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神话与时势英雄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要阐述了“第五代”的诞生背景,并在对“第五代”这一常用称谓作出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电影艺术历程。
  [关键词]“第五代”创作历程
  
  “文革”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断裂,电影也同样未能幸免。因此。“文革”后的中国电影如何继承以前的电影传统,便成了中国电影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界长期被拥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革命现实主义”所占据,“十七年电影”的叙事从来都是被看作是真实的还原,看成是历史自在生成的过程。如顾峥所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化领导权确立也不只是来自意识形态机制的运用那么简单,重要的是在于中国电影导演的自觉认同。但是“文革”的出现使这种“革命现实主义”话语霸权受到质疑,因此,80年代初期的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文化任务就是修复这种已经不可避免的受到质疑的现实主义叙事。
  80年代初的中国电影开始了对无法回避的“文革”伤痛的反思。这些电影作品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对“四人帮”迫害的揭露和老干部与知识分子始终不渝地坚守革命信念的表达。一时间形成了一股“伤痕电影”潮。虽然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发泄了积压多年在人们心口上的压抑,并对十年浩劫之后重建人们信心和信念有所帮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历史叙事依然无法完全修复历史的分裂。
  一种新的影像美学在崛起。这种新的影像美学的显著特征表现在其“反叛性”上。就在第三、四代电影人在思想层面对历史反思之时,一群“异类”分子在一个叫做朱辛庄的地方开始贮积能量,准备开始其“反革命”斗争。他们的革命形式不仅表现在对历史本身进行直接的和观念的质疑,还表现在他们的言说模式与经典革命神话叙述策略的差异上。这群“异类”分子后来有一个共同的称谓:“第五代”。
  
  一、何方神圣?
  
  “第五代”,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难缠的问题。正如张会军教授在《对电影的敬仰和真诚》一文中说道:“第五代”开始于什么年代?什么地方?什么原因?什么根据?什么理由?什么人最早开始使用这个称谓?我们无从考证。“第五代”是什么?是一个名词?是一个年代?是一个群体?是一个运动?是一个现象?还是一种电影美学的思潮?谁也无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更说不清楚。这种叫法科学吗?“第五代”?多少算是一代?没有什么根据。但是,这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没有哪一代电影比“第五代”拥有更广泛的影响力。
  即便是仅仅对于一个概念就有如是多的说不清,但是,“第五代”的称呼又是中国电影史研究中的一个惯例,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第五代开始是对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学生的一个叫法。因为他们又是“文革”后(1978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恢复招生的首批学员,因此,他们还有一个名称就是“78班”。一般认为。第五代就是指北京电影学院“文革”后第一届(1982届)为主体的青年电影艺术家,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有导演系毕业的张军钊、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胡玫、李少红:摄影系毕业的张艺谋、美工系毕业的何群、冯小宁:以及由电影厂直接培养和选拔出来的年轻导演黄建新、周晓文等人。他们于1983—1986年问先后取得了独立拍片的资格,创作出不少实验影片和探索片,如《一个与八个》、《黄土地》、《猎场札撤》、《红高梁》等。他们有着大致相似的经历: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都中断过正常的学业,大多有过上山下乡及当工人或当兵的经历,都有比较丰富又复杂的社会与人生经历和体验。更重要的是,他们以整体参与的方式创作出他们的初期作品。他们打破常规老套。刻意求变求新,引发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次气势宏大、影响深远的“新电影运动”或“影像革命”。
  
