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学视角下广西当代意象油画的探究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魏晋时期以来,绘画开始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绘画美学思想真正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和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等理论在后世美学研究的过程中奠定了观念性的基础,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气韵、诗境和虚实带入今天“写意精神”“写意观念”的意象油画之中,将符合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审美和广西当代意象油画相结合,通过分析广西当代黄菁、孟远烘、陈毅刚的绘画作品,试图找出艺术家对传统美学的深刻领悟和追求,并对这种结合所体现的艺术发展前景作分析,力求将传统美学精神融汇贯通于广西当代意象油画并对其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意象油画 ;意象;韵味
  一、意象与意象油画
  意象一词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周易·系辞》中就有关于象、意及其关系的阐述,如“立象以尽意”,“象其物宜,是谓之象”,以及名小类大、旨远辞文等观点。创作中的比兴、意象直至意境对后世绘画理论的认识的深入与发展均有深刻的影响,为后来一些思想家、文艺家所接受和发挥,成为天文、地文、人文的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见解,密切关系着艺术起源、功能等问题的看法。
  西汉《淮南子·要略篇》中“喻意象形”也对意象有所提及,在绘画规律的认识上反映了艺术审美认识发展的趋势。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神思》中则明确地提出了“窥意象而运斤”,这里的意象已经成了专用的审美概念。尽管与后来唐宋画论中“立意”和“成竹在胸”等认识还有一定距离,但成为了创作思维中心物结合的一种特有状态。艺术家有感于宇宙万物,诠释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与外物形象相结合,以技法巧妙地结合一起而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意中之象。自“意象”这一范畴的提出,人们意识到艺术是“物我交融”与“天人合一”,这种物像与审美主体的交融,升华成一种精神状态,艺术的表现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意象油画作为近年来一个新兴的词语虽然提出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但其所呈现的艺术风貌是自魏晋以来中国的传统美学精神一个集中的缩影。将传统美学观念融于今天的注重“写意”精神的油画艺术的创作当中,用凝练概括的语言来表现作品之外更深层次的含义。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油画提出意象概念开始,出现了一批如吴冠中、苏天赐等意象油画大家。意象油画以艺术家注入主观情感的物象而替代了写实,强调把画家主观的感受和情绪隐藏到具体的形象后面,是一刹那呈现理智和情感复合的东西,注重个人意绪的流露和抒发。在西方油画本土化的过程当中,广西当代意象油画在一批先锋艺术家如阳太阳、凃克等人的带领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又经苏旅先生等文艺批评家提出“南方的风景”旗号聚集起一批酷爱风景的艺术家群体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并且以一种更加包容旗帜更加鲜明的姿态走向未来,表现出了其独有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
  二、韵由心生、气韵生动之美
  广西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山山水水都萦绕着独特的韵律,这种别具风情的景观也受到广西这批艺术家的喜爱。在他们的油画作品中常会将客观世界的景色和心灵世界有机结合,经过艺术家个人情感品格的升华之后赋予绘画作品新的意义。在技法上以长线居多,色调亮丽,内涵丰厚,主题鲜明,语言独特,体现了这一批油画家的人文情感与精神,使其形成藝术语言和人文理想高度融合的审美意境。这种独到的韵味形成并非偶然,它出现于我国古代审美终点的进一步转化过程中,是从人物品藻中的审美观念结合艺术实践的特点加工而成。如果说在顾恺之画论中还大量沿用了人物品藻中词汇的话,那么,经过几十年的审美认识到了谢赫之时,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一方面还保存了几十年前绘画审美认识的特点相结合的新的审美观念,“气韵”就是突出的代表。“天地万物无不须气以生”,“人禀天地之气而生”,有气才能成型,有气才有神,突出表现艺术家的内在生命力和灵性。五代荆浩在画法中提到:“有画如飞龙蟠虬,狂生枝叶者,非松之气韵也”。荆浩具体地结合了物象转化为艺术形象的过程,即从取象到成象的过程。荆浩认为,只有去掉工巧的印痕,才能摆脱形似,兼得形气,自然典雅而脱离凡格。徐复观先生在其著作《中国艺术精神》说:“气韵都是神的分解性说法,都是神的一面。所以常称‘神气’,而韵常称‘神韵’。”将上述的“韵味”审美借油画这一外来艺术样式加以表达和呈现,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意象油画。
