合理运用网络,并在现实世界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其社会化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新特征
  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置身于网络空间,并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网络人际交往是在网络技术发展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孕育而生的。事实上,网络人际交往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形式主要有利用在线即时聊天工具如QQ、MSN等进行在线聊天、虚拟社区、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等。作为一种新的人际交往形式,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除保留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某些特征外,还具有一些新的特征:
  1、网络人际交往的隐匿性
  网络的最显著特征是它的隐匿性,在网络中可以轻易的隐匿自己的身份和身体,不再有现实交往中身份、外形、气质、语言表达能力、贫富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和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而不必担心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2、网络人际交往的开放性
  传统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常受到很多限制,具有条块性。比如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交往方式。大家在交往中不自觉的形成了不同的小圈子,不属于同一圈子的人很难进入到另一领域的交往圈子。这也就意味着想要进入一个交往圈子前,必须先具有某一种身份。而网络则不需要这样,对所有有条件上网的大学生来说,网络是完全开放的,没有条块的限制,没有交往圈子的限制,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融入到另一群体中去。
  3、网络人际交往的平等性
  网络上的所有信息、文化都是开放的,是大家可以共享的资源,所以网络上所有人在获取信息和交往的时候也是平等的。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交往通常会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根本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由于身份、出身、年龄、性别、经济等现实因素的不平等,必然使得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渴望和追求的人人平等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但网络恰恰给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实现毫无利益冲突的精神地位平等的平台,使大学生平等交往成为可能。
  二、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网络大学生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复杂的,多面的。一方面,网络人际交往克服了传统人际交往的限制,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性,扩大了交往范围,强化了传统人际交往难以维系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网络人际交往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产生了很多负面的消极的影响,这对我们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才,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引领大学生文明生活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1、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
  由于人际交往通常受地域环境和生活范围的限制,范围较窄。而网络的出现使人们可以与在线的世界各地的朋友建立和保持联系。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与任何在线的朋友视频聊天,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千里之外的朋友表达心声,可以通过论坛与网友讨论问题。只要一部电脑,有网络,就能以极少的经济代价维持这种超时空的人际交往。这些使得学习时间紧,生活圈子狭窄,同时又经济实力薄弱的大学生拓展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范围。
  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还会受到社会地位、年龄结构、外在形象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同一地区,人们也总是固定在某一交往圈而无法进入另一交往圈。而网络交往却可以忽视社会地位、年纪长幼、外貌美丑等特点,直接为直达内心的精神交往。社会经验比较少的大学生往往无法与不同于他们的群体自如交往,所以网络交往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使大学生有机会了解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物的内心世界。
  2、使大学生获得了充分自由的交流
  网络的隐匿性使网络交往者不用直接见面就可以进行交流,网络社会能提供一个突破和超越现实社会各种局限和束缚的人性化生存空间。人们在网络世界可以大胆吐露心声,将现实生活中难于启齿的内心隐秘向别人倾诉。通过电脑与网络的间接交往,人们消除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顾虑,抛开各种利害关系,实现宣泄、倾诉、寻求理解的愿望。这使大学生们具有更良好的交往条件。在网络世界中,没有人知道真正的“我”是谁,因此可以彻底的释放真我。有些心事,有些情绪更愿意与不曾谋面、没有现实生活交集的网友倾诉,网络虽是虚拟的,但也是真实情感的一种流露。网上交往的隐蔽性使大学生交往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显著增强,他们的思想认知和体验将更多地来自平等方式下的交互传播与影响。
  大学生处于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在网络中,大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与隐匿性为人的自然本性提供了一个无限放大的机会,有利于缓解现实压力带来的心理负担,能帮助那些不善于人际交往的人重塑信心。网络交往可以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安慰,使紧张、烦闷、压抑等消极的心理状态消除。与此同时他们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见识到更多校园中无法接触的事物,增长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1、大学生现实交往能力下降,人际关系淡漠
