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班里有个好朋友,我们从入学刚开始就认识了。我很用心地待她,只希望两人能一直保持这份友情。我会早起为她买好饭,帮她做值日、打热水,会在两人有小争执时主动道歉,不管是否是自己的错……我如此用心地对待她,可最近,好朋友又跟班上另外一个女孩儿走得很近,关系也比较密切了。我说自己不希望我和她之间还会出现另外一个人,但她却说这不会影响我俩的友情,争执到最后我们两人不欢而散。我满以为这次她会主动来找我和谈,却没想到一天过去了,她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我觉得累了,不再相信友情了,我想离开这个让人伤心的校园。”16岁的小蕾在我面前哭得很伤心,她觉得自己一再受到好朋友的冷落與伤害,都不想上学了。
从小蕾与其朋友的互动中不难看出,小蕾不懂得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性,同时,她在与人交往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青春期孩子中也具有普遍性。
1人际互动中的乞讨模式
小蕾说,自己在与朋友互动的过程中特别在意朋友的态度,生怕朋友会离开自己,所以她会拼命地“讨好”朋友:给朋友买饭、做值日,自己没错也先主动道歉等。而她的朋友也似乎很喜欢这种互动模式,总是习惯于指挥她去做一些事情,尽管小蕾不是很情愿,但考虑到要维系两人的友情,她还是尽力地去做了。显然,这种完全失掉自我的互动,并不利于两人保持长久的友情。时间一长,小蕾会心有不甘,而她的朋友也不会珍惜小蕾所付出的友情。
2要求回馈心理
“我为朋友付出了那么多,可她从来不知道给我买回饭,也不帮自己做值日,更没有主动向我道个歉。”小蕾觉得自己付出了太多太多,朋友却只知索取。
人际交往中确实应该有来有往、互惠互利,但却不应有“我付出了多少,你就应当回报我多少”的心理,也不能用自己的互动方式去要求他人。小蕾的这种想法显然让她与朋友外表光鲜的友情中一直存在着不安定的因素,当有一天,她觉得“吃亏”太多时,两人的友情就会走到终点了。
3错误的 “应该理论”
小蕾的内心还有一个“应该理论”,那就是她认为朋友应该这样或那样做,而不是她所看到的那种做法。可惜,她不是朋友,她只是她自己,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的行为,只会引发不愉快。
比如她提到今天中午因为心情不好,自己一个人到小河边去散心,却没有一个人去找找她,安慰下她(尽管她也承认朋友曾经打过电话问她去哪里了,并让她早些回来);而自己在上课前回到学校后,朋友却像没发生任何事情一样,安然地等待上课,没有如自己想象的那样过来安慰她、劝解她。
每个人对待友情的互动方式都有自己的解读,我们不能要求他人总能像自己期待的那样善解人意,理解、宽容才是最合适的互动方式。
4奇怪的独占心理
假如说前面的那些人际互动问题只是隐藏的火山暗流,那么朋友又跟班上另一名女同学建立友情关系,则是引发小蕾萌生退学念头的导火索。
“她既然是我的好朋友,就不该再与其他同学有更好的关系。”小蕾说。
小蕾的这种独占心理是对友情的错误解读。友情最重要的一条特质就是,友情具有分享性。朋友的朋友也可以成为我们自己的朋友,正是这种圈子式的互动,才让我们与社会的接触变得轻松。小蕾不明白友情应该也是可以分享的,她把与朋友的友情看成了自己私有的财产,所以才引发了她对友情的失望情绪。
后来,通过深入了解,我知道了小蕾的成长故事:小蕾有一个严厉的家庭教养环境,从小父母对她苛责的多,亲情互动很少,所以她渴望与他人亲密互动,才会出现对朋友友情的拼命呵护及独占心理。
像小蕾一样,来自生理、心理上的巨大转变,让处在这个群体的少男少女们承受了很多超过他们自身调控能力的压力。而且他们在对待人际交往及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带有自身成长模式、家庭教养方式等多方面的印记,使得他们在面对人际关系时出现既向往又恐慌的矛盾心理。此时,作为其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父母、老师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关怀、共情、恰当的指导,会给他们惶恐的心灵带去一些安慰,也能让他们成长的过程少一分迷茫。
从小蕾与其朋友的互动中不难看出,小蕾不懂得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性,同时,她在与人交往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青春期孩子中也具有普遍性。
1人际互动中的乞讨模式
小蕾说,自己在与朋友互动的过程中特别在意朋友的态度,生怕朋友会离开自己,所以她会拼命地“讨好”朋友:给朋友买饭、做值日,自己没错也先主动道歉等。而她的朋友也似乎很喜欢这种互动模式,总是习惯于指挥她去做一些事情,尽管小蕾不是很情愿,但考虑到要维系两人的友情,她还是尽力地去做了。显然,这种完全失掉自我的互动,并不利于两人保持长久的友情。时间一长,小蕾会心有不甘,而她的朋友也不会珍惜小蕾所付出的友情。
2要求回馈心理
“我为朋友付出了那么多,可她从来不知道给我买回饭,也不帮自己做值日,更没有主动向我道个歉。”小蕾觉得自己付出了太多太多,朋友却只知索取。
人际交往中确实应该有来有往、互惠互利,但却不应有“我付出了多少,你就应当回报我多少”的心理,也不能用自己的互动方式去要求他人。小蕾的这种想法显然让她与朋友外表光鲜的友情中一直存在着不安定的因素,当有一天,她觉得“吃亏”太多时,两人的友情就会走到终点了。
3错误的 “应该理论”
小蕾的内心还有一个“应该理论”,那就是她认为朋友应该这样或那样做,而不是她所看到的那种做法。可惜,她不是朋友,她只是她自己,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的行为,只会引发不愉快。
比如她提到今天中午因为心情不好,自己一个人到小河边去散心,却没有一个人去找找她,安慰下她(尽管她也承认朋友曾经打过电话问她去哪里了,并让她早些回来);而自己在上课前回到学校后,朋友却像没发生任何事情一样,安然地等待上课,没有如自己想象的那样过来安慰她、劝解她。
每个人对待友情的互动方式都有自己的解读,我们不能要求他人总能像自己期待的那样善解人意,理解、宽容才是最合适的互动方式。
4奇怪的独占心理
假如说前面的那些人际互动问题只是隐藏的火山暗流,那么朋友又跟班上另一名女同学建立友情关系,则是引发小蕾萌生退学念头的导火索。
“她既然是我的好朋友,就不该再与其他同学有更好的关系。”小蕾说。
小蕾的这种独占心理是对友情的错误解读。友情最重要的一条特质就是,友情具有分享性。朋友的朋友也可以成为我们自己的朋友,正是这种圈子式的互动,才让我们与社会的接触变得轻松。小蕾不明白友情应该也是可以分享的,她把与朋友的友情看成了自己私有的财产,所以才引发了她对友情的失望情绪。
后来,通过深入了解,我知道了小蕾的成长故事:小蕾有一个严厉的家庭教养环境,从小父母对她苛责的多,亲情互动很少,所以她渴望与他人亲密互动,才会出现对朋友友情的拼命呵护及独占心理。
像小蕾一样,来自生理、心理上的巨大转变,让处在这个群体的少男少女们承受了很多超过他们自身调控能力的压力。而且他们在对待人际交往及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带有自身成长模式、家庭教养方式等多方面的印记,使得他们在面对人际关系时出现既向往又恐慌的矛盾心理。此时,作为其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父母、老师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关怀、共情、恰当的指导,会给他们惶恐的心灵带去一些安慰,也能让他们成长的过程少一分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