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蛋白为基础的新型肺炎球菌疫苗的安全性、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Ⅰ/Ⅱ期随机临床研究

来源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含有高度保守的肺炎球菌蛋白,例如肺炎链球菌溶血素类毒素(d Ply)和三联组氨酸蛋白D(Pht D)都正被开发出来以期提供抗肺炎球菌病的保护。这项研究评价了不同的含肺炎球菌蛋白的疫苗配方制剂的安全性、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试验在成人中进行。方法:在Ⅰ期双盲临床试验中,健康成人(18~40岁)被随机(1∶2∶2∶2∶2∶2∶2)分组,按2个月间隔,接受6种待测疫苗配方制剂中的一种制剂。
其他文献
2013年3月,在中国首次出现低致病性H7N9病毒感染者并致死的病例。迄今为止,中国共出现5次H7N9病毒流行的疫情。其间,H7N9病毒不断发生变异,新的基因型以及高致病性H7N9病毒相
2011年11月在马拉维引进了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并将其作为常规免疫的一部分提供给6周、10周和14周大的婴儿。PCV13有望减少疫苗型(VT)鼻咽带菌,从而减少传播并产生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一条高度保守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具有介导细胞黏附、调控增殖、凋亡、参与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多种细菌的感染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除小儿麻痹症需要一种新型的免疫接种程序,即3或4剂由Ⅰ型和Ⅲ型组成的双价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bO PV)和1剂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疫苗(IPV),但该程序目前没有可用的免疫原性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苗接种仍是最有效的防御措施之一。传统制备人用流感疫苗是使用鸡胚,但由于其生产周期长、操作繁琐等
目的了解菏泽市2013—2017年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病毒核酸型别及分布特征,为菏泽市预防和控制HFM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菏泽市市直及各县区定点医院采集的
寨卡病毒(zikavirus,ZIKV)发现距今已有70多年。早期的患者临床症状较轻,通常为自限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基因突变使ZIKV致病力逐渐增强,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引起了人们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种由内源基因编码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其能抑制靶基因蛋白质表达,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在多种肿瘤中异
目的研究"美蓝-(碱性)藏红O"双染色法用于快速准确测定A群脑膜炎奈瑟菌(group A Neisseria meningitidis,以下简称A群脑膜炎球菌)活菌率的可行性。方法制备A群脑膜炎球菌悬液,取菌
接种含有肺炎球菌蛋白抗原诸如肺炎球菌溶血素类毒素(d Ply)和组氨酸-三联体蛋白D(Pht D)的配方制剂,可扩大抗肺炎链球菌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s)血清型相关的保护作用。在欧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