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语义学主要是从语言的概念意义入手对词汇进行研究,而语言意义又是与民族历史、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审美情趣等紧密关联,即体现语言的国别特征和民族色彩。王德春教授于上个世纪80年代首倡“国俗语义学”,之后有大量文章对此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大大丰富和促进了语义学的发展。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及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对具有国俗语义的英语词汇认知状况进行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具有国俗语义的词汇认知差异很大。本文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对今后大学英语语言教学提出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国俗语义;国别特征;概念意义;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语言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又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中赋予语言以民族性的烙印,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传承、思维模式、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正如美国人类学家C.恩伯和M.恩伯[1]在《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与人类学通论》一书所言:“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表现在词语内容或词汇上。”传统的词汇学研究多将重点放在词汇的内概念意义上,明显具有局限性。王德春教授于上个世纪80年代首倡“国俗语义学”。对此有很多相关研究,包括具有鲜明民族色彩词汇的国俗语义研究,也有不同语言之间国俗语义差异研究等。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大大拓展了人们对语义学的理解。
吴友富在《国俗语义研究》序言中提出了国俗语义研究的定义:“国俗词语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客观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2]国俗语义学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特征,它是对传统语义学的拓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英汉国俗语义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国俗语义基本相同。不同民族物质对象本身的属性一致或相似,其语义尽管呈现出某些差异性,但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相同。
2.国俗语义一语独有。即国俗语义在对应语言当中为空白。
3.国俗语义截然相反。共有事物词语在各自语言文化中均有国俗语义,但相同的词语所承载的国俗语义却截然相反。
4.国俗语义部分相同。共有事物词语在各自语言文化中均有国俗语义,但其国俗语义只有一小部分相同或相似。
例如“萱草”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萱草”是中国的母亲花。《诗经·卫风·伯兮》中就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3]的句子,“谖草”即“萱草”,即“忘忧草”。游子远行,就在院中栽种萱草,以示对母亲的孝顺。而英语对应词daylily则没有其国俗语义。西方母亲节赠送的通常是康乃馨。
也有很多英语特有而汉语没有的国俗语义词汇,如daisy(雏菊)。其意即Day’seye,日落时花瓣合上,进入睡眠状态,而清晨又展开花瓣开放。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Ophelia把雏菊送给皇后,暗示她对爱情的欺骗和轻浮(BREWER’S[4],2001:314)。雏菊也常用在葬礼上,成语pushupthedaisies可以比喻死亡或入土。(潘红[5],2005:298),
因此,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出现交际困难或障碍主要体现在对他国文化理解出现偏差或是空白,对具有国俗语义差异的词汇理解不够或缺乏差异意识也是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使交际顺利进行或尽可能减少障碍,对具有国俗语义的词汇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二、相关研究
关于国俗语义的研究,目前绝大多数都是挖掘词汇的国俗语义以及国俗语义的国别差异。
1.吴夏娜[6]在“虎与lion国俗语义和翻译策略”一文中,分析了汉语中“虎”和英语中“lion”各自的国俗语义。汉语文化推崇老虎,而英语文化更认同lion。
2.熊婷[7]在“典籍英译中的国俗语义转换,以《牡丹亭》两个英译本为例”一文中,探讨了汉语典籍中具有国俗语义的词汇在英译中要考虑英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张3.张林和王玲娟[8]在《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张“鱼”的国俗语义探析》一文中,探讨了“鱼”在两种文化中各自的国俗语义。二者均可做姓氏和都有“人鱼传书”之说;二者也有相异之处,汉语中“鱼”可指书信传递或爱情婚姻,而英语中则可指具有贬义的人。