  网络交往的自由随意性非常符合当下追求精神自由的大学生的心理,这使大学生对网络交往青睐有加。网络能够满足他们感觉的需求,新型的“人机关系”开始出现。但过分依赖网络容易使大学生漠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疏远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家人,行为变得孤僻。而这些又会引发他们心理上的孤独与压抑,有的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思维迟缓、自我评价能力降低,有的甚至在心理上出现焦虑、强迫、忧郁、依赖、逃避等特征,从而更加弱化人际沟通能力。当一个人终日坐在网络终端之前,所有情感都通过机器与一个个匿名人交流时,他就会与现实生活越走越远,被现实社会隔离,真实的人际关系被切断,长此以往,他就无法在现实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失去了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没有了现实的亲情、友情与爱情,没有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只有虚拟的网络世界和冰冷的电脑。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社区,这就使他们与现实社会中亲朋好友的情感联系减少,同他人的社会交往就会被削弱、割断,使家庭成员、邻里、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淡漠,原来的人际关系就会出现不确定性,甚至发生破裂和消亡。
  2、引发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的错位
  网络人际交往的隐匿性和开放性,使得人性中的种种阴暗面会毫无顾虑地暴露出来,人们可以轻松跨越那些在现实生活不可逾越的道德障碍,在网络中发表违背道德规范、社会舆论和法律法规的言论。网络中大量充斥着各种垃圾文化,一些道德败坏者和别有用心的不轨之徒利用网络传播反社会的信息。大学生初入社会,对社会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分辩事非的能力有限,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盅惑,甚至被利用,夸大现实社会的阴暗面,产生对现实社会的抵触情绪。不仅如此,互联网上汹涌而来的信息中往往还夹杂着许多色情、淫秽的内容,大学生如果没有健康的思想和坚强的自控力,一旦沉迷其中,不仅会使精神和意志受到损害,更会影响学习,浪费大好时光。
  结束语
  总之,在享用网络信息给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带来的高效、快捷、便利等种种优质服务时,还应注意其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加强网络建设和网络道德建设等,从而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大学生社会交往需要。大学生应当加强自身对互联网络的认识,正确处理网上交往与现实中人际交往的关系。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进行网络沟通时,老师、家长应当转变传统观念,给予大学生适当的关注和理解,并掌握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方法,对于大学生的网上交往正确引导,对于大学生成长各阶段出现的人际交往障碍予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必要的心理咨询妥善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指导,使大学生学会建立良好的网络人际关系,提高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震.网络时代伦理.[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杨世传.网络条件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36(12):77-78.
  [4]张俊平.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1):81-82.
  [5]陈明龙.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88-89.
  [6]张江燕.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用户的心理因素与调控[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 (1).
  [7] 郑荣双,严全治.当代人际交往的网络化方式与人格的多元化趋势[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 (2).
  作者简介:
  鲁萌(1980.1-- )女,汉族,讲师,工作单位:河南教育学院,现在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就读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大学生成人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必须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如何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的转化的问题,并根据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了具体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文针对超高吞吐量无线局域网(VHT WLAN)引入多用户和带宽扩展后造成的载波侦听机制呈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媒体接入控制层(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作的两层网络分
会议
本刊在2009年3期的特别策划“寻找世界直销巨头”中,编译了“直销巨头10亿美元俱乐部”一文,引起了业界的巨大反响,此次本刊刊发的“1亿美元直销俱乐部”更是将全球的主要直
2006年1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空巢”老人唐贵芝突然犯病摔倒在家中,一天两夜无人知晓。邻居发现后将老人送往医院,一天后老人去世。如今,像这样的“空巢”悲剧越来
本文报道了三明市从事各种职业的妇女子代先天畸形的情况。结果表明,有害作业女工子代先天畸形发生率21.41‰,职业接触有害因素与先天畸形发生程度属强联系(RR=4.83,P<0.01)。接触五种毒物女工子代先天畸形发生率以铅和苯最明显,分别为68.18‰和19.9‰(P<0.01)。认为铅可能是影响胎儿发育的具有胚胎毒性的毒物。
全球各国政府一系列强力政策的出台促使多晶硅需求猛增,而多晶硅的涨价则推动下游的光伏组件价格上升,良性循环已经形成,光伏的春天正式来临。 The introduction of a serie
虚拟视点合成技术是三维电视、多视点视频等诸多领域中的关键技术.目前,基于深度图像的绘制(DIBR)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这一技术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降低映射过程中产生的空洞.
会议
2007年5月27日上午9点30分,中国探月计划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和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王府井新华书店6层多功能厅,举行首都科学讲堂启动后的首场讲座.以下为中国探月计划
鼠妇(Porcellio)又名婆婆虫、潮湿虫。夏秋季节在居民住室、厨房、厕所等阴暗处栖息。关于鼠妇与卫生学、医学关系方面的研究,国内报导甚少,国外《日本动物图鉴》把鼠妇列为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在运用常规地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uless Response,MVDR)波束形成器和线性约束最小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