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东台市中医院就诊的74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气压治疗仪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及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并记录术后DVT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 气压治疗仪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股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峰速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DVT及下肢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应用气压治疗仪实施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凝血功能,促进下肢血流速度,对于预防术后DVT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为探究不同小分子糖对真空冷冻干燥(FD)果蔬质构的影响,并寻找蔗糖的替代品,本试验通过建立FD果蔬天然网络结构模拟体系——果胶-纤维素气凝胶体系,并在该多孔骨架结构上搭载11种小分子糖,考察了不同小分子糖对FD气凝胶的微观结构、质构、吸湿性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果糖、水苏糖、麦芽糖醇样品的硬度显著高于添加蔗糖样品,而添加海藻糖和低聚异麦芽糖样品的硬度显著低于添加蔗糖样
目的通过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构建人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骨肌系统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下颌角区撞击伤后TMJ骨肌系统间接损伤的生物力学响应。方法采用1名成年男性头部的CT和MRI数据组合,利用有限元软件完成TMJ骨肌系统三维模型的构建。模拟特定撞击物对下颌角撞击伤,获得TMJ各结构的Von Mises应力云图和下
同学们在生活中每天都在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有的是亲身体验的;有的是亲眼看到的,包括从电视、报刊等媒体上看到的;还有的是道听途说的。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只有"有心",才会时时处处去观察身边的事或现象。
期刊
目的 探究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评价软式内镜清洗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5—9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处于使用状态的胃镜、支气管镜,每种内镜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检测方法为ATP生物荧光检测法,采样时间点为预处理后、漂洗后;B组检测方法为菌落计数法,采样时间点为漂洗后;采样部位为每条内镜的外表面、活检孔、管腔。结果
在中山市2021年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参赛教师创新实验理念,探究实验本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替换实验材料,改进实验器材装置,优化实验方法,创新评价手段等创新思维,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验素养。
目的 了解2018—2021年宁波市成人吸烟情况,为完善控烟政策和评估控烟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2021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10个县(市、区) 15~69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调查问卷》调查人口学资料、吸烟行为和二手烟暴露情况;采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标化。分析2018—2021年宁波市成人吸烟率、戒烟率、二手烟暴露率及其
移动互联网时代,App成了人们的必备工具。首次下载使用时,点击“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也成为常规操作。对于我们常见的App来说,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通常包括“信息收集范围、信息的存储和保护方式、信息使用方式、涉及信息共享的告知以及涉及信息处理的告知”等内容。一旦用户点击同意,就意味着将自己的部分权利让渡给App的运营公司,比如调用手机通讯录、读取手机存储、获取定位信息、开启蓝牙或无线网络
期刊
目的 分析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采用针灸及康复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进行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FMA评分、MAS等级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2个疗程后,两组FMA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上升,研究组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
学习支架是指在现有的学习效果与期望的学习目标之间建立起连接的支架,从而使学生学习力得到提升。支架式教学提倡逐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循序渐进的学习线索,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成为一名独立的思考者和学习者。支架式教学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指导思想是不谋而合的。本文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自然的声音》为例,从搭建知识支架、搭建问题支架、搭建情境支架、搭建评价支架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