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教评一体化理念的教学反思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o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学教评”出发设置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帮助教师建立高效课堂,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例,对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环节以及课后拓展作业进行反思,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依据教材特点设置教学目标、紧扣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环节、围绕教学环节突破测评难点。
   关键词:学教评一体化;信息技术化;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学教评一体化是保证课程有效实施的一种基本策略,“一体”是指“密切协调的一个整体”,“一体化”则是指要使原本相关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分离、不紧密的各部分转变为密切协调的一个整体。学教评一体化是指在课程实施中,以教育目标理论为指导,使学习、教学、评价之间彼此相符,保持一致。广东省初中语文教研员冯善亮老师指出:“学教评一体化主要涉及四个问题,第一,在有限的学校和课堂教学时间内,什么值得学生学习?(学习问题)第二,如何计划和进行教学才能使大部分学生在高层次上进行学习?(教学问题)第三,如何选择或设计测评工具和程序才能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信息?(测评问题)第四,如何确保目标、教学和测评彼此一致?(一致性问题)”因此,一堂高效的课堂应该围绕着学教评一体化来进行教学设计。下面就以我们小组的研修成果《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为例来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依据教材特点设置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是“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教材的单元目标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体会‘科学小品文’的散文之美,理解说明文的写法”。
   王荣生教授曾说:“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预习的内容,课堂主要的教学环节中一定要使用”,“教学活动的设计,不是设计教师做什么,主要是设计学生做什么”。我们设想学生根据学案已经自主解决了生字词、文体等相关知识,并且通过初读文章,已经基本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并划分好了文章结构。学生理解有难度的问题应是: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语言特点。因此教学目標设定为:快速浏览课文,筛选主要信息,理清文章说明顺序;体会文章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典雅。
   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不仅要融合以上因素,还应融合教材单元目标和课文目标,从学教评一体化方向研究教学目标。因此将最初设定的教学目标由“学会提取信息,把握说明内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调整为实操性较强的“快速浏览课文,筛选主要信息,理清文章说明顺序”。这个目标更为具体,在教学环节中可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领会本文由浅入深、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说明顺序。
   二、紧扣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环节
   部编教材要求使用者将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作为教学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以此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因此,从三个角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核心教学环节,“宏观:筛主要信息——中观:理说明顺序——微观:赏语言特色”。
   以上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紧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微观:赏语言特色”环节将以往常规的赏析段落语言转换为通过“删改比读”的方法赏析语言,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小品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典雅的特点。并进一步懂得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是由说明对象及其特点而决定,即形式服务于内容。
   请阅读以下两个文段,试比较:原文和改文,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原文】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改文】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回暖。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相继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飞回来了。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落下来。北雁南飞,跳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失不见了。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风雪载途的寒冬就要来了。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都是这样,不断循环。
   【明确:(1)生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物候写活了,它们似乎有了人的思想感情。如“苏醒”“活跃”“销声匿迹”“迎接”;运用拟声词“簌簌”,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2)典雅,“次第”非常典雅;“翩然归来”令活泼伶俐的小燕子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八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况,极其简洁、雅致,文气扑面。】
