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教育体制是什么,我说不清楚。它应该怎么选择鲁迅的作品和怎样进行教学,谁的意见能够成为主导性的意见?谁是最后拍板定案的那个人?的确有个体制的问题。即使完全按照周氏父子的意见进行选择,也未必没有人以同样的理由而非议。但是,怎么介绍鲁迅,鲁迅的作品,在学校,是老师的事。作为60年代的中学生,虽然不能代表和没有资格代表那个时候的中学生,但是,对于40年前读鲁迅的事仍然残存着一些记忆。
回忆起来,非常感谢我的中学老师。我和许多人读鲁迅、知道鲁迅是在中学时代。通过课本上鲁迅的文章知道的鲁迅。他的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药》等,具有强烈而深刻的思想感情色彩。有人甚至认为《阿Q正传》写出了中国人的灵魂。灵魂是什么?是精神,属于意识形态。其他文章印象深刻的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纪念刘和珍君》等。哪篇不反映鲁迅那鲜明的是与非、炽热的爱与憎?像直面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走的人多了就是路,等等,等等。这些,固然在学生时代没有深刻的体会,但也足以引起震撼。
有的人或许不喜欢他那些用血写出来的文字,那些尖酸刻薄的语言,也不能指望谁都喜欢和能够记住他的话。即使是在今天,也没有哪个老师对于学生有那样的要求。但是,这具有震撼力的语言却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当走向了社会,面对社会的残酷的时候,他是那样的给予你力量!那样的力量,不是任何一篇文章都能够给予的。有的文章,年轻时候的阅读和晚年时候的阅读,学生时代的阅读和工作之后的阅读,是有不同的感受的。
这,不是鲁迅的文章发生了变化,而是读者的认识和关注的问题是变化的。这样的感受,或许不只是我一个人。今天,之所以写这样无法预知它的命运的文字,说不上是在沉默中爆发,只是不想在沉默中灭亡!人生苦短,来日无多,不想把那些已经形成,属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东西带进坟墓。其中,鲁迅的话不仅激发出了写作的勇气与动力,而且是批判的武器。
在网上还看到,有一“80后”作家在接受采访时说:记忆最深的课文都是鲁迅的。
另外,据首届上海市中学生现代文阅读大赛组委会在上海市20所中学千余名中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谁是中学生最喜欢的作家?鲁迅的得票率占了9%,遥遥领先于其他作家。这是2006年发生的事。
究竟谁的调查具有权威性,可信性?这或许并不重要。许多人,包括我,对于鲁迅的认识不会受他们的调查结论所左右的。
我是从中学语文课上知道鲁迅、了解鲁迅。相比什么人的调查,我更相信我自己的感觉。从初中到高中,从年轻到年老,在文学家中,记忆最深刻的仍然是鲁迅的文章。在这一点上,我这个“40后”的普通公民与那个“80后”的作家的感觉是一样的。那时候,没有产生出“怕周树人”的感觉。因为,没有理由怕他。如果说有什么怕,要说“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对我是确实的。即使对“文言文”,即现在的所谓“国学”,所怕的也仅仅是“背诵”。因为,只要是“文言文”,老师都要求“背诵”。或许是我的大脑中主管“背诵”的那部分没有“开发”出来,我一生都对“背诵”发怵。不管是语文课文还是数理化的定理定义还是外语。对于作文,那时候老师并不要求学生非要模仿和学习“鲁迅笔法”。这些其实都与鲁迅没有关系。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中学时代对于鲁迅及其文章的了解,就没有我现在对于鲁迅的“发烧”和“痴迷”。走到这一步,真不知道是应该感谢中学时代对于鲁迅的了解和阅读,把我引到了鲁迅研究之门,还是应该埋怨教育体制在把鲁迅引进中学教育的同时,把我引向了“歧途”。这,当然只是个人的体会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我并不是一个特别和独特的中学生,因此,我相信,我自己对于鲁迅的感觉可能不仅仅属于我自己。
不用调查研究,我还知道,有的人并不知道鲁迅是谁,有什么著作,或者说不清楚他都有什么著作。即使是现在,我也背不出鲁迅著作的篇名。甚至连他的杂文集的名字都记不全、记不牢。在上个世纪,根本就没有关心和留意过鲁迅研究的情况。留意和介入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事。
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是奠定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和文学家身份的重要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家的鲁迅的文学作品。而这些作品中,也同时反映了思想家的鲁迅的思想和他思想的深邃。
在当时,别的同学怎么认识鲁迅,因为没有交流,不得而知。在我自己,也只当他的小说,是故事,也只当鲁迅是个作家、文学家,与课本上的其他作家、文学家的区别,在感觉上语言特色不同,写的内容不同。如高尔基的《海燕》、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夏衍的《包身工》等都是现在仍然有记忆的作品,即使如此,在当时也绝没有现在那样的认识。对于革命家的鲁迅知道的还真不多,对于思想家的鲁迅理解的并不深刻。主要是因为老师讲的也不多,有的即使讲了,也不能理解。对于介绍鲁迅的课外书和研究专著也没有见过,就不要说读了。笔者现在关于“意识形态化”了鲁迅的认识,是这几年读鲁迅之新得。是那些“人化”鲁迅,企图淡化鲁迅的“意识形态”的那些研究家让我重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化”了的鲁迅,“意识形态化”了的鲁迅。如果说以前仅仅知道毛泽东给鲁迅头上戴的是什么帽子,现在悟出了一点毛泽东为什么要给鲁迅戴那样的帽子。是“优秀的鲁迅研究者”和周氏父子的认识强化了笔者对于鲁迅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认识和“革命化”的鲁迅的认识。
