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全国只有6900人。1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云南昆明亲切会见了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7名干部群众代表,共同谋划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在遥远的独龙江乡,总书记的关怀让乡亲们备受感动。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李友祥是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的唯一的独龙族全国政协委员。他认为,独龙江发展有两件卡脖子的事,一个是交通,一个是教育。
“怒江州是全国和云南扶贫的上甘岭。”采访刚一开始,李友祥便给自己的家乡贴上了艰苦的标签。今年他带来了一个《关于加快推进甘肃临夏州、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扶贫攻坚试验区建设》的提案。
“扶贫攻坚试验区要打造一个样板,要加快推进。我觉得这个提案非常重要,也很紧迫。这个方案的征求意见已经做过了,希望国务院能够尽快出台实施意见。”李友祥说,今年已到3月份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而明年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之期还有5年。如果实施意见再往后拖的话就没有时间了。
交通的甜希望更多点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心独龙江,通独龙江的公路终于实现一年四季畅通了。”一条公路,让独龙族人过上了有质量、有人格的幸福生活,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了。50多岁的李友祥终于感受到了春节能够回家团聚、过年的幸福感。
尽管老百姓冬天进出独龙江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李友祥认为独龙江还需要更多关心帮助。
“扶贫攻坚要倒计时,只争朝夕。总书记这么重视我们独龙族,如果独龙江的同步小康没有实现,我们是有愧的。所以我提出在‘十三五’时期要加快推进扶贫攻坚。”李友祥认为,如果想让怒江州的老百姓富起来,扶贫的重点还是要在交通上。“我们想发展旅游,可现在小中巴都进不去,要想让老百姓长期稳定致富,还需要修路。”
从李友祥的口中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都对怒江州的交通非常重视,一条从保山到六库镇(怒江州政府所在地)的高等级公路有望在年内开工。
“要修路了我们当然很高兴,但只修到六库不行啊!希望党中央和国务院给我们两条路,哪怕是二级路。一条是从六库镇到贡山,一条是从六库镇到南坪(香格里拉縣),这两条路520公里左右。如果路的问题没有解决,怒江州再过一百年还是那个样子的。”李友祥说。
“我觉得怒江现在最需要的公路最起码是四级路,然后逐步实现三级路,再实现二级路。只要在‘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按照这些目标逐步实现,独龙族人民就可以和内地各民族一样过上同等水平的幸福生活了。总书记提出云南要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而独龙江到缅甸和印度的距离只有123公里,要是能够接上,就可以通过旅游、边贸的发展,物流人流的互通,带动全州全县经济发展。”
怒江的环境要严格保护
“独龙江一定要保留好,这里永远不能过度开发,要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将老百姓的生存和增收问题一并考虑好。一定要保护好现有的97%森林覆盖率的植被,这样的生态再发展几十年,这是什么概念?这是绿色银行啊!”李友祥认为,怒江州和独龙族致富要做的两件事就是把旅游和产业发展起来。
谈到资源开发,李友祥认为独龙江既要保护,也要合理利用资源。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怒江州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独龙江干流在怒江州,独龙江如果能开发,也许能够造福怒江百姓。
为了对独龙江目前的开发情况有更深的了解,今年1月份李友祥去了趟缅甸,他看到独龙江往北到西藏那段开发的差不多了,下游也已经开发差不多了。“独龙江的干流,现在来看是不能开发的。”李友祥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虽然没有很大的冲突,但环境保护也要注重发展的理念。通过发展思路来保护它。”李友祥认为,地方发展应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考虑老百姓。如果人的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光靠保护,是容易产生矛盾的。云南8地州都是边境地区,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守边的压力很大。边境民族地区既要边疆安宁,又要守住环境保护的底线,发展空间就非常小。
