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系统与气候类型”专题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zc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考纲解读(表1)
  二、考点层析
  考点1:常见天气系统特征及其对区域天气的影响
  【图释考点】
  1. 锋面系统(表2)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以北半球为例)(图1)
  【疑难突破】
  1.判断冷、暖锋的方法
  ①看锋面符号:锋线上的 “黑三角”、“黑半圆”分别表示冷锋和暖锋,且“黑三角”、“黑半圆”的指向表明锋面的移动方向;②看冷气团运动方向:如果冷气团箭头大致和暖气团移动方向箭头相对,说明冷气团势力强,为冷锋;如果冷气团的指向箭头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或有一个小环流),则说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③看锋面坡度: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因此在冷锋中冷气团推动锋面快速移动,暖气团迅速抬升,冷锋坡度大;而暖锋中暖气团缓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推动锋面缓慢移动,故暖锋坡度小;④看雨区位置:冷锋雨区窄,主要在锋后;暖锋雨区宽,主要在锋前;⑤根据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判断,如表3所示。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表4)
  3.判断气旋、反气旋不同方位近地面的风向
  如图2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判断其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如虚线所示,再向右偏转30°左右,实线即为风向,东侧:东南风;西侧:西北风;南侧:西南风;北侧:东北风。
  考点2: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特点
  【图释考点】(图3)
  【疑难突破】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太阳辐射):决定该地所处的热量带。
  (2)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低压、风从低纬吹向高纬、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这三个因素影响下多雨;高压、风从高纬吹向低纬、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则会使得气候干燥)。
  (3)下垫面状况(包括比热容、地形、反射率、洋流等)。
  ①比热容:影响气温的大小、海陆风和季风的形成。大陆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形成大陆性气候;海洋比热容大,升温、降温慢,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小,形成海洋性气候。②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中纬度大陆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③地形因素: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高原、高山气候的形成取决于地势的高低;山脉走向影响气流运动状况,从而影响降水分布,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④洋流: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途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⑤地面反射率: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
  2.气候特征的描述
  (1)气温:年平均气温的高低;气温年较差的大小;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2)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
  (3)特殊点:一些特殊地区需考虑大风和光照情况,注重突出其特殊点。如比较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时,要抓住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描述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时,抓住关键词“高寒”,具体描述为:终年气温低、降水少、太阳辐射强。
  3.评价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通过光照、热量、水分影响农业。光照强弱、时间长短影响农作物的种类、产量;热量是决定农作物分布和复种指数的重要因素;水分资源主要指大气降水和地表的湿润状态,降水的季节分布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不同的干湿地区适宜不同的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如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但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需大力兴修水利;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热量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烈;但降水少,雨热不同期,解决灌溉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温带海洋气候降水有余,光照、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产量低,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大),夏季高温,解决灌溉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
  考点3:气候类型判断
  【图释考点】(图4)
  【疑难突破】根据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根据某地气温、降水数据确定气候类型分三步,如表5: ①利用最高气温月份判断南、北半球,若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则为北半球,若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则为南半球;②利用最冷月平均气温确定所属温度带;③利用降水特点确定气候类型。
  三、图像突破
  【图型解读】等压线分布图(图5)
  【判读方法】
  1.判断气压系统各部位的名称
  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为高气压,反之为低气压,如图5中标为H的区域为高压中心,标为L的区域表示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弯曲较大的部位为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向低值方向弯曲),各条等压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为脊线;低压中心等压线弯曲较大的部位叫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向高值方向弯曲),各条等压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为槽线,如图5中甲虚线表示槽线,乙虚线表示脊线,脊线和槽线与其所经过的等压线是垂直的。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两两相对分布的中间区域称为鞍形气压区,简称鞍形场或鞍部,如图5中标有“鞍部”的部位。
  2.等压线的综合应用
  (1)判断风向:风从高压吹向低压,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以图5 B点风向为例,其方法如下:首先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即图中虚线箭头,垂直于等压线(与该点等压线的切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再根据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近地面一般偏转30°~45°,高空偏转90°)判断具体风向,如图中实线箭头①表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实线箭头②表示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实线箭头③表示北半球高空的风向,实线箭头④表示南半球高空的风向。   (2)判断风力大小: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的疏密反映风力的大小,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处,风力小,如图中A处等压线比B处密集,则A地风力大于B地。
  (3)判断南、北半球和季节:根据风向相对于气压梯度力的偏转方向可以判断南、北半球;根据大陆或者海洋出现的气压中心可以判断季节,大陆出现高压中心或海洋出现低压中心为该地的冬季,反之为该地的夏季。
  (4)判断天气现象:高压中心(反气旋)四周气流由内向外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明朗天气,高压脊控制区域也多晴朗天气;低压中心(气旋)四周气流由外向内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在中纬度(温带)地区的低压槽可形成锋面,称为锋面气旋,多阴雨天气。
