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老共产党人,他从江西瑞金一个偏僻的农村走来,经历了苏区第一、二、五次反“围剿”斗争的硝烟,参加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又从延安到皖南、江淮大地,一生四次负伤,南征北战,功勋卓著。解放后,这位老共产党人先后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省纪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省委书记处书记、省委常务书记、国家民政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他就是陈光同志。2014年正好是他诞辰100周年,前段时间我有幸参与编撰《陈光画传》,被他一生的光辉业绩所深深感动,尤其是他带领苏北人民摆脱贫穷面貌的感人事迹,让我深切地感受了一名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党的好干部的高风亮节和崇高风范。
一、直面现实敢担当
陈光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当农民利益受到侵犯时,他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担当。1958年至1962年,江苏和全国一样,不顾当时粮食、原料、资金积累和劳动力等方面的承受能力,盲目追求生产高速度、建设上规模。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上得过猛,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挤压了农业。尤為严重的是,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改变农村所有制结构,片面追求所谓“一大二公”,加上浮夸风和高指标、高征购等,严重侵犯了农民利益,破坏了农业生产力。其结果,粮食产量倒退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水平。农业的大幅减产,使原来勉强“大跃进”上去的轻工业、重工业也只能退回来。粮食供应十分紧张,农村粮食匮乏,农民体质下降,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到了1960年,上述矛盾和困难已经明显暴露出来,但不少地、县级党的组织和负责干部因受反右倾机会主义的压力,不敢直面困难,不敢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仍然把形势描绘得一派大好。
是随波逐流还是直面现实?陈光没有满足那种“形势越来越好”的官样文章,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基层,走村串户,同老农民和社队干部亲切交谈,又听取苏北地区有关县委的汇报。通过调研,陈光了解到,1964年前后,尽管苏南地区和徐、淮、盐地区农业都在发展,但它们之间的差距仍在扩大。淮北地区部分农村平均单产仍不能突破100公斤,处于“吃粮靠供应,用钱靠救济”的贫困状态。有80万人口、200多万亩耕地的滨海县,单产最高只有一百几十斤,最低的只有几十斤,不但不能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每年还要国家供应1亿斤粮食。被陈光称为滨海“难兄难弟”的阜宁、涟水、灌南三县,其境况也大体如此。“搞农业解决不了吃饭问题,这是什么问题?”分管农业的陈光这样问四县干部们,自己也在深入地思考着这个问题。为战备问题到滨海、阜宁、涟水、灌云实地考察过的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同志说:“想不到建国已经15年,革命老区还这样贫穷,群众家中徒有四壁,一贫如洗,令人心寒,实在无颜见父老乡亲。”这一席话对江苏省委和陈光该是何等的触动啊!
当时,省委和陈光已明确意识到,能否改变淮北地区贫困低产面貌,已成为江苏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在,也成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这一战略方针的紧迫任务。谈及打仗,陈光说:“不管从哪里打,南打还是北打,江苏都要拿粮食支援军队。要保证有饭吃,就要搞好农业。农业既要抓高产地区,又要抓低产地区,抓两头,带中间。……省里要抓苏北问题的解决。那里的问题不解决,就不能改变南粮北调的问题,而且那里是战场。”这就是省委和陈光思考的结果,也体现了他们改变苏北低产贫困面貌,全面搞好江苏农业的决心。
二、情牵里下河地区人民群众生计
