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未病防治;足三里;耳压疗法;针刺疗法
中图分类号:R2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9—0047--02
中医学倡导“上工治未病”,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和谐统一,注重情志等因素对人的影响,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主张“未病先防”和“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等医疗卫生保健思想。这些理论恰恰与人类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适宜。国际医药发展趋势和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是中医药创新的动力。当今世界科学,特别是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生命科学,出现了从分析向综合、从局部向整体的发展趋势,也使得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价值被重新认识。因此,中医学“治未病”具有独特优势。《内经》认为耳与人体脏腑经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刺激耳廓某些穴位能调整经脉及相应脏腑,从而使其失调的相应脏腑恢复正常机能。实验结果表明,耳穴与十二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贴压耳穴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机理。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属四总穴之一,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古人称之为“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经被大量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足三里穴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的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和内分泌功能等都有良性的促进作用。因此采用耳压加针刺足三里在防治未病具有独特优势。笔者在临床用于未病的防治,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1
耳穴贴压加针刺足三里在未病防治中应用
1,1反复感冒反复感冒是指感冒过于频繁,由多种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和细菌)诱发。感冒是万病之首,防治未病首要预防感冒。反复感冒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导致,也与人体缺乏多种微量元素有关。中医学认为,反复感冒者多为气虚体质,因肺气虚弱或肺脾气虚,表卫失固,抵御外邪侵犯的能力减弱所致。可采用耳压加针刺足三里防治。耳穴取肺、脾、神门,健脾益肺,益气固表。针刺足三里,健脾益气,共奏益气固表之功。同时,注意饮食起居、顺应气候变化、保持健康心态,适当体育锻炼等,就会起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1,2情绪忧郁当人体感到情绪低落,心情忧郁,少言寡欢时,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导致抑郁症或多种心身疾病。对于情绪忧郁,中医学认为与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职有关。可采用耳压加针刺足三里防治。耳穴取肝胆、脾胃,疏肝理气,化滞解郁。针刺足三里,理气健脾,耳压加针刺足三里,配合心理调节,有事半功倍之效。
1,3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将会导致多种心身疾病,未病必须先防。中医学认为睡眠障碍的病机多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血不足,肾阴亏虚,需益肾健脾,养心安神。可采用耳压加针刺足三里防治。耳穴取心、肾、神门,补肾养心,宁心安神,针刺足三里,健脾益气,耳压加针刺足三里治疗。
2 体会
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这种平衡是体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在机体的自身调节下达到内外环境和谐统一的结果。如果能够维持平衡则机体各系统功能正常,表现为健康有活力。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气血阴阳偏盛偏衰,便可发展为某种疾病。
《灵枢·百病始生》中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说明人体其身的体质状态是发病与否的关键。因此,一方面,通过养神健体,使机体恢复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充分重视对未病的早期干预,阻止其向疾病转变。
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理相关的如《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赤色,人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肾”。《灵枢·五阅五使》曰:“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诶”,《千金方》曰:“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证治准绳》曰:“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杂病源流犀烛》曰:“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类经图翼》说:“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耳中”,而《厘正按摩要术》在汇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耳背与五脏的关系,指出“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的生理联系。可见耳与经络的关系在《内经》时期已奠定了基础,后世医著又多有阐述。《奇经八脉考》一书还从奇经八脉角度,阐述了耳和经络的关系。
