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激活我们的诗情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hine1116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家简介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郁达夫:“郁达夫清新的笔调,在中国的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青年的心。”郁达夫首创了自传体小说这种抒情浪漫的形式,对当时一批青年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文坛一股浪漫派的壮观潮流。很多名人都认为郁达夫感情饱满,观察细腻,才思敏捷,是一位杰出的抒情作家。郁达夫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荡气回肠,热情坦白,展现了一幅幅隽永秀丽的画面,毫不遮掩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他的作品当中,诗歌的运用、色彩的对比随处可见,语言自然舒卷,真切温柔,蕴含着丰富的意境美。正因为如此,郁达夫笔下的江南,都别有一番韵味,读者能真实地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之美。
  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后人也经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价郁达夫的散文。他的散文,将想象、联想、诗句融合运用于文章中,有着诗情画意的大境界。尤其是写景抒情性文章,氛围的渲染、气氛的营造等都离不开“诗情”二字。
  范本呈现
  雨
  ◎郁达夫
  周作人先生名其书斋曰“苦雨”,恰与东坡的“喜雨亭”名相反。其实,北方的雨,却都可喜,因其难得之故。像今年那么大的水灾,也并不是雨多的必然结果;我们应该责备治河的人,不事先预防,只晓得糊涂搪塞,虚糜国帑,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诿,但救目前。人生万事,总得有个变换,方觉有趣;生之于死,喜之于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时,又何尝不然?无雨哪能见晴之可爱,没有夜也将看不出昼之光明。
  我生长于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将暝,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小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至于秋女士“秋雨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阔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夜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记得曾宾谷曾以《诗品》中语名诗,叫作“赏雨茅屋斋诗集”。他的诗境如何,我不晓得,但“赏雨茅屋”这四个字,真是多么的有趣!尤其是到了冬初秋晚,正当“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晞”的时节。
  我仿我秀
  听雨随想
  ◎华 珊
  帘外雨潺潺,正值夏意阑珊。
  我是极爱这雨的。在这座闻着风都可以做梦的江南小城,一些细小的柔情与感动最容易潜入心底。一本书,一杯茶,一场雨,一帘梦,有时候,寂寞是这样叫人心动,也只有此时此刻,世事才会如此波澜不惊。何况正值妙年锦时,开窗听雨,夜夜到天明,也毫无倦意。真该邂逅王菲的天籁:“爱上一个认真的消遣,用一朵花开的时间,你在我旁边,只打了个照面,五月的晴天闪了电。”
  出门散个步罢,也不负这良辰美景。撑一把油纸伞,踱步在这轻烟长巷中,便可以邂逅一位“丁香一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有人说“江南的雨,宛如众生的执念,不肯歇止,又理所当然”。在这“霭霭停云,濛濛时雨”中,我索性放空了思绪——途经一叶乌篷,想它曾目睹过一场怎样的一眼万年;路遇一株嫩芽,猜它前世是否用一生的眼泪还了那份灌溉之恩;惊扰一丝雨滴,想它看过的一切山川与河流。我不自觉哼起:“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雨到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
  “极目霁霭霏微。”收了伞,混合着夏季温热气息的湿风扑面而来,空气里满是夏天的芬芳。此时应有翩翩公子穿花拂柳而来,煮茶相邀:“碧螺春,略有雨后莲香入口最好,试试看,是不是你一向喝惯的味道?”最好还要有老旧的唱片机,流淌出那曲《B小调雨后》,“一斜斜乍暖轻寒的夕阳,一双双红掌轻波的鸳鸯,一离离原上寂寞的村庄,一段段断了心肠的流光”。
  前几日到西塘,赏了西塘夜雨,那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景致。立于桥上,我看着乌篷的几盏灯笼悠悠地晃。天地仿佛都静了下来,只感到雨丝吻过鼻尖微凉的触感,我大概明白江南为何与雨有不解之缘了。雨,乃无根之水,自九重天而来。也正是这缠绵的水,育出无数至真至纯的诗人。纳兰性德听雨,吟出了“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红绡”;陆游听雨,诵出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蒋捷听雨,听出人生百味,最后感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江南的雪也是极美的,像鲁迅笔下的雪与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只是,窃以为,“雨”方配得上“江南”二字,有种古典的缠绵缱绻,像是途经烟柳画桥,迷失在一条悠长悠长的雨巷中,连错误都是美的。
  至于霜雪,我便借金庸笔下李文秀的那句话“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不喜欢”。
  ◆点评
  这篇作文以雨天的所见所想为切入点,描绘了江南雨天的美好,表达了考生对雨的喜爱。在描写雨天漫步的场景时,该生引用诗句、歌词等,点染构图,轻描淡写,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江南雨景图;同时,该生以西塘的夜雨为例,运用画面描写,引用纳兰性德、陆游、蒋捷等人的诗词,融入联想与想象,使整个写景的段落充满了诗情画意。最后,该生巧妙地将江南的雪与雨进行对比,还借用金庸笔下人物的句子,抒发自己对江南雨景的喜爱之情。
  定点钻探
  这篇文章从周作人的书斋之名入手,以曾宾谷的著作之名结尾,对雨的可爱之处进行描写与议论,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文章大量运用诗句,渲染氛围,写出了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极富美感。那么,在写景时,有哪些写作技巧值得考生借鉴呢?