江苏里下河地区,包括兴化、宝应、高邮、建湖四县的全部,江都、泰州、泰县、海安、东台、盐城、阜宁、淮安八县(市)的一部。20世纪60年代初,有225个公社,5444个大队,42176个生产队,567万人口,1050万亩耕地。这地区光热条件好,土地资源充裕,水资源十分丰富,是江苏省适合发展粮食生产的地区之一。这里是曾经发生了“柳堡的故事”的地方。艳阳天,芳草地,菜花黄,麦苗鲜,原野里的风车伊呀呀地转,好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但这个地区地势低洼,有“水乡泽国”之称,历史上洪涝灾害严重,有300多万亩“一年一季稻,十年九受涝”的沤田,有利的光热条件和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使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由于“五风”肆虐,这一地区的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水平下降,粮食商品率只有14%,群众生活困难很大。1960年夏天,陈光亲自来到了困难重重的里下河地区。经过实地调查,他于7月9日同扬州地委负责同志作了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他指出,扬州地区去冬今春外流了20多万人,至少还有35万到40万人处于无粮、无草、无钱的“三无”境地,随时有断炊的危险。陈光告诫大家:“侵犯了农民利益,把农民惹火了,是要挨扁担的。”又说,“稍有麻痹就要出乱子。要十分警惕,要坚决保证不断粮。个别的因病死几个人,可能免不了。但是,像春天那样成批死人的情况一定要避免。”要求地委同志“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在省委和陈光的领导下,里下河地区的许多干部以宝应事件为戒,做了不少工作。他们热烈响应省委关于“到生产第一线当三员(模范的炊事员、优秀的宣传员、负责的粮食保管员)”的号召,切实安排好群众的生活,初步改变了劳动力大量外流和饿死人的状况。1962年春,陈光又来到了里下河地区。他在江都走村访户,同老农民和社、队干部亲切交谈,又听取了里下河地区各县委书记的工作汇报。他毫不含糊地说:“里下河的形势,虽然比前两年有所好转,但是困难仍然十分严重。”他进一步指出,“当前里下河地区最严重的问题是生产力下降的情况还没有完全停止,社员的基本口粮年年有所减少,特别是在110多万人口、335万亩耕地的一熟沤田地区,困难更加突出。”
陈光深刻地分析了造成如此严重困难局面的主要原因,认为有六个方面:一是从1956年起,实行了较大面积的不适当的改制。这是造成土壤板结或碱化以及连年减产的原因。二是前几年的水利工程任务过重,标准过高,要求过急,上水利工地的劳动力过多,严重影响了当年生产,也影响了今后几年的生产。三是在几次所有制的变动中,没有很好执行政策,造成生产资料的重大损失。四是几年来国家供应的农用物资越来越少,群众生活方面的用材(烧草、棺木)没有统筹安排,在农具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又有很多问题,进一步加重了生产资料的破坏程度。五是连续多年粮食征购过头,社员的口粮越挤越少。高征购大返还,既增加了国家开支,农民又因购销差价增加了负担,还带来了种子混杂的恶果。六是体制多变。每变动一次,就调动一次耕牛农具,变动一次干部,带来一次思想混乱。高邮县1958年以来,全县性的体制变动竟达七次之多。为此,陈光大声疾呼:“里下河地区当前生产、生活上的严重困难,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切关注。……这个地区生产资料的破坏和人民体质的削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已经非常微弱,而且再也经不起工作上的波折。当前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制止生产力继续下降的趋势。里下河农村的困难户,大部分是1958年以后,由于我们工作中的错误而产生的。对于他们的关怀和照顾,应该作为我们的政治责任。”这一席话,展现了陈光同志敢于担当,视民众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优秀品质。 如何摆脱困境?在省委领导下,陈光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力措施:一抓生产资料的恢复和发展;二抓政策,做好人的工作;三抓生产队的自主作用,帮助搞好经营管理。对作物布局、技术措施,由生产队自己做主,不乱加干涉。四抓责任制,妥善解决社员的口粮问题以及核减地区征购任务等。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里下河地区终于从困难的低谷中走了出来,恢复了农业生产的生机和活力。
三、改变滨海、阜宁、涟水和灌云地区落后面貌
对人民负责還体现在改变革命老区低产贫困面貌的实践中。为了实施扶贫脱困构想,在改变滨海、阜宁、涟水和灌云地区低产贫困面貌的大会上,陈光当时说了这样的话:“滨、阜、涟、灌是革命老根据地,那里的面貌一天不改变,老百姓一天不过上好日子,我的心情就一天不能平静。”他甚至表示,如果滨、阜、涟、灌成立一个小地委的话,他愿意到那里兼任书记。这显示了他改变那个地区面貌的高度热忱和坚强决心。为贯彻省委常委会决议,陈光采取了三个步骤:一是亲临实地作调查研究;二是抓工作班子;三是抓制订规划,描绘蓝图。省委根据他的建议,在滨、阜、涟、灌成立一个由王一众、梁公甫、钱万新、苏农、沈梓培(土壤专家)等和四县县委书记组成的领导小组,加强具体领导。