病理相关的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证治准绳》曰;“肺气虚则少气,……是以耳聋”。而察耳的形态、色泽等改变,可“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的病变,如《灵枢·本脏》说:耳“黑色小理者肾小,……耳薄不坚者肾脆”,《证治准绳》曰:“凡耳廓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为肾败”。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耳与脏腑器官在生理上密切联系,不仅存在着相关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利用耳穴可以诊治许多内脏疾病,张氏,唐氏等研究认为耳针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唐氏等研究证明耳穴脑具有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作用,畅通气血,改善脑血流。还用于胆道蛔虫症,耳针镇痛分娩、调整心率不齐,小儿遗尿等,大多数慢性内脏疾病或者功能障碍都可以通过耳针来调治。这为耳针诊治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近年来的耳穴经络感传实验,也显示耳与经络的相关性。在手足六阳经经脉循行中,有些直接进入耳中,有的分布于耳廓周围。手足六阴经经脉循行,虽不直接上行至耳,但通过各自的经别与阳经相合,间接上达于耳。
因此耳穴与十二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贴压耳穴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
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足三里穴的预防保健作用很早就有记载。历代医家对足三里这个穴位都十分重视,《灵枢》中写到:“邪在脾胃……皆调与足三里。”《四总穴》歌日:“肚腹三里留。”《千金翼》认为足三里“主腹中寒,胀满,腹中雷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胸腹中瘀血,小腹胀…伤寒热不已,热病汗不出……口苦壮热……喉痹不能言……胃气不足,……脚气”。《针灸聚英》又云其“主胃中寒……大便不通,心闷不已,卒心痛…水气盅毒…目不明,产妇血晕,不省人事”。华佗用足三里疗“五劳赢瘦,七伤虚乏”。南北朝时刘宋医家秦承祖云其“诸病皆治”。《外台秘要》云:“人年三十已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冲目”。“若要小儿安,三里常不干”。足见足三里穴祛病保健功能广泛。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足三里穴的预防保健作用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针刺研究》及《上海针灸杂志》,分别对单纯足三里穴两侧交替针刺和采用配绝骨四穴化脓灸,均对降血脂有明显的作用。为针灸足三里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代大量研究表明,足三里防治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五官科,妇科,外科,皮肤科疾病均有疗效。足三里用于防病保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早已为历代医家所认同。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之充养。所以,调补脾胃重穴足三里可以补益气血,扶正培元,达到保健防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应用耳压加针刺足三里防治未病,主要依据是中医学的阴阳,脏腑,经络基础理论。通过耳穴贴压加针刺足三里,刺激经络腧穴,调节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使机体气血通达,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该法具有适应症广,见效快,疗效持久,简便易学易用,费用低廉,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是其他治疗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推广使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R2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9—0047--02
中医学倡导“上工治未病”,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的和谐统一,注重情志等因素对人的影响,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主张“未病先防”和“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等医疗卫生保健思想。这些理论恰恰与人类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适宜。国际医药发展趋势和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是中医药创新的动力。当今世界科学,特别是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生命科学,出现了从分析向综合、从局部向整体的发展趋势,也使得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价值被重新认识。因此,中医学“治未病”具有独特优势。《内经》认为耳与人体脏腑经络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刺激耳廓某些穴位能调整经脉及相应脏腑,从而使其失调的相应脏腑恢复正常机能。实验结果表明,耳穴与十二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贴压耳穴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机理。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属四总穴之一,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古人称之为“长寿穴”。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经被大量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足三里穴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的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和内分泌功能等都有良性的促进作用。因此采用耳压加针刺足三里在防治未病具有独特优势。笔者在临床用于未病的防治,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1
耳穴贴压加针刺足三里在未病防治中应用
1,1反复感冒反复感冒是指感冒过于频繁,由多种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和细菌)诱发。感冒是万病之首,防治未病首要预防感冒。反复感冒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导致,也与人体缺乏多种微量元素有关。中医学认为,反复感冒者多为气虚体质,因肺气虚弱或肺脾气虚,表卫失固,抵御外邪侵犯的能力减弱所致。可采用耳压加针刺足三里防治。耳穴取肺、脾、神门,健脾益肺,益气固表。针刺足三里,健脾益气,共奏益气固表之功。同时,注意饮食起居、顺应气候变化、保持健康心态,适当体育锻炼等,就会起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1,2情绪忧郁当人体感到情绪低落,心情忧郁,少言寡欢时,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导致抑郁症或多种心身疾病。对于情绪忧郁,中医学认为与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失职有关。可采用耳压加针刺足三里防治。耳穴取肝胆、脾胃,疏肝理气,化滞解郁。针刺足三里,理气健脾,耳压加针刺足三里,配合心理调节,有事半功倍之效。
