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新闻学习 提升思维能力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nd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思路】
  新闻阅读教学的价值是什么?今天的新闻阅读要教些什么?怎样做才能让学生有参与探究的兴趣?这是在开展新闻阅读教学之前要深思的问题。通过学习统编版八上教材的新闻单元的选文,学生积累了新闻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新闻阅读的基本方法。但当今时代,学生的新闻阅读不仅是听广播、看报纸,更多是通过网络和电视媒体来获取信息。面对真假难辨的网络新闻,培养对于媒介信息正确的选择与解读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质疑与抵御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和现实所需结合起来成为了新的教学增长点。
  本课将提升学生辨识新闻信息真伪的能力作为教学内容,笔者通过精选新闻资源,精心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课上体验“存疑—追问—查证—反思”的过程,探究新闻报道背后的立场,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
  【学习重点】
  梳理新闻要素,探求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辨别新闻信息的真伪。
  【学习难点】
  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网络新闻的批判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再也不可能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课本书的现代人。那么,网络新闻中究竟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不可信的呢?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思维去看待网络新闻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走入今天的课堂。
  一、初步感知
  教师依次呈现三张图片,请学生简要描述每张图片的内容以及每张图片带给人的感受。
  生1:图片一是一个士兵在给一个俘虏喂水喝,我认为这个士兵很善良。
  生2:图片二是一个士兵在拿枪抵着另一个人的头。它让人感到这个士兵的残暴,我看了有些紧张不安。
  生3:图片三的中间这个士兵是俘虏,他被一个大兵用枪指着,另外一个大兵在给他喂水喝。
  师:我们根据图三有了新的发现,军队的士兵对待俘虏,一方面保持着戒备,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
  追问一:图片是增强新闻力量的重要手段。一则网络新闻可能采用以上任意一张图片,这表明了什么?
  生4:表明了新闻报道者有不同的立场、观点。
  生5:这表明同一个事件可能会有不同的报道角度,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生6:这表明我们看到的真实,不一定是真相。
  师:太棒了!這表明眼见不一定为实。媒体在报道时采用的图片内容可能是真实的,但是它不一定是真相。当把前面两张图片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观念:人性其实是挺复杂的。
  追问二:除了裁切新闻图片或调整拍摄角度,媒体在报道时还可能通过什么方式影响我们的看法呢?
  生7:只报道新闻事件的一部分内容。
  生8:不按新闻事件的真实进展去报道。
  师:刚才的讨论让我们意识到有图未必有真相,同一张照片,用不同的裁切方式或拍摄角度,会出现巨大的反差。现在我们要从时间的角度考虑,凡事必有前因后果。这时,我们应该追问:这之前发生了什么?这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当时那一秒镜头的视野之外发生了什么?如果只专注于一张图片,就会错失它的前因后果。只有对新闻信息展开存疑、追问、查证,才可能把握相对完整的事实。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观察图片、描述内容到表达感受和思考,将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深入,也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二、实践探究
  1.出示外国媒体刊载的一张新闻图片,请学生描述图片内容以及图片带给人的感受。
  生1:一个警察在端着枪指着前方,旁边有很多围观的人拿出手机在拍照。
  生2:让人觉得紧张不安,同时我也感到好奇,地上特别乱,旁边好像还有记者,警察一般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端枪对着别人,所以我想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2.有外国媒体借这张图片称“警察持枪威胁人民,暴力袭击民众”。你认为这张新闻图片能表明这个观点吗?请联系新闻知识,独立思考,说说你的看法。
  生3:不能。如果真是警察用枪威胁人民的话,周围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围观了。
  生4:从这张新闻照片并不能看出枪的对面是不是民众,所以这个观点不成立。
  师:回顾一下新闻的六要素。请结合你们掌握的新闻知识再谈谈你的想法。
  生5:这张照片没有表明新闻事件的时间以及这位光头警察为什么会这么做。
  生6:这张照片并没有呈现出这个警察当时是如何威胁和袭击人民的。
  生7:这张图片上的事件发生在哪儿?
