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教育“三农”问题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nd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薄弱学校是政府的一块心病,而且是永远的心病。因为政府要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就不得不面对事实上学校存在的差异,并试图消除差异。
  是什么导致农村薄弱的呢?在此,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三农”问题,并对其采取有效措施。教育的作用不是被夸大的,至少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教育决定的。
  农村学生、农村教师和农村学校,被统称为教育“三农”。
  农村教育苦在何处?苦在教学设备条件低下,苦在学生教不会、管不住。教师的艰辛劳动在“不成器”的学生面前,化为乌有,化为领导和老师心中的劳怨。由条件差、学生差、教师素质差,导致一系列问题,如资金不足、师资流失、士气低落、改革举步维艰等等,进一步加深了农村的教育危机。
  如何破解教育“三农”问题?我认为有三大对策——
  一、校本培训与校外培训
  政府应逐步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农村学校任教、挂职。以强带弱,扩大了选派市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的规模和数量,加大了支持郊区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市区中小学挂职锻炼和跟岗培训的力度,并对结对支援工作实行“捆绑式”考核。
  据赣州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统计,赣州市连续3年向社会招聘教师,招来的大部分是优秀大学毕业生,给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带来很大的提高。近几年来,由于高中办学规模扩大,造成高中教师严重短缺,不得不从初中教师中选拔年轻优秀的教师进高中任教,而初中再从小学高年级教师中选拔,这种“层层掐青苗”现象,形成一种“马太效应”,使农村教育难以走出这个怪圈。原本专业合格的教师大大降格,骨干精英教师趋向一般走势。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质量的低下,拉大了城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孩子送到城里上学。城镇学校生源多,不断扩大教学规模,又继续从乡镇学校选拔教师进城任教。由此,农村教育的优质人力资源出现严重的缺陷,并徘徊不前。
  除了教师的主动流失外,近几年农村教师“层层拔高”使用的做法,也直接影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今年,围绕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瑞金市教委进一步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重点放在了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上。为让优质师资扎根农村“血脉”更通畅,市教委着重对农村师资队伍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通过新教师竞聘上岗机制,应科学定编设岗,严格考核管理,激发了教师的职业意识,引进德艺双馨、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群体,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力求各个年龄段呈梯形结构均衡、合理分布,实现农村教师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三化”和老、中、青“三结合”目标,有利于推动农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加快教学改革进程。
  按“烛光工程”的宣传,中国的贫困教师实际达到300万人,占农村教师总数的60%。该项工程是由中华慈善总会于1998年4月建立的,打算在第一年花费两百万元,给全国三百个贫困县的三千所小学购买学习用品,并为一千名农村教师提供补贴。此虽为杯水车薪之举,但对农村教师却起到鼓励作用。迄今为此,我市教师年平均工资基本达到1200元/人,每年“阳光津贴”费,平均每人8000元,从根本提高了教师在社会中的总体地位。
  同时,为改变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市教委制定了对支教教师评聘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倾斜政策。政策规定:到郊区支教1年以上并经受援单位考核合格,担任中级教师职务满4年者,可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农村学校应正视自身先天不足的现实,比如学校所在区域的文化落后性,导致该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在接受正规教育里的不适应,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学校课程与教育中所透露出的文化歧视。而这种文化的落后性,在今天又是农村经济落后的产物。此外,农村教师中不少人为非师范毕业,且职前学历较低。教师跨专业和跨学科教学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学非所教的问题更加突出。就我市教师进修学校了解到的情况是,农村中小学,除了语文、数学教师,其他学科几乎没有专业教师。音、体、美等学科尚且能够滥竽充数,但新课程要求开设的科学课、英语课、艺术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等,校长们就只能徒劳地叹息了。尤其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虽然是有的,但大多是迫于形势“半路出家”,在教学能力上的差距显而易见,因此,这也是直接影响农村教育教学质量跟不上时代需求的重要原因。经调查研究表明,我们赣州地区农村学校有80%的教师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一致。在一线有过工作经验的老师都深有体会,我们经常可以听得到,那些乡下孩子渴望上音、体、美课程的心声。由于没有专业老师,孩子们错过了许多方面的最佳发展时机。所以,我们更应当重视从校情、师情实际出发,奉行“培训是最好的福利,也是教育最合算的投资”理念,采取师资与校本培训这两条腿齐头并进走路的办法,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如:组织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带头人示范课展示活动,开展“教坛新秀”、“教师成长杯”教育教学优质课竞赛,开辟骨干教师工作室。有针对性、实效性地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夯实基础功底,形成学历层次与能力素质齐高、共长的态势。师资力量的支撑,是振兴一所薄弱农村学校的真命题。
  二、师本教育与生本教育
  在教育界,围绕师本教育与生本教育孰轻孰重的问题,一直争论个不休,但不管师本、生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是根本!
