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改革要确立新的认识体系

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85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已经启程,这可能是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选在去年的最后一天进行,会议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学习的主题,足见中央对改革的重视,对2013年的一种昭示。
  经过十八大和2013年全国“两会”,当“要不要改”在认识层面的疑惑逐渐消散,“为谁改革”的追问再度强劲,“怎么改革”的考验随之而来,“改革什么”的选择迫在眉睫。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认识体系。
  在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之际,我们重温光荣与辉煌,也留下追问和思考:如何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一、确立认识体系
  十八大对中国的走向给出了明确的回答。经济改革的中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目的是“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治改革则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意味着,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提到执政党的议事日程。
  从十八大到2013年全国“两会”乃至各部门的会议,都在叫响一个词,叫做改革的顶层设计。要构筑这样的系统,不能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也不能由各个部门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施工和设计,然后将它们拼凑成一个体系,因为这样的体系是无法协调运作的。显然,要做这样的设计,先要确立一个认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学习时总结中国改革提出的五点意见是:
  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
  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
  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这五点意见,第一点强调的是改革的性质与方向问题,第二点强调的是改革的方法与路径问题,第三点强调的是改革的设计和实施问题,第四点强调的是改革的前提问题,第五点强调的是改革的宗旨和动力问题。这些意见和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共同组成了中国改革经验的认识体系,今后继续推进改革,必须在这样一套经验的指导下进行。
  二、改革十一论
  改革性质论。中国的改革究竟如何定位、如何把握,基于此前的改革实践,中国的改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革命”,但它又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中国的改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变法”,但又有某些类似于“变法”的特征,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习近平同志既强调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又强调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方向论。方向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点不能有动摇。既要打破旧的制度框架,释放活力,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属性,不能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改革是在13.4亿的人口大国进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方向偏离,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前苏联的教训值得记取。
  改革创新论。中国的改革前无古人。从绝对角度说,每个国家都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的历史和国情,因此,每个国家的发展道路都是独特的,和其他国家不同的。但显然,指中国改革前无古人并非是在这个维度上,它讲的是,人类已有的改革和发展经验,无法简单套用在中国身上,用来指导中国的改革大业。因为中国这个国家太大太复杂太特殊,改革的推进及所要实现的目标又太过艰难,用其它任一国家的经验来对应和规范中国的改革实践,都不准确。既如此,需要我们从自身的历史进程去总结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坚持创新,以超凡的改革勇气打破各种既得利益格局,厘清权力边界,完善各项现代国家管理与治理制度体系。
  改革重点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制定重点领域改革的思想。深化改革,必须要继续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这便是重点领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本质是财权和事权的划分,进一步说就是要使财权和事权相匹配,只有这样,地方政府才能有与中央政府相同的目标。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中央政府集中的财权越来越大,而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越来越多,矛盾自然产生。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政府体制改革,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发挥两个积极性。
  改革设计论。要基层摸索,也要顶层设计。改革要改得准、走得好,必须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基层探索可以大胆,顶层设计必须谨慎。
  今天的改革,与早期改革,无论形势和任务都发生很大变化。如果说,早期改革,每一步推进的目标较单一,相互之间联系不是很密切的话,现在由于利益的积累与坚硬,不同改革之间盘根错节,阻力重重。推进一项改革,往往涉及多方的利益调整:化解一种矛盾,很可能要触及许多其他矛盾。这就是深水区改革的特点,各方都得益的“帕累托改进”空间越来越小。从而,过去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单兵突进”式的改革方式,适应不了今天的社会形势,也无法应对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摸着石头过河、摸清规律的同时,需要通过明确、统一、科学的顶层设计来集聚人心,推动重大改革进程。因此,它必须是一个系统、全面、相互配合的改革,做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改革协调论。改革必须协调推进。目前的改革,大体可分为几类:一类是围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推进的,一类是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推进的,还有一类是围绕社会公平公正、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推进的,当然还有围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推进的改革等等。一些改革是单项的,可以相对独立地推出,还有一些改革则牵涉众多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统筹规划。如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这不仅是劳动工资制度改革,不能仅着眼于提高最低工资、限制垄断部门工资,更重要的是初次分配过程中如何提高效率,进一步改革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等方面的改革;在再分配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这些改革不仅可以维护社会公正,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而且也是转方式、扩内需的重大举措,这就需要设计成中央直接领导、多部门共同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大配套方案。   改革宗旨论。群众利益,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改革是最大红利,但如果“红利”难以体现在百姓切身利益上,就会丧失动力。发展是硬道理,但如果发展损害了群众权利,“硬发展”就没道理。
  改革动力论。改革需要更广泛群众基础。小微企业的困境,民间金融的困局,说明改革实践遇到了新问题。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要听一听群众的呼声,看一看群众的诉求,别让群众的创造热情撞到“玻璃门”、碰到“天花板”。
  改革从来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大凡成功的制度创新,基本是由基层群众在实践中创造摸索出来的,上层不过是将群众创造的方法经验加工总结,变成制度或法律,在全国推行而已。指出群众创造的重要,也是为了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
  改革前提论。总书记虽然表示稳定是改革的前提,但没有提稳定压倒一切,而且指出,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这实际是说,没有改革,稳定也不可能。
  改革标准论。改革的标准是什么?是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无论是哪个层次、哪个领域的改革,都需想一想:这些改革措施,是不是保障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不是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是不是推动了社会进步?