  一、化用诗句造意境
  写景的文章讲究意境,尤其写景散文的意境更讲究“诗情”,而“诗情”二字自然离不开“诗词”。在写景时引用或化用一些古诗词,既可以让景物更加唯美,营造出一种朦胧美,还可以让自己的情感表达通过诗词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使整篇文章显得精致动人。例如郁达夫的这篇《雨》在描写四季的雨的时候,就引用了“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小雨润如酥”“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等诗句,再加一些自己的感受,文章意境便显得巧然有致,别有味道。
  二、引发联想与想象
  “诗情”的体现不仅需要诗词的帮助,有时还需要借助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我们在写作时,抛出一个引子,再适当地加以联想或想象,充满“诗情”的画面就会展现在读者面前。例如郁达夫的《雨》中“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阔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夜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究竟郁达夫所说的“妙处”是什么,就需要读者亲自去感受,而没有亲身经历的人,便可以通过这句欲言又止的话,进行联想与想象,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三、点染构图渲氛围
  文字不是绘画,却常常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画面,这就是作者点染构图的效果了。在写景时,我们不需要将画面中的事物都详细地描绘出来,有时只需要对几样典型事物进行描绘,大致勾勒出画面的样子,读者便能在这画面中感受到所点染的氛围。例如郁达夫的《雨》中有一句“我生长于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将暝,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这句话没有过多地着笔于展现江南春雨如何可爱,而是用了一个春日将暝的画面,加上些许事物的点染,勾勒出一幅春雨圖,从而让读者感受到了春雨的可爱。如此含蓄而有力的表达方式,让整篇文章的画面感从平面变得立体,并且在读者的心中展现出雨不同的可爱。
其他文献
在十九大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新的高考制度”。那么,新高考改革,到底改什么?我国未来高考是“3+3”模式,前面一个“3”是语文、数学、外语,都是150分,其中外语分考两次;后面三门则是由学生自己選择。未来高考将实行统一命题卷,统一命题不是全国一张卷,而把命题权从地方交到国家教育考试中心,由国家教育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各个地方去选择国家教育考试中心的命题。除此
期刊
拜读了太史公《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后,我就被汉朝这些快意恩仇的任侠们所深深吸引。  没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君子之心,未曾读圣贤书、为天地立心,未存救世的人生信条,没有“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的浩然正气,也没有“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时悲誓“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的博大胸怀,任侠们只是士大夫眼中的“地痞流氓”,只是一群小人物。然而当士大夫们行那结党营私、朝争不断的
期刊
一、慎审题悟材料,多挖掘深思考  应对考场作文,审题立意是关键。认真谨慎审题,全面理解材料,悟出材料的暗示性和指向性,才能准确立意,不跑题、偏题。在审读材料时,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抓关键句;(2)提炼中心;(3)由物及人;(4)由果溯因。还有些考生,并非不会审题,而是由于接受的观点单一,思维有定式,导致很难去分析复杂的问题,去多角度地评价观点,挖掘作文材料。而近年来高考作文题侧重要求考生多角
期刊
比较选择、评析型任务驱动作文为高考常考的作文形式。2015年全国卷Ⅱ作文题“三人谁最有风采”,2016年全国卷Ⅱ作文题“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路径,哪一条更重要”都是比较典型的比较选择、评析型任务驱动作文题。比较选择类的作文题有必选择、可选择、伪选择三种。  “必选择”就是从给出的选项中必须选择一个,也只能选择一个,不能不选择,也不能多选,更不能选其他。如面对任务“三人谁最有风采”,考生任选一个即可。
期刊
今年这顿年夜饭吃得很不爽。  只因叔叔伯伯姑姑们想让奶奶这位往年年夜饭的“主厨”休息一年,他们便到附近一家酒店订了一桌酒席。  酒店豪奢,充满商业气息;服务小姐轻声软语,却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漠然。说好了六点开席,二姑、三叔却依着往常赴宴的习惯,姗姗来迟。或许因为置身酒店,等待中的人们也不似往年笑语喧天,大家都跻身于手机抢红包的大军中。  除夕团聚的习俗仍在,但那股浓浓的亲情似已消失殆尽。  旁的不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7年8月25日,成都突降暴雨,当地某所职业学校的老师们为了不让没带伞的学生们冒雨赶回宿舍,撑起雨伞,站成一排,用“人墙”为学生搭起了一座从教室到宿舍的“风雨廊桥”。对于老师们的行为,有人点赞,也有人质疑。  对于以上老师们的行为,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
期刊
设一个  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发展方向并将其层层推向高潮,直到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设置另一种结局,掀起波澜。用此方法构思情节,能够营造奇峰突起、江河陡转之势。如小说《项链》《最后一片叶子》就使用了这一叙事方法。有不少考生在写记叙文时,常用突转法,但常常用得不成功,主要是因为“转”得不自然,难以令人信服。使用这种方法时,考生在“转”
期刊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以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这些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够综合地表达意义。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实用性特征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以新闻类为主,重点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
期刊
死的、活动不了的事或物件,小城人习惯叫作蚂蚱眼。拉弦子的韦三是个瞎子,尽管拉琴时他的头一仰一俯,身子一摇一摆的,但那一双黑洞洞的眼珠子却如死物一般。悠悠的坠弦声从流落街头的韦三的指尖飘扬开来的时候,小城人就说蚂蚱眼来了。  乔翠儿悻悻地走出洪家戏班时,韦三那一扬一顿的琴声正巧飘进她的耳朵。乔翠儿走出很远,又折回来,挤进人缝儿里,看见韦三正摇晃着脑袋,舒展着单臂专注地拉他的坠琴,把在琴弦上的手指似流
期刊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国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张岱年认为:“所谓国学,即中国学术之意。”国学大师章太炎提到:“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能自立者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几分尊重,多几分思考,多几分学习。  2017年9月央视播出的公益节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