以上研究都是从理论上探讨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国俗语义。据不完全统计,针对国俗语义研究有约600篇相关文献。这些文献都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针对不同目的探讨词汇的国俗语义,丰富了国俗语义研究内容,增进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客观上减少了彼此间的交际障碍或失败。但大学生对国俗语义词汇的认知状况如何没有相关的研究。本文即针对这一问题展开。
三、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一)问卷设计本问卷调查共设20个题目,即对20个具有国俗语义的英语词汇进行测试,每题5分,满分100分。测试在笔者所教的2018级三个班进行。班级编号分别为02班,41人;03班,37人,04班,34人。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测試,共发放调查问卷112份,有效回收111份。词汇选择均为常见的在中英双语都具有国俗语义的普通词汇,但测试选项为该词在英语中的国俗语义。不选只在汉语中有国俗语义而英语无对应国俗语义的词汇。每个词下有三到四个选项,选项设计选取该词最常见的国俗语义。有的选项将该词置于某短语内,如fish,elephant选项中就有afishoutofwater,whiteelephant。国俗语义的选择标准主要基于BREWER’SDICTIONARYOFPHRASE&FABLE(2001)和潘红的《英汉国俗词语例话》(2005)。
(二)数据与与数据分析
1.从上表可以看出,从问卷难度来看,分别为0.53,0.53,0.51,即问卷属于中等难度。从全部正确率来看,绝大多数同学得分非常低。02班90分以上只有1人,占总人数的2.44%;03班70分以上只有1人,占总人数2.7%;04班无一人成绩在60分以上,且11题eastwind国俗语义选择无一人全部正确。在英语中,eastwind由于其不同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完全不同于汉语中“东风”代表春天到来或生机盎然,或代表“起着推动左右的力量”。如杜牧“赤壁”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潘红,2005:404)。 2.从完全错误来看,三个班回答错误率较低。02班只有6,11两题错误率较高,即对crane,eastwind两个词,分别为24人和16人;03班为6,8,11三题,分别为27人,10人和14人。crane在英语中国俗语义类同其概念意义,即“伸长脖子”,而汉语中其国俗语义更为丰富,如“长寿”,“君子”,“自由自在”等意。第8题magpie(喜鹊)在英汉语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国俗语义。汉语中“喜鹊”具有丰富积极的国俗语义,通常意为“吉祥”、“喜庆”等意,民间有“喜鹊叫,贵客到”的說法。用“鹊桥相会”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重逢等。(潘虹,2005:138)。而英语中magpie则通常具有贬义,含有说话唠叨、没完没了的意思。04班为6,11,20三个题,分别为19人,20人,10人。elephant在英汉语中国俗语义也具有很大差异。英语中多含有贬义,汉语中多取褒义。
3.对与置于特定语境下的词组则提高了回答的正确率,比如ablacksheep(害群之马),notworthone’ssalt(不称职),holdacandletothesun(白白浪费)。但也有时会造成将汉语国俗语义移入的情况,如whiteelephant,白象在汉语中具有吉祥、富贵之意,而英语中则指笨拙、无用之物,不具有此国俗语义。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同学们对词汇的国俗语义认知比较有限或在国俗语义差异理解上不能准确地分清。词汇国俗语义涉及到语言背后的诸如历史、地理、宗教、审美等诸多因素,多数同学对英语词汇具有的国俗语义有些了解,但是不能够充分认知,混淆了英语和汉语不同的国俗语义差异。同时也有按汉语的思维习惯把汉语中的某些国俗语义直接迁移过去。
四、结论
词汇的国俗语义是在词汇的概念语义之外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只关注词汇的概念意义无法完全获得词汇的真正准确涵义。而对词汇只关注概念意义正是很多大学生的普遍做法。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词汇的国俗语义有所了解,但仍有很多错误或认知偏差。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以提高同学们对词汇国俗语义学习的认知。在词汇教学中分析其国俗语义将会提高词汇学习的兴趣,同时更能增进词汇学习的敏感性,对减少跨文化交际失误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C.恩伯和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与人类学通论[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先秦诗[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4] BREWER’SDICTIONARYOFPHRASEANDFABLE[M].London:Cassel&Co.,2001.
[5]潘红.英汉国俗词语例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吴夏娜.虎与lion国俗语义和翻译策略[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98-100.
[7]熊婷.典籍英译中的国俗语义转换,以《牡丹亭》两个英译本为例[J].戏剧之家,2016(8):9-11.
