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k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为发展乡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的发展要将人才的培养放在关键地位,以人才支撑乡村振兴。乡村人才振兴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但乡村人才振兴因乡村缺少留住人才的外在资源、乡村内部人才资源发掘不足,导致乡村人才流失。因此乡村人才振兴要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以政策创新提高人才竞争力,利用乡村公共资源提高人才吸引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农民;培养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代化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获得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村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干事兴业靠人,任何战略都离不开人才的引领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一、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从农业转向非农业、从乡村流动到城镇,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有利于破解农村发展瓶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一)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有利于逐步打破城鄉二元结构,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要素的配置在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处于分割状态,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的资源要素处于低效率的配置状态,不能发挥其对当地经济发展应有的促进作用。长期二元结构分割,导致城乡居民收人差距、财产差距、生活水平差距巨大。乡村培育和引进人才将产生出资源要素重组后的经济效应,化解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实施人才振兴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自身所具备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密切相关。当前,农村“村庄空心化、农业兼业化、村民老龄化”的现象较突出。培有一支科技文化素质高和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能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导农民开展自主创业,通过创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乡村人才振兴遇到的问题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乡村振兴事关改革与发展的成败,然而农村发展却到了瓶颈期,农村想发展,乡村要振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才问题。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乡村人才外流和缺失变得愈加严重。
  农村由于自身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前景以及保障制度等等的不完善,人才吸引力相对于城市而言较弱。一直以来,农村发展机会较少,人才用武之地匮乏,农村往往会被认为没有发展前景,缺少发展机遇,因此乡村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也最终因乡村发展的种种原因而选择留在城市。目前,农民并没有被完全视为是一种职业,社会创业人才对在农村开辟事业并不乐观。城市健全的公共设施、完善的服务及发展机会使人才向城市加速流动,农村地区的精华人力资源被城市“吸走”,农村人才“回流”较难实现。因此,一直以来城市优先发展导致城市成为吸引人才的好地方,而农村由于各种资源匮乏,有真才实干的人往往想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更优厚的待遇,更好的社会保障等等,这些农村都没有能力给予,这就是人才往往不愿来,留不住的重要原因。
  乡村内部人才资源发掘不足
  首先,从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现状来看,培训场所简陋,现代化教学设备欠缺;培训模式简单,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而现代化的培训模式如互联网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外地考察等未能大范围普及。其次,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中,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已不局限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还需要拥有现代化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文化创意等综合素质。最后,我国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存在现实“短板”,人才活力难以激发出来。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资源不足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民培训工作由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各自为政,缺乏科学高效的管理与协调机制,存在重复培训、职责不清、没有形成合力的情况。
  三、乡村人才振兴的对策建议
  “人才队伍稳固是实现农村稳、农业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关键目标指向,拥有一支深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高素质‘三农’工作保障队伍尤为关键。” 因此,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建立稳固的人才队伍,激发人才的无限活力,使外部人才因发展机遇而走进乡村,使内部人才因心怀乡情而留在乡村,使人才这第一资源在广阔的农村天地大有作为。
  (一)乡村人才振兴要造就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乡村振兴,要造就乡土人才。乡村振兴要重视挖掘本土人才资源,发掘乡村精英、回乡大学生以及乡村技术能手等人才,全面开放发展机会,让本土人才立足当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除此之外,还要激活潜在的本土人才资源,农民一般为知识水平较低人群,为了发挥农民优势,需要对农民进行系统化教育培训,努力培养出一批懂经营、懂网络、能创新的优秀人才,构建一支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农民创业团队,培育出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还要聚天下人才而用之。乡村振兴、人才资源开发需要激发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既要生产人才,也要经营管理人才,既要经济能人,也要文化能人、技术能手,还要工作队伍、服务人才。因此,乡村振兴,仅仅依靠乡土人才是不够的,“众人拾柴火焰高”,还应以开放的姿态欢迎各类人才到农村。
  (二)乡村人才振兴要实现政策创新
  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政策创新是重要的推动力量,政策可以解决乡村人才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才能转化不够、开发深度不够,培养途径简单、人才示范效益不明显等问题,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保障。   出台本土人才成长、激励、流动政策,给予政策、奖金及技术倾斜和扶持。乡村人才振兴要在资金、税收等方面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配置、项目对接、利益共享机制,解决乡村人才后顾之忧,为乡村人才搭建舞台,发挥乡村人才作用。
  优化人才引进来政策,并出台优惠政策留住人才。进一步加强农村企业发展,采取物质奖励、精神激励、政策牵引等方式,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各地应增强人才包容性,秉持欢迎人才、信赖人才、精选人才的原则,以更加优惠、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条件增强人才“粘性”,搭建成熟、健全的共建共治共享人才机制,改进和优化农村人才引进专项机制,在引进人才相关的创业扶持、特殊补贴、住房医疗、子女教育以及配偶就业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提供定期进修学习机会,选派优秀人才外出留学深造,扎实做好“筑巢引凤”的人才引进工作。
  (三)乡村人才振兴要利用乡村公共资源提高吸引力
  公共资源一直都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乡村的公共资源关系到乡村未来的发展以及自身的竞争力。乡村人才振兴靠政策扶持只是暂时的,要想长久发展,实现真正振兴要靠乡村自身提高吸引力,只有自身具备与城市相当的竞争力,那招揽人才,留住人才才会更容易实现。
  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要充分科学合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真正使乡村成为山清水秀、天高云淡的美丽乡村。乡村环境改善,并逐步赶上城市生活环境,有利于提高乡村人才吸引力,提高乡村人才竞争力,以美丽乡村招揽人才、留住人才。
