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了解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特点、就诊规律、治疗情况和肺功能改变.方法对呼吸科门诊的283例COPD病人,采用询问病史和复习门诊病历的方法,调查不同严重程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门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特点、就诊规律、治疗情况和肺功能改变.方法对呼吸科门诊的283例COPD病人,采用询问病史和复习门诊病历的方法,调查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临床特点、就诊规律、治疗情况和肺功能改变,分析病情、就诊和肺功能之间的的关系.结果 74例(26%)为首次就诊组,139例(49%)为间歇就诊组,70例(25%)为定期就诊组.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急性发作和症状持续.气促是病人就诊时的主要症状.当出现Ⅲ级或以上的气促时,96%的病人已经达到GOLD分级重度或以上.仅12%的病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经皮双侧膈神经电刺激和颈部磁波刺激法评价膈肌功能的简便性及其诱发的电、磁刺激颤搐性跨膈压[Pdi(t)e、Pdi(t)m]的差异.方法对13例正常人和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长时间(>48 h)、大剂量(>4 mg·kg-1·h-1)的异丙酚输注可能导致异丙酚输注综合征(PIS).PIS最初发现于儿童,后来在重症成年病人也观察到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高钾血症
目的观察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和酮替芬联合应用能否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方法 5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治疗组,采用低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局部吸入,口服酮替芬
目的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间接胆红素(IDB)水平,以了解其在OSAHS患者体内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J-G改良法检测30例正常人、20例OSAHS患者于治疗前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大鼠哮喘模型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探讨PS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设立正常组、哮喘组、生理盐水(N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近在全球出现的急性传染病,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认识.我院自2003年3月5日收治北京地区首批SARS患者以来,观察到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
气道支架置入术是通过介入手术的方法,将气道支架植入气道病变部位,起支撑气道壁、维持气道通畅、封堵瘘口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气道内外肿瘤或其他原因引起气道狭窄或气道瘘,在
皮肌炎(DM)并肺损害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并认为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当DM以肺损害为首发症状时,极易误诊.现将我科1986年3月~2000年11月收治的17例DM并肺损害分析如下.
目的克隆并表达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ESAT-6的编码基因,为研究其免疫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基因组为模板,用PCR对ESAT-6基因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