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三步曲:读、品、译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o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典的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它情文并茂,博大精深。可是,对中学生来说文言文却是深奥难懂,佶屈聱牙,如读天书。综观近年来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选材已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更侧重于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测试。如何指导学生快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呢?我觉得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妨从这样几个步骤入手。
  关键词:读出感觉 品出韵味 译得透彻
  
  一、读出感觉
  情是文之魂,那爱国情、山水情、儿女情、朋友情无不渗透于这流传千古的字里行间。那抑扬铿锵、缠绵悱恻的意境,那悠扬明快,清新含蓄的感情,只有在反復诵读中,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读,才能把有形的方块文字,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美。朱光潜告诉我们:“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所以说要学好文言文首先要勤学苦练地读。课堂上诵读文言文的方式有许多种:教师范读,学生仿读,自由读,指名读,小组竞赛读,配乐读,看图读……
  比如在教学《小石潭记》时,可以借助教参中提供的CAI素材为课文配以优美的图画,让学生在“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的涓涓溪流中领略小石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教学《活板》时,带好道具,一边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一边为学生表演活版印刷的制作过程,寓教于乐,学得愉快,教得轻松;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则用图文和背景音乐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如诗如画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的那份闲情逸致……
  二、品出韵味
  阅读过文言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读文言文是连读带猜的,句子的具体意义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语境推知的,“猜”与额外“推知”是阅读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古人如此,现代人也是如此。也正是这种“猜”,才能给阅读带来新鲜感和发现的乐趣,才能给教学带来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给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广阔的天地,语言带挈思维,思维关照语言,只有这两种运动的相互融合,才能形成真正的语文素养。而学生对文言文兴趣、热情最为浓烈和高涨的时候往往是第一节课,所以我认为对文言文的品析一定要放在第一节课。在多次诵读课文的基础之上,猜课文的内涵,品课文的韵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在猜测与品读中体会文言文那份独特的魅力。
  比如,在讲授《小石潭记》时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画面:1.河东先生馆;2.知与不知轩;3.临潭观景亭;4.寄情山水楼。其中包括让学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让学生在讨论、探究基础之上寻找作者开头“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与后来的“悄怆幽邃”,这一“乐” 一“悲”的原因;“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景与情”又是如何交融的?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学得不亦乐乎,真实地感受文言文的美丽。
  三、译得透彻
  虽说文言文可以“猜”,但我们教学更讲究“科学性”、“准确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让学生真正获得打开文言文大门的钥匙, 古文翻译这一环节也是非同寻常、不可忽视的。正视文言文的字面教学,这是基础,也是大纲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文言文的翻译一般可以从字、词、句、语段四个方面入手。在诵读、品味基础之上把全篇文章贯通起来,虽然不一定是字字落实、句句过关,但一些关键词一定要做到释义准确明白。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古汉语词典》等工具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把词语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既要清楚词语的本义,又要理解在具体语段中的特定含义。在指导学生译句时,我一般是分成这样两步完成的:第一步是“找关键词”。文言文的句子对于学生来说并非字字难理解,如果把那些最难理解的“疙瘩词”解开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我们翻译句子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把这些潜藏的“拦路虎”找出来,然后学习“武松打虎”的精神,做打虎英雄。比如“安敢毒耶”的“毒”应理解为“怨恨”;“山行六七里”的“山”是名词作状语;“为天下唱”中“唱”通“倡”……这些关键词解决了,还怕不会翻译这句话吗?第二步是 “疏通”。即调整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使之基本通顺,符合现代的说话习惯。文言文中常有被动、省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状语后置等现象,老师在平时要做好督促工作,强化对重点词法句法的归纳,促使学生形成自觉积累的良好习惯。
  文言文教学实践表明,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书本知识的传授上,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要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爱思、会思、多思、深思,努力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感受一代风流人物非同一般的情感、智慧,体味他们不同凡响的忧患意识、生命意识、家国意识,逐步确立高层次的生死观、荣辱观、忧乐观,让学生的精神走向丰润完满。■
其他文献
灌淤土主要是由于灌溉水的淤积而形成的一种土壤.它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灌溉地区,如内蒙、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的灌溉绿洲,就有大面积的分布.新疆南部和田和咯什专区的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能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其核心在于激发情感、启迪
小写字母a外加个圆圈,这一符号常出现在email电子邮件)地址中,通常是作为“at”(在)的标记。@符号的确切起源仍然是谜。 Lowercase a plus a circle, this symbol often app
腐败问题是关系到执政党生死存亡与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比较重视,一直把此作为治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点来抓,并在治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改革开
土壤全氮的测定(有机氮和铵态氮)通用方法是开氏(Kjelaahl)法。该法几十年来虽有许多改进,但消解所用仪器一直是开氏定氮瓶(一个瓶颈长约18厘米的硬质玻璃烧瓶)。开氏定氮瓶
本刊讯(记者玫尧)5月15日,劳动部九江职业安全卫生培训中心落成,这是继全国建成80多所劳动保护教育中心之后建成的最大的培训基地。劳动部副部长李沛瑶、国际劳工局北京局副
四厢乐歌是中古时期最重要的一类燕飨仪式乐歌,主要用于元正朝会、宗亲燕飨、帝王临轩、大射取士、太子加冠等礼仪,包括元会燕飨乐歌、宗亲会歌、中宫燕飨歌、大射乐歌、燕飨雅舞乐歌等类型。四厢乐悬是魏晋南北朝以迄隋唐宫悬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四厢乐悬的律学关系也大致反映了各代律制的沿革变化。关于四厢乐的命名、礼仪规范、乐悬建置以及乐歌的辞体形式,学界少有关注。考察四厢制度的礼仪背景及其制度渊源,追溯两晋南北朝时期四厢制度的建设过程,对各代四厢乐歌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揭示四厢制度及四厢乐歌发展的历史,对研究中古
近几年来,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机械厂重视安全生产,取得了可喜成绩,千人负伤率由1971年的122.9下降到1989年的零。厂党委在其中也主动进行许多工作。现举出几件典型事例。 禁令
联想T61堪称商用机型的经典之作,自推出之后一直被众多用户追捧,随后长城也推出了T61命名的笔记本,同样获得不错的市场反馈,近期又一台以T61命名的笔记本推出,它就是海尔T6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