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tj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大问题。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开掘角度。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引导学生质疑并且适时放手,让语文课堂成为发展学生能力、展示个性、大胆创新的舞台。
  关键词:创新能力;营造氛围;指导学法;引导质疑;适时放手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大问题。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开掘角度。
  一、营造氛围,激发创新热情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更容易被情绪左右。教师的情绪良好或善于调控,可以使全体学生心旷神怡,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而不良的情绪会使课堂氛围压抑,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导致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消极地听。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加速激活学生的认知活动。当教师对学生报以期待的目光和信任的笑容时,学生会从内心生发出一种自信。教师的及时赞扬和积极评价,更能使学生受到鼓舞,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教师重视、关注的,使学生能获得成就感,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如果得到的是纠正和指导而不是斥责,他们才会有勇气举手发言。在这样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创新的热情也在这种氛围中被激发。
  二、指导学法,打下创新基础
  古人言:“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如今,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观也已深入人心。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地突破学生普遍解决不了的难点,或学生领悟不到的教学重点、要点,在突破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为创新打下基础。
  就教材和学生而言,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导、因人而异,不同体裁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段的要求和学习语文的方法体系,制订一个有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法指导计划。例如:在导读中渗透学法,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某一自然段时,每一步所应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的,要让学生一清二楚;重点是哪些句子,提什么问题,带什么语气去读等,要做到每一步都层次清楚,从而使学生在导读后能悟出学习的方法。而在学习课文的生字时,教师要教会学生从汉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三者中找联系,归纳汉字自身的规律。如教学“识字4”时,教师就要适时地告诉学生“蚂蚁”“蜻蜓”“蜘蛛”等这些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为自主识字打下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学生才能慢慢离开教师去自学。
  三、引导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创新意识来自质疑,质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是探求知识的开始,是创新意识的星星之火。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新方法、新见解、新思路要加以鼓励,对学生标新立异的想法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重视。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在解疑过程中要打破教师包办的局面,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解疑或者发动学生相互解疑。
  比如:教学《最大的“书”》一课时,笔者刚一板书完课题,就有很多学生高高地举起了他们的小手。学生都非常聪明。板书的时候笔者故意不写双引号,居然一下就被他发现了。笔者顺势就抛出问题:“为什么‘书’字要加双引号,加和不加不都一样吗?”于是,双引号的特殊作用就在学生的回答中被揭示出来。接下来笔者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了要求——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最大的书是什么书?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带着问题去积极地搜集课文中的信息,轻而易举地从课文中找出:“岩石就是书啊!”抓住这点,笔者让学生从课文里读出问题。学生通过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提出了好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岩石怎么会是书呢?”“岩石这本书上写的是什么东西呢?”“岩石这本书是怎么样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设计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并且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们自己更愿意来解决。
  学习的过程往往是“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学生敢问敢疑,创新意识就有了萌芽和生长的土壤。
  四、适时放手,提供创新机会
  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很多教师总是想倾尽自己所学,把尽可能多的知识“塞”进学生脑子里;总是一丝不苟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一步步地将学生带到自己预设的问题里,不允许有一丝差错。殊不知,课堂上的放手和“留白”,却恰恰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的训练。如果教师一直小心翼翼地扶着不放,学生就会永远都依赖着教师、等着教师的“标准答案”,而不敢大胆地去思考、交流。想要学生真正学会、会学,教师就一定要大胆、适时地放手,以此唤醒学生还在沉睡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为他们提供创新的实践机会。这一点,在教完《题秋江独钓图》后,笔者感触尤深:
  “一去二三里……”“两只黄鹂鸣翠柳……”当学生纷纷抢着说出自己知道的数字诗时,那种活跃的课堂气氛也感染了笔者,忍不住要把前一天灵机一动写下的打油诗“秀”出来:“老师昨晚一个人做饭、吃饭时有感而发,也仿写了一首数字诗,你们想不想听呢?”一时间,学生的情绪就被调动了起来。“一菜一葱一鸡蛋,一个番茄一包面。一双筷子一碗饭,一人独食一桌餐。”当我吟出第一句时,学生就愣住了,接着是哄堂大笑,最后眼巴巴地望着笔者,急切地想知道下一句。全诗吟完,笔者趁机做了一番鼓动:“老师仿写的诗很通俗易懂吧?其实这样的数字诗你们也是写得出来的,回家都可以去试着写一写。”说完,就准备引入“数字诗故事”的环节。没想到话音刚落,眼前就有好几双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还忍不住喊着:“我来!我来!”看着一个个跃跃欲试的学生,笔者也无暇去顾及什么教学设计了,为这“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生成而兴奋了,当场就满足了他们的创作欲和表现欲:
  “一去几百里,房屋三四间,走进老师家,深深鞠个躬。”当时教师节已经过去,但何秦汉脱口而出的一首小诗却让笔者重新体验了为人师者的欣悦。笔者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率先鼓起掌来,霎时间引发了教室里雷鸣般的掌声。
  “一唱二三曲,伴奏四五个,听者六七位,八九十称佳。”李雯逸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她的仿写堪称典范。
  “一去八百里,走了两三里,路途遇强盗,追了三四里。”就连班里平时最爱在课堂上捣蛋的罗骏伟也当了一回诗人。而自这堂课之后,他上语文课的表现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时候更多了,这也是笔者之前所意想不到的。
  语文课堂的建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和心灵相互碰撞、情感相互交流的动态生成过程。“填鸭式”和“满堂灌”早已不合时宜,教师要适时地放手,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对话,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语文课堂将迸发出更多创造的火花。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夯实学生创新的基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语文课堂成为发展学生能力、展示个性、大胆创新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朱熹.格言联壁·学问类[M].长沙:岳麓书社,2003.
  [2]史秀艳.探究为本 注重过程——生疑·质疑·释疑[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3(6).
其他文献
课堂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体会吴新斌(江苏理工大学)作为高等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近十年来的教改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含笑谈真理,开放讲哲理,思索讲
责任心是镶嵌于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个体心理现象,因而在东西方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要求与表现。文章首先回顾了西方研究思路中,中外已有研究对责任心内涵和结构的探索,对人格
河道是水利项目重要的组成部分,河道管理的水平高低,对于水利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在对农业生产方面的影响十分重要。由于河道分布的特点,使得河道管理中存在很大的
《病毒分类—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9次报告》介绍了病毒的最新分类与命名,与2005年发布的《病毒分类—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第8次报告》相比,分类体系更趋完善,病毒种类与数量
2010年6月21日傍晚,江西第二大河流抚河唱凯堤发生决堤,危及下游14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江西电网进入防汛Ⅰ级应急响应状态。
建筑节能是本世纪建筑行业共同面对的重要的技术领域,装配式混凝土空气夹层保温外墙板由于自身的很多优势,已成为现阶段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空气夹层保温外墙板国内外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丰硕,但在建筑节能需求日益增加的今天,仍需要大量的科研工作来支持其发展。因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验证的方法对建筑标准层装配式混凝土空气夹层墙板传热特
德勒兹对于身体美学的探索从未停止,在结合尼采强力意志的基础之上,德勒兹在阿尔托的“无器官的身体”理论之上加以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创新正在不断的运用于各种领域的实践当中。在时间的印证下,“无器官的身体”所倡导的“去有机化”正对观众这一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论文立足于德勒兹无器官身体的身体美学,对其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运用于观影当中进行佐证,从而解放固定经验化形式的观影体验,达到一种对电影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