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庭前会议制度的浅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10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有“小宪法”、“宪法测震仪”的刑事诉讼法在2012年3月14日的全国人大第十一届五次会议审核通过。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规模之宏大。比如,此次内容涉及到了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审判制度等众多的问题。但是在《刑事诉讼法》的增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庭前会议制度。庭前会议制度在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价值、实现司法公正以及提高诉讼效率等方面有重大的意义。在我国,由于长期的疏忽对庭前会议制度的研究和制度的建设,因此在实践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此次修法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正式进入了精细化、科学化的发展轨迹。庭前会议制度的建立在实现尊重与保障人权价值、实现司法公正以及提高诉讼效率上有很大的重要意义。由于我国的刑事庭前会议制度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它在我国的司法领域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还需要加以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庭前会议;庭前准备程序;庭前程序
  一、庭前会议制度的构建背景
  庭前程序是指对法官开庭审判前程序的统称,是指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到人民法院对其开庭审判之前,人民法院对其进行的各种准备活动的总称。庭前程序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指对提起的案件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对其进行审判,如果有对其进行审判的必要性,就需要对案件的审理进行审判之前的各种准备活动,即通过传唤、通知等方式来进行庭前审判的准备活动。第二,法院在决定开庭审理之后,主持控辩双方为开庭审判进行的事务性准备活动的庭前准備程序,该程序主要解决管辖、回避、程序适用等程序性问题。从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第181条和182条规定的内容和逻辑关系看,庭前程序的核心是准备,目的在于提高效率,即通过必要的准备为顺利进行庭审创造条件。这些准备活动是为了保证庭审活动的顺利进行。
  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对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虽然在庭前准备程序作了一些修改,但是在具体的内容上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变动,准备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合议庭的组成、送达相关法律的文书、传唤当事人等一些基础性的内容。这些准备活动实际后果导致其过于虚无化。就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而言,因为除了对第151条规定之外的内容,都需要等到法庭上去解决。这些问题通常要等到庭审的过程中进行解决,如果都在庭审的过程中来解决本应该在审判之前该解决的事,这样的话就会延长审判的时间,就会导致浪费大量的司法资源,大大的增加了司法资源。其实质就是混淆了审判的对象,忽视了庭前准备程序的功能。
  在很多的西方发达国家都设置了庭前会议制度,这些国家都在尊重刑事诉讼规律的基本要求,特别注重庭前准备程序的设置与运作,以整理出案件的争点,便于法庭审理集中进行,提高诉讼效率。因此庭前会议制度的设置是遵循当今社会的潮流,也是尊重司法实践的需要,更是尊重刑事诉讼活动基本规律的需要。因此,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特别是庭前会议制度的设置,给我国的刑事审判程序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二、庭前会议制度的价值和功能
  (一)基本价值
  1.公正价值
  公正是刑事诉讼法的首要价值,建立任何其他的价值程序都不能以损坏程序对公正价值的追求,都必须在公正价值的基础上建立,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体现程序的真正价值。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更要以程序的公正价值为首要价值。公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实体上的公正,另一个是程序上的公正。因此庭前会议制度无论从哪方面都要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从实体上而言,庭前会议制度要通过回避制度、非法证据的排除等一系列程序性的措施来达到实体的公正。就程序上而言,庭前会议制度同样通过将法官与公诉人、法官与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庭前沟通,这种沟通在程序上真正在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下进行,以此来达到程序上的真正的公正。
  2.效率价值
  效率价值是庭前会议制度的直接追求,庭前会议制度的设置有一方面就是为了提高审判的效率,以达到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庭前会议制度实际上是在以追求公正价值的基础上才追求的效率价值,只有当程序实现真正的公正,程序的效率才能够显出它的价值,否则即使实现了程序上的效率价值,庭前会议制度的真正意义就得不到实现,这样庭前会议制度的设置就毫无意义了。
  (二)庭前会议制度的价值功能
  1.尊重与保护人权。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就首次在其中提到了尊重和保护人权,这是我国司法制度中一个进步的标志。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的庭前会议制度就充分的体现了尊重和保护人权这以原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其他的辩护人都能通过庭前会议制度中回避制度、非法证据排除的制度以及管辖等方式来实现与自身秘密相关的利益,因而体现了尊重和保护人权这已基本的原则。庭前会议制度的设置就是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其他的辩护人的权利得意真正的实现。