[8]张林,王玲娟.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张“鱼”的国俗语义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8-71.
作者简介:
王立君(1971-03-),男,满族,辽宁省丹东市,硕士,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语言学和文学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立君
关键词:国俗语义;国别特征;概念意义;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语言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又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中赋予语言以民族性的烙印,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传承、思维模式、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正如美国人类学家C.恩伯和M.恩伯[1]在《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与人类学通论》一书所言:“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表现在词语内容或词汇上。”传统的词汇学研究多将重点放在词汇的内概念意义上,明显具有局限性。王德春教授于上个世纪80年代首倡“国俗语义学”。对此有很多相关研究,包括具有鲜明民族色彩词汇的国俗语义研究,也有不同语言之间国俗语义差异研究等。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大大拓展了人们对语义学的理解。
吴友富在《国俗语义研究》序言中提出了国俗语义研究的定义:“国俗词语是指在词汇的概念意义上添加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的语义。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客观地反映了使用该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2]国俗语义学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特征,它是对传统语义学的拓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英汉国俗语义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国俗语义基本相同。不同民族物质对象本身的属性一致或相似,其语义尽管呈现出某些差异性,但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相同。
2.国俗语义一语独有。即国俗语义在对应语言当中为空白。
3.国俗语义截然相反。共有事物词语在各自语言文化中均有国俗语义,但相同的词语所承载的国俗语义却截然相反。
4.国俗语义部分相同。共有事物词语在各自语言文化中均有国俗语义,但其国俗语义只有一小部分相同或相似。
例如“萱草”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萱草”是中国的母亲花。《诗经·卫风·伯兮》中就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3]的句子,“谖草”即“萱草”,即“忘忧草”。游子远行,就在院中栽种萱草,以示对母亲的孝顺。而英语对应词daylily则没有其国俗语义。西方母亲节赠送的通常是康乃馨。
也有很多英语特有而汉语没有的国俗语义词汇,如daisy(雏菊)。其意即Day’seye,日落时花瓣合上,进入睡眠状态,而清晨又展开花瓣开放。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Ophelia把雏菊送给皇后,暗示她对爱情的欺骗和轻浮(BREWER’S[4],2001:314)。雏菊也常用在葬礼上,成语pushupthedaisies可以比喻死亡或入土。(潘红[5],2005:298),
因此,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出现交际困难或障碍主要体现在对他国文化理解出现偏差或是空白,对具有国俗语义差异的词汇理解不够或缺乏差异意识也是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使交际顺利进行或尽可能减少障碍,对具有国俗语义的词汇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二、相关研究
关于国俗语义的研究,目前绝大多数都是挖掘词汇的国俗语义以及国俗语义的国别差异。
1.吴夏娜[6]在“虎与lion国俗语义和翻译策略”一文中,分析了汉语中“虎”和英语中“lion”各自的国俗语义。汉语文化推崇老虎,而英语文化更认同lion。
2.熊婷[7]在“典籍英译中的国俗语义转换,以《牡丹亭》两个英译本为例”一文中,探讨了汉语典籍中具有国俗语义的词汇在英译中要考虑英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张3.张林和王玲娟[8]在《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张“鱼”的国俗语义探析》一文中,探讨了“鱼”在两种文化中各自的国俗语义。二者均可做姓氏和都有“人鱼传书”之说;二者也有相异之处,汉语中“鱼”可指书信传递或爱情婚姻,而英语中则可指具有贬义的人。
以上研究都是从理论上探讨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国俗语义。据不完全统计,针对国俗语义研究有约600篇相关文献。这些文献都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针对不同目的探讨词汇的国俗语义,丰富了国俗语义研究内容,增进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客观上减少了彼此间的交际障碍或失败。但大学生对国俗语义词汇的认知状况如何没有相关的研究。本文即针对这一问题展开。