  师:大家刚才的追问很好!我们对这张新闻图片尤其是新闻媒体借它所传达的观点和立场有了怀疑。可见这张图片无法让我们对这个新闻事件有完整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其他媒体是如何报道这件事的。
  3.下发材料:《他是“刘Sir”,他们是香港警察》(央视新闻2019年08月07日)、《刘Sir,我们挺你!》(人民网2019年8月9日)。
  请学生边读边思考其他媒体的报道对“警察持枪对准他人”这件事做了哪些补充。
  生8:补充了报道时间、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这位警员叫刘Sir、事情发生地点是香港葵涌警署外。
  生9:补充了这件事的起因是暴徒围堵警署,袭击警长。
  生10:起因还有刘Sir当时落单了,遭到了暴徒围殴,还被暴徒用激光笔照射,眼角充血受伤。
  生11:我了解了刘Sir当时持枪到底对着谁,也明白了他持枪并不是在袭击民众,而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自我防卫。
  生12:补充了香港警察的遴选和培训情况,香港对警察持枪拔枪都有严格的规定。刘Sir当时持枪但并未开火。我还了解了事情发生后,暴徒又对刘Sir及家人进行人肉搜索。结合这些我认为之前那个外国媒体的报道是很片面的。   生13:补充了刘Sir对这件事的感受,他对作为香港市民一部分的暴徒有这样的行为感到痛心疾首。
  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回溯新闻的六要素,借助新闻知识来分析问题。
  4.教师播放人民日报微博短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小结:通过刚才的过程,我们终于明白了,外媒借助一张图片“选择性失明”地报道,企图歪曲事实,掩盖真相,让人误认为这个光头警察带给人的是威胁和暴力。但经过一番探究之后,我们了解到他当时持枪是在有效执法,除暴安良,坚守职责,守护香港。原来他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
  设计意图:运用比较探究,调动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勾连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初步理解新闻报道与它背后的价值取向的深刻关联。
  三、总结提升
  真实性是新闻文体最基本的特征。然而,在传播权利大规模泛化的新媒体时代,新闻的真实性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哪些做法有助于我们提升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
  生1:不能光看标题或一张图片就下结论,而要多看一些相关报道。
  生2:要注意看新闻的六要素是否齐全,再考虑它是不是可信。
  生3:多看一些主流媒体、权威媒体,比如人民网。他们比较有权威,比较负责任地报道,也就是说网络新闻信息的来源很重要。
  生4:可以综合中外媒体的报道,也结合一些知名的公众号的文章,从多个维度比对来看。
  生5:重点思考报道的观点和所提供的证据可不可靠,逻辑上说不说得通。看看新闻图片和文字是否匹配。
  小结:同学们,今后我们可能不需要写新闻,但每个人几乎每天都会读到新闻,通过读新闻来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在面对网络上真假难辨的新闻时,只有运用批判性思维,保持怀疑的精神,追问新闻六要素是否齐全,多方查证消息的真实性,看看信源是否可靠,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新闻素养。
  设计意图:对批判性思维初步形成自己的认识,提升辨别新闻信息真伪的能力。
  作业:
  1.选择一则你最近读到的耸人听闻的新闻,试着去追问、查证一下真伪,和同学们分享。
  2.推荐阅读《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教后反思】
  统编版语文八上第一单元新闻“活动探究”单元的全新亮相,意味着我们要重新思考新闻教学的着力点、落脚点和教学方式。本课是在完成教材中的新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如何将学生的视野由课本延展到课外?如何引发学生对现实和时事的关注?如何找到新闻教学和学生素养之间的接榫点?