中学课本选择鲁迅的文章,并不仅因为文章的文学价值,还因为他的文化价值。是他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描述了他生活的时代的人物风貌。那样的文化内涵,脱离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或者没有脱离那个时代,而对于那个时代没有深刻的了解和思考,是创作不出来的。文艺的社会影响力与标语、口号、政治报告是不同的,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因此,鲁迅是不可替代的。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陈独秀、胡适需要鲁迅那样的文学家的配合,需要鲁迅那样的文学家通过他们的创作实践和创作成果证明新文化之新。事实是,鲁迅之所以在那个时代脱颖而出,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把它揭露出来给人们看,他还反映了新文化的活力和被人们接受的程度。研究文学史的人们应该知道,在当时,谁的文艺作品比鲁迅更深刻,影响力更大、更广呢?在过多少个世纪之后,当人们学习那段历史的时候,大概不能只读史志,那太抽象,太枯燥。或许还要读点鲁迅的文学,包括小说,从那里人们可以看到辛亥革命之后人们的精神风貌,可以增强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感性认识。到那个时候,人们看重的或许就是他的文化价值,他的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信息。他的表现形式,恐怕就是其次的了。这,或许是鲁迅的文学不朽的原因。当阶级斗争“熄灭”了的时候,或许就不会有人去谈论“战士的鲁迅”了。即使是谈论,也是作为历史存在而研究。
学习鲁迅,从中学生开始。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了解、学习中国文化,旧文化固然不可或缺,却不能不了解和学习新文化。了解和学习中国的新文化,就不能不了解和学习它的代表人物鲁迅的作品。在宣传鲁迅、学习鲁迅方面,没有谁比中国共产党做得更多、更好。在这个方面,恐怕还不能把他的“实用价值”与“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对立起来,绝对的分开。鲁迅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中华民族本身就是有用的。他的“实用价值”就体现在他思想的价值和文化的价值。如果鲁迅的思想和他的文学没有那方面的价值,一文不值,恐怕也就没有人去理会他的思想和他的文学了。具体到每个人,每个学生学的怎么样,学到了什么,不全是宣传的事,不是中学课本的事,不是老师的事,主要还是自己的事。老师,舆论,只起引导作用。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个母亲生出来的儿子周树人和周作人还不一样哩。
回忆起来,非常感谢我的中学老师。我和许多人读鲁迅、知道鲁迅是在中学时代。通过课本上鲁迅的文章知道的鲁迅。他的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药》等,具有强烈而深刻的思想感情色彩。有人甚至认为《阿Q正传》写出了中国人的灵魂。灵魂是什么?是精神,属于意识形态。其他文章印象深刻的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纪念刘和珍君》等。哪篇不反映鲁迅那鲜明的是与非、炽热的爱与憎?像直面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走的人多了就是路,等等,等等。这些,固然在学生时代没有深刻的体会,但也足以引起震撼。
有的人或许不喜欢他那些用血写出来的文字,那些尖酸刻薄的语言,也不能指望谁都喜欢和能够记住他的话。即使是在今天,也没有哪个老师对于学生有那样的要求。但是,这具有震撼力的语言却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当走向了社会,面对社会的残酷的时候,他是那样的给予你力量!那样的力量,不是任何一篇文章都能够给予的。有的文章,年轻时候的阅读和晚年时候的阅读,学生时代的阅读和工作之后的阅读,是有不同的感受的。
这,不是鲁迅的文章发生了变化,而是读者的认识和关注的问题是变化的。这样的感受,或许不只是我一个人。今天,之所以写这样无法预知它的命运的文字,说不上是在沉默中爆发,只是不想在沉默中灭亡!人生苦短,来日无多,不想把那些已经形成,属于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东西带进坟墓。其中,鲁迅的话不仅激发出了写作的勇气与动力,而且是批判的武器。
在网上还看到,有一“80后”作家在接受采访时说:记忆最深的课文都是鲁迅的。
另外,据首届上海市中学生现代文阅读大赛组委会在上海市20所中学千余名中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谁是中学生最喜欢的作家?鲁迅的得票率占了9%,遥遥领先于其他作家。这是2006年发生的事。
究竟谁的调查具有权威性,可信性?这或许并不重要。许多人,包括我,对于鲁迅的认识不会受他们的调查结论所左右的。