1,3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将会导致多种心身疾病,未病必须先防。中医学认为睡眠障碍的病机多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血不足,肾阴亏虚,需益肾健脾,养心安神。可采用耳压加针刺足三里防治。耳穴取心、肾、神门,补肾养心,宁心安神,针刺足三里,健脾益气,耳压加针刺足三里治疗。
2 体会
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这种平衡是体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在机体的自身调节下达到内外环境和谐统一的结果。如果能够维持平衡则机体各系统功能正常,表现为健康有活力。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气血阴阳偏盛偏衰,便可发展为某种疾病。
《灵枢·百病始生》中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说明人体其身的体质状态是发病与否的关键。因此,一方面,通过养神健体,使机体恢复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充分重视对未病的早期干预,阻止其向疾病转变。
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理相关的如《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赤色,人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肾”。《灵枢·五阅五使》曰:“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曰:“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诶”,《千金方》曰:“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证治准绳》曰:“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杂病源流犀烛》曰:“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类经图翼》说:“手足三阴三阳之脉皆入耳中”,而《厘正按摩要术》在汇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耳背与五脏的关系,指出“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的生理联系。可见耳与经络的关系在《内经》时期已奠定了基础,后世医著又多有阐述。《奇经八脉考》一书还从奇经八脉角度,阐述了耳和经络的关系。
病理相关的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证治准绳》曰;“肺气虚则少气,……是以耳聋”。而察耳的形态、色泽等改变,可“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的病变,如《灵枢·本脏》说:耳“黑色小理者肾小,……耳薄不坚者肾脆”,《证治准绳》曰:“凡耳廓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为肾败”。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耳与脏腑器官在生理上密切联系,不仅存在着相关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利用耳穴可以诊治许多内脏疾病,张氏,唐氏等研究认为耳针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唐氏等研究证明耳穴脑具有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作用,畅通气血,改善脑血流。还用于胆道蛔虫症,耳针镇痛分娩、调整心率不齐,小儿遗尿等,大多数慢性内脏疾病或者功能障碍都可以通过耳针来调治。这为耳针诊治疾病提供了客观依据。
近年来的耳穴经络感传实验,也显示耳与经络的相关性。在手足六阳经经脉循行中,有些直接进入耳中,有的分布于耳廓周围。手足六阴经经脉循行,虽不直接上行至耳,但通过各自的经别与阳经相合,间接上达于耳。
因此耳穴与十二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贴压耳穴可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
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足三里穴的预防保健作用很早就有记载。历代医家对足三里这个穴位都十分重视,《灵枢》中写到:“邪在脾胃……皆调与足三里。”《四总穴》歌日:“肚腹三里留。”《千金翼》认为足三里“主腹中寒,胀满,腹中雷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胸腹中瘀血,小腹胀…伤寒热不已,热病汗不出……口苦壮热……喉痹不能言……胃气不足,……脚气”。《针灸聚英》又云其“主胃中寒……大便不通,心闷不已,卒心痛…水气盅毒…目不明,产妇血晕,不省人事”。华佗用足三里疗“五劳赢瘦,七伤虚乏”。南北朝时刘宋医家秦承祖云其“诸病皆治”。《外台秘要》云:“人年三十已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冲目”。“若要小儿安,三里常不干”。足见足三里穴祛病保健功能广泛。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足三里穴的预防保健作用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针刺研究》及《上海针灸杂志》,分别对单纯足三里穴两侧交替针刺和采用配绝骨四穴化脓灸,均对降血脂有明显的作用。为针灸足三里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代大量研究表明,足三里防治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五官科,妇科,外科,皮肤科疾病均有疗效。足三里用于防病保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早已为历代医家所认同。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之充养。所以,调补脾胃重穴足三里可以补益气血,扶正培元,达到保健防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应用耳压加针刺足三里防治未病,主要依据是中医学的阴阳,脏腑,经络基础理论。通过耳穴贴压加针刺足三里,刺激经络腧穴,调节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使机体气血通达,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该法具有适应症广,见效快,疗效持久,简便易学易用,费用低廉,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是其他治疗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推广使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