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教学意外” 增强“教育机智”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tone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我和很多教师一样,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上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营造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事先预想不到的“教学意外”,前不久我就碰到过一次。
  一、课堂,一次“意外”的提问
  那是一节校内公开课,课题是九年级下册《亚非拉的奋起》。为上好这节课,我是煞费苦心:备课,查资料,制课件,请教老教师,一遍又一遍地试讲,甚至把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背过……
  没想到,如此精心准备的课,在实施教学时还是出现了意外。
  课堂上,我巧妙地提问,学生准确地回答,课件精彩地演示……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中。电脑上正显示非洲独立进程图,图上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时期解放的国家,我正用flash分不同颜色演示非洲独立的情况时,一个学生突然发问:
  “老师,在非洲独立进程图上,西撒哈拉怎么是白色的呢?它是什么时间独立的?”
  在这有序的教学中,我正为自己准备充分而暗自高兴,突然被他这么一问,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备课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漏洞,忽视了图中的小细节,导致现在无法给这位学生一个圆满的答案。当时,脑子真是一片空白,无奈之下,只说了句:“这个问题我们课后查一查,再说吧。”就这样不了了之……
  不用说,这种处理方法自然就成了这节课的一大败笔。
  二、反思“教学意外”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为自己在学生面前丢了面子而懊悔不已。但懊悔之余,我开始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能力,反思自己的知识存储,反思自己的教育机智……这次教学意外难道仅仅是一次“意外”吗?生活在新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课堂上一旦思维被打开就什么都敢说。我们听到的不再是“异口同声”,而是“异口异声”,甚至听到让你禁不住激灵一抖的东西。如果不能机智地应对,就很容易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整个课堂也就越出了正轨,乱了秩序,破了平衡。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会让教师尴尬不已,下不了台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那么,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育机智才能应对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
  三、应对“教学意外”
  1.教育机智要以丰富的学识为后盾。
  过去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有一桶水。现在则应该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是长流水,是奔流不息的河水,而且这“水”还必须形成以历史专业知识为主体的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从单纯的教学型向科研型发展,而科研型教师的前提是“博学”。因此,教师不仅专业知识要扎实,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也要扎实,尤其要注重有关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引入及前沿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学习,这是教师教育机智得以形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要做到以博带专、为专而博,甚至看来与本专业没有直接联系的一些领域,也可以从中汲取营养,以便充实讲授内容,把课讲活。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教育机智的培养提供广阔的智能背景和有力的翅膀。
  2.教育机智要以热爱学生为前提。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洋溢着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和友爱的气氛,才能开启孩子的心扉,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一课重点是讲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内容很抽象,在讲到秦为巩固统一而统一度量衡时,为了突破难点,我把课后自由阅读卡的内容提到了课堂上,比较姚明的身高,让学生亲自动手算一算古代将军的身高。谁知在课堂上,我刚一提到姚明,班级中一个同学就大声喊:姚明!惹得全班一片笑声。我一看,这是班中有名的“体育迷”,平时学习吊儿浪当,经常在课堂上捣乱,让老师们都头疼不已。我灵机一动:何不让这个“捣蛋大王”表现一把呢,让他把知道的关于姚明的资料讲给同学们听听。于是,我微笑着请这位同学站起来,真诚地对他说:“你的体育知识真丰富,能不能把你知道的关于姚明的资料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啊?”这位同学显然没想到我会这么做,他有些害羞地挠挠头,还真的说了起来:什么姚明的身高、体重、名言,休斯顿火箭……居然说得有板有眼,比我准备的更精彩!自然,这位同学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而我发现自这节课后,他听课变得认真多了。
  3.教育机智还要注重教育实践锻炼。
  加强教育实践锻炼的目的在于获得对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和教育经验,积累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下可能恰当的行为模式,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一种暗示和备择的操作方式。
  为提升自己的教育机智,我经常作一些心理练习,即在头脑中设计一些“意外事件”的情境,研究应对方案,并在头脑中想象当时的处理结果及其后果。经过“训练”,还真的有所提高:记得一次在准备上课时,刚走进教室,班中的两名同学正在大打出手。我没有大声呵斥他们,而是微笑着说:“世界大战还没讲,班里的大战先开始了。”学生们笑了,打架的这两名同学也笑了,笑声中我大声说:“本节课我们讲《第一次世界大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是的,教师的教育机智绝不仅仅是教师先天的教育天赋之使然,而是教师在后天的教育活动与教育环境中,经过磨练与感悟而逐渐获得的。“它是教师在精神上成熟的结果,是教师为掌握专门知识和养成与儿童交往的技能而做了大量工作的结果。”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但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班级大(一般为50~60人),程度差别较悬殊的现象,加大了教师在课堂中对提问把握的难度。有些教师担心提问多了,课堂纪律往往难于驾驭;提问少了,师生之间很难沟通,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问过难,程度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也容易造成学生中的两极分化;提问过于简单,则失去了提问的价值,也使学
期刊
摘 要:“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是珠海市金湾区第二小学正在进行的校本课题研究,这是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大胆改革与尝试。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先学后教,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谈谈在英语课堂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以及用英语对同学进行口头评价的能力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 倾听 评价    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正如汤姆·彼得斯在其《追求优
期刊
一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繁多的体育课准备工作之一,也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如何准确地预计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就成了一个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科学预计一堂课(体育)的练习密度是一项较复杂、较细致的工作,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准确地预计课的练习密度,就必须解决与此项工作有关的一些问题。  首先,要了解情况  教师在预计课的密度前,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掌握学生情况,是准确预计课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中,人们在普遍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也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培养。  关键词:心理健康 重要性 对策 建议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重在教师。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在学校里,他不仅是学生唯一稳定持久接触的角色,而且还是学生模仿、尊敬的榜样。今天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使很多学生在学
期刊
摘 要:教育部于2000年12月颁布了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和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2001年7月又颁布了7 -12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原来的体育课程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志着体育教学工作新阶段的开始,反映出教育教学理论上的又一个新突破。在新的学校体育理念和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运动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目
期刊
摘 要:学生的心理潜力是无穷的,关键是教师如何用有限的时间去激发学生无限的心理潜力。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发学生心理潜力的方法,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地把学生的心理潜力激发出来,成为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掌握科学知识的根本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心理潜力 心理教育 学习动力    心理潜力是指在人的心理中内在的、潜伏的、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
期刊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阵地,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又一个摇篮,它不仅有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责任,也担负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任。教育目的能否实现,每个学生能否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得到全面发展,班级管理至关重要。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许多班主任与其说是管理班级,不如说是在“看管”学生:看管学生早读,看管学生做操,看管学生午睡,看管学生完成各项事务……看管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共同点是带有强制性,违背
期刊
摘 要:教师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我校开展集体备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让集体备课真正发挥作用的对策。  关键词:集体备课 问题 对策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反思教学实践等系列活动。我校开展集体备课也已多年,但由于思想认识不足和传统教学
期刊
美国心理学家布恩曾经提出:怎样使我们的儿童把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通过实验,他们的回答是“靠爱(情感)和习惯”。所以,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内化,而内化的关键在于情感与习惯。当我们选择教师为职业的时候,也许迷茫过,也许失落过,然而在我们投入教育事业的时候,更多的是收获着快乐和满足。每天充实而有序,孩子们的作业写好了,哪个同学大胆发言了,课堂效率提高了……点点的进步都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我校自身实际,就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等内容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建议,希望能够为各中小学开设篮球校本课程提供实践依據。   关键词:篮球 校本课程 社区学校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完全由学校自己实施编制的课程。国家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为创建特色化学校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一、结合实际,发挥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