  农村学校普遍点多面广、布局分散、规模小,很多课程都无法开设,既误人子弟,又浪费资源,严重制约着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应下大决心关停并转一批教学网点,收缩成中心学校,整合教育资源集中办学,提高效率。
  农村学校要学会使用退休教师中的优势教育资源,从而促成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同时,农村教师更多的应该根据自身和当地的情况,将学过的教育理论创造性地应用到教育实践中,要善于创新,创造具有自己特点的教学风格。
  倡导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勇于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架子,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和生本教育精神,实现“活教”与“严管”的和谐统一,达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完美境界。   近年来,不断有师大的毕业生下乡支教,他们年轻,有朝气,多才多艺,我们的农村孩子都喜欢和这样的老师在一起,喜欢和老师做朋友。然而,我们的年轻老师却在课堂上再也驾驭不住了,整个课堂乱成一团糟。如何使课堂教学顺利展开?结合我们农村孩子的特点,笔者认为我们年轻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上好第一堂课。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老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它是以后教学工作成败的关键。第二,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交往要适当。外表上的威严树立起来以后,就要走进他们的内心。课上有威严,课下思想工作跟得上,这两手一齐抓,才能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从这一点上调查研究表明,农村学校使用退休教师中的优势教育资源,从而促成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是必要的。中国农村教育要发展,需要开垦适合农村教师和学生的土壤。现在,远程教育的普及,给农村中小学购置了教学音像资料、电脑、多媒体设备,还建立了图书馆。但很多学校并未充分利用这些现代教育资源,原因是教师队伍中没有几个会使用这些设备,会用的也懒得去用,不想搞花样,提高分数才是重点。这也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直提不上去的真正原因。
  课改提到,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教学实践证明,创造教学氛围的民主、平等、和谐是保证课堂质量的有效措施。教与学的活动,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当前教育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改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炒饭式”的老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师生在交流互动中每每摩擦出始料不及的思维火花,课堂因真实而实在,因灵动而精彩。但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还是靠经验累积而不是科学理论指导。有些老师把握教材能力较差,他们不分教材的重难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混淆不清。也有些老师上课,只关心知识技能目标,对不同程度的教学要求分配相同的注意,平均使力,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而出现了通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上面轰轰烈烈说课改,下面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对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所谓的教学质量只是“量”化的标准,而无实“质”可言。课改实践证明,改学生,改老师,关键在于抓好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实施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农村薄弱学校更是应该建立自己的校本培训条例,如《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和《学生一日学习常规》等。通过这些条例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对课堂教学的监控与管理实行值周行政领导负责制、教导处课堂备案制、班级日志记录周查制、听课制等。同时,积极开展典型案例研讨活动,开展“实践反思,行为跟进”式活动,促进广大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中,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具备现代化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化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用教材而不教教材,所以,联系农村实际,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做出“校本化”、“生本化”处理。