陈光同志通过集思广益,确定了“从点做起,逐步积累,逐步推开”的原则,认为改变四县面貌,应是徐州、淮阴、盐城区域约1400万人口、3000多万亩土地彻底改变面貌的一部分。而改变四县盐碱土地低产面貌,首先应从张(集)、黄(圩)、六(套)、运(河)、界(牌)、周(集)、百(录)、响(水口)着手,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提出用3~5年的时间,把“张黄六运界”和“周百响”地区的低产面貌改变过来,进而带动四县和徐州、淮阴、盐城等专区的低产面貌的改变。在具体措施上,让所有盐碱地区的社队场圃,学习新五大队和新洋试验站的精神,掀起了学、赶新五,学、赶新洋的热潮。与此同时,陈光又马不停蹄,赶到滨海县的张黄六地区,参加了正在举行的农业翻身大会。当地的干部群众由于陈光的到来倍受鼓舞,为彻底摆脱困境而战的信心大增。之后,陈光从灌南经灌云、连云港至沭阳,边走边看边议边解决实际问题,如及时提拔和抽调青年干部及农业技术骨干给予人力上的支持;在财力上拨数百万专项无息贷款,支援滨、阜、涟、灌四县改造盐碱地,发展农业生产等。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黄六地区的改造问题。张黄六地区的改造就是一场攻坚战,它是滨、阜、涟、灌的一个缩影,这是一块“穷中之穷”的地方,因最穷的原张集、黄圩、六套三个乡而得名。这个地区的干部群众按照陈光提出的治穷脱贫的路子,突出地打了三个战役:一是开河爽碱。每年冬天动员上万民工开河治水,经过五六年的努力理顺了水系。水系畅通后,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逐步洗碱淋盐,改良土壤。二是大种绿肥,增加土地有机质。除了能立苗的耕地外,其余基本上都种上了耐盐的田菁。三是实行旱改水。通过旱改水,水稻面积逐步扩大到10余万亩,从而结束了祖祖辈辈只能吃山芋的局面。张黄六的巨变以及滨、阜、涟、灌四县低产区贫困面貌的改变,使昔日兔子不屙屎的白茫茫盐碱土成了稻麦两熟的绿油油的良田。对农民怀有天然感情的陈光,与群众呼吸相通,心心相连。他在恢复里下河地区农业生产和改变滨、阜、涟、灌低产贫困面貌中的成功实践及其可贵探索,开当代中国农村扶贫脱困的先河,留下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史上的重彩画卷。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彭安玉
一、直面现实敢担当
陈光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当农民利益受到侵犯时,他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担当。1958年至1962年,江苏和全国一样,不顾当时粮食、原料、资金积累和劳动力等方面的承受能力,盲目追求生产高速度、建设上规模。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上得过猛,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挤压了农业。尤為严重的是,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改变农村所有制结构,片面追求所谓“一大二公”,加上浮夸风和高指标、高征购等,严重侵犯了农民利益,破坏了农业生产力。其结果,粮食产量倒退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水平。农业的大幅减产,使原来勉强“大跃进”上去的轻工业、重工业也只能退回来。粮食供应十分紧张,农村粮食匮乏,农民体质下降,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到了1960年,上述矛盾和困难已经明显暴露出来,但不少地、县级党的组织和负责干部因受反右倾机会主义的压力,不敢直面困难,不敢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仍然把形势描绘得一派大好。
是随波逐流还是直面现实?陈光没有满足那种“形势越来越好”的官样文章,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基层,走村串户,同老农民和社队干部亲切交谈,又听取苏北地区有关县委的汇报。通过调研,陈光了解到,1964年前后,尽管苏南地区和徐、淮、盐地区农业都在发展,但它们之间的差距仍在扩大。淮北地区部分农村平均单产仍不能突破100公斤,处于“吃粮靠供应,用钱靠救济”的贫困状态。有80万人口、200多万亩耕地的滨海县,单产最高只有一百几十斤,最低的只有几十斤,不但不能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每年还要国家供应1亿斤粮食。被陈光称为滨海“难兄难弟”的阜宁、涟水、灌南三县,其境况也大体如此。“搞农业解决不了吃饭问题,这是什么问题?”分管农业的陈光这样问四县干部们,自己也在深入地思考着这个问题。为战备问题到滨海、阜宁、涟水、灌云实地考察过的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同志说:“想不到建国已经15年,革命老区还这样贫穷,群众家中徒有四壁,一贫如洗,令人心寒,实在无颜见父老乡亲。”这一席话对江苏省委和陈光该是何等的触动啊!