“怒江州是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现在人居住的地区是缓冲区,再往里走是核心区,一草一木都动不了,这个是政策性的贫困,动不了的,我们也要守规矩。地区发展不起来,老百姓也发展不起来。但环境保护好了,能够带动旅游业,能够带动现代服务业,也能够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李友祥说。
扶贫搬迁不能一刀切
在扶贫工作中,对一些居住在不适宜生存地区的百姓,很多地方都在大规模实施易地搬迁,但李友祥认为不能一刀切:“扶贫如果光靠移民搬迁,靠新农村建设,是很难的。在贡山就有这样的例子,江边可使用的土地面积非常有限,山上的老百姓搬下来了,政府给老百姓每家每户建的房子都非常好,但是老百姓如果搬到安居点,一块地都没有,生存不下去。他们的地还是在山上,很多人不愿意下来。现在房子是有了,但一直没有住人。”
“规划建设方面不要一刀切,龙江和发达地区相比,发展的条件还是不成熟的,企业没有,资源很少,服务业和配套没有,就业问题解决不了,子女上学问题解决不了。老百姓天天在山上种地,搬下来一块地没有怎么办,有些文化素质低的老百姓只会种地,其他什么都做不了。”李友祥认为,要避免这样的问题,还是要因地制宜,可以将公路通上去。“不一定需要高等级公路修到上面,能够走农用车的路就可以了,不要下硬指标让老百姓搬迁下来,那样留不住的。”
“独龙江这样的地方,修路成本太高了”,李友祥希望国务院扶贫办和交通运输部帮他们协调修路,并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提供帮助。现在独龙江的路只有3.5-4米宽,很难错车,希望路能再拓宽一点。至少是四级路要实现,如果能修三级路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期盼一支永不走的教师队伍
李友祥是老师出身,他对于民族地区教育薄弱有着深刻感受:“怒江州需要进步、需要发展,但发展是人来做的,而不是取来的,怒江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才。但现实是,我们那里教师资源缺乏。我自己是师范中专毕业的,可现在贡山县的高中阶段,中小学校的老师大多仍是函授学历和中专生,这样的学历教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学生怎么能够提高素质呢?”李友祥建议中央、民委、教育部专门进行一次实地调研,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措施。
本地的教师队伍学历低,怒江招来的老师也面临留不住的尴尬。“像大学应届毕业生,我们那里年年都缺,年年都想方设法引进去,到头来年年流失,留不住。如果有一个老师能留下工作两年,那他的素质就很高了,也算是尽义务了。”李友祥希望国家能够培养更多的本土人才,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本土教师队伍。
“因为引进来的实在留不住了,所以我希望国家和教育部门,能够做一个阶段性的项目,利用‘十三五’‘十四五’这十年的时间,将怒江本地的学生送出去进行订单式的培训,国家拿钱,你学完以后必须要回来,为家乡的发展服务。”李友祥最后动情地说,独龙江是很着急的,老百姓是不能再等了!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李友祥是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的唯一的独龙族全国政协委员。他认为,独龙江发展有两件卡脖子的事,一个是交通,一个是教育。
“怒江州是全国和云南扶贫的上甘岭。”采访刚一开始,李友祥便给自己的家乡贴上了艰苦的标签。今年他带来了一个《关于加快推进甘肃临夏州、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扶贫攻坚试验区建设》的提案。
“扶贫攻坚试验区要打造一个样板,要加快推进。我觉得这个提案非常重要,也很紧迫。这个方案的征求意见已经做过了,希望国务院能够尽快出台实施意见。”李友祥说,今年已到3月份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而明年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之期还有5年。如果实施意见再往后拖的话就没有时间了。
交通的甜希望更多点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心独龙江,通独龙江的公路终于实现一年四季畅通了。”一条公路,让独龙族人过上了有质量、有人格的幸福生活,幸福指数大大提高了。50多岁的李友祥终于感受到了春节能够回家团聚、过年的幸福感。
尽管老百姓冬天进出独龙江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李友祥认为独龙江还需要更多关心帮助。
“扶贫攻坚要倒计时,只争朝夕。总书记这么重视我们独龙族,如果独龙江的同步小康没有实现,我们是有愧的。所以我提出在‘十三五’时期要加快推进扶贫攻坚。”李友祥认为,如果想让怒江州的老百姓富起来,扶贫的重点还是要在交通上。“我们想发展旅游,可现在小中巴都进不去,要想让老百姓长期稳定致富,还需要修路。”
从李友祥的口中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都对怒江州的交通非常重视,一条从保山到六库镇(怒江州政府所在地)的高等级公路有望在年内开工。
“要修路了我们当然很高兴,但只修到六库不行啊!希望党中央和国务院给我们两条路,哪怕是二级路。一条是从六库镇到贡山,一条是从六库镇到南坪(香格里拉縣),这两条路520公里左右。如果路的问题没有解决,怒江州再过一百年还是那个样子的。”李友祥说。
