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生态”是自然科学术语,就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未受人工影响和干扰的原始生态或生态原状。原生态阅读,就是学生在不受外界人为干扰的情况下,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知识积累出发,阅读文本时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能达到这样的阅读真的是太少了,究其原因:
一是教者“目中无人”。即执教者在教学中并没有把学习的主体——学生置放在阅读教学的首席,总是自以为是地讲解,而没有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去感悟文本中的每个字每个词的温度、厚度、高度,没有去触摸作者的心。
二是教者“习以为常”。即阅读教学的课堂日复一日由教者独揽,生怕学生读不懂,读不快,读不深入,而将“讲解”这一教法作为最主要的乃至唯一的方法来对待阅读教学,这样的阅读教学,也使得教者丧失了自己的阅读过程、个性和特色,从众心理压抑了自己对学生、文本以及教法的钻研意识和本能,进而形成了一种习以为常、漠视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局面。
三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实际教学中,教者搜集大量的各地“中高考真题”,侧重从“答题区间”、“解题技巧”、“整合答案”等操作表层去训练,指望在若干套阅读试题的“冲刺训练”之后,将阅读能力提高到能够在中高考时得到阅读试题高分的境界,事实上这样的训练只能让学生成为答题的工具,而不能真正地完成阅读。
我们都知道,阅读是生命的活动,一次次的阅读就是一次次的个人发现,就是一次次的精神远足,就是一次次的生命历程。作为教师,我们要摒弃先入为主的分析,反对越俎代庖式的肢解,呼唤学生的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主动培养智慧,感受生命的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原生态阅读的情感体验,让个性阅读在语文课堂中行走呢?下面的几种方法不妨一试。
一是归还学习的主动权,放手让学生“原始阅读”,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摆正教与学的关系,确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知过程。作为教师,在备课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使阅读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
例如我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受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就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一部分同学在读后感觉百草园的生活是有趣的,而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无味的,这也是多少年来形成的结论。原因就是在百草园里,有动物,有植物,可以玩小虫,看小鸟,扯何首乌藤,摘覆盆子等,这符合儿童的天性。也有一部分同学不赞成这个观点,他们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比百草园有趣得多:百草园里,一个人孤单、寂寞,只能与这些小虫、小植物为友,而在三味书屋里,那么多同学在一起,可以偷着到后花园去玩,可以在课上看老师有趣地读书,可以做小动作……这是多么有趣啊。这样的结论正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这样独特的思维和感悟上的火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期待的,也只有在尊重学生的独特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二是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文本阅读不仅仅是认识活动,更主要是情感活动。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内在的发展动力。如在讲授《风筝》一文时,学生在阅读完文本之后,很难理解弟弟在“我”抓断踏扁他辛苦做的即将完成的心爱的风筝后的默默承受,也很难理解“我”在多年后想补过弟弟却全然忘却,而我的心却因无法补过而时时显得沉重。大部分的同学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认为如果有人弄坏了他们心爱的东西,他们一定会动手反抗,并且要让他们道歉;如果是自己弄坏了别人的东西,情况就会相反,对方比自己大的可能会道歉,向比自己小的人道歉可能性不大,别人要是不放在心上或是忘了,他们心里会乐开了花。但审视一下我们的课文内容,和这个时代隔阂较大的不在少数,学生没有生活体验,再加上我们有时候找不到触发学生情感的酵母,学生不能与文本和老师一起产生共鸣,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这个时候,作为教者不能把已有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尊重他们情感体验,即使这种取向和体验是有悖常理的,这样也比我们强加给学生,而学生根本不会理会要好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成长,思想的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他们回想文本内容,或再次阅读文本,就会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是张扬个性,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重视促进学生言语智能发展,让学生能够有创意地表达思想和情感。为了点燃个性的火花,教师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提供学生认知的源泉,去启发学生自主选择各种信息,自主参与阅读过程,让学生们在最能照亮他们心灵的精神烛光引领下,循着各自的路径,走进作者,走进作品,走进生活。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发表独特意见的空间,给学生宽松的思想环境,更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不同观点的讨论、争辩,引导学生在领悟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中,真正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解读作品。
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以前我们都是把愚公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作为文本意义教给学生的,但在现在的课堂,学生阅读认知是多元的,对愚公的做法和表现出的精神认识也是多元的。比如搬家会比搬山容易得多;一味地挖山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愚公让邻家小孩一起帮忙挖山,耽误了小孩的最佳教育时间;愚公做事不讲方法,他虽执着但又显得愚顽等等。作为教者也得重新认识,所以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批判地看待愚公移山这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性的树立一些靶子,让学生提出质疑,展开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复兴中学;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能达到这样的阅读真的是太少了,究其原因:
