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抗争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u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娘说:“船争不过桨,人争不过命。”但我以为,母亲就似一株贫瘠土地上的苦槠树,一生都在奋力汲取养料去抗争。
  母亲的抗争从她的婚姻伊始。十七岁的那年,媒婆到母亲家里给父亲提亲,一听说是许给范仔(爷爷的喊名)的儿子,村子里有熟悉的人就说:他家里多穷啊,四个儿子才两间房,你嫁过去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母亲犹豫了,她以不跟父亲碰面躲避的方式抗争。但外公答应了这门亲事,他只想早早地把女儿嫁出去,来减轻贫穷家庭的生活压力,在外公的坚持和媒婆的游说中,母亲很不情愿地嫁给了父亲。母亲嫁过来才一年,公公婆婆相继去世。不久之后,父亲在经历花钱请人、藏匿山中后,最终没能逃过当壮丁的厄运,把新婚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女儿丢在了家中。看到父亲被迫离去和无法预知的未来,母亲欲哭无泪,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巨大的劫难。
  为了安身立命,她不惜冒险与运道抗争。不会农耕,如何生存?对于还不到20岁的母亲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万般无奈,她只能賭运气了,她把父亲当兵得到的10担稻谷中的6担,以每担一箩谷的利息,在春荒的时候借了出去。母亲大胆的举动让村里的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大家认为母亲借出去的稻谷估计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村人的话让母亲担忧,但谷子已借出,只能听天由命了。也许是运道顺畅吧,秋收过后,那些借了谷子的全部连本带利还了回来,母亲借出去六担稻谷收回了九担,凭着这些稻谷,母亲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日,坚持到父亲从国民党的部队逃了回来。
  为了家人不忍饥挨饿,她不惜冒险与大队抗争。人民公社吃食堂的时候,哥哥因饥饿难忍,有一次饭还没熟就跑进去抓了一把吃,手烫起了水泡。母亲看着心疼,便偷偷地藏了一些陈米未上交,夜深人静的时候煮点粥给家人充饥。谁知好景不长,很快被人告密,大队干部当即带人到家中搜查,把藏在柴垛中的小半箩陈米搜了出来,母亲下意识地用手抓住箩筐边缘,争抢中竹箩上的一根竹刺扎入母亲的手掌心,顿时鲜血淋漓,小半箩米被送到村里食堂充公,全家还差点挨批斗。
  集体赚工分的年代,农村实际苦得很,一年到头分不了几个钱,要想攒钱盖房子势比登天,唯一的希望就是养猪卖给收购站换钱。父亲买来了几头猪仔,母亲起早贪黑打猪草喂猪,双手划出了道道血痕,一年多的辛苦终于养出了一头二百多斤重的猪,把它卖到收购站。拿着这笔卖猪的钱,父亲请来了石匠开始建房。父亲与石匠一起挖地基,筑土墙;母亲则从始至终担土,刨树皮,帮着做小工。家里的粮食眼看就要吃完了,母亲便到山中捡了许多苦槠籽,磨成渣煮着给她自己和子女们吃,把饭留给石匠和要干重体力活儿的父亲吃,等到房子盖完的时候,母亲已瘦得皮包骨了,双手疤痕道道。
  为了不成为儿女的负担,她不惧与生活抗争。三十多年前,母亲因病双目失明,那年,我正读高二。巨大的变故使本来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家里再无力供我读书了。在得知父亲准备让我辍学回家务农后,母亲坚决不同意,在一番争吵后,母亲最后说服了父亲让我继续读书,她则帮父亲做家务事,减轻父亲的生活重负。凭着熟悉的记忆,她摸索着到厨房煮饭、烧菜,慢慢地还能用木棍探路到村里池塘洗衣服。1992年父亲去世,几年的磨砺她已能坦然独自面对生活,母亲在倒塌的厨房中开了几块菜地,竟然把各种蔬菜种得青翠碧绿。有一次,还独自上山去砍柴,至今令我后怕。那年,两个姐姐相继成为奶奶外婆后,她们一个远走他乡带外孙,一个在家中被孙子外孙缠得无法脱身,较长时间没去看望母亲。而我受单位外派到沿海打工培训,母亲断了柴火。为不拖累我们,她竟然央求邻居老人把她牵到山上捡柴。原先说好过段时间邻居来把她牵回去,但因邻居临时有事,在等了许久还没听到有人来后,她便摸索着往回走,一路跌跌撞撞摔得鼻青脸肿,唯一庆幸的是总算是回到了家里。获知这个消息,我深感自责与不安,立即从打工的厦门赶了回来,经与老村的另一位比较健硕的老人谈妥,购买他的柴火给母亲烧,一直延续到我从外地调回。
  母亲一生的抗争其实都是为儿女们营造一个可挡风遮雨、不会饿着、冻着、不给子女添麻烦的家。如今,母亲已至耄耋之年,正如比尔·盖茨所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和老人!”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每次去二姐家摘梨,远远地就能看到二姐家那几棵比院墙高出半个身子、在风中婆娑摇曳的“大冬梨”树。  跨进二姐家的院门,只见那些硕果满枝的“大冬梨”,如农家秋收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苞谷辫子,若不是下面打了很多撑杆,梨树早已垂到了地上。尽管二姐忙前忙后招呼我们,但我总有些迫不及待,随便一抬手就随心所欲地摘一个梨,连皮啃吃。看着那一个个圆头圆脑的“大冬梨”,我仿佛又见到了二姐情窦初开时熟悉的脸庞。  老家的
