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原州区马铃薯种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ajie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了固原市原州区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政策扶持与夯实基础设施、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与创立种业品牌、加大科技投入与做好技术协作、加大农业科技服务力度、加强种薯质量监管等措施,以期为原州区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宁夏固原;原州区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4-0103-02
  原州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总土地面积3 529 km2,现有耕地面积10.5万hm2,人口4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万人,人均耕地0.28 hm2。光热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 400~2 600 h,年≥10 ℃积温2 200~2 800 ℃,全年无霜期135 d,年降雨量400~450 mm,昼夜温差大,以雨养农业为主,库、井、坝灌溉补充[1]。气候冷凉,降雨集中在7—9月,与马铃薯雨热同季,特别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全区年均马铃薯种植面积3万hm2左右。马铃薯是宁夏自治区的战略性主导产业,也是固原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马铃薯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被农民称为“救命蛋”和“金蛋蛋”,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铃薯脱毒种薯是解决马铃薯单产不高、品质低下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原州区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气候冷凉、马铃薯病害轻、自然隔离好、土地面积广、人力资源多、交通方便等自然资源及人文优势,以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为抓手,通过建设种薯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增强种薯生产和贮藏2个能力,种薯生产经营产业化初步形成,成功实现一级种薯的普及推广应用,并向区外供应优质种薯的目标,已成为我国马铃薯种薯之乡,走出了一条农业提质增效为主的产业化发展新途径[2-3]。
  1 原州区种薯产业现状
  原州区种薯生产是在国家马铃薯三级繁育体系的扶持下,逐步形成了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马铃薯三级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实现了马铃薯脱毒种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为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种薯生产给予政策资金项目倾斜,实行原原种政府采购,免费发放给种植农户和原种生产企业,原种和一级种按实际种植面积补助1 500元/hm2,同时对辖区内种薯生产企业实行政府优先采购。辖区内现有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固原分中心、固原天启薯业有限公司2家基础苗生产单位,原种生产企业1家,种薯企业10家,实现了生产、储存、销售一体化。川区种薯生产从播种、施肥、培土、喷药、除草、收获全程实现机械化。原原种生产企业天启薯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 600万元,现有员工81人,其中技术人员32人,高级农艺师5人。占地33 hm2,投资2亿元建成集马铃薯组培中心、马铃薯展览馆、信息中心、质检中心、培训中心、高标准温网室、马铃薯保鲜贮藏库、马铃薯交易市场等总面积逾20万m2的马铃薯种薯生产、贮藏、交易、配送一体化科技示范园区,原原种实现工厂化、技术标准化生产。原种的生产是在原州区农技推广中心管理下,实行统一原原种采购、生产、田间管理、集中连片种植,种薯企业和农户签订种薯购销合同,实行订单生产。一级种薯生产根据种薯企业原种采购量质量监管单位核定种植面积,企业独立生产。目前,原州区马铃薯种薯生产已形成年繁育原原种6 000万粒、原种基地300 hm2,繁育原种7 500 t,一级种基地4 000 hm2,繁育一级种薯9万t的生产能力。种薯除满足本区市场外,其余大部分销往宁夏其他县(市)以及内蒙古、陕西等周边省(区)。年推广一级种薯2.6万hm2,脱毒薯种植面积达到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0%以上。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薯生产企业规模偏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低
  除天启薯业外,大部分种薯企业规模偏小、企业资金偏紧,种薯生产、销售主要依靠政府扶持,个别企业因为资金问题,甚至将种薯当作商品薯销售,经济损失严重。
  2.2 种薯储存能力严重不足
  原州区种薯企业的种薯储存窖是通过国家补助、企业自筹资金建成。近年来,由于马铃薯种薯繁育速度加快,国家补助和企业自筹资金不能到位,储存窖建设跟不上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发展,造成大量马铃薯种薯储存困难。一是采取种薯超量储存,甚至一个窖内同时储存几个品种,导致品种混杂、窖内温度高,种薯提前萌动发芽、种薯生命力降低、种薯病害高发,坏窖烂窖增多,储藏损失大;二是采取异地储存或就地按商品薯、淀粉原料贱卖,浪费损失严重[4]。
