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家常课”,散发“语文味”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语文味”的课让人如饮甘醇。为此,语文教师应该用心上好“家常课”,让语文课常教学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一、用心备课,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1. 深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潜在状态和发展可能,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自己能读憧的,哪些内容是要在小组中交流探讨的,哪些内容是需要老师指导讲解的,哪些内容是学生容易忽略的等等。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除了对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了如指掌,还要以单元导语和课后练习为依据,因为单元导语是教材的编写意图,课后练习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要特别注意课文特征,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文本特征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
  2 . 准确领会教材,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一篇课文可以用来进行教学的内容很多,我们不可以能做到包罗万象,那就要从文本的核心价值中发掘语文的核心价值,也就是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一是只有通过语文课才能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二是有代表性的有规律可循的语言现象;三是具有统领性的文段。以《再见了,亲人》为例,我选择第1自然段为主要教学内容,这段中的祈使句、反问句、用词的准确、夹叙夹议的表达方法等等,对学生来说都很有价值。让学生细细品味,可以学到许多语文知识,发现许多语言表达规律,提高运用语言的技能。
  二、用心上课,构建有“语文味”的课堂
  1. 发扬民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很多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经过精心准备,信心百倍地去上课,可是课堂上学生反应不大,气氛沉闷,仿佛死水一潭,教学效果欠佳。为什么会如此?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欠缺民主,学生被牵着鼻子走。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该充分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当今社会信息媒体发展迅速,学生获取各类知识的渠道很多,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会发表出于教师意料之外的看法,作为语文教师,不能低估学生的潜能,同时,教师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感悟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真正为学生服务。教师还要善于在教材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架桥,防止出现脱离学生实际的为教课文而教的现象。
  2. 直面文本,读中感悟“语文味”
  语文课本中所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典范的语言艺术。在课堂上,学生往往没有足够时间去亲近文本、走进课文,只是走马观花似的读一读、看一看,真正花在自主阅读、深入思考上的时间少得可怜。学生被教师牵引着,课堂节奏一环扣一环,刚刚浅读课文,教师就提问不休;刚刚深入思考,又要讨论;交流还没进入话题,就要拐入另一个流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听”懂的,不是靠自己的感悟,而是靠教师的讲解。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怎能真正有所感悟?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直面文本,充分阅读,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与课文中的人物、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做好“读”的文章,细细地品出“语文味”,达到得意、得言、得法的效果。
  首先,边读边思,读出味道。语文课上“动情诵读、静心默读”是令人惬意的。在朗读中,学生的情感很容易融入到课文之中,心灵受到震憾;而默读时可以静心思考,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更易“会心”“会意”。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阮恒为什么这样呢?我让学生带着疑问研读,圈画上下文有关的词句,抓住这些词句去体会阮恒的矛盾心理。这样的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读出文字的味道,不再停留在字面上。
  其次,品词赏句,咬文嚼字。课文中的语言有的朴实无华,有的华丽多彩,有的耐人寻味……怎样才能把这些语言植入学生的心田?只有“品”!有了品词赏句,课堂才能脱去浮华浅薄的外衣,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文字的味道。如教学《桥》,我让学生抓住描写老汉言行的句子,抓住“站”“盯”“揪”几个动词,读出老汉的高大形象,品出老汉“像一座山”——责任如山、镇定如山、父爱如山,学生在读中受到思想的洗礼,情感的熏陶。语文中的字、词、句的情感不是孤立的,字、词、句紧紧相扣的学习,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出语言文字隐藏的意蕴,让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散发出芬芳。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显明特色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转化为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 ,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认真学习邓
一、新课引入要有“情境”  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地“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可引入故事趣闻法:毛泽东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
如何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更具实效,使学生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激趣入情,有效调动阅读动力  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所选入的都是充满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的好文章,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兴趣完全调动起来,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产生共鸣,形成“心理相融”,他们的学习才能真正到位,感悟才能更加深刻。由此可见,激发兴趣、调动情感是阅读教学的催化剂。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首先,教师必须“动情”,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
客观事物总是互相联系的,事物之间的不同关系反映在人脑中,就可以形成不同的联想.所谓联想,就是将人脑中储存的形象或反映事物形象的概念联结起来,从而产生新的设想的心理活动.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联想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联想、迁移和重组,以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或说明新的问题;可以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补
一、精心设计“学案”  “学案”是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次的堂上教学方案,较好的学案能为提高课堂效益架设一座良好的桥梁,但能不能转化为学生学好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双基水平,还要看“学案”的使用、落实情况。好的“学案”首先要有主体性。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案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必须充分信任学生,敢于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
2009年11月7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2009第四届健康与信息高峰论坛”在上海虹桥宾馆顺利召开。来自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院、卫生信息相关单位、医学院校、研究所以及医疗卫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其对象是社区、家庭和居民,重点是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贫困居民,主要内容是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
医疗救治信息系统是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按项目建设总体目标要求,在分析系统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卫生管理体制特点,本着经济、可行、技术先进、实用的原则提出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住院结算系统改造,提高了农合管理中心和医院的工作效率,方便农合患者结算,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
年轻干部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未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历来十分重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 ,不仅在理论上有一系列重要论述 ,而且在实践中亲自去做这项工作 ,培养了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