三、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一)问卷设计本问卷调查共设20个题目,即对20个具有国俗语义的英语词汇进行测试,每题5分,满分100分。测试在笔者所教的2018级三个班进行。班级编号分别为02班,41人;03班,37人,04班,34人。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测試,共发放调查问卷112份,有效回收111份。词汇选择均为常见的在中英双语都具有国俗语义的普通词汇,但测试选项为该词在英语中的国俗语义。不选只在汉语中有国俗语义而英语无对应国俗语义的词汇。每个词下有三到四个选项,选项设计选取该词最常见的国俗语义。有的选项将该词置于某短语内,如fish,elephant选项中就有afishoutofwater,whiteelephant。国俗语义的选择标准主要基于BREWER’SDICTIONARYOFPHRASE&FABLE(2001)和潘红的《英汉国俗词语例话》(2005)。
(二)数据与与数据分析
1.从上表可以看出,从问卷难度来看,分别为0.53,0.53,0.51,即问卷属于中等难度。从全部正确率来看,绝大多数同学得分非常低。02班90分以上只有1人,占总人数的2.44%;03班70分以上只有1人,占总人数2.7%;04班无一人成绩在60分以上,且11题eastwind国俗语义选择无一人全部正确。在英语中,eastwind由于其不同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完全不同于汉语中“东风”代表春天到来或生机盎然,或代表“起着推动左右的力量”。如杜牧“赤壁”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潘红,2005:404)。 2.从完全错误来看,三个班回答错误率较低。02班只有6,11两题错误率较高,即对crane,eastwind两个词,分别为24人和16人;03班为6,8,11三题,分别为27人,10人和14人。crane在英语中国俗语义类同其概念意义,即“伸长脖子”,而汉语中其国俗语义更为丰富,如“长寿”,“君子”,“自由自在”等意。第8题magpie(喜鹊)在英汉语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国俗语义。汉语中“喜鹊”具有丰富积极的国俗语义,通常意为“吉祥”、“喜庆”等意,民间有“喜鹊叫,贵客到”的說法。用“鹊桥相会”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重逢等。(潘虹,2005:138)。而英语中magpie则通常具有贬义,含有说话唠叨、没完没了的意思。04班为6,11,20三个题,分别为19人,20人,10人。elephant在英汉语中国俗语义也具有很大差异。英语中多含有贬义,汉语中多取褒义。
3.对与置于特定语境下的词组则提高了回答的正确率,比如ablacksheep(害群之马),notworthone’ssalt(不称职),holdacandletothesun(白白浪费)。但也有时会造成将汉语国俗语义移入的情况,如whiteelephant,白象在汉语中具有吉祥、富贵之意,而英语中则指笨拙、无用之物,不具有此国俗语义。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同学们对词汇的国俗语义认知比较有限或在国俗语义差异理解上不能准确地分清。词汇国俗语义涉及到语言背后的诸如历史、地理、宗教、审美等诸多因素,多数同学对英语词汇具有的国俗语义有些了解,但是不能够充分认知,混淆了英语和汉语不同的国俗语义差异。同时也有按汉语的思维习惯把汉语中的某些国俗语义直接迁移过去。
四、结论
词汇的国俗语义是在词汇的概念语义之外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只关注词汇的概念意义无法完全获得词汇的真正准确涵义。而对词汇只关注概念意义正是很多大学生的普遍做法。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词汇的国俗语义有所了解,但仍有很多错误或认知偏差。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以提高同学们对词汇国俗语义学习的认知。在词汇教学中分析其国俗语义将会提高词汇学习的兴趣,同时更能增进词汇学习的敏感性,对减少跨文化交际失误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C.恩伯和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与人类学通论[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先秦诗[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4] BREWER’SDICTIONARYOFPHRASEANDFABLE[M].London:Cassel&Co.,2001.
[5]潘红.英汉国俗词语例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吴夏娜.虎与lion国俗语义和翻译策略[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98-100.
[7]熊婷.典籍英译中的国俗语义转换,以《牡丹亭》两个英译本为例[J].戏剧之家,2016(8):9-11.
[8]张林,王玲娟.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张“鱼”的国俗语义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8-71.
作者简介:
王立君(1971-03-),男,满族,辽宁省丹东市,硕士,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语言学和文学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