  (5)等压线图(图6)中锋面气旋的判读:①冷、暖锋的判断:关键要判断出是冷气团还是暖气团主动移动,可根据槽线处锋面的移动方向判断。在槽线a上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如甲箭头所指方向,再根据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向右偏转)可知气团运动方向为乙箭头所指方向,由此可判断出此槽线北侧的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槽线a附近形成冷锋,同理可判断图中东部槽线b附近暖气团主动向北移动,形成暖锋。②降水区域的判断: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而暖锋降水在锋前。锋面降水都在冷气团一侧,即图中的1和4区域。③锋面过境时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时常出现为雪、雨或大风天气,而暖锋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槽线a附近为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出现雨雪或大风天气。④误以为存在锋面反气旋:在低压槽处空气向槽线处幅合,冷暖气团交汇,因此可形成锋面;而高压脊处,空气自脊线向外辐散,冷暖气团不交汇,因此不会产生锋面。
  四、思维建模
  区域降水成因分析
  【典例精析】
  (2015年天津卷)读图7及材料,回答问题。
  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 000毫米。结合图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
  解析:影响区域降水的因素,一般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考虑。
  答案: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东北部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
  【以例得法】
  1.分析角度
  (1)获取信息:在左图中获取该地的经纬度,进而获取该地大气环流和洋流分布情况,右图中根据河流流向获取地形状况。
  (2)描述表达:从经纬度位置、地势高低、盛行风向三方面描述。
  (3)知识应用: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还可分析该地气温状况。
  2.以例建模
  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考虑以下三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具体如表6所示)。
  (2)地形:海洋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阻挡,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凝结降雨即地形雨,当该气流越过山顶后,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天气,即雨影区。不同地形对气流运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降水的分布也不同,平原地形有利于海洋水汽的进入,带来丰富水汽,降水面积较广,如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欧洲中部、美国中东部,而高大的山地、高原等会阻碍海洋水汽的深入。地势高低对降水也有影响,降水在山地一定高度范围内,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少。
  (3)洋流: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欧洲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沿岸暖流有关,而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都与寒流关系密切,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马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燥、最狭长、分布纬度最低的沙漠就是秘鲁寒流的功劳。
  (本文由河南省商丘回民中学王秀梅、河南省卫辉一中马西超撰写)
其他文献
这已经不是两家公司第一次被曝出要合并,以往他们都第一时间跳出来辟谣,这次却有点来势诡异。如果属实,这或许将终结两个公司之间的激烈对抗,避免烧钱。但是对于整个行业而言,O2O平台之争或许才是刚刚开始。  长假最后一天,主角是大众点评和美团。传言称,这两个劲敌已经达成合并意向,只待股东层面批准。《中国企业家》第一时间联系他们,官方答复是,“暂时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不做回复。”  但是关于他们的合作框架协
随着历史高考由“知识立意”为主向“能力立意”为主考查的转变,历史选择题设计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比重加大,特别是对历史思维能力(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理论思维能力)的测试。这不仅体现在主观题的测试中,选择题也加重了考查比重。现以2007年高考历史题为例谈谈此类题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一、情景启示类    例1(2007年上海题)艾森豪威尔总统曾回忆,他熬过三年战争岁月靠的是每晚睡
一、设计理念  1.本专题以朝鲜半岛为切入点,综合复习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有关朝鲜半岛的知识点,使学生知识系统化。  2.通过本专题复习,加强对学生进行政史地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适应高考选拔性的要求,并突出2008年高考的热点。  3.本专题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评价当今国际社会存在的日本军国主义、美国霸权主义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
编者按:  在采访之前,早已听闻蔡教授的学识和口才,殊不知见面后,还有更让人吃惊的地方,那就是他的活力四射和超前思维,也许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让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看上去好像年轻了二十岁。    蔡福金,1941年出生,福建莆田人,正厅级、研究员。历任航天部三院团委书记,导弹总装厂政治部主任(兼改革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务长、秘书长、党组成员、副院长
[题型特点]    完形填空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集词语辨析、词的用法及搭配、语法、单句理解、语篇理解的考查于一体,既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又检测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因此,它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得具备将语言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常识相互融合的分析能力。由此,该题型难度大,区分度高,是容易使考生们“拉开分数距离”的题型。  完形填空题材广泛,体裁主要是记
“这一天,我们足足准备了3年。”乐视董事长贾跃亭在朋友圈里写到。美国西部时间10月19日上午10点,乐视(LeEco)全面落地美国发布会在旧金山艺术宫举行。身穿黑色T恤,跑步上台的贾跃亭向现场近1500位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嘉宾和媒体宣布,乐视来到美国不是要和苹果、亚马逊、特斯拉等科技巨头打擂台,而是要通过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和跨产业链的价值重构,打破边界,生态化反,创造下一代产品形态,带来全新的用户体
摘 要: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以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的地理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测量量表对其教育科研能力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学校地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其中,科研创新能力较好,语言文字能力、项目实施能力和规划能力不弱,而作为重要研究能力的文献研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科学方法运用能力较弱。分析其影响因素后提出地理教师要提
2006年12月13日,我有幸得到学校的安排,和全县初中历史教师一起参加了由广西南宁市教科所组织的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示范课活动。这一节课是由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的覃老师来讲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听完覃老师只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不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课后,我觉得耳目一新,他的课展示了新课堂、体现了教学新理念、焕发了新活力。同时,我也感慨万分:在我们广大农村学校
动词不定式是由“to do”构成的,其中to称为不定式符号,其后的动词可带有宾语,状语等。动词不定式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和状语等,不定式的用法不但是一个重要的语法项目,同时也是各类考试题中的考查熱点。现将其各类用法归纳讲析如下:      一、动词不定式的各种形式      1、动词不定式的否定形式:由“not to do”构成。如:Tell him not to shut the w
2011年,一个新十年的开始    十年一大变。随着世界的发展,经济的推进,有些时候我们已跟不上了这个时代的创新步伐。计算机在我们这代广泛流行,科学技术在我们这一代迅猛发展。我们不间歇地接受新事物,创新在我们头脑中闪电般不断地出现。我们喜欢创新,我们勇于创新,我们敢于创新,我们更需要你们对我们有信心!  2010年4月份,马云在绿色公司年会上做过一次演讲。“假如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心,我们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