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63427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的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27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所示肿瘤部位决定手术方式及具体切除范围。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充分清扫淋巴结。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的因素分析。(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检验。

结果

(1)术中及术后情况:22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结直肠癌根治术,其中67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16例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26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118例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腹腔镜手术118例,开腹手术109例(腹腔镜中转开腹手术8例)。肿瘤部位:右半结肠67例,左半结肠16例,乙状结肠26例,直肠118例,与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致。22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92±72)min,术中出血量为(94±84)mL,淋巴结检出数目为(14±4)枚。227例患者中,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2例因切口感染行二期缝合,2例因肠粘连致梗阻行二次手术,1例因吻合口瘘行横结肠造口术,3例因造口回缩行造口重建。227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22±9)d。术后病理学检查:黏液腺癌35例,非黏液腺癌192例。中低分化癌47例,高分化癌180例。(2)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的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和肿瘤病理学T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的相关因素(χ2=10.066,P<0.05)。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和肿瘤病理学T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的独立因素(OR=1.283,6.075,95%可信区间:1.031~1.597,1.215~30.385,P<0.05)。(3)随访和生存情况:227例患者中,190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4~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2个月。随访期间,190例患者中,21例死亡,23例转移带瘤生存,146例无病生存。

结论

肿瘤部位和肿瘤病理学T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目的独立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不同超促排卵方案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探讨全部胚胎冷冻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胚胎移植的525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3个周期为新鲜胚胎移植周期, 272个周期为同期的复苏胚胎移植周期。纳入的促排卵方案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组(A组)和GnRH-a短方案组(B组)。分别比较两组中新鲜胚胎移植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妊娠
由于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超剂量雌、孕激素的生成以及垂体降调节药物的使用,经常出现黄体功能不全,需要常规进行黄体支持,常见的黄体支持方案包括使用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及补充雌孕激素等。在近些年,多项研究表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黄体支持中有很多积极方面,可以改善临床结局。其主要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刺激黄体分泌雌、孕激素,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发育潜能,促进滋养
目的分析行拇外翻矫正手术治疗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9月至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骨科足踝外科矫形中心21例(30足)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骨痛的患者,采用单纯拇外翻矫正手术,不同时进行外侧跖骨短缩手术。足负重正位X线片测量术前,术后半年,1、2年时的拇外翻角和第1、2跖骨间夹角,同时进行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重复测
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结直肠癌领域共交流289篇摘要,进展颇多,主要包括:(1)早期疾病中Ⅲ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长短疗程的比较、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全程新辅助治疗策略的应用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应用。(2)晚期疾病中维生素D3和旧方法选择性内放疗在转移性肠癌治疗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预后极差的特殊群体BRAF突变型患者接受BRAF抑制剂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放射性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66例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根据临床表现均拟行腹腔镜手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手术方式、中转开腹情况、再次手术情况、手术切口长度、腹腔粘连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2)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3)随访情况。术后采用电话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UC-CRC)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3月至2015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536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随访结果:获得随访例数、随访时间、UC-CRC发病例数、发病年龄、UC-CRC病理学类型。(2)影响UC-CRC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性别、发病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疾病分型、病变范围、
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当地时间2017年6月2—6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这场学术盛会展示了肿瘤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Abstract 3601研究运用影像组学方法预测FOLFIRI化疗方案和贝伐单克隆抗体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时间,笔者就该研究对影像组学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应用及进展作一解析。
与中、高位直肠癌比较,低位直肠癌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更高。其中低位直肠独特的解剖和缺乏可明确界定的解剖层面是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术前准确对低位直肠癌进行临床分期是外科医师制订最佳治疗方式的前提。合理利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术前准确判断低位直肠癌分期、规划可行的手术层面并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对提高R0切除率尤为重要,并将成为改善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和远期生存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