  2.3 企业缺乏品种核心竞争能力
  种薯品种问题是制约原州区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原州区生产的种薯以庄薯3号、陇薯3号、青薯9号为主,这些品种都是从周边省份引进,企业缺乏自育核心品种,品种单一,适宜区域小,与周边地区种薯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所得利润低,无法发展壮大。随着新《种子法》的实施,国家对种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品种制约瓶颈将更加严重。
  2.4 从业人员业务技能低,营销能力不强
  原州区的马铃薯种薯企业大部分是政府通过招商引资进入马铃薯种薯生产领域的,大部分企业缺乏种薯生产检验、加工、田间管理及储藏、销售人员。由于人员流动大,企业不愿意进行人员学习培训,种薯生产、窖藏操作不规范,种薯生产和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种薯产业的健康发展。营销能力差,致使原州区的马铃薯种薯除周边省(区)外,在南方省(区)无人问津,种薯积压浪费严重。
  2.5 基础设施薄弱
  原州区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主要是张易镇、开城镇为主的南部阴湿区和以中河乡、彭堡镇、头营镇、三营镇、黄铎堡镇北部半干旱区种植区[5]。南部阴湿区因道路崎岖、地块偏小,种植农户缺少小型马铃薯机械化耕作设施,给马铃薯的标准化种植及交通运输带来不便,增加了种薯生产成本。北部半干区,因补充灌溉水源位于固海扬黄灌溉下游,加之贮水库库容小、渠和井配套不完善、干旱年份黄河水源紧张等因素,造成干旱年份產量减产严重,种薯产量和质量得不到保证。   2.6 种薯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马铃薯病害是影响种薯质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受市场利益的驱动,一级种薯生产重茬现象较为严重,马铃薯青枯病、黑痣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普遍发生,个别企业种薯田间发病率达到20%左右,马铃薯种薯生产隔离条件达标困难,病毒病及其他气传性病害的传染风险增加;种薯企业质量意识淡薄、田间管理不规范、窖藏种薯乱堆乱放,造成种薯病害交叉感染、生命力降低和品种混杂现象时有发生。种薯企业和监管单位缺少质量检验检测仪器、生产和监管人员业务技能低,田间检查主要靠眼睛看、嘴巴说,不能对受检对象提供定量定性分析是造成脱毒种薯质量隐患的因素。
  3 发展对策
  3.1 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创立优质品牌
  甄选企业信誉优良、产品质量好的种薯企業进行扶持,在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品种引育、人员培训、品牌创立、信贷支持等多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帮助企业做好种薯生产的灌溉、储存基础设施建设、种薯生产企业员工培训、品种引选、收储资金信贷等相关工作,逐步壮大企业规模,创立优质品牌。
  3.2 强化政策扶持,夯实基础设施
  除继续落实自治区马铃薯脱毒种薯扶持政策外,应针对原州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夯实原州区农业基础设施。南部阴湿区主要通过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马铃薯小型耕作机械购置补贴等措施,使地块面积增大、道路畅通、机械化耕作方便,降低种薯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6]。北部干旱区主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一批大容量贮水库及渠井配套完善的水利设施,实现固海扬水农闲、涝时存,农忙、旱时用,有效解决灌溉水源。通过购置大型喷灌设施等措施建成以大型喷灌为主、膜下滴灌为辅的节水灌溉体系,解决制约北部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的主要瓶颈。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在种薯基地建成一批通风、制冷、远程控制配套实施齐全、交通方便的大型标准化马铃薯种薯储藏窖库,有效解决马铃薯脱毒种薯储藏难、种薯烂窖、提前萌动发芽、种薯贱卖等问题。
  3.3 加大科技投入,做好技术协作
  鼓励引导种薯企业开展与中国农科院、宁夏马铃薯工程技术中心、甘肃农科院农产品储藏研究所、宁夏农科院固原分院、青海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协作,解决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发展遇到的技术难题。设立马铃薯政府育种基金,对种薯企业开展与科研院所联合育种或购买优质新品种知识产权进行补助,引进和培育一批高产、抗病、耐旱专用、品质优、适应广、耐储藏的优质新品种,缓解原州区种薯品种单一、适宜种植区域小这一制约瓶颈,扩大种薯销售区域[7]。
  3.4 加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力度