笔者感触最深的是农村作文教学,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写好作文。他们接触的范围窄,教材中列举的一些素材,农村学生知之甚少。教师只有创新作文内容,根据贴近他们身边的事为题材来指导。比如,习作中举了个关于“民族分裂”的例子,农村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教师需要重新举一个贴近农村生活的例子来取代。教师可以倡导学生精读现有的同步作文或阅读教材,同时每天摘抄一些古诗、成语、美文、时事类新闻供他们识记积累。利用好学校的图书馆,让孩子能够尽可能地阅读一些书籍。向45分钟要质量是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把单一老师讲变为师生互讲,把老师逼着学生学变为学生自己想要学,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农村学校的实际问题,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反思、研究,然后制定对策进行实践,也是农村学校教育科研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让教育回归教育本真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知识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讲究方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祖宗几千年因袭相传的教育传统,必有其合理性;教育改革不断花样翻新,名堂听起来很美,但并不见得多大成效。
  文化课的成绩是教育的核心,学生素质的优劣却是教育的真正成果。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会计算一道题、多写一个字,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考、做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评价体系的改革,让素质教育渐渐告别“口号时代”,让教育回归到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轨道上来。有人说,“求知无捷径,苦读有奇功”、“苦苦苦,不苦何以通今古?”教育就是要读书,读书就是要吃苦;成绩是苦出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素质是读出来的。以农村学校现有的师资水平、生源基础,要想笨鸟先飞、出奇制胜,必须勤学苦练、苦教苦读,别无选择!这种说法还是存在一定道理的。但不管改革道路怎样的漫长和艰苦,总还是要勇敢地去实践。
  当今教育,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功利教育,这使得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压力都很大。所以,大家都不得不以“苦育、苦管、苦教、苦学”和“讲实际、办实事、练实力、求实效”的苦文化和实文化,作为农村学校的文化精髓。赣州市农村中小学的状况,让我们看到应试主义、社会上长期以来存在着的“重分数,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重成才,轻成人”,以及单一的评价考核体系、呆板的教育培养模式等等都是让素质教育这条道路曲折的原因。因此,素质教育的推行,除了在社会广泛领域内的观念更新,更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体制和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
  虽然,农村学校的教育条件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村孩子基础差、底子薄,优质生源少,想取得好的成绩很难,但是在山区中学,却每年都能送出不少成绩尖子生,这是苦文化和实文化的影响。尽管带着应试的功利性,但事实证明,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中就是需要这样一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精神。一手抓背诵、理解和积累,一手抓训练、运用和巩固,采用大题量、高强度的“题海”训练战术,带领学生突入“题海”、跳出“题海”,真正成为做题的高手、考试的能手,最大限度地提高训练效率。通过苦背、苦记、苦练、苦学,不断加深学生对课题的记忆、理解和运用程度,以量变促质变,从而实现“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学目标。因此,笔者认为,狠抓常规教育管理,让教学工作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常态化,让苦文化、实文化深入人心,营造一种“以苦为乐、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非常必要的。在瑞金市日东中学这样一所农村学校里,我们看到了另一种传统教育意义上的回归,真、善、美的回归。学生见到外人,会很主动友好地打招呼,学生见到老师会充满尊敬,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非常爱护,处处文明,处处尊重,处处呈现一种亲切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将“尊师重教”不仅仅挂在嘴边的年代。虽然大多数老师已在城里定居,但是一周的工作,他们都住在学校,与学生同吃同住。这使得每个孩子都能在这种和谐的氛围里,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还学会做人。