  2.实现司法的真正的公正。司法的公正是司法活动中一项基本的价值追求,它包括实体的公正和程序的公正。实体公正在刑事诉讼法中就是对犯罪的追诉、对刑事责任和刑法的确认要符合实体法的规范要求。而程序公正就是指在整个的刑事诉讼程序中都必须要在法定的程序性的要求下进行。虽然作为庭前准备程序的庭前会议主要解决的是回避问题、非法证据排除以及管辖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不只是解决了程序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实际是为了促进实体上的问题得以解决,促进了司法公信力的价值。在我国以往的庭审实践中,合议庭往往会在关于案件的事实、回避问题、非法证据的排除、管辖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大量的司法资源。如果在庭前准备程序上就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那么为实现真正的公正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诉讼效率。刑事诉讼法一方面是追求公正的价值,另一方面的就是追求效率价值。因此效率的实现是程序法的另一个价值内涵。刑事诉讼法是以审判为中心的基本概念,因此,在很多问题就必须在开庭审理之前解决,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加大庭审的难度,这样会使庭审延长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正是基于这个条件,所以在很多的国家都普遍建立了庭前会议制度以解决效率的问题。在我国的实际司法中经常会出现回避问题、非法证据的排除、管辖问题,因此庭前会议制度的设置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庭前会议制度解决的回避、非法证据排除、管辖等问题的解决,在庭审的过程中就会集中资源和时间来深入的了解双方的主张和证据,这样就有利于提高法官庭审的效率,对于控辩审三方都是有利的。   三、庭前会议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由于我国的庭前会议制度还处于在起步阶段,我国的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庭前会议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在将来的司法体系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我国的庭前会议制度存在以下的不足:
  (一)庭前会议的提起主体的不明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对庭前会议的召集方式简单的进行了规定,即是“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庭前会议。此条规定明显存在两条的缺陷:第一,审判人员这词有很大的外延,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
  是否该按照《解释》的第32条的规定,将“回避”一章的所称的审判人员是否都把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审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判员、助理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包含在内。第二,法条并没有就公诉人是否享有建议法院进行庭前会议的权利,还有的就是其他的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也是否具有建议法院进行庭前会议的权利的规定。
  对于以上的第一点的观点,立法机构就应该作出相关的解释,将这里的“审判人员”可以当作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因此从这个立法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审判人员”不只是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只要具有“审判人员”的资格就可以召集庭前会议。关于第二点,尽管存在立法规定上的缺陷,但是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具体的操作。在实践中,回避、非法证据的排除、管辖等问题经常会被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发现,他们是否会对这些问题提出申请,即使提出申请,是否被采纳应该有审判人员进行作出判断。
  (二)書记员是否可以参加庭前会议不明
  虽然在新《刑事诉讼法》中的第182条第4款的有这样的规定,庭前会议活动的情形应该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在司法实践中,一般都是由审判人员主持会议,书记员做笔录。因此可以得出书记员应当是可以参加庭前会议。但是结合《解释》在“回避”一章中有关于“审判人员”的规定以及在新《刑事诉讼法》中的第182条第2款中规定:书记员不属于审判人员的范畴,而参加庭前会议的主体仅限于审判人员、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以及诉讼代理人,因此书记员就没有权利参加庭前会议,这就与前面的规定自相矛盾。但是在《规定》中的第43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庭前会议的,由出席法院的公诉人参加,必要时可以配备书记员担任记录的工作。因此,书记员参加庭前会议是很有必要的。
  (三)庭前会议的运行缺乏相应的监督
  新《刑事诉讼法》中对于拒绝参加庭前会议的是否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因此对于公诉人、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等人员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庭前会议是不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由于个人素质的参差不齐,有些人会很据自己的个人利益拒绝参加庭前会议,这样就有可能加大审判的难度,延长审判时间。因此,针对那些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庭前会议的人员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口头警告、罚款等措施。另外,庭前会议还缺乏相应的监督措施,因此可以加大对案件审理的透明度,做到公正、公平以保证庭前会议的公正性,对于那些可以公开审理的案件,可以在庭前会议的时候可以允许其他人员的旁听。
  结 语
  我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承载了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它是中国司法制度上一大进步。庭前会议制度在刑事诉讼中属于新生事物,其对于审判人员把握庭审重点,提升庭审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具有进步意义,但是无论是控辩双方,还是法官自身都需要一个适应磨合的过程。为保障刑事审判的公正效率,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我们在实践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制定更加具体的行为规范,将该项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卫东主编:《刑事诉讼法理解与适用》,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9-410页。
  [2]《美国联邦刑事诉讼归责》第17.1条的条文名字即为“庭前会议”。
  [3]陈卫东,杜磊.庭前会议制度的规范构建与制度完善——兼评《刑事诉讼法》第182条第2款之规定[J].浙江社会科学,2002(11).
