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紫微网董事长,《康熙来了》、湖南卫视《玫瑰之约》、上海电视台《大话爱情》特约嘉宾。毕业于台大数学系,北京大学企业领袖研究班。事业横跨海峡两岸。在台湾及大陆出版《造命有理》《阅人有术》《销售有力》《爱情有方》《命带桃花》等多本畅销书。2000年与智基创投(宏基技术投资)及其他科技界朋友共同创立全球最大的星座命理网站一科技紫微网,立志结合科技与命理,破除迷信。
“身份证掉了,怎么办?”
“平常骂我笨,简单的数学题目都不会。现在轮到你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
当小孩子用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来考验大人,看到大人答不出来的窘态,得到报复的快感时,脑筋急转弯变成了一种人际关系的融合剂。因为他不是正经八百的道德问题,也不是要取得严肃的科学结论,他巧妙地将不平衡的杠杆偏向另一边,让优势的一方发窘出丑,让原来居于劣势的一方取得暂时的优势。难怪他可以大发利是,一集又一集地卖。
脑筋急转弯的成功在于他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颠覆传统,充满了娱乐效果,如果拿这些问题来问所谓的专家或科学家,结果会令人捧腹。
几年前,某国际杂志曾经出了一个问题,去请教很多诺贝尔奖得主,得到一堆很无趣的答案,文章栏名为“名人现丑”,题目是“如果外面下起雨来,蝴蝶会往哪里躲”。
名人1:“我想他们会躲到叶子下面……你应该去问昆虫或植物学家。”
名人2:“我想他们会喜欢淋雨吧!因为我们下雨天都不出门,所以看不到他们淋雨的样子。”
名人3:“我哪儿会知道!我到了这种身份地位,往往会受到诱惑。那就是不管你知不知道,别人都会问你一大堆问题。有些人屈服了,毫无顾忌发表高见是很过瘾的,尤其是讲废话。但是我努力抗拒诱惑,对我不懂的事拒绝回答。”
名人的出丑当然是因为他们用科学的角度一板一眼地回答问题,但是,如果他不是登在娱乐版而是学术版呢?这就是颠覆场景的效果:深入思考,科学家常被认为是缺乏生活机能,令人扫兴,很不识趣的人。就因为科学家常常忽略了交谈的对象、场合或目的,而只就他个人的角度去回答,结果令人乏味:简言之,科学家长于处理“事”,而不会处理“人”。他们每一句话都希望有所本,有所用,巧言令色是很虚伪的,人际关系却常需要圆融成熟的智慧来处理,所以他们宁可坦诚率直,与研究为伍,而厌倦与人相处。
脑筋急转弯是文学的、艺术的或娱乐的产物,更早以前流行的诸如“科学的100个问题”、“人类的100个问题”等则是科学的、教育的或益智的产物。从这里就可以发现社会的变迁,在资讯充斥的现代,娱乐性质比教育性质要来得有用处及受欢迎。曾经有一个“星座完全戒烟手册”,就是投年轻人所好,用娱乐来代替说教的例子。但是在10年前,这可能会被冠上提倡迷信的大帽子。所以,从多元价值观的角度而言,人的适应能力必须增加,不能只会讲“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那会变成酱缸里的老学究。
在人类的进化史里,创造力是很重要的。而创造力有两种:一种是无中生有,或者专家称之为“发散性的思考”:一种是有中生新,专家称为“收敛性的思考”。文学和艺术是前者的例子,科学则是后者的例子。这两者充分激荡互补之下,可以产生文明的进步。因为“发散性思考”的人,想象力丰富,观念跳跃前进,提出异想天开的问题或完全颠覆的思维,但却可能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恒心或能力。而要从这么多问题和见解找出答案的人,则必须是“收敛性思考”的人,一步一步归纳、分析,重复许多枯燥乏味的动作,才能够成功。
科学家容易让人枯燥,原因即在此,对于收敛性思考的人,是不容易发明脑筋急转弯的。同样的,对于发散性思考的人,你要他一丝不苟的写出一篇四平八稳的研究专题,也可能要了他的老命。现代的管理学也同样强调这样的概念,喜欢“人”的人,从事工作性质就会以人为主,如业务、公关、管理等;喜欢“事”的人,则常从事研发、制造等工作。在生涯规划上,更要注意到,做事很强的人,常常在升官当了主管后,反而发挥不出效能,因为,管人和管事是不一样的专长。
许多制度较完善的公司,在作员工的生涯规划上,就会问员工是希望走管理的主管培训路线,还是走专业的技能培训路线?再施予不同的训练,就是希望适才任用。但是很多职场新鲜人,从传统的角度思考,明明适合专业技能,却常会选择管理路线,反而让自己及公司受损,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身份证掉了,怎么办?”