当时,省委和陈光已明确意识到,能否改变淮北地区贫困低产面貌,已成为江苏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在,也成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备战、备荒、为人民”这一战略方针的紧迫任务。谈及打仗,陈光说:“不管从哪里打,南打还是北打,江苏都要拿粮食支援军队。要保证有饭吃,就要搞好农业。农业既要抓高产地区,又要抓低产地区,抓两头,带中间。……省里要抓苏北问题的解决。那里的问题不解决,就不能改变南粮北调的问题,而且那里是战场。”这就是省委和陈光思考的结果,也体现了他们改变苏北低产贫困面貌,全面搞好江苏农业的决心。
二、情牵里下河地区人民群众生计
江苏里下河地区,包括兴化、宝应、高邮、建湖四县的全部,江都、泰州、泰县、海安、东台、盐城、阜宁、淮安八县(市)的一部。20世纪60年代初,有225个公社,5444个大队,42176个生产队,567万人口,1050万亩耕地。这地区光热条件好,土地资源充裕,水资源十分丰富,是江苏省适合发展粮食生产的地区之一。这里是曾经发生了“柳堡的故事”的地方。艳阳天,芳草地,菜花黄,麦苗鲜,原野里的风车伊呀呀地转,好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但这个地区地势低洼,有“水乡泽国”之称,历史上洪涝灾害严重,有300多万亩“一年一季稻,十年九受涝”的沤田,有利的光热条件和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使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由于“五风”肆虐,这一地区的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水平下降,粮食商品率只有14%,群众生活困难很大。1960年夏天,陈光亲自来到了困难重重的里下河地区。经过实地调查,他于7月9日同扬州地委负责同志作了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他指出,扬州地区去冬今春外流了20多万人,至少还有35万到40万人处于无粮、无草、无钱的“三无”境地,随时有断炊的危险。陈光告诫大家:“侵犯了农民利益,把农民惹火了,是要挨扁担的。”又说,“稍有麻痹就要出乱子。要十分警惕,要坚决保证不断粮。个别的因病死几个人,可能免不了。但是,像春天那样成批死人的情况一定要避免。”要求地委同志“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在省委和陈光的领导下,里下河地区的许多干部以宝应事件为戒,做了不少工作。他们热烈响应省委关于“到生产第一线当三员(模范的炊事员、优秀的宣传员、负责的粮食保管员)”的号召,切实安排好群众的生活,初步改变了劳动力大量外流和饿死人的状况。1962年春,陈光又来到了里下河地区。他在江都走村访户,同老农民和社、队干部亲切交谈,又听取了里下河地区各县委书记的工作汇报。他毫不含糊地说:“里下河的形势,虽然比前两年有所好转,但是困难仍然十分严重。”他进一步指出,“当前里下河地区最严重的问题是生产力下降的情况还没有完全停止,社员的基本口粮年年有所减少,特别是在110多万人口、335万亩耕地的一熟沤田地区,困难更加突出。”
陈光深刻地分析了造成如此严重困难局面的主要原因,认为有六个方面:一是从1956年起,实行了较大面积的不适当的改制。这是造成土壤板结或碱化以及连年减产的原因。二是前几年的水利工程任务过重,标准过高,要求过急,上水利工地的劳动力过多,严重影响了当年生产,也影响了今后几年的生产。三是在几次所有制的变动中,没有很好执行政策,造成生产资料的重大损失。四是几年来国家供应的农用物资越来越少,群众生活方面的用材(烧草、棺木)没有统筹安排,在农具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又有很多问题,进一步加重了生产资料的破坏程度。五是连续多年粮食征购过头,社员的口粮越挤越少。高征购大返还,既增加了国家开支,农民又因购销差价增加了负担,还带来了种子混杂的恶果。六是体制多变。每变动一次,就调动一次耕牛农具,变动一次干部,带来一次思想混乱。高邮县1958年以来,全县性的体制变动竟达七次之多。为此,陈光大声疾呼:“里下河地区当前生产、生活上的严重困难,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切关注。