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深入 立体整合 构建信息化的学科知识体系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lee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著名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东尼·博赞创造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将学生获得的知识通过结构图的方式再现出来,将原本复杂的逻辑思维用简单的线条和图画来表示,让学生在大量信息中迅速掌握重点、明确层次,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启发学生的联想力与创造力。
  关键词 网络环境;知识构建;学科知识建构体系
  
  1 课题提出
  目前,学科知识建构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最常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精心构建的学科知识“概念地图”,使教师对教材进行系统梳理,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提纲挈领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另一种是教师协助学生构建和绘制学科知识“结构图表”或“知识树”,将原本复杂、零散的知识转化成简单的线条与图画,为学生快捷地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与结构,掌握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一定的作用。
  然而这两种方式的知识建构,尤其是教师“概念地图”的构建只有呈现在文本上,才能应用于学生的学习。但如此一来,又不利于内容的随时更新与补充,同时受到文本的局限,无法展现更多的立体式的声、像、网络资料,无法快速、便捷、及时更新,所以虽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实用价值仍然不够理想,其构建过程的生命力难以保障。
  因此,笔者认为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即网络版的“学科知识建构”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只有在教师的“概念地图”和学生的“结构图表”之间架起一座帮助学生建构新知过程的桥梁,使之形成帮助学生建构新知的有效资源,形成一套相对完整、易于更新的“学科知识建构体系”才是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2 预期目标
  1)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归纳和梳理,利用知识构建地图软件,将各学科知识形成知识结构图,再将知识结构图内在的联系建立网络链接,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网络环境下的学科知识建构体系,为学生探究和建构新知提供必要的支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师生素养。
  2)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内在规律,自主构建知识图表,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联想、分析、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有效记忆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资料研究法等。
  4 具体内容
  学科知识建构分教师学科知识建构的设计和学生知识图表的设计,即教师在教前由宏观到微观层次的学科知识建构,而学生在学后由微观到宏观层次的异步建构知识图表。
  1)教师学科知识建构设计思路。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姆说过:“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生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则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如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等。教师学科知识建构的设计正是基于这两种观点,在建构起知识地图的基础上,通过网络链接,建构成为一个具体的备课与上课的资源库。它的内容收录广泛,实用性强,每一学科都是一个囊括本学科教学内容的知识背囊,让师生快捷地从中获得学习探究中所需的数据、演示记录、视频资料、历史史料、网页、题库等,形成学科知识建构,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有效保障。
  2)学科知识建构的服务功能。学科知识建构除了提供各学科、章节知识建构图表功能外,还提供以下特殊功能:章节前置探究作业,章节重难点和易错点标注,课时教案,课时课件,题库(课时练习、过关检测题),相关知识的文本、数据、视频、录音或网页链接……
  3)学生知识图表操作层次:课时知识建构图表;单元知识建构图表;学期知识建构图表。
  5 实践程序
  学科知识建构体系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教师的学科知识建构最终是为了学生的有效知识建构。构建高效课堂,是最终目标。
  1)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建构主义提倡的“支架式”和“抛锚式”教学模式,设计课堂教学模式:①结构框架式,结构框架→进入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点拨拓展→效果评价→知识结构图;②前置问题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点拨拓展→效果评价→知识结构图。
  2)学科知识建构的教学实践原则:目标性、情境性、自主性、合作性、问题性、创新性、拓展性和整体性。
  6 取得成效
  1)学科知识建构体系已经形成为一个庞大的教育资源创建工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师投入大量心血和汗水而又易于共享的特殊的优质高效备课。目前,网络版的学科知识建构体系已经成功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各级部教师可以循环利用,并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地加以充实和完善,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教师在研究中提高对教材的把握,在制作中提高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经过对知识的汇总、分解与链接,将各学科分散的、相对孤立的知识建立起系统的框架和经纬网络,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节省时间,开阔视野,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学生自主建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显著提高。
  4)教学效益凸显。如果没有学科知识构建,今年的毕业班很难取得令社会各界满意的成绩,付出有了丰硕的回报。
  5)文化端倪呈现。“层层深入,立体构建,全员参与,整体提升”汇成学校的建构文化;“你争我辩,碰撞提炼,取长补短,整合发展”汇成学校的课堂文化;“凝心聚力,潜心研究,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汇成学校的课题文化;“挖掘潜能,铸造成功,张扬个性,奠基人生”汇成学校的育人文化。
  参考文献
  [1]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5):10-16.
  [2]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促进学习者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永流中学)
其他文献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际论坛的主办方之一中国教学仪器设备总公司,向专程出席“2009年中国科教仪器国际化发展论坛”的领导和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位的精彩演讲表示诚挚的谢意!    一、本届论坛得到世界教具联合会、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山东省教育厅的关心和指导,得到行业企业的鼎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同时本届论坛也被出口联盟列为2009年度一项重要活动  山东省教育厅陈光华副厅长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词; 
摘要 实验化学课程的开设,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针对实验化学中的实验教学实效,从以下几方面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看法与思考:琢磨教材,优选装置与方法;研读教材,精选实验药品;精细操作,选准浓度与用量;因异而动,控制时间与巧借媒体;精筛细选,删除个别实验。  关键词 实验化学;教材;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曾说过:“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
在教育领域,概念图(inspiration)更多地被运用于物理、数学和化学等一些逻辑联系性较强的学科,但实际上只要存在联系,存在逻辑,都可以用概念图来进行知识的连接、理论的整合。现在的教学是多元化的,小学英语教学更离不开多元化的多媒体教学,概念图的加入在某一层面上提升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全面性,丰富了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  1 概念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
摘要 首先论证高校思政课进网络的必要性,其次论述高校思政课进网络的可行性,最后以江西省高校思政课网站建设和运营实践为蓝本,较为全面地阐述网络在高校思政课中应该完成的作为。  关键词 网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27-0124-03    20世纪60年代,互联网于无声处响惊雷,帮助美国在冷战中占领计算机技术高地;20世
片段一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找规律”的教学中,笔者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应用周期规律,设计这样一个“巩固练习”的环节:动手摆一摆,5颗子为一组(每组中至少要有一颗子),照这样摆下去,第24颗必须是黑子。  学生纷纷想到不同的摆法,都想上白板展示自己的摆法,课堂探究气氛很浓。甚至有学生发现,这些白子黑子不够了。而白板中有“拖动副本”的功能,这些黑子白子各有一颗是设计成“拖动副本”,可以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尤其不容忽视。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学程序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到学生发展的轨迹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和生成的过程。  那么,如何引导这些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性资源,使之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程目标之中,促进课堂活跃,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摘要 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和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高等院校中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应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设计,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并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概念图;教学设计;计算机文化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27-0062-03    Instruction Design based on Conce
摘 要 教与学是人类教育中的永恒现象。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活动更是实现教育目的、任务的主渠道。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以及在新课程英语学科整合中所起的作用等作了必要的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创新培养    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
摘要 以徐州师范大学为例,通过调查校内可浏览网站,分析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现状,通过访谈的方式发现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探究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数字化教育资源;资源建设;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33-0023-03  Status Quo of Digital Education Res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就明确地指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1 倡导预习,初步感知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编写的课文,应该说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教学时,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摒弃那种束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