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多思技能成才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i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能竞赛落下帷幕的时刻,也是张宪岭再次起航的时候,作为“金太仓”孕育的出色人才,作为太仓电厂的优秀员工,他知道自己仍要继续努力,要担负起华能人应有的责任。
  
  2010年8月16日至19日,第七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集控值班员决赛在唐山成功举行,来自华能、大唐、国电、华电、中电投等8个单位的30支代表队、60名选手参加了比赛。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金、银、铜奖各有归属。代表华能集团参赛的华能太仓电厂员工张宪岭凭借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应战,勇夺金奖,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消息传来,太仓电厂的员工们欢欣鼓舞,赞赏他为华能赢得了荣誉,为太仓电厂增添了光彩!
  
  “金太仓”育技能人
  
  太仓,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之地。在吴越文化的浸润下,自古物华天宝、人才辈出,素有“金太仓”的美誉。
  华能太仓电厂就坐落在长江之畔这片热土上。作为华能集团首个自建自管的电厂,成立之初便被各方寄予厚望。企业实行新厂新办法,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上大胆创新。2000年一期工程正式投产时。以284人创同规模火电企业人员编制的记录。电厂历届领导班子均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各类人才的培养。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通过深入开展多种培训。着力加强各类技能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用知识武装人;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激励人,用共同的目标凝聚人,形成了“员工是企业第一资源,努力实现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多年来,电厂涌现出了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标兵,华能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工人先锋号、苏州市学习型班组等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在这些先进典型精神的感召下,全厂员工积极进取。务实创新。自2006年首届全国性集控值班员大赛以来,太仓电厂在连续三次的全国技能大赛中均有选手脱颖而出,摘金夺银,彰显了队伍建设的成果,树立了太仓电厂的品牌形象。无疑,这是一个出色的团队。而这次获奖的张宪岭便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
  
  初出茅庐强基础
  
  张宪岭的成绩背后是他长期立足岗位刻苦钻研、追求卓越的奋斗历程。1998年,张宪岭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便进入太仓电厂运行部工作。一干就是12年。
  刚工作时张宪岭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从最基本的阀门、开关操作做起。认真实践、勤于钻研,深得老师傅们的喜爱,成为较早的主值班员之一。工作实践之外张宪岭也在强化另一个环节的学习。那就是理论知识。当别人徜徉在繁华的都市时,他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了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等专业知识。逐渐构建起发电厂知识的框架。俗话说,学无止境,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张宪岭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上海电力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本科课程的学习。持久的学习为他奠定了坚实的业务基础。
  
  重点工程勤学思
  
  古语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张宪岭在工作中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他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了同事的尊重和领导的肯定。他先后参加了太仓电厂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的建设,如果说一期工程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对电厂了解、熟悉的过程,那么二期工程则是他走向成熟、实现跨越的关键。
  2005年12月19日,电厂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张宪岭作为生产一线的骨干被选派到工程现场从事生产准备工作。二期工程是60万千瓦机组,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新系统,新设备,面对这些挑战。张宪岭觉得自己作为主值班员、技术骨干,必须下苦功摸透新机组的脾气。
  首先,用心观察,总结经验。上班的8小时,他整个人粘在座位上,目不转睛观察着每一个画面,不放过任何一个参数的异常变化,对未搞明白的东西,就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下班后再进一步查阅、研究,直至搞懂、弄通。在不断的实践和积累中。储备的知识大幅增加,操作新机组的能力也迅速提高,多次成功处理诸如一次风机跳闸RB拒动,给泵跳闸,锅炉掉焦炉底水封破坏、发电机断水保护动作、给泵抽汽逆门落座、锅炉MCC电动门进水等重大缺陷,为电厂安全生产和机组的经济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也因此多次被评为电厂先进个人。
  其次,多方调研。潜心思考。从单一设备安装到整个汽轮发电机组调试,张宪岭对每个环节都潜心钻研,并深入现场对实际设备与图纸进行认真比对,有疑问就虚心向设计单位、供货厂家和调试单位的专家请教。他积极参与了机组的启动调试、整组启动、DCS电气组态调试、逻辑校验等工作,提出并完善了电气逻辑模块功能。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他较快地掌握了有关新机组的诸多知识,独立编写了60万千瓦机组《发电机继电保护》培训教材、网控系统和厂用电系统操作票,为机组投产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000多个一线工作的日子,张宪岭就是这样积极实践,主动思考,逐渐由一名普通的运行工成长为业绩突出的技术能手。
  