我是从中学语文课上知道鲁迅、了解鲁迅。相比什么人的调查,我更相信我自己的感觉。从初中到高中,从年轻到年老,在文学家中,记忆最深刻的仍然是鲁迅的文章。在这一点上,我这个“40后”的普通公民与那个“80后”的作家的感觉是一样的。那时候,没有产生出“怕周树人”的感觉。因为,没有理由怕他。如果说有什么怕,要说“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对我是确实的。即使对“文言文”,即现在的所谓“国学”,所怕的也仅仅是“背诵”。因为,只要是“文言文”,老师都要求“背诵”。或许是我的大脑中主管“背诵”的那部分没有“开发”出来,我一生都对“背诵”发怵。不管是语文课文还是数理化的定理定义还是外语。对于作文,那时候老师并不要求学生非要模仿和学习“鲁迅笔法”。这些其实都与鲁迅没有关系。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中学时代对于鲁迅及其文章的了解,就没有我现在对于鲁迅的“发烧”和“痴迷”。走到这一步,真不知道是应该感谢中学时代对于鲁迅的了解和阅读,把我引到了鲁迅研究之门,还是应该埋怨教育体制在把鲁迅引进中学教育的同时,把我引向了“歧途”。这,当然只是个人的体会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我并不是一个特别和独特的中学生,因此,我相信,我自己对于鲁迅的感觉可能不仅仅属于我自己。
不用调查研究,我还知道,有的人并不知道鲁迅是谁,有什么著作,或者说不清楚他都有什么著作。即使是现在,我也背不出鲁迅著作的篇名。甚至连他的杂文集的名字都记不全、记不牢。在上个世纪,根本就没有关心和留意过鲁迅研究的情况。留意和介入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事。
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是奠定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和文学家身份的重要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家的鲁迅的文学作品。而这些作品中,也同时反映了思想家的鲁迅的思想和他思想的深邃。
在当时,别的同学怎么认识鲁迅,因为没有交流,不得而知。在我自己,也只当他的小说,是故事,也只当鲁迅是个作家、文学家,与课本上的其他作家、文学家的区别,在感觉上语言特色不同,写的内容不同。如高尔基的《海燕》、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夏衍的《包身工》等都是现在仍然有记忆的作品,即使如此,在当时也绝没有现在那样的认识。对于革命家的鲁迅知道的还真不多,对于思想家的鲁迅理解的并不深刻。主要是因为老师讲的也不多,有的即使讲了,也不能理解。对于介绍鲁迅的课外书和研究专著也没有见过,就不要说读了。笔者现在关于“意识形态化”了鲁迅的认识,是这几年读鲁迅之新得。是那些“人化”鲁迅,企图淡化鲁迅的“意识形态”的那些研究家让我重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化”了的鲁迅,“意识形态化”了的鲁迅。如果说以前仅仅知道毛泽东给鲁迅头上戴的是什么帽子,现在悟出了一点毛泽东为什么要给鲁迅戴那样的帽子。是“优秀的鲁迅研究者”和周氏父子的认识强化了笔者对于鲁迅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认识和“革命化”的鲁迅的认识。
中学课本选择鲁迅的文章,并不仅因为文章的文学价值,还因为他的文化价值。是他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描述了他生活的时代的人物风貌。那样的文化内涵,脱离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或者没有脱离那个时代,而对于那个时代没有深刻的了解和思考,是创作不出来的。文艺的社会影响力与标语、口号、政治报告是不同的,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因此,鲁迅是不可替代的。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陈独秀、胡适需要鲁迅那样的文学家的配合,需要鲁迅那样的文学家通过他们的创作实践和创作成果证明新文化之新。事实是,鲁迅之所以在那个时代脱颖而出,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把它揭露出来给人们看,他还反映了新文化的活力和被人们接受的程度。研究文学史的人们应该知道,在当时,谁的文艺作品比鲁迅更深刻,影响力更大、更广呢?在过多少个世纪之后,当人们学习那段历史的时候,大概不能只读史志,那太抽象,太枯燥。或许还要读点鲁迅的文学,包括小说,从那里人们可以看到辛亥革命之后人们的精神风貌,可以增强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感性认识。到那个时候,人们看重的或许就是他的文化价值,他的文学所承载着的文化信息。他的表现形式,恐怕就是其次的了。这,或许是鲁迅的文学不朽的原因。当阶级斗争“熄灭”了的时候,或许就不会有人去谈论“战士的鲁迅”了。即使是谈论,也是作为历史存在而研究。
学习鲁迅,从中学生开始。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了解、学习中国文化,旧文化固然不可或缺,却不能不了解和学习新文化。了解和学习中国的新文化,就不能不了解和学习它的代表人物鲁迅的作品。在宣传鲁迅、学习鲁迅方面,没有谁比中国共产党做得更多、更好。在这个方面,恐怕还不能把他的“实用价值”与“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对立起来,绝对的分开。鲁迅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中华民族本身就是有用的。他的“实用价值”就体现在他思想的价值和文化的价值。如果鲁迅的思想和他的文学没有那方面的价值,一文不值,恐怕也就没有人去理会他的思想和他的文学了。具体到每个人,每个学生学的怎么样,学到了什么,不全是宣传的事,不是中学课本的事,不是老师的事,主要还是自己的事。老师,舆论,只起引导作用。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个母亲生出来的儿子周树人和周作人还不一样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