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思品教育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ch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利用信息时代的多媒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形象思维的角度让学生感受真善美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增强学生审美情趣,完善学生人格魅力,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
  【关键词】语文;多媒体教学;思品教育
  古代学者“文道统一”的思想虽历经时代变迁,但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中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有责任树立学生高尚品德,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说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是从逻辑思维的角度让学生掌握真善美的概念,那么,语文教育的作用则是从形象思维的角度让学生感受真善美的形象。在教学中,如果能有效利用信息时代的多媒体,往往比空头说教更具说服力,对于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个人平时的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溶入思品教育,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崇尚自然,效法高尚,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中学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的众多精美文章,从写实到童话,从写景到抒情,内容广泛,描绘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象,塑造了一批具有高尚情操的人物形象。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认真体会、积极学习,自觉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一)、典型引路,引导学生崇尚高尚品质。在众多精选的文章中,塑造了许多具有高尚情操的人物形象,如《“两弹”元勋邓稼先》中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甘愿做无名英雄,献出自己一生的邓稼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做出卓越贡献,有着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的袁隆平;《忆读书》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青少年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的冰心老人,等等。教师在教授这类课文时,可以收集他们的短片在课堂上播放,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了解人物的特点,概括人物品质,用直观、生动、具体的事例感染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寓理于事,激励学生励志磨练。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在众多的关爱和呵护中成长,过多的关爱不利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教材中的许多文学形象,隐含了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学形象,激励学生磨练坚强的意志。如,通过《犟龟》中小乌龟在参加狮王二十八世婚礼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碍,最终以他的“犟”取得了胜利的事例,让学生学习小乌龟那种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愚公移山》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魂和坚强毅力,同时告诉学生,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3、借景抒情,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众多写景文章描绘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如《青海湖,夢幻般的湖》,描述了神奇,美丽,富饶,可爱的青海湖;《周庄水韵》展现了古雅幽美、充满诗情画意的周庄水乡。这些文章体现的是自然美与情感美的和谐统一,蕴含着一种催人奋发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文章所描绘的优美景象向学生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引导学生崇尚自然生态环境,了解神州大地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认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
  二、图文并茂,配乐诵读,增强学生审美情趣
  如果说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朗读是一种多感参与的活动,可以使声音在进入人类大脑之后产生强烈的形象感,让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符,是学生理解课文、领会作者感情、与文学作品进行心灵对话的有效方式,也是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中的精髓,对学生领悟课文思想内涵、陶冶情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配上一段适当的音乐,通过诵读,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会慢慢的进入学生的心田,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美的艺术享受,由此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有散文,有小说、童话,也有寓言、说明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范读、领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各种方式,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相应的朗读指导。在朗读散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处理好内容的停顿、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重音,读出感情,读出意境。在读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会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体会文章强烈的感情色彩,优美的意境,内在思想意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读者、听者、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化为强烈的情感共鸣,拨动学生的心弦,撼动学生的灵魂。例如《白杨礼赞》,作者由衷赞美了生长在那贫瘠土地上的白杨树,从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到白杨树的内在精神,再写到广大抗日军民的伟大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感情层层深入,象征寓意逐步显现,感情逐步推向高潮。让学生反复朗读,容易激发学生对白杨树的了解、对英勇的抗日军民的钦佩、体会到作者对抗日军民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在教授古诗词时,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韵律,体会意境。在古诗词诵读中,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就能使诵读更加铿锵有力,婉转缠绵,回旋往复,使学生如同在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陶醉。这时的古诗词,在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读出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进入诗歌的境界中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如《江南春》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大地广阔的春色,在讲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体会和领略江南春景图,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绿树丛中盛开的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媚人的春色,所有景物尽收眼底,令人心情特别舒畅。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向往的情怀,读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联系对比,紧扣生活,完善学生人格魅力   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要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突出现实教育意义。