  [4]郎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与适用[M].新华出版社,2012.
  [5]卢乐云.程序自觉与程序自信——基于公诉适应修改后的刑诉法之思考[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11).
  [6]洪敏.庭前会议程序初探.第五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邱晓晴.新刑诉法关于庭前会议规定浅读[J].2013.
其他文献
【摘要】:不可移动文物是我国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文保单位“四有”工作制度是《文物保护法》中为保护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而特设的独具特色的工作制度。本文从“四有”工作制度的形成历史背景出发,分析现行“四有”工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及法律建议。  【关键词】:文物保护法;文保单位;四有;工作  一、文物保护立法中“四有”工作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对不
期刊
【摘要】:企业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突出体现。民主选举是基础,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是内容,民主管理是结果。现实工作中我们所讲的企业民主管理是一种广义的模糊的说法,它把民主选举、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及真正的民主管理的内容全都包括并揉和在一起了。  【关键词】:人文角度;民主管理  一、从马斯洛的需要
期刊
【摘要】:制约烟草企业发展主要有四大因素:政府政策、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其中人才才是制约烟草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我国烟草企业一方面具有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次少、员工数量较少等特点,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关键词】:烟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烟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人才整体专业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流失严重  高素质的
期刊
【摘要】:刘志丹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他所领导创建的陕甘红军为中央红军长征落脚陕北做出了重要贡献。“三色斗争”理论是刘志丹在着手创建陕甘红军的初期时提出的斗争理论,这一理论适应了陕甘地区复杂的地缘形势,为陕甘红军以及根据地的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陕甘边根据地;刘志丹;三色斗争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后期全国“硕果仅存”[1]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并成为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
期刊
【摘要】:道德与法律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也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所不容忽视的。法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互相支持、互相转化、相辅相成。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  【关键词】:道德;法律;区别;联系  一、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联系  法律与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
期刊
【摘要】:猎头行业发展迅速,当今很多企业纷纷使用猎头进行招聘,猎头行业能够使人力资本得到合理的配置,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效益,然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猎头行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了当今猎头行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对此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猎头;信息不对称;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崛起,人才竞争变得愈演愈烈。人力资源可以说是企业资源中最
期刊
【摘要】: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不可否认,随着近几年我国对公共文化的日益重视和不断加强,不仅是城市,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也已经初具规模,在基
期刊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使全国各族人民凝神聚气、团结和谐的根基;是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重要理论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最新阐述,本文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出发,将其作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对其在实现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民族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粗浅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民族团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纽带作用
期刊
【摘要】: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他尤其擅长描写南方淑女以及逃亡者。其实在威廉斯所塑造的人物当中,有一类却经常受到忽视,因为他们从未出现在戏剧中,这类人物被称之为 “unseen character(看不见的角色)”。他们虽然 “不在场”,但是他们往往是整个故事的核心,推动着故事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玻璃动物园》,《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作品中那些看不见的角色,揭示剧作中他们是如
期刊
【摘要】:近些年对于《西游记》的研究的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除了对版本、作者、语言风格、宗教等方面的探讨外,相关研究的思路也更加开阔,对某些问题的探讨更为深入。本文以《西游记》主要流传地之一的河西地区的西游记流传情况为切入点,并尝试性的对河西走廊这一地域的《西游记》相关研究进行简要回顾。  【关键词】:西游记;河西走廊;壁画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成书于元末明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