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idemo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过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其次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多实施探索性实验教学,并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发展学生综合智能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这一目标。
  关键词:科学探究;问题情境;探究性实验;情感教育;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174-01
  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通过各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在化学课堂中发展学生的综合智能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这一目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有以下看法。
  一、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一)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如在学习“分子”时,可以通过有趣的“空中发烟”实验创设情境:用一根玻璃棒蘸一下浓盐酸,用另一根玻璃棒蘸一下浓氨水,然后在空气中把两根玻璃棒靠在一起,但不要接触,发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感叹这一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景象?”等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再如,在学习“金属和盐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时,可以设置实验:把铁丝和银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要求学生观察现象,提出“为什么铁丝表面有铜析出,而银的表面没有铜析出?”来诱出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利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和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因为学生在其感到熟悉和认为有用的情境中特别能发现问题和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欲望。例如在“燃烧条件”的学习时,可以从室验室酒精灯熄灭、燃烧木材要把木材架空、液化气灶及煤炉都留有通风口等学生非常熟悉的现象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再如,在进行“铁的物理性质”教学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1.铁块可以拉成铁丝,说明铁有何性质?
  2.铁块可以打成菜刀,说明铁有何性质?
  3.炒菜的锅铲要接上一个木柄,说明铁有何性质?
  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生疑,在他们的意识中,创设探究的情景,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以激发学习动机。
  二、实施探索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探索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探索性实验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下图:
  (二)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实践。
  1.现有中学化学教材中不少富有探索性的实验,它是进行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好素材。如学习“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原理”时,先让学生单独加热氯酸钾,发现氯酸钾受热至熔化后才缓慢地放出氧气,再让学生加热加入二氧化锰后的氯酸钾制氧气,发现放出氧气的速度明显加快。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设①二氧化锰本身分解放出氧气。②二氧化锰受热不放出氧气,但能改变氯酸钾的分解速率。③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这时,再单独加热二氧化锰,发现无氧气放出,然后教师再借助实验录像,证明二氧化锰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最后让学生归纳出结论。经过这样优化组合后,实验的启发性和探索性大大增加。
  2.指导学生设计探索性实验。现有教材中有很多验证性实验,在教学中,教师可将其设计为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让学生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体验探究过程中的乐趣。
  三、在探究过程中要注重情感教育和注意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一)注重情感教育。设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的教学环境时,应重视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对学生浓厚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促使师生情感交融,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愉快合作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融洽、宽松、平等、合作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只有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才能使探究学习成为可能。如学生整日精神高度紧张,处于惧怕教师、厌恶教师等环境下,何以谈学习?更不用说进行较高层次的探究学习。
  (二)注意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方法是人们探索解决问题与构造发展科学体系的有力手段和工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利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渔”。在探究活动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科学方法:在问题阶段,主要有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方法;在假设阶段,主要有推理、形成假说的方法;在检验阶段,主要有实验设计、观察和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归纳、演绎和数学等资料整理的方法等;
  在结论阶段,主要有建立、检验和论证结论的方法,表达和交流的方法等。因此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鲁洁,梁廉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5.
  [3]韩晓丽,李广洲.化学中的模型及教学启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7).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中国的制胜秘诀是不断向价值链的高端跃升,并且提升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广度和深度。"
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政治学大家,王赣愚就是其中一位,他以自己系统的政治学理论知识和对国情的分析,写出了许多政治学著作,对当时中国的民主宪政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如今,中国的
【正】 那是星期六的晚上,在小小的电视屏幕上,人们正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地互相厮杀。正在巡逻的警察遭到枪杀;匪徒们被人从屋顶上扔了下来;一位老妇人由于拥有珍珠而
临近年终岁末,中国的多边外交也迎来了一场又一场的重头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赴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巴新、文莱和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在2018年周边外交和多边外交的大手笔之作。经过这次访问,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的整体关系以及同东南亚重要海上邻国文莱和菲律宾的双边关系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APEC的平台上中国倡导的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促进包容发展、致力数字经济创新
戏剧的灯光设计在戏剧演出中犹如一只灵动的毛笔,有助千塑造人物形象。文本对笔者在高甲戏《郑成功》灯光设计中的体会进行简要阐述。
【正】 我第一次遇到彼得·劳森的时候,他名叫阿瑟·布坎南。那时,他在伦敦旧城里当证券经纪人,时常头戴圆顶礼帽,钮扣上别一朵红色玫瑰花。他讲话与众不同,犹如斯特
【正】 密西西比州艾里斯维尔低能儿教养院的那封信寄到时,瓦兹太太和卡森太太都在维多利亚邮局。艾米·斯洛克姆捧着一大堆邮件,抢先跑了出来。她把那封信递给了瓦兹太
“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理念,以开放为导向,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实现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秋天分别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欧洲国家予以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2015年10月,欧盟14个成员国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是中国与欧盟“一带一路”合作的标志性事件。同年召开的第十七次中欧领导人峰会、第四
创造教育是当今现代化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进行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个不容忽视也不容回避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学生在绘画方面
科学家普遍有一个共识:到本世纪末,人类平均寿命将达100岁。美国投资圈有一种说法:如果10年内没有患上致命危疾,未来医疗可让你活到1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