  改革过程论。强调改革“只有进行时”,就是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破解当下现实难题,为中国将来发展蓄势;强调改革“没有完成时”,就是要看到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既不盲目追求“毕其功于一役”,又能够“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最后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
  三、认识要与时俱进
  显然深化改革,一是靠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勇气、决心;二是要建立一个统筹体制改革的高层次、有权威的改革协调机制和工作机构;三是要加强改革综合配套的设计决策工作,更加重视改革具体路径的选择。
  设立中央改革协调小组。第一,建立由中央主要领导直接牵头的改革协调小组,统筹决策,协调重大改革;第二,在中央改革协调小组的直接领导下,设立精干的改革协调机构,以加强改革的规划、协调和指导;第三,在改革协调机构设置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组建完整的专家咨询网络体系,为改革决策提供独立、客观、专业的政策建议。
  改革未有穷期,认识也就未有穷期。在世界的维度上,改革开放是经济全球化中国家命运的转折。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轮经济全球化,与此相联系,中国的命运也出现了三次大转折。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第一轮经济全球化展开,中国被打入谷底,成为资本殖民主义的最大受害者。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使第二轮经济全球化断裂,中国抓住时机,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起,世界步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新科技革命和第三轮经济全球化浪潮浩浩荡荡,中国乘势转身,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中国人民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35年前,面对困境,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万众一心的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壮丽史诗,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5年后的今天,时代需要我们继续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以更大的毅力和勇气,创立更加科学的认识体系,为中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以无数个体为单位的生命旅程,汇聚成一个国家改革的鸿篇巨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
其他文献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峰公司”)主要承担航天型号产品研发和制造任务,由于任务具有政治责任重、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系统协调难、周期要求紧、试验条件艰苦等特点,不少员工长期超负荷工作,心理压力过大。为此,公司整合资源优势,将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融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经营管理流程,实施科学管控,通过企业文化引导、专业培训辅导、健康教育指,导、帮扶机制疏导,确保“员工全部健康一
期刊
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拥有地域性、特定性、灵活性等特点,使其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一是能充分利用当地人才和资源降低成本,拥有较强的地域竞争优势。二是具有程序少、速度快、服务全天候等灵活高效的经营优势。三是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大多由地方财政、企业参股,与地方政府是利益共同体,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理解支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市场化的经济结构和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中小企业数量
期刊
2011年,中国经济的主要任务是要防滞胀;2012年,中央提出要稳中求进,实现有质量的增长;而改革,无疑是2013年最主要的关键词,其中的收入分配改革最为民众所期待。  一、改革:“三大红利”仍有很大空间  对于那种“中国人口、资源、改革三大红利耗尽”的说法,我认为是不对的。人口红利可以通过劳动者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升继续获得;改革红利可以通过不断深化改革继续获得;土地、矿产资源虽然会减少,但科
期刊
随着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和现代化特大城市发展规划的确定,宜昌旅游业将随着宜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展现城市发展程度的窗口和旅游业的重要支柱——旅游饭店业,特别是四星级、五星级高端酒店也将随之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并承载重要的历史使命,面临竞争和挑战的双重压力。本文试图通过对宜昌高端酒店发展现状的分析,寻求推动宜昌高端酒店健康发展的突破口。  一、宜昌旅游饭店
期刊
为促进占工业企业数95%以上小企业能够突破创业初期的瓶颈,浙江省天台县从优化小企业布局入手,按照科学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要求,有效利用闲置和空余的工业园区厂房,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基地伴奏”,使之成为广大小企业成长的“舞台”。目前,天台共有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5个,其他创业基地1个,占地总面积379.9亩,拥有标准厂房254602平方米,入驻企业总数达88家,安排就业7530人,创
期刊
2012年12月15日,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杭州组织召开了由浙江金汇钢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浙江金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箱式盘丝钢材快速剥皮除锈机”新产品鉴定会。鉴定意见指出,项目产品具有除锈效率高、操作使用方便等特点,所处理的钢材适合冷墩加工。项目关键技术已获发明专利2项,技术处国内领先水平。鉴定委员会认为,该产品的研发是成功的,同意通过鉴定。  从传统“化学酸洗”到“物理剥皮”除锈,这是
期刊
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是长期的战略任务。2012年,针对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负担偏重等问题,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以下简称国发14号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为核心,组织开展了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
期刊
《企业与企业家》杂志是由我国经济界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袁宝华题写刊名并重点指导的经济工作期刊,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领导的全国中心城市经济运行工作期刊,是由吴敬琏、厉以宁等著名经济学家担任高级顾问的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本刊以“研讨企业管理,探索企业改革,彰显企业形象,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竭诚传播科学理论,弘扬先进典型,助力苦练内功,促进经济发展。在编排结构上采用“大板块、小栏目”形式,板
期刊
一提起秸秆,人们马上便想起狼烟滚滚,呛得人眼睛酸痛又无处躲藏。前不久,江苏、湖北等地农民因在田间大量焚烧秸秆,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引发一系列恶性交通事故。由于能见度太低,一些地方甚至连高速公路和江河航道都不得不紧急关闭。如何给令人头痛的秸秆找条出路?一位海归女孩巧妙解决了这个问题,她将其做成“压缩干粮”卖给热电厂发电;还用秸秆制油,变废弃物为绿色能源,短短5年就赚到3000多万元。有关专家说,我国每
期刊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向福建省委、省政府发出了《请给我们“松绑”放权》的呼吁书,推进了中国以企业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55位企业家的这一举动也直接催生了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每年一度的“全国企业家活动日”系列活动。  时光荏苒。29年后的今天,再次给企业松绑,又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政府给企业松绑的力度还可以大一些、步伐还可以快一些。”“政府给企业松绑,不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