“从地上捡起来!”
“身份证掉了,怎么办?”
“平常骂我笨,简单的数学题目都不会。现在轮到你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
当小孩子用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来考验大人,看到大人答不出来的窘态,得到报复的快感时,脑筋急转弯变成了一种人际关系的融合剂。因为他不是正经八百的道德问题,也不是要取得严肃的科学结论,他巧妙地将不平衡的杠杆偏向另一边,让优势的一方发窘出丑,让原来居于劣势的一方取得暂时的优势。难怪他可以大发利是,一集又一集地卖。
脑筋急转弯的成功在于他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颠覆传统,充满了娱乐效果,如果拿这些问题来问所谓的专家或科学家,结果会令人捧腹。
几年前,某国际杂志曾经出了一个问题,去请教很多诺贝尔奖得主,得到一堆很无趣的答案,文章栏名为“名人现丑”,题目是“如果外面下起雨来,蝴蝶会往哪里躲”。
名人1:“我想他们会躲到叶子下面……你应该去问昆虫或植物学家。”
名人2:“我想他们会喜欢淋雨吧!因为我们下雨天都不出门,所以看不到他们淋雨的样子。”
名人3:“我哪儿会知道!我到了这种身份地位,往往会受到诱惑。那就是不管你知不知道,别人都会问你一大堆问题。有些人屈服了,毫无顾忌发表高见是很过瘾的,尤其是讲废话。但是我努力抗拒诱惑,对我不懂的事拒绝回答。”
名人的出丑当然是因为他们用科学的角度一板一眼地回答问题,但是,如果他不是登在娱乐版而是学术版呢?这就是颠覆场景的效果:深入思考,科学家常被认为是缺乏生活机能,令人扫兴,很不识趣的人。就因为科学家常常忽略了交谈的对象、场合或目的,而只就他个人的角度去回答,结果令人乏味:简言之,科学家长于处理“事”,而不会处理“人”。他们每一句话都希望有所本,有所用,巧言令色是很虚伪的,人际关系却常需要圆融成熟的智慧来处理,所以他们宁可坦诚率直,与研究为伍,而厌倦与人相处。
脑筋急转弯是文学的、艺术的或娱乐的产物,更早以前流行的诸如“科学的100个问题”、“人类的100个问题”等则是科学的、教育的或益智的产物。从这里就可以发现社会的变迁,在资讯充斥的现代,娱乐性质比教育性质要来得有用处及受欢迎。曾经有一个“星座完全戒烟手册”,就是投年轻人所好,用娱乐来代替说教的例子。但是在10年前,这可能会被冠上提倡迷信的大帽子。所以,从多元价值观的角度而言,人的适应能力必须增加,不能只会讲“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那会变成酱缸里的老学究。
在人类的进化史里,创造力是很重要的。而创造力有两种:一种是无中生有,或者专家称之为“发散性的思考”:一种是有中生新,专家称为“收敛性的思考”。文学和艺术是前者的例子,科学则是后者的例子。这两者充分激荡互补之下,可以产生文明的进步。因为“发散性思考”的人,想象力丰富,观念跳跃前进,提出异想天开的问题或完全颠覆的思维,但却可能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恒心或能力。而要从这么多问题和见解找出答案的人,则必须是“收敛性思考”的人,一步一步归纳、分析,重复许多枯燥乏味的动作,才能够成功。
科学家容易让人枯燥,原因即在此,对于收敛性思考的人,是不容易发明脑筋急转弯的。同样的,对于发散性思考的人,你要他一丝不苟的写出一篇四平八稳的研究专题,也可能要了他的老命。现代的管理学也同样强调这样的概念,喜欢“人”的人,从事工作性质就会以人为主,如业务、公关、管理等;喜欢“事”的人,则常从事研发、制造等工作。在生涯规划上,更要注意到,做事很强的人,常常在升官当了主管后,反而发挥不出效能,因为,管人和管事是不一样的专长。
许多制度较完善的公司,在作员工的生涯规划上,就会问员工是希望走管理的主管培训路线,还是走专业的技能培训路线?再施予不同的训练,就是希望适才任用。但是很多职场新鲜人,从传统的角度思考,明明适合专业技能,却常会选择管理路线,反而让自己及公司受损,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身份证掉了,怎么办?”
“从地上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