期刊
角落里的古筝,旋律被手指帶走,那手握过笔,握紧拳头,握住琐事……  可能只隔着一道房门,不确定的将来如同安静的弦,满架的书就像缄默的嘴。作者的逝去,只会把灵魂交给文字,那是一枚打开自己的钥匙。蝴蝶椅更像一个标本,静止在空间里,飞翔只是动作,此时却是一段传奇。  烤漆床的白,墙面的白,月光的白,那张油画肖像的白,还不如一树梨花的白,它们与黑夜的分界是目光以外的那些。  责任编辑:李梅
期刊
我常常忆起一条田埂,一条长长的长满青豆和绿草的田埂。它像一条乡间的土蛇,摇曳着细细的身子,游进我的梦中,与我牵手,与我嬉戏,与我对话。这是一条什么田埂呢?它在哪里?怎么这样熟悉,這样亲切,甚至还散发着我身体的味道?  我开始寻找。我开始一趟一趟地回家,回到我的老家,回到生我养我的老家,回到那个埋着我从母体里带出的衣胞的老家。站在老屋的山头,我向四野望去,眼里满是绿油油的麦子,金灿灿的菜花。看不到一
期刊
年届九十的老父亲,五次脑梗,说话、四肢等许多生理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但那一双眼睛,仍十分明亮,经常用高度聚焦的眼光,凝视我。每天早晚帮他洗脸擦身、喂饭喂药、清理卫生时,不错眼珠地盯着我。尤其当我为他清痰、理发、剃胡须、针灸等近距离接触时,更是目不转睛,仿佛用高像素的镜头在我脸上扫描,要在脑海里刻录下影像的“光碟”。  30岁前,我与父亲十分“陌生”,记事时起,就随奶奶回农村老家住了一年。回城上学后
期刊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时髦的叫法,将“外孙”直接称为“孙子”,说是更显得亲切。今天我写此文也时髦一回,把我家的小外孙林梓晗也叫作孙子。  孙子林梓晗生于2017年4月25日,小名乐乐。虚岁3岁,实际还不到2周岁。乐乐出生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出生时,就像一只小老鼠,全身红红的,两只眼睛一睁开就乌溜溜亮晶晶的,由于没足月又不是第一胎,比一般刚出生的孩子要小一点儿,不足3公斤。小有小的优点,灵活、轻巧
期刊
我的一个朋友,家在农村,十分简陋,两间旧平房,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衣服堆在床上或挂在椅子靠背上,乱七八糟。我问,你家的衣柜呢?衣服放在哪里?他满不在乎地指着两只木箱和一只纸箱,努了努嘴。看来这就是他家的“衣柜”了。  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再看看他的家,高大的楼房,全新装修。全套的红木家具,包括红木衣柜,应有尽有。他的衣柜是“多功能”的。他悄悄地告诉我衣柜里的秘密,除了挂衣服,还要藏一些私房钱。
期刊
“小时候的过年,那真的是香啦!”姑奶奶常常这样自言自语。对于她的自言自语,年轻人不以为然,也就没有谁去满足她所念叨的那个“香”。  姑奶奶年迈以后行动不便,就更加的怀旧,更加的念叨得厉害了,尤其是在吃的问题上。一日,她央求我:“爱!今年过年时,你一定要帮忙给我炆一锅香,我已经几十年都没有尝过了,真的特别想尝尝。”因为她没有女儿,有什么话喜欢跟我这个侄女儿说。  “什么叫一锅香?”我莫名其妙。  “
期刊
我第一次带同学回家,是小学五年级放寒假。这两个同学家都是汝溪街上人,一个叫邓晓琼,另一个叫桂明燕,我已忘记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如此亲密,或许是听我说老家高山上冬天常下雪结冰对她们有吸引力。如果她们知道去我们家那么难走,还会去吗?这是我现在的想法,那个时候大概只有兴奋!  从四年级起,我从村小转校到汝溪小学,读住学。学校虽叫小学,却有初中部。初中部有大通铺宿舍,小学却没有。开始我挤在初中部女生宿舍,挤不
期刊
寂静是此刻乡村唯一的声音,尽管现在只是晚上的七点。不远处的马路上时不时传来汽车呼啸而过的声响;伴随着照射过来的远光灯,乡村显得更加的孤独。  曾经只容得下两个人并排行走的马路拓宽了两倍,可走的人却没几个了。一辆车驶过,扬起的灰尘被风吹得好远好远,喧嚣而上。  在外一年我又回到了这里,我的故乡。  曾经的它是那么的熟悉,熟悉到每一个犄角旮旯我都能如数家珍。可现在它却变得如此的陌生;凋零的枯木、未化的
期刊
今年的知了又叫了,耿子涵被妈妈带到单位来,这小人儿能感觉到她是硬挤到大人的世界来的,她迫切想和他们世界的人玩儿:妈妈,米米什么时候来?大瑞什么时候来?得到答复后,她开心得大叫:“太好了,等他们来了,我要……”后面是一大串孩子的乐事儿。  第二天,米米、大瑞都来了。这三个孩子,一整天形影不离,经常旋风般的推开某个办公室的门,跟我们打个招呼,或者招呼都不打,就在沙发茶几上开始他们的游戏,有时是折纸,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