教师在教学中不应以肢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思考与感悟,而是要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学习与生活的对比,在联系对比中感受语文的教化作用,接受文章中高尚人物的魅力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例如,《回憶我的母亲》一文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赞颂了母亲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作者没有用激情澎湃、慷慨激昂的语言来抒发情感,而是把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渗透在平静的叙述中。母爱是最基本也是最原始的,这种爱是具有共性的,学生一般都能感同身受。但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表面上,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表示要通过继续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方式,来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快乐的生活,这是多么伟大的品质,这是多么崇高的道德。教师通过进一步的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和作者相比差距在哪里,思考作者是如何化小爱为大爱。通过这样的联系对比,让学生反思自己平时的表现,开展“我的家庭纪录片”展示活动,并尝试用手机、相机等记录美丽的家乡,可爱的祖国。过后再把自己所拍的小视频拿到课堂上与同学进行交流学习,这种方式学生乐于尝试,在课堂上让他们自己充当讲解员,老师只须对学生的行为加以点评,这些比起传统的说教与苦口婆心的劝导,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再去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去展开身为祖国新生力量,要怎样去热爱我们的国家,为她的强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不用更多说教,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很容易就突显出来。
  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了解大千世界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过程。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教材中这些蕴含丰富人文精神的文章,适时在教学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既能使学生更加充分的领会文章的深刻内涵,提高汉语言文化水平,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和激励,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不断丰富知识、提高修养,逐步健康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赵艳,孙秀珍。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信息资源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总第290期。
  [2] 蔡苏,宋倩,唐瑶。增强现实学习环境的架构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总第295期。
  作者简介:
  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各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經常的途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相对抽象、枯燥。其德育功能是隐性的,潜在的。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数学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正确价值观的熏陶,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
期刊
现今,中学语文教学中大量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容量增大了、色彩丰富了、生动性增强了,语文教学也直观形象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说是意义重大。通过自己多年来不断的实践,进一步认识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下文将更深入地探讨中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指信息技术要广泛进入语文学科,同时语
期刊
阅读是一种终生教育的好办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即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孤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本人也非常喜欢阅读,读起书来就像坐在一艘巨轮上乘风破浪的前进。热爱阅读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它可以改变一切,可以丰富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造就品格,使孩子终身受益。新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
期刊
【摘 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层层设疑,环环扣紧学生的心弦,时时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情、学生情、教师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  一、初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政治课的最大特点是: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而且必须联系变动着的具体的实际。作为一名初中思想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 体、美的和谐发展。审美教育是传递审美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活动。小学生的思维基本上还是受形象思维的控制,其特点是直观性、形象性、易感受性、不稳定性。在此期间,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最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角色的转换,不意味着完全放手,
期刊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对教师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一、根据教学内容广泛收集素材,并对素材进行初步加工。二、根据课型设计多媒体课件。三、熟练掌握电脑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  【关键词】教学手段;自主学习;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动画编辑;兴趣;自身素质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
期刊
【摘 要】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必要补充。多媒体教学以其设计上的创意性、内容上的配置性、教学上的规模效率、传播的深度效应、资料的互补效应将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的变革。它是用以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将就其在教学领域中突破教学难点谈点粗浅认识。  【关键词】多媒
期刊
【摘 要】要想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高,就要加强高校的教学管理。目前高校音乐教学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对现有教育模式实行深化改革。随着国家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高校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呼之欲出。基于这种形势,高校音乐教育朝着教育模式全面改革的方向发展。目前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高校音乐;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有人说:“爱作文就是爱自己的前程”,这话虽然有些夸大,但细想也觉得有一定道理。它充分说明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时下,初中毕业生写作文,因受话题作文“文体自定”的干扰,作文的文体格式呈现出杂糅的态势,有相当部分学生的文章为“四不像”。原因多,但有一点:作文的起始教育即入格教育没跟上,基础没打好是肯定的。  中学生作文不入格的表现有哪些呢?  记叙文,写人叙事的文章。记叙文总
期刊
【摘 要】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它上承音乐体验,下启音乐创造,可谓是一座桥梁。在幼儿音乐教学中,要尤其注重对孩子们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深化他们的音乐审美体验,并且为下一步音乐创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从音乐表现力的含义谈起,结合实践,就如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更好的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音乐表现能力;培养初探  一、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