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硝基二苯并-1,3a,4,6a-四氮杂戊搭烯的合成工艺改进

来源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19880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改进四硝基二苯并-1,3a,4,6a-四氮杂戊搭烯(TACOT)的合成工艺,以邻苯二胺为原料,通过氧化、重氮化-取代、合环和硝化四步得到了TACOT,总收率为45.9%,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等进行结构表征;探讨不同脱色剂,脱色温度、脱色剂的用量及重氮化体系对氧化和重氮化-取代反应收率的影响;通过改变降温速率和搅拌转速等手段,制备出不同形貌的TACOT样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量分析(TG)研究不同形貌TACOT样品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5~40℃时,以硅胶作为脱色剂,
其他文献
设置交叉口待行区可以充分利用交叉口内部空间,但是不合理的设置同样会降低运行效率.为了确定十字信号交叉口左转、直行以及全待行区设置方式的适用条件,选取了流量水平大小
为了提升三元锂电池的热安全性,通过十四醇相变对三元锂电池进行强化散热,以实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三元锂电池温升特性及不同放电倍率下十四醇填充厚度对锂电池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放电倍率下(0.2、0.4 C),锂电池无需强化散热;当十四醇厚度分别为2、4、6 mm时,在0.6 C放电倍率下,电池最高温度分别下降了2.27、8.91、9.93℃;在0.8 C放电倍率下,最高温度分别下降了8.88、18.43、20.31℃;在1.0 C放电倍率下,最高温度分别下降了17.45、23.35、35.60℃
分别以硫酸锰、氯化锰和乙酸锰为还原剂,高锰酸钾为氧化剂,通过水热法制备不同隐钾锰矿型二氧化锰分子筛(OMS-2),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N2-吸脱附,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考察对亚甲基蓝模拟印染废水的吸附脱色性能。结果显示,不同锰源制备的二氧化锰分子筛样品均为棒状,呈隐钾锰矿型结构,但比表面积显著不同。以乙酸锰为原料制备的二氧化锰分子筛(Cry-Acet)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脱色性能最好,这与该样品的比表面积最大有关。酸性条件有利于MB在Cry-Acet上
为定量描述沥青混合料中空隙几何形状、空隙结构复杂度,利用image J、image pro plus软件,提取空隙信息,计算断面空隙的空隙率,提出空隙平均长轴、空隙平均短轴等标量刻画空
进水塔属于高耸建筑物,不仅需要进行静力分析,还需要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以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抽水蓄能电站进水塔为例,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地震作用下进水塔上部混凝土排架型钢截面形式优选研究,结果显示方形截面方案的位移量最小,应力水平最低,为最佳设计方案,建议在工程设计中采用。
以某堆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为例,对4种不同油石比沥青混凝土进行长期蠕变试验,得出蠕变稳定模量,采用二维有限元算法对沥青混凝土心墙沿心墙轴线方向的变形和应力应变进行计算分析。调整左岸陡边坡基座水平距离10 m范围内心墙沥青混凝土油石比,研究其对心墙与基座的接头部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沥青混凝土心墙高坝施工和运行是安全的;调整左岸陡边坡基座水平距离10 m范围内心墙沥青混凝土油石比,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和左岸边坡基座水平距离10 m范围内心墙的变形和应力应变影响不大。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在左岸陡边坡接头部位的
以兰海高速(良庆段)房屋外立面改造工程中为例,介绍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房屋外立面测量的方法和后期处理技术。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有效提高测量效率,获取更多的外立面点坐标,提高外立面测量精度,特别在测量表面复杂的物体及其细节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立柱作为波形梁护栏的重要组成构件,其承载能力大小直接影响护栏的安全防护性能.为了更好地指导波形梁护栏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基于规范推荐的波形梁护栏多种立柱结构形式和
介绍了WFH工程的基本情况。WFH工程渠线地势落差大,流量较大,跌水较多,布置型式分为单级跌水和双级跌水,双级跌水消能池的消能情况较为复杂,在该工程中选择合理的跌水体型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跌水的安全运行也是该工程能够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论述了双级跌水水工模型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测试方法及试验结果,并介绍了双级跌水初始设计和修改方案的主要参数。
介绍了新疆某输水泵站工程的基本情况。根据泵站开挖出现的3个边坡裂隙发育情况,采用赤平投影法搜索出岩质边坡不稳定块体,考虑岩质边坡节理裂隙构造,采用楔形体稳定计算软件,计算了岩质边坡楔形体及上覆破碎岩体的稳定性,得出了楔形体及破碎岩体的稳定安全系数。通过计算分析,泵站周边坡在各个工况下整体稳定性较好,块体稳定及变形破坏问题不突出。根据计算结果,同时考虑工程安全储备,提出了岩质边坡的支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