一是教者“目中无人”。即执教者在教学中并没有把学习的主体——学生置放在阅读教学的首席,总是自以为是地讲解,而没有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去感悟文本中的每个字每个词的温度、厚度、高度,没有去触摸作者的心。
二是教者“习以为常”。即阅读教学的课堂日复一日由教者独揽,生怕学生读不懂,读不快,读不深入,而将“讲解”这一教法作为最主要的乃至唯一的方法来对待阅读教学,这样的阅读教学,也使得教者丧失了自己的阅读过程、个性和特色,从众心理压抑了自己对学生、文本以及教法的钻研意识和本能,进而形成了一种习以为常、漠视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局面。
三是“急功近利”的心态。实际教学中,教者搜集大量的各地“中高考真题”,侧重从“答题区间”、“解题技巧”、“整合答案”等操作表层去训练,指望在若干套阅读试题的“冲刺训练”之后,将阅读能力提高到能够在中高考时得到阅读试题高分的境界,事实上这样的训练只能让学生成为答题的工具,而不能真正地完成阅读。
我们都知道,阅读是生命的活动,一次次的阅读就是一次次的个人发现,就是一次次的精神远足,就是一次次的生命历程。作为教师,我们要摒弃先入为主的分析,反对越俎代庖式的肢解,呼唤学生的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主动培养智慧,感受生命的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原生态阅读的情感体验,让个性阅读在语文课堂中行走呢?下面的几种方法不妨一试。
一是归还学习的主动权,放手让学生“原始阅读”,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摆正教与学的关系,确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知过程。作为教师,在备课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使阅读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
例如我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受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就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一部分同学在读后感觉百草园的生活是有趣的,而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无味的,这也是多少年来形成的结论。原因就是在百草园里,有动物,有植物,可以玩小虫,看小鸟,扯何首乌藤,摘覆盆子等,这符合儿童的天性。也有一部分同学不赞成这个观点,他们认为三味书屋的生活比百草园有趣得多:百草园里,一个人孤单、寂寞,只能与这些小虫、小植物为友,而在三味书屋里,那么多同学在一起,可以偷着到后花园去玩,可以在课上看老师有趣地读书,可以做小动作……这是多么有趣啊。这样的结论正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这样独特的思维和感悟上的火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期待的,也只有在尊重学生的独特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二是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文本阅读不仅仅是认识活动,更主要是情感活动。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内在的发展动力。如在讲授《风筝》一文时,学生在阅读完文本之后,很难理解弟弟在“我”抓断踏扁他辛苦做的即将完成的心爱的风筝后的默默承受,也很难理解“我”在多年后想补过弟弟却全然忘却,而我的心却因无法补过而时时显得沉重。大部分的同学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认为如果有人弄坏了他们心爱的东西,他们一定会动手反抗,并且要让他们道歉;如果是自己弄坏了别人的东西,情况就会相反,对方比自己大的可能会道歉,向比自己小的人道歉可能性不大,别人要是不放在心上或是忘了,他们心里会乐开了花。但审视一下我们的课文内容,和这个时代隔阂较大的不在少数,学生没有生活体验,再加上我们有时候找不到触发学生情感的酵母,学生不能与文本和老师一起产生共鸣,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这个时候,作为教者不能把已有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价值取向,尊重他们情感体验,即使这种取向和体验是有悖常理的,这样也比我们强加给学生,而学生根本不会理会要好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成长,思想的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他们回想文本内容,或再次阅读文本,就会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是张扬个性,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重视促进学生言语智能发展,让学生能够有创意地表达思想和情感。为了点燃个性的火花,教师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提供学生认知的源泉,去启发学生自主选择各种信息,自主参与阅读过程,让学生们在最能照亮他们心灵的精神烛光引领下,循着各自的路径,走进作者,走进作品,走进生活。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发表独特意见的空间,给学生宽松的思想环境,更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允许不同观点的讨论、争辩,引导学生在领悟文学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中,真正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去解读作品。
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以前我们都是把愚公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作为文本意义教给学生的,但在现在的课堂,学生阅读认知是多元的,对愚公的做法和表现出的精神认识也是多元的。比如搬家会比搬山容易得多;一味地挖山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愚公让邻家小孩一起帮忙挖山,耽误了小孩的最佳教育时间;愚公做事不讲方法,他虽执着但又显得愚顽等等。作为教者也得重新认识,所以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批判地看待愚公移山这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性的树立一些靶子,让学生提出质疑,展开讨论,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复兴中学;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