  在广西,这批油画家们不论是自觉抑或是不自觉,都会不同程度地把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象”审美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黄菁的作品就具有很强的意象色彩和艺术家主观情感符号化的表达。黄菁的一批风景油画作品将广西本土文化和自然资源整理、挖掘与表现出别样的光彩。虽然黄菁的创作题材都是看起来普通平常的景色,但在其主观化处理的过程中很好地将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融入到了作品中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动。在黄菁的油画作品中隐含着其独特的艺术理念和逻辑思维,其创作意图阐释出艺术家本人独立的观察视角和文化感悟,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意无意传达在异样的景观图像中,意象油画的当代性语言充斥着整个画面。荷花也是黄菁的刻画主体之一,画面中饱含着生活的清新鲜活,花的形态随着画家内心的过滤,以一份淡守安然的姿态承载精神上的净土,恒静无言,清净从容。浅淡虚空的画面幻化出全新的审美意象。黄菁的油画可以说是整个广西意象油画的一个缩影,也许广西当代意象油画在全国艺术圈中不是最突出的一个,但在温和的底下蕴含着巨大的力量,通过结合当下的时代精神和传统的美学精神相信在大的时代潮流里呈现更多的广西多元的艺术现象。
  三、诗性灵动、诗境之美
  意象之美、诗境之美是传统美学所推崇的目标。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王维之诗各体兼善,或清淡,或雄浑,无美不至,目之所触,耳之所闻回味无穷。石涛在《跋画》中也谈及:“诗中画,性情中来者也,画中诗,乃境趣时生者也”。在石涛的理论中,艺术家无论是创造还是表现的理论都是一致的。无论是诗词还是绘画都可以从创造生命或是创造形式的力量中,从精神自由感受到审美情感的乐趣。正如清代恽南田在《题洁庵图》中所言:“一草一木,一丘一壑,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从古到今,中国文人画家毕生所追求的正是这种上升到诗意的灵境,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到“灵想之所独辟”体现的不仅仅是传统美学精神发展的延伸,也是中国古代这批艺术家或含蓄或朦胧或清冷的审美情趣的表达。这种妙趣横生的画面带给今天的我们是趣盈的诗意,是缭绕的梦境,更是幽幽的回响。又如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原诗》一书中说到的“画与诗初无二道。画者,天地无声之诗;诗者,天地无色之画”,然也。艺术本是相通的,诗与画一本同源,理法一贯,虽然二者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美的感受都是相同的。至此,中国古代绘画与诗歌联系紧密的程度可见一斑。至近代,宗白华先生在《艺境》一书中认为诗画表现的范围虽然不尽相同,但诗与画的结合,是情与景的结合,而这种“相融互渗”也是新时代我们应做的工作。在当代意象油画中如何表现出诗境意象也是我们应该去发掘的。
其他文献
摘要:上个世纪除了欧美以外的国家,在文化领域面临一个重大的命题: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处理,艺术领域也不能避免如此。陈庭诗正处于一个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时代,他的水墨艺术成就无疑烙下了时代的印记。将他的水墨风格置于1949年以后“传统”与“现代”进行分析,他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对我们当今或有启示。  关键词:传统与现代;陈庭诗;水墨艺术  一、引言  20世纪,西方艺术史的评论习惯使用“从传统到现代
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还远远落后于现代教学形势的要求,为突破演示实验教学的传统模式,从五个方面对现代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改革模式进行了探索。
摘要:用线元素组成画面的绘画有很多种,怎样在运用形式法则的基础之上找寻自己的绘画风格。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主要从线条的组别化、线条的单调性和线条的肌理来探寻线与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线条;组别化;肌理  线与线之间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各样的,是画面表达的关键。疏密、长短、粗细等线条的不同形态,通过一定的法则构成的形式美,来组织所要表达的画面、有助于内容的刻画;通过一定的形式法则,主要有夸张与
基于武汉市"亮化工程"现状调查,采用ZDS-10型自动换挡数字式照度计,对武汉三镇重点公共活动区的照明水平照度进行现场测量,并按现行规范标准作了数据统计分析,提出预防和改进光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采用跟一般专业课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课程进度安排与考核系统的制定,对实际教学的结果作了分析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