  技能舞台显身手
  
  2002年,华能集团举办首届运行值班员技能竞赛。张宪岭和其他两名同事代表太仓电厂参赛,一路过关斩将,荣获了团体第一名。2010年8月,第七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在即,赛前张宪岭认真准备,积极参加电厂的选拔赛,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厂里的种子选手。在随后华能国际、华能集团组织的两次选拔赛中,均以优异的成绩成功晋级,最终获得代表华能集团参加全国大赛的资格。这样的机会,张宪岭渴望已久,因为决赛赛场聚集了全国电力行业的高手,既是竞争的舞台,也是学习的契机。
  决赛前在威海集训的35天里,张宪岭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反复上机操作、学习理论、考试、总结,没有午休,没有周末。为了区分相似事故的细微差异。他和同伴们一遍又一遍在仿真机上模拟;为了使事故处理趋于完美。他又反复核对事故处理规程;为了和同伴配合无间,他能从队友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中领会其含义……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在高手如云的第七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现场,面对一道道难题。张宪岭和同伴沉着应对,在一个个紧张激烈的比赛环节中。默契配合,互相提醒,顺利完成了所有题目,最终取得了个人金奖和团体第二名的骄人战绩。
  站在领奖台上。张宪岭难抑激动,但他深知,成绩只代表过去。在电厂举办的庆祝会上,他谦逊而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这份荣誉是属于整个运行团队、整个电厂的!感谢各级领导对比赛的重视和支持;感谢运行部全体同仁的真诚帮助。在我参赛期间分担了工作任务;感谢队友在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时,顾全大局,团结一心。”
  技能竞赛落下帷幕的时刻,也是张宪岭再次起航的时候,作为“金太仓”孕育的出色人才,作为太仓电厂的优秀员工,他知道自己仍要继续努力,要担负起华能人应有的责任!
其他文献
为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以下称电大试点)中期评估的指标体系更加科学,课题组曾先后分别到甘肃电大和江苏电大进行了实地试评估,实地检验该指标
本文作者曾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也多次担任评委,他认为,好新闻的标准包括:把握时代脉搏,讴歌时代精神;反映重大主题,积极服务大局;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主流价值;突出问题导向,
焦作供电公司按照“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原则建立了员工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对员工培训工作进行科学的流程化管理,使企业培训进入良性循环,促进了人才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为实现“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河南省焦作供电公司为了落实人才强企战略,为公司实现“一强三优”现代企业战略目标培养提供合格的技能人才,同时也为了公司能够在河南省公司同业对标中人力资源指标进入A段,实施专业
评说理论界关于学习中心转移观念的不同认识,指出学习中心论(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中心论(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都存在片面性.扬弃它们的片面解释,辩证地把握学习的社会
文章以远程教育历史较早(成立于1968年),主要应用卫星电视,面向南太平洋群岛广大地区开展远程教育的南太平洋大学的实践和研究为例,冷静地思考了远程教育面临的挑战、机遇、
本文作者担任第26届中国新闻奖评委,参加了长江韬奋奖及广播四组的评选工作。对于优秀的广播获奖作品,作者认为,应具有家国情怀,弘扬传统、挖掘文化,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
本文作者通过对第26届中国新闻奖部分一等奖作品的分析,强调新闻作品不仅要具有“问题意识”“问题指向”,更要把脉问诊,激浊扬清,理性深刻回答问题.这才是中国新闻奖作品,也
2010年8月,中电联举办了全国60万千瓦集控操作比武,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员工张立,作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的选手,在全国60名优秀集控运行人员中脱颖而出,勇夺桂冠。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张立的成绩是其自身长期实践和不断思考的硕果。同时。这硕果的产生也离不开他所在团队的合力助推,更离不开北仑公司卓有成效的育人机制。    敬业爱岗强动力    1996年,张立从杭州电力学校热动专业毕业,
实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努力探索现代远程开
亚太地区首届“网络时代的学与教--实践、挑战与展望”国际会议于2001年1月10~12日在中国广州成功召开.这是21世纪全球范围第一次重要的国际教育盛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