  这次教学实践是对我以上思考的回答,也是对我以往新闻教学的补充与创新。以往的教学重视精讲课文,这次教学贴合学生实情;以往的教学重视新聞知识的落实,这次教学注重新闻素养的提升;以往的教学基本属于“完成式”——学生学懂了这一篇或那一篇,而这次教学具有启发性,能启发学生由此开展对这一个、甚至这一类现象的追问和求索。总之,本次教学更多着眼于思考当今时代学生新闻阅读的价值,加深学生对新闻用事实说话这一基本原则的理解,引导学生意识到新闻传递的不仅是信息本身,更是态度、立场和思想倾向,要学会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纷繁复杂的新闻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本课的活动设计,以及精心选择的新闻图片、文字和视频确实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课堂的积极参与,他们丰富了对新闻的认识,加深了对新闻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反馈,课后想进一步了解和运用批判性思维,这是我尤为欣慰的。
  [作者通联:北京市三帆中学]
其他文献
欧拉(Leoard Euler,1707~1783)是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生于瑞士的巴塞尔。他的父亲对数学颇有研究,是欧拉的第一个数学教师。欧拉从19岁起开始写作,直到76岁。欧拉不仅对高深的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造诣极高,而且对代数应用题也很重视,他认为这些古老的问题在数学发展史中起着重大作用,他并不认为解这类初等数学问题是有损尊严的事。因此他在他的名著《代数基础》中就搜集了很多生活
摘 要 在进行小说阅读教学时,通常做法是以作者呈现出的“应该这么写”作为逻辑起点。而本文旨在以小说《孔乙己》为例,尝试以分析“不应该那么写”的原因作为逻辑起点,从而探寻一条小说阅读教学的别样路径,即“逆向探寻法”。  关键词 小说阅读;《孔乙己》;逆向探寻  “文本是有意义的语句的序列,它们传达信息表达共同的主题,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的特点。”[1]作为“有意义的语句序列”的文本,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
写作教学情况较为复杂,有的写作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写作知识上,也有的课主要是作文范文的阅读分析,或是有写但却停留于浅层次思考与表达。写作课上学生没有写,教师没有在学生写时给予指导提升,学生自然就不会写。叶圣陶提出:“写作系技能……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写作教学即是组织指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写作任务,在写的深度实践中体验并生成写作技能。本文以写作公开课“写好记叙文中的‘转’”为
《希望》写于1925年1月1日,发表于1925 年1月19日《语丝(周刊)》第10期。  关于《希望》的创作动因,鲁迅在《〈野草〉英译本序》中写道:“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鲁迅这样说,透出两层意思:一是当时青年非常消沉;二是鲁迅希望青年走出消沉,追求希望。而《野草》研究者们只看到了这首散文诗所表现的鲁迅思想消极阴暗之一面,而忽视了鲁迅创作本诗的积极意义,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缺憾。  先生已仙
一  众所周知,《别了,“不列颠尼亚”》是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佳作。人教版将它编列在高一语文必修教材“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其之所以入选,不仅是因为其所报道的“香港回归”事件本身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还因为报道对于事件的历史含蕴的深入挖掘所酿就的意味深醇。这种意味如暗香浮动,幽韵满纸。教参编者闻香辨色,说它有“厚重感”“历史的纵深感”,说它是关于香港回归的众多报道中“最别致
《湘夫人》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賞》,属于自主赏析篇目,因此在学习这一课的时候,我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学生自主翻译诗歌,发现问题,思考讨论。在自主翻译环节,学生对“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提出疑问:网怎么挂在树上呢?我没有急于解答学生的问题,而是把问题反抛给他们:是啊,你是怎么想的呢?在我的搁置、等待、启发与期盼下,学生想象的翅膀张开了。  生1:湘君看到鸟儿在水草里成双成对,想到
李森祥的短篇小说《台阶》自1988年发表于《上海文学》以来,很受人们喜爱,曾先后入选人教版、苏教版和鲁教版语文教材。但就是这样一篇很受欢迎的文本,对其主旨的解读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给一线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那么,如何才能对《台阶》进行较为合理较为恰当的有边界的教学性解读呢?  我们以为,首先得明确《台阶》是一篇小说,不是散文。小说主要“通过虚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对社会生活、人生世相的洞
囿于应试,高中语文教学总难免模式化,而要摆脱模式化,最重要的出路恐怕在于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去设计教学。因为学生个体认知的差异性,他们在面对同样的设计时总有可能表现出异于他人的想法,于是课堂也就有了多样性。基于这样的思路,笔者对《沁园春·长沙》一课的教学进行了重新分析与设计。  一、先景,建表象  词者,诗之别体也,句数、字数、平仄等,皆有严格之规定,因此词之用语,必定会求言简而意蕴深厚之境。今高中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高考试卷的赋分来看,可以称得上是“得作文者得语文”,也就是说作文的成败决定了高考语文成绩的好坏。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作文教学仍然是耗时多,见效少。微写作相对于800字的高考作文来说,它短小、灵活、随性、易操作。更何况,我们正处于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课……也许,微时代本身就需要微写作的能力。  其实,古人就很重视微写作,也曾从微写作中获
在苏轼一生为数不多的传记作品中,“方山子”陈慥与其父陈公弼竟占了二篇,可见苏轼与陈家父子间的情谊确实非同一般。对于《陈公弼传》的写作情形,苏轼在传中做了这样的表述:“公没十有四年,故人长老日以衰少,恐遂就湮没,欲私记其行事,而恨不能详,得范景仁所为公墓志,又以所闻见补之,为公传。”显然,在陈公弼已有墓志的情况下,苏轼还要在他去世十四年之后,仍真心一意地要给他作传,其对陈公人品事迹的倾情之深,是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