   三、围绕教学环节突破测评难点
   学习效果的考察、评价如何融入教学中,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小组的设计中,评价大多体现在课堂环节中设置的问题,其次就是课后作业的设置。
   【课后拓展作业设置】碧云天,黄叶地,橙黄橘绿,万物盛装出席。值此金秋时节,请你拍摄一张能触动你的反映秋季物候现象的照片,并赋上一首小诗,制作成明信片,进行班级评比。
   要求:(1)运用拟人的修辞;(2)至少运用一个四字词语;(3)三五句即可。(体现评价)
   这个作业设计主要是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学习运用准确、典雅、生动的语言进行创作。通过评分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整堂课“整体结构布局巧妙,由主到次逻辑清晰,遣词造句准确典雅”,能够将学教评一体化的教学目标通过合理的教学环节呈现。上述表格正是基于学教评一体化进行测评和反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课程所获。
其他文献
从实物传递来说,早在夏朝时就已产生。至商代已经有了专门传递信物的人,西周有了步传和车传之分,春秋时期则出现了马传。秦代的公文分“急字文书”和“普通文书”,从此在传递方式上也就有了快递与非快递之分。  到了汉代,快递均由马递的方式传送。南北朝时期,紧急公文传送速度要求,每日400里左右。隋唐时,凡是送赦书等快递,要求日行500里。  宋代,又出现了专司通信的“递铺”,其传递方式分为“步递、马递和急脚
蟑螂,昼伏夜出、喜阴避阳;跑得快,难消灭,繁殖能力超强,一不留意它们就子孙满堂了。对于这些讨人厌的家伙,我们总是束手无策,因为我们很难找到它们,但实际上它们却无处不在!假如有一天蟑螂们不再畏畏缩缩,而是光明正大地集体来到阳光下向我们发起挑战,那么会怎么样呢?科学家早已为此展开行动。    闯入蟑螂家族的“不速之客”  几年前,一群美国蟑螂发现,在它们的群体中突然出现了4个“陌生新成员”,蟑螂们很快
摘要:线上教学,师生分离,学生易在知识表面滑行,难以进入深层次学习状态。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结合线上教学经验,认为高质量的问题能够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论述:首先,高质量的问题能够引领教学活动,让学生认知体验的深度与广度得以拓展;其次,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自主调节学习行为,与同伴的协作能力得到提升;最后,通过问题激活情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升学习的满意度。
用来粘钢铁的不是一般的胶水,而是一种新型胶水,它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配制成的。这种合成树脂粘剂之所以能把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粘得那么牢,一方面是因为胶粘剂渗入到胶件表面的孔隙中,形成了机构结合;另一方面是因为胶粘剂与胶件表面起了化学作用,产生了分子的结合。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期,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迈克尔·吉隆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外星人很可能使用一个或者多个智能探测器勘测太阳系,它们需要部署一个非常强大的信号传送器将采集数据发送至母星球,或许我们能够在太阳系内发现外星人信号传送器。  出于节省能量和回避复杂的工程设计等因素,外星人只需简单地使用太阳引力场作为强大的放大器,便能实现与母星球的信息发送与接收。这种现象叫做“引力透镜”,增强的电磁辐射就如
摘要:本文结合一次以“怎样写自己的老师”为训练点的作文教学课例,总结了成功的经验:首先,用笔者解读经典并成功仿写的故事,现身说法,激发同学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然后,通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与老师的“下水之作”《桂香幽幽》的解读、整合、比照,具体深入地阐述了选材、谋篇技巧,揭示了写“人”成功的三大要訣:写作发自于真情;既写外现的平凡或不足,又写内在的不凡与崇高;谋篇布局,详略安排,采用欲扬先抑的“
回归远古饮食?  旧石器时代是指250万年前至1.2万年前,农业文明未出现之前的一个时期。这是人类开始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文明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既没有吃过一粒大米,也没有吃过一根面条。他们猎取野生动物来获取肉食,用网捕鱼,并从森林里收集坚果和浆果食用。  现在,一种观点认为,尽管这些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距离我们已十分遥远,但是,我们仍可以仿效他们的生活方式,回归所谓的“旧石器时代饮食”。赞同此
在不可能的年代发现了不可能的东西,这是目前科学的尴尬。有人说,这是史前超文明的印迹,它划破时代长空,让人琢磨不透;有人说,这是神的存在信号,那神又是什么呢?还有人说,远在我们知道的范围内,人类曾经多次被灭绝。  史前的人类脚印  1938年,美国肯塔基州柏里学院地质系主任柏洛兹博士宣布,他在石炭纪砂岩中发现10个类人动物的脚印。显微照片和红外线照片证明,这些脚印是人足压力自然造成,而非人工雕刻。据
【明确考点】  广东中考考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2.把握不同体裁中的情境与形象。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4.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5.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  广东中考文学作品最常见考点是:1.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题:(1)分析并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2)概括段落或文章的主要内容;(3)把握文章大意,筛选重要信息;(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选择与坚持。  前不久,我在台湾访问的时候见到一本书,书名叫《Outliers》,书中讲了很多故事来说明社会环境、机遇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不过,我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了一些新的不同的感受和启示,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一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怨天尤人。  这本书讲到加拿大冰球国家队的故事,作者发现在这些国家队选手中有一个规律性现象——他们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