因此,前面两点讲师本和校本的培训与成长,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的动力和所在。老师和学校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潜移默化,使孩子们保持着认真、纯朴的态度和心理,促进了校风建设,为提升农村优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多给孩子们一些自由和时间,耐心地等待他们长大。坚定不移地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市政府、教育局的意见决定,端正教育思想,规范办学行为,把师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让教育回归本真,将责任进行到底,把赣州市农村素质教育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们深信,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探索教学方法,最终必将凝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共同推动着农村教育从低谷走向高峰,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电话;13763928161;电邮:dengkenuo@sina.com)
其他文献
秋天的早晨,胖胖熊打开信箱,发现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张美丽的银杏叶明信片,上面写着:  “亲爱的胖胖熊,祝你每天快乐!”落款处画着一个大大的笑脸。  月半熊开心极了。可是,这是谁寄来的呢?  胖胖熊仔细看着明信片上的笑脸,忽然一拍脑袋,说:“一定是粉红猪!”是啊,粉红猪笑的时候,嘴巴咧得大大的,和明信片上的笑脸一样。  可是,前几天胖胖熊和粉红猪为了抢一个小足球,吵得可凶了。最后,胖胖熊大声喊:“我再
有一天,奇奇森林刮起了一阵大风。大风过后,一切都乱了套:蘑菇姐姐的小花伞被吹跑了,蜗牛弟弟的小房子失蹤了,黄莺歌唱家乐谱上的小音符们骨碌碌地滚到了草丛中。  蘑菇姐姐急得直摇头,她东瞧瞧,西看看,到处寻找自己的小花伞。忽然,她一下子愣住了,没有小花伞的遮挡,蘑菇姐姐发现世界变得明亮了许多。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蓝莹莹的天空、白花花的云朵和金灿灿的阳光呢。  蜗牛弟弟急得直跺脚,他东走走,西找找,到处寻找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要自觉肩负使命,转变观念,积极实践,为教育改革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下面,本人就“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谈点个人工作体会:  一、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承担着“导、练、评”三环节的循环运作。“导”即化讲授为导学,“练”即学生的课
很久以前,一只小猴子正在树上玩耍,看见一只藏在树叶下的蝉竟然躲过了螳螂的捕捉。他目瞪口呆地想:“这真是一片神奇的隐形树叶啊。”  小猴子赶紧去摘这片隐形树叶,可是,一阵风把隐形树叶和其他树叶一起吹落到地上。小猴子实在分辨不出哪片才是隐形树叶,于是,他把所有落叶都收进了背篓里,呼哧呼哧地背回家。  一回到家,小猴子就拿起一片又一片树叶遮住眼睛,一遍又一遍地问猴妈妈:“妈妈,你能看见我吗?”  终于,
虎,俗称老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亚洲陆地上最强大、最凶猛的食肉动物之_。  老虎的个头很大,一只成年老虎能有3米多长,体重达到350千克。  老虎的体毛一般是浅黄色或橘红色,身体上覆盖着黑色或深棕色的横向条纹,看起来威风凛凛。  老虎在所属食物链中处于最顶端的位置,在自然界中没有天敌!  捕猎时,老虎会先伏低身子,悄悄靠近猎物,等猎物进入有效攻击距离之内,再突然跃出,给猎物以致命的一击。
九月,阳光灿烂,天气凉爽,树上的绿色果实在慢慢长大。  对于蚂蚁来说,忙碌的季节就快来了。大家讨论着秋天里要储备的食物。小黑在树上数果子,果子一红就要赶快摘下来,不然会被鸟儿抢光的。  咦,一片叶子的后面,怎么伸出来一个红色的大鼻子?  大鼻子越伸越长,小黑紧张得一动不动。  噌—— 一张红色的脸露了出来。  噌——又露出来一张红色的脸,这回是个短鼻子。  “你们是谁?”小黑叫起来。  长鼻子听到
天空之城奇遇记
海洋精灵——海豹
张毅,女,汉族,1964年出生,共产党员,1982年毕业于重庆幼儿师范大学,同年参加工作,现任重庆市北碚区大明幼儿园一级园园长、北碚区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碚区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区幼儿教育研究核心组成员。  张毅园长是一位在市区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幼教工作者,她始终坚持以《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依法办园,深受社会和家长赞誉。她由于热爱幼教事业,
清晨,兔妈妈出门的时候,紧紧拥抱了一下小兔米米,说:“宝贝,再见!”米米觉得妈妈的拥抱暖暖的,让她特别快活。  中午,在幼儿园里,小猫妮妮跑过来拥抱了一下米米,说:“米米,你好!”米米觉得妮妮的拥抱甜甜的,让她特别开心。  “原来拥抱是一件这么美好的事情啊。”米米决定要拥抱她花园里的每一株植物。  米米拥抱了石榴树,石榴娃娃笑着咧开了嘴;米米拥抱了牵牛花,牵牛花欢快地吹起了喇叭。米米几乎把所有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