  二、神话历程
  
  如果以“第五代”作品为例简单地给“第五代”的发展经历做一个划分的话,笔者认为,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一)发轫期(1983—1984)。1983年,张军钊导演的《一个和八个》率先奏响了“第五代”电影的序曲。该片突破了以往影片中“坏人”即为“反面人物”的传统模式,在“恶人”身上发现并挖掘人性的真、善、美,更加强调环境参与影片叙事,从而确立了第五代电影的造型特点,给银幕带来了新鲜感。而同一时期由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则成了“第五代”的奠基之作,并对后来者影响至深。该片力求突破“十七年电影”叙事传统,在弱化叙事的同时凸显银幕视觉的冲击力,从布满于银幕的黄土地意象,我们已经可以隐约看出对“神”和“权威”的质疑。同时期的其他作品,如《候补队员》、《九月》、《喋血黑谷》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经典“革命现实主义”传统不同的叙事策略。中国电影第一次具有了电影性。
  (二)发展期(1985—1986)。1985年是一道坎。总体上看。1985年前的中国电影基本上还是进行着“革命现实主义”的道路,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大量西方的新艺术思潮不断涌入国内,电影人的视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他们在努力寻找突破口。田壮壮拍摄的《猎场扎撒》就是这一时期的精品。从表面上看,影片讲述的是关于猎场准则的故事,但是,艺术家其实是在寻找被现代文明侵蚀、被强化异化的超个体的原始主宰和生命力量。田壮壮这个关于社会理想的梦,与其说是对草原平静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的一种不适应和逃遁。而同样取材于少数民族故事的《盗马贼》继续着田壮壮的美梦。在这一时期,第五代导演们表现出了群体的惊人创造力。主要的代表作品还有陈凯歌的《大阅兵》,张军钊的《孤独的谋杀者》,黄建新的《黑炮事件》和《错位》,张建亚的《冰河死亡线》。吴子牛的《最后一个冬日》等。他们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锐气,不断突破自我,突破传统,向艺术的多元化迈进。
  (三)成熟期(1987—1988)。经过多年的艺术探索,“第五代”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日趋成熟。在这一时期里,“第五代”导演将电影性发挥到了极致。电影《红高梁》就是这一时期最具电影性的作品。张扬的个性,燃烧的生命,随意的叙事,造型艺术功能在影片中的凸显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特色。张艺谋没有过多的考虑命运对人的左右,他只是以红色为基调,在描绘那种作为一个英雄应该有的满溢的激情,满溢的野性和满溢的自由。而陈凯歌的《孩子王》则把目光投注到“第五代”自身,“是第五代人的证明”。影片除了延续着“伤痕电影”的传统外,还从深层的教育缺失问题上提出了更加让人痛心的思考。导演把个人的经历和情感都隐藏于银幕后,转化为对文化和教育的深层反思,表达了类似于田壮壮要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要保守住一个不为外部环境所侵蚀的纯洁的内心世界的美好愿望。可以说,《孩子王》是陈凯歌最具现实主义的一部影片。这一时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实践教学是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增强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导致实践教学难以落实。本文从实践教学的意义和利用地方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途径方面作了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地方资源  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断深化和素质
一、“被建构”的非裔美国人  在福柯的话语与权力理论体系中,话语就是权力[1],叙事本身因具有某种非凡力量,因此向大众传播具有隐秘倾向性的信息,从而潜移默化地对人施加影响。  在早期美国电影中,黑人形象寥寥无几,即便有,也多半是作为粗俗、鄙陋、暴力的代名词出现,例如在1915年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中,非裔美国人被塑造成强奸犯(影片中的黑人仍旧由白人扮演)。另外,自卑也成为这一时期黑人形象的特质,具
摘 要: 哈代最后的小说《无名的裘德》中女主人公苏·布莱赫德的形象不仅与当时读者的期待视域大大不符,而且对现在读者的期待视域进行了不小的挑战。本文立足读者接受美学批评理论,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综述读者对苏形象的解读,指出,苏的形象与现代读者公共期待视域不符主要在于不伦的表兄妹之恋,苏在性方面的过于保守,以及她对婚姻社会属性的蔑视。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苏·布莱赫德 叛逆形象    接受
1.  糟糕!一眨眼,新年就在鞭炮声和祝福声中成为过去。今天已是初五,初十开学的日子即将到来,可我的寒假作业还大半没做,不免瞬间心慌起来。翻翻9科28份82张寒假作业,我对英语就难免愤愤不平。  每一科都发3份作业,你英语凭什么发了4份?英语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就不能学一学数学和地理,别科都是每份作业3张,它们却各有一份只有2张,对学生而言,这也算减负啊!  看看具体安排到每一天的《高一年各学
[摘要]许鞍华以表现普通而渺小的、为生存而奔波的小市民生活见长,其影视作品具备社会映照的功能,被定位为现实主义作品。鉴于在其从影的二十几年里,香港正经历着巨大的蜕变,而这些变化表现出来的特征与恰恰与市民社会的特征相吻合,本文从许鞍华一直坚持的创作理念——关注普通人命运的悲剧性着手,重点在于将影片人物形象同所处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分析,寻找出导演对人物产生悲剧性命运原因的探索历程,从而得出悲剧人物产生
摘要 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全球化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分层解读模式对《卧虎藏龙》和《赤壁》的剖析中可以看到,要更好的实现电影跨文化传播,就要提高视听效果创造共通的语境,关注题材和故事中文化共通的符号,通过故事与主题的契合达到深层共鸣,作品采取宽容的文化态度,打通不同文化间的审美隔阂,获得多元文化的接受认同。  关键词 电影 跨文化 传播 《卧虎藏龙》 《
【摘要】戛纳广告节作为世界四大广告节之一,在广告创意方面享有盛誉。本文通过戛纳广告节影视广告“爱情故事”,来评析其创意特色。  【關键词】 戛纳广告节影视广告创意评析  在2006年戛纳广告节上,有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观。来自泰国曼谷JEH UNITED公司的系列广告“爱情故事”获得了影视广告金狮奖。本文就对这则爱情故事题材广告进行创意评析。希望能对国内广告人有所启发。  作品说明:  ①(时长90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刻画了霍尔顿·考尔菲德这一既叛逆又善良的少年形象,不同时代的好莱坞青春电影借用了霍尔顿的模型,塑造了一系列“霍尔顿式”的青少年银幕形象,而且这一银幕形象还将在好莱坞青春片中被持续制作下去。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考尔菲德形象 好莱坞青春电影    前言    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麦田》)于1951年问世后,其主人公霍
[摘要]电影《他们的船》从主题上来看,通过表现主人公柳叶嫂一家和河木桩在灾后重建家因的过程,体现出他们对灾难中失去的爱的呼唤,同时在失去寄托着爱的有形体后,怀着对生活的希望,在共同托起生命之船的过程中,完成了心灵的补缺与自我救赎。由此表现出受灾人民在灾后重建的积极心态与生命信念。  [关键词]爱的呼唤 缺位 补缺 自我救赎 生存态度  由潇湘电影制片厂制作拍摄的影片《他们的船》。在我国电影中可以说
【摘要】冯小刚《夜宴》是近年来又一部国产电影大片,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欲望”和“人性”的故事,主题虽然深刻,但在逻辑上却显出不足,在声、光、色等视听要素上,《夜宴》制作精良而考究,勘称国际水准,无论是在故事或影像方面,《夜宴》都是冯小刚的一次转变。  【关键词】冯小刚《夜宴》故事视听语言    2006年9月,冯小刚的《夜宴》在万众瞩目中粉墨登场。和近年来中国顶级导演执导的如《英雄》、《无极》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