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脂代谢重编程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l7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质代谢重编程是许多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其代谢重编程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脂肪酸从头合成增强及脂肪酸氧化之间的动态平衡;其次是肿瘤中生物膜脂质成分发生变化以适应其增殖需求;另外,肿瘤中的脂质信号分子改变可以促进肿瘤进展,肿瘤中脂代谢相关蛋白表达上调促进肿瘤的恶性表型的发生.本文将综述肿瘤细胞脂代谢涉及的各个环节及其特征,为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寻找新的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结论讨血浆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及sdLDL/低密度脂蛋白(LDL)、sd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与缺血性脑卒中梗死面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及其预测重度卒中发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的27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sdLDL水平、梗死面积大小、NIHSS评分等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梗死面积、不同NIHSS评分亚组血浆sdLDL及sdLDL/LDL、sdLDL/HDL.采用Spearma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和融合基因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该院确诊并完成RUNX1-RUNX1T1、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ML)/视黄酸受体(RAR)α和WT1基因检测的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AML患者.检测RUNX1-RUNX1T1、PML/RARα和WT1转录本水平,将RUNX1-RUNX1T1、PML/RARα融合基因转录本水平为0% 看作融合基因阴性组,将RUNX1-RUNX1T1或PML/RA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黏附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干扰素-α(IFN-α)、抗β2糖蛋白1抗体(β2-GP1-Ab)水平及与疾病活动强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96例SLE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SLE疾病活动型指数(SLEDAI-2000)评分标准将196例SLE患者分为稳定组65例、轻度活动组51例、中度活动组42例和重度活动组38例.另选择同期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E-cadherin、IFN-α
目的 探讨RhD阴性孕妇产前免疫球蛋白(Ig)G抗体效价监测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意义、Rh-HDN血清学试验及临床换血疗法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该院产科门诊收治的209例RhD阴性孕妇IgG抗体及同期在该院分娩的新生儿血清学试验检测结果及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209例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的有80例,IgG-抗D阳性49例;临床确诊ABO-HDN 39例,全部为O型孕妇,确诊Rh-HDN 7例,O型孕妇1例、A型4例、B型2例;Rh-HDN特异性抗体鉴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筛选和鉴定参与肝细胞癌(HCC)进展的核心基因,并评价其在HCC发展及预后中的潜在价值.方法 从GEO数据库筛选出HCC基因数据集GSE101685、GSE84402和GSE46408,利用GEO2R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构建基因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图,并用Cytoscape进行可视化分析,筛选出关键模块并获得核心基因.使用cBioPortal数据库进行生存分析.通过ONCOMINE数据库分
目的 探讨Exocyst复合物关键亚基Sec3蛋白在气道黏液高分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烟雾暴露组、烟雾暴露+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HNE)组.烟雾暴露组大鼠采用烟雾暴露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症病理性改变,HNE攻击形成气道黏液高分泌大鼠模型.取肺组织支气管上皮,观察气道上皮杯状细胞的增生及黏液分泌情况,测定Sec3和气道黏蛋白5AC(MUC5AC)表达.HNE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分析HNE对16HBE的Sec3、p-Sec3和MUC5AC蛋白表达的影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血清正五聚体蛋白-3(PTX-3)及白细胞介素(IL)-35水平及其与心功能、心肌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儿科收治的VMC患儿80例作为VMC组,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较两组血清中PTX-3、IL-35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VMC组患儿心肌酶谱表达,采用超声检测VMC组患儿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PTX-3、IL-35水平与心肌酶谱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反转录酶区恩替卡韦(ETV)耐药位点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7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该院并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耐药检测的600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和序列信息,统计NAs耐药突变,筛选出含有ETV耐药位点突变的患者228例,对相关耐药位点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ETV耐药位点突变占比3.8%(228/6008),ETV耐药位点阳性率从2010年的0.67% 逐年上升,到2016年达到峰值6.81%,2017-2019年有逐渐下降的
目的 探讨串联质谱法在新生儿原发性肉碱吸收障碍(CUD)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串联质谱分析技术检测2015-2017年在该院进行新生儿游离肉碱及酰基肉碱标本10.9万份,并对二次召回游离肉碱(C0)依然降低的患儿肉碱转运蛋白基因进一步测序确诊.结果 串联法初筛发现了124例疑似原发肉碱吸收障碍的患儿,通过测序确诊3例原发肉碱吸收障碍的患儿均检测到SLC22A5基因突变,1例纯合突变,2例杂合突变.患儿血游离肉碱水平均低于参考值,且不同种类的酰基肉碱水平均有下降.结论 串联质谱分析技术对新生儿原发性肉碱吸收障
血小板作为正常人外周血中最小的有形成分,在血栓和止血、伤口修复、炎症和癌症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1 ].造成血小板计数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病理性减少[2 ]及体外因素导致的假性减少[3 ].临床上对血小板计数过低的血液病患者多采取血小板输注的方法,以降低出血风险[4 ].血液病合并多抗凝剂依赖的血小板假性减少十分罕见,若未及时发现并纠正血小板计数易引发临床过度医疗.本文通过分析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反复输注无效的原因,探寻多抗凝剂依赖情况下血小板聚集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