  依托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固原分中心、原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机械化推广中心的马铃薯专家成立原州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专家组,指导和制订原州区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发展规划、技术规程,指导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农技、农机和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和种薯企业、种植乡镇进行接对技术帮扶,对种薯企业、种植农户从种薯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全程开展技术指导。同时,要加强对种薯企业、种植大户的农业技术培训,使其尽快掌握马铃薯脱毒种薯机械化耕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等业务技能,提高营销水平。
  3.5 加强种薯质量监管
  加强对种薯企业和监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种薯生产和监管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尽快建成固原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监督检验站,为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监管提供技术保证。有计划压缩种薯生产面积,实行3年以上轮作制度,严格隔离距离,规范田间生产和种薯窖藏,减少病害传播和种薯混杂。种薯质量监管部门应严格执法,督促企业制订和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加大对质量不合格种薯查处力度,强化质量监督检验,严格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脱毒种薯(苗)质量检验规程》(DB64/T493-2007)标准要求,对辖区内的马铃薯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质量开展全程检测,建立健全种薯生产、窖藏、流通档案,尤其要在种薯生产的现蕾期、盛花期、收获期等关键时期,组织技术人员开展马铃薯病毒病、细菌性病害、真菌病害、混杂及隔离情况的田间检验及调查,做好田间检验记录,对发现疑似因脱毒质量造成的病株及田块在田间检验的基础上应进行实验室检测,坚决杜绝不合格种薯进入生产和流通领域。
  4 参考文献
  [1] 张和广,何洁.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83- 86.
  [2] 魏固宁.宁南山区脱毒马铃薯繁育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3] 赵连喜,赵东,王玲.宁南山区马铃薯三代种薯繁育体系建设探究[J].中国马铃薯,2009,23(2):110-112.
  [4] 亢建斌.宁夏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J].中国马铃薯,2007,21(2):121-123.
  [5] 朱建斌,何建栋,李若泰,等.西吉县马铃薯三级种薯生产现状及繁育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9):139-140.
  [6] 李强,王志敏,张小川,等.马铃薯种薯繁育及基地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种业,2007(12):45-46.
  [7] 杨登贵.我区出台补贴政策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N].宁夏日报,2009- 03-12(3).
其他文献
<正> 日本高等学校的函授教育,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已成为多层次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重要职能。一、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日本最早的高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我也加入了函授大军,参加了中文本科函授。边工作、边学习,虽然辛苦,但是苦中有乐,增长了知识,增强了教学能力,同时也开拓了视野。三年中,我克服
针对地方保护主义:取消对建筑企业设置的不合理准入限制。针对地方政府:坚决解决涉及政府项目拖欠工程款导致欠薪问题。针对“潜规则”:尤其是那些中介机构利用政府影响违规收费
由洛阳教育学院和上海杨浦教育学院联合发起举办的"全国部分市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工作研讨会"于4月18日——4月24日在河南洛阳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烟台教育学院、北京朝阳区
采用“3414”完全设计试验方案,在定西市安定区进行了辣椒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尿素、普通过磷酸钙、硫酸钾的施用量分别为600、760、350 kg/hm^2时,辣椒经济性状表现良好,
总结不同时期无公害辣椒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包括环境条件要求、温室塑料大棚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内容,以供参考。
3月22-23日,中国安装协会科技成果交流会暨现场观摩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中国安装协会会长田秀增,副会长兼秘书长、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杨存成,副会长、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
班组是企业基层的核心力量,是企业管理中最基础的一级管理组织,企业生产经营各项计划目标最终都要通过班组去落实和实现。近些年,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核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