“我觉得怒江现在最需要的公路最起码是四级路,然后逐步实现三级路,再实现二级路。只要在‘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按照这些目标逐步实现,独龙族人民就可以和内地各民族一样过上同等水平的幸福生活了。总书记提出云南要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而独龙江到缅甸和印度的距离只有123公里,要是能够接上,就可以通过旅游、边贸的发展,物流人流的互通,带动全州全县经济发展。”
怒江的环境要严格保护
“独龙江一定要保留好,这里永远不能过度开发,要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将老百姓的生存和增收问题一并考虑好。一定要保护好现有的97%森林覆盖率的植被,这样的生态再发展几十年,这是什么概念?这是绿色银行啊!”李友祥认为,怒江州和独龙族致富要做的两件事就是把旅游和产业发展起来。
谈到资源开发,李友祥认为独龙江既要保护,也要合理利用资源。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怒江州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也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独龙江干流在怒江州,独龙江如果能开发,也许能够造福怒江百姓。
为了对独龙江目前的开发情况有更深的了解,今年1月份李友祥去了趟缅甸,他看到独龙江往北到西藏那段开发的差不多了,下游也已经开发差不多了。“独龙江的干流,现在来看是不能开发的。”李友祥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水电开发和环境保护虽然没有很大的冲突,但环境保护也要注重发展的理念。通过发展思路来保护它。”李友祥认为,地方发展应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考虑老百姓。如果人的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光靠保护,是容易产生矛盾的。云南8地州都是边境地区,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守边的压力很大。边境民族地区既要边疆安宁,又要守住环境保护的底线,发展空间就非常小。
“怒江州是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现在人居住的地区是缓冲区,再往里走是核心区,一草一木都动不了,这个是政策性的贫困,动不了的,我们也要守规矩。地区发展不起来,老百姓也发展不起来。但环境保护好了,能够带动旅游业,能够带动现代服务业,也能够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李友祥说。
扶贫搬迁不能一刀切
在扶贫工作中,对一些居住在不适宜生存地区的百姓,很多地方都在大规模实施易地搬迁,但李友祥认为不能一刀切:“扶贫如果光靠移民搬迁,靠新农村建设,是很难的。在贡山就有这样的例子,江边可使用的土地面积非常有限,山上的老百姓搬下来了,政府给老百姓每家每户建的房子都非常好,但是老百姓如果搬到安居点,一块地都没有,生存不下去。他们的地还是在山上,很多人不愿意下来。现在房子是有了,但一直没有住人。”
“规划建设方面不要一刀切,龙江和发达地区相比,发展的条件还是不成熟的,企业没有,资源很少,服务业和配套没有,就业问题解决不了,子女上学问题解决不了。老百姓天天在山上种地,搬下来一块地没有怎么办,有些文化素质低的老百姓只会种地,其他什么都做不了。”李友祥认为,要避免这样的问题,还是要因地制宜,可以将公路通上去。“不一定需要高等级公路修到上面,能够走农用车的路就可以了,不要下硬指标让老百姓搬迁下来,那样留不住的。”
“独龙江这样的地方,修路成本太高了”,李友祥希望国务院扶贫办和交通运输部帮他们协调修路,并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提供帮助。现在独龙江的路只有3.5-4米宽,很难错车,希望路能再拓宽一点。至少是四级路要实现,如果能修三级路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期盼一支永不走的教师队伍
李友祥是老师出身,他对于民族地区教育薄弱有着深刻感受:“怒江州需要进步、需要发展,但发展是人来做的,而不是取来的,怒江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才。但现实是,我们那里教师资源缺乏。我自己是师范中专毕业的,可现在贡山县的高中阶段,中小学校的老师大多仍是函授学历和中专生,这样的学历教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学生怎么能够提高素质呢?”李友祥建议中央、民委、教育部专门进行一次实地调研,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措施。
本地的教师队伍学历低,怒江招来的老师也面临留不住的尴尬。“像大学应届毕业生,我们那里年年都缺,年年都想方设法引进去,到头来年年流失,留不住。如果有一个老师能留下工作两年,那他的素质就很高了,也算是尽义务了。”李友祥希望国家能够培养更多的本土人才,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本土教师队伍。
“因为引进来的实在留不住了,所以我希望国家和教育部门,能够做一个阶段性的项目,利用‘十三五’‘十四五’这十年的时间,将怒江本地的学生送出去进行订单式的培训,国家拿钱,你学完以后必须要回来,为家乡的发展服务。”李友祥最后动情地说,独龙江是很着急的,老百姓是不能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