  办好乡村教育,提升乡民整体素质。现阶段,乡村教育与城市相比较,不论是在投入资金,还是其他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城乡教育依然不公平。乡村教育的落后,一方面,造成大量的农民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另一方面,使得乡村人才流失。办好乡村教育,一方面可以为乡村振興培养本土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为吸引的人才的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使他们更安心放心在乡村工作,为乡村谋福利。为此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学校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弘扬素质教育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办好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站在未来发展的视野下提出的行动方案,人才强国战略是国家为达成未来目标提供的人才支撑,两个国家战略互动,才能保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乡村没有人才,乡村永远不会实现真正振兴,乡村人才振兴是把人才强国战略引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并以此来推动乡村的发展与振兴的一种举措。乡村人才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重视乡村人才培养就是重视农业的未来。要激励大批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示范作用,持续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2月4日,中国政府网
  (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2] 高琦:《激发人才活力  推进乡村振兴》,《人民论坛》,2018年第5期。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纷纷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标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能不尽可能多地考虑风险防范、员工心态、事件管控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涉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因此,切实提高对这一领域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当代企业都应当为之努力的地方。本文通过结合组织行为学,以它为着眼点,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进行阐述,借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内控工作更多的理解。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企业;内部控制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受众已经不满足于表面化的新闻了,他们渐渐加大了对一些深层次新闻的关注,更愿意去追溯新闻的前因后果、现象和本质。因此,在当前的新闻媒介的竞争之中,由之前的“眼球信息”转移到了如今的“头脑信息”。需求取决于生产,因此开始出现了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为代表的新闻聚合平台。本文主要阐述分析新闻整合再创作赋予新闻新价值。  关键词:新闻整合;再创作;新闻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步变得更加激烈,如何最大程度帮助企业提升竞争优势,减少生产成本是每个企业都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企业的创新型管理思维,分析了目前管理思维的相关现状,并提出了创新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企业;管理思维;创新  企业的管理思维模式创新是维持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帮助企业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基础,在国际市场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当中,企业要想更快的实现经
期刊
摘要: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在公民权利救济方面,具有某种较强的制度选择关系。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信访不信法”、“亲信疏法”的做法对法治体系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我们要加强信访与法律的互动衔接,重新定位信访制度功能,深化司法制度改革,加强法律权威,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治理。  关键词:法治建设;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一、引言  新时期下,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及国际形势紧张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开展冬小麦缓释肥试验项目,来探究缓释肥对冬小麦产量和肥料农学利用率的影响,以有效增长冬小麦产量,提高肥料农学利用率。  关键词:缓释肥;冬小麦;农学利用率;肥料  近年来我,我国一直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为提高农业产品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收益,则必须做好农业种植工作。在农业种植工作中化肥工具的合理使用,将直接影响我国粮食的种植产量,因
期刊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纠纷呈增长态势,相关案件之审判也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而田永案的判决,明确了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可以得到司法救济的基本原则,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的自主权与司法审查的关系也给予了一定的阐释,从而使得人们对于教育管理的法治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虽然本案已过去近20年,但其对于教育、行政诉讼的双重领域的重大影响仍不可忽视。笔者以田永案为中心,通过梳理案情、整理判决,
期刊
摘要:自2016年以来,网络直播平台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兴力量。经过几年的发展,行业也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开始从幼年走向了成熟。本文旨在通过一系列调研,来探查网络直播平台行业的现状。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分为两类,一是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渠道收集可用的,可靠的相关信息,二是通过调查问卷,采访等方式收集随机的,小样本的,具体的信息。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本文进行了行业的宏观和微观两重现状分析
期刊
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纲要》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大力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加快政府信息平台整合。  大数据时代下,在数据开放的过程中,政府作为数据的最大拥有着和决策者,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履行新的义务。  一、明确开放范围、制定开放清单  政府是数据资源的最大持有者,因为只有政府有权力和能力去收集如此海量的数据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理论研究,结合了企业中公司员工的绩效要求,能力要求和专业能力要求以及满足公司特点的许多管理部门员工和生产部门员工的能力和创造品质,对能力素质模型进行简述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其主要集中与能力素质模型在岗位设计、员工招聘、绩效考核等方面中的应用。  关键词:能力;人力资源;素质模型  一、能力素质模型简述  能力是指企业员工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储备,技能和行
期刊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司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运营是企业良好稳定发展的推动器。本文首先剖析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内涵,同时探究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融合的创新型管理方式。  关键词:现代企业;“互联网 +”;大数据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和飞速发展,公司在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管理和经营的同时,也要不断与时代共同进步,及时更新公司的相关设备和管理理念。企业中的现代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