……这个地区生产资料的破坏和人民体质的削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已经非常微弱,而且再也经不起工作上的波折。当前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制止生产力继续下降的趋势。里下河农村的困难户,大部分是1958年以后,由于我们工作中的错误而产生的。对于他们的关怀和照顾,应该作为我们的政治责任。”这一席话,展现了陈光同志敢于担当,视民众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优秀品质。 如何摆脱困境?在省委领导下,陈光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力措施:一抓生产资料的恢复和发展;二抓政策,做好人的工作;三抓生产队的自主作用,帮助搞好经营管理。对作物布局、技术措施,由生产队自己做主,不乱加干涉。四抓责任制,妥善解决社员的口粮问题以及核减地区征购任务等。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里下河地区终于从困难的低谷中走了出来,恢复了农业生产的生机和活力。
三、改变滨海、阜宁、涟水和灌云地区落后面貌
对人民负责還体现在改变革命老区低产贫困面貌的实践中。为了实施扶贫脱困构想,在改变滨海、阜宁、涟水和灌云地区低产贫困面貌的大会上,陈光当时说了这样的话:“滨、阜、涟、灌是革命老根据地,那里的面貌一天不改变,老百姓一天不过上好日子,我的心情就一天不能平静。”他甚至表示,如果滨、阜、涟、灌成立一个小地委的话,他愿意到那里兼任书记。这显示了他改变那个地区面貌的高度热忱和坚强决心。为贯彻省委常委会决议,陈光采取了三个步骤:一是亲临实地作调查研究;二是抓工作班子;三是抓制订规划,描绘蓝图。省委根据他的建议,在滨、阜、涟、灌成立一个由王一众、梁公甫、钱万新、苏农、沈梓培(土壤专家)等和四县县委书记组成的领导小组,加强具体领导。
陈光同志通过集思广益,确定了“从点做起,逐步积累,逐步推开”的原则,认为改变四县面貌,应是徐州、淮阴、盐城区域约1400万人口、3000多万亩土地彻底改变面貌的一部分。而改变四县盐碱土地低产面貌,首先应从张(集)、黄(圩)、六(套)、运(河)、界(牌)、周(集)、百(录)、响(水口)着手,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提出用3~5年的时间,把“张黄六运界”和“周百响”地区的低产面貌改变过来,进而带动四县和徐州、淮阴、盐城等专区的低产面貌的改变。在具体措施上,让所有盐碱地区的社队场圃,学习新五大队和新洋试验站的精神,掀起了学、赶新五,学、赶新洋的热潮。与此同时,陈光又马不停蹄,赶到滨海县的张黄六地区,参加了正在举行的农业翻身大会。当地的干部群众由于陈光的到来倍受鼓舞,为彻底摆脱困境而战的信心大增。之后,陈光从灌南经灌云、连云港至沭阳,边走边看边议边解决实际问题,如及时提拔和抽调青年干部及农业技术骨干给予人力上的支持;在财力上拨数百万专项无息贷款,支援滨、阜、涟、灌四县改造盐碱地,发展农业生产等。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黄六地区的改造问题。张黄六地区的改造就是一场攻坚战,它是滨、阜、涟、灌的一个缩影,这是一块“穷中之穷”的地方,因最穷的原张集、黄圩、六套三个乡而得名。这个地区的干部群众按照陈光提出的治穷脱贫的路子,突出地打了三个战役:一是开河爽碱。每年冬天动员上万民工开河治水,经过五六年的努力理顺了水系。水系畅通后,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规律,逐步洗碱淋盐,改良土壤。二是大种绿肥,增加土地有机质。除了能立苗的耕地外,其余基本上都种上了耐盐的田菁。三是实行旱改水。通过旱改水,水稻面积逐步扩大到10余万亩,从而结束了祖祖辈辈只能吃山芋的局面。张黄六的巨变以及滨、阜、涟、灌四县低产区贫困面貌的改变,使昔日兔子不屙屎的白茫茫盐碱土成了稻麦两熟的绿油油的良田。对农民怀有天然感情的陈光,与群众呼吸相通,心心相连。他在恢复里下河地区农业生产和改变滨、阜、涟、灌低产贫困面貌中的成功实践及其可贵探索,开当代中国农村扶贫脱困的先河,留下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史上的重彩画卷。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