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坛巨擘”卢嘉锡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a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卢嘉锡,大家都知道他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家,但关于他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那么,这位“科坛巨擘”走过怎样的人生之路呢?
  
  天资聪颖的卢嘉锡,在小学、中学读书时连续跳级。不满22周岁考取公费留学
  
  1915年10月26日,卢嘉锡出生于福建厦门,乳名“阿狮”。他的父亲卢东启,是当地有名的塾师,设塾授徒,家境虽不富裕,但也衣食无忧。
  阿狮天资聪颖。5岁那年,父亲决定把他收为“弟子”,像自己收的其他学生一样,跟随自己系统读书。卢东启对自己的儿子寄予了极大希望,在正式入学那天,给儿子取了一个名字——嘉锡,取《诗经》中“嘉天之锡”之意,意思是“感谢上天的赏赐”。
  从父学习的卢嘉锡很喜欢读书。每天一大早,他就起来读前一天父亲指定让他念的书。早饭过后,他就同其他学生一起听父亲授课。
  卢东启执教严格,施教有方,对任何学生都一视同仁,从不给自己的儿子“开小灶”,更不放纵、娇惯儿子。卢东启这种对任何人都平等相待的做法,对学生道德培养、学业上进一贯严格要求的态度,对于卢嘉锡的性格和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很大影响。
  1926年春,卢嘉锡还不满11周岁,父亲便送他进入了商密小学六年级。在这里,他主要学习的是算术、英文等近代科学知识。卢嘉锡进入这所小学后,仅仅读了一年书。1927年,卢嘉锡进入育才中学读书。育才中学的前身是育才学社,是福建厦门办得比较早也比较好的新式中学。卢嘉锡诚实、热情,但也有自己的性格。由于心思用在学习上,他没有那么多时间与同学交往、玩耍,因此,在同学眼里,他是“若即若离”、“行踪不定”的。卢嘉锡的这个特点,引起了同学们对他的好奇和关注。
  由于各科成绩都好,卢嘉锡也和上小学时一样连续跳级,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初中和高中的全部学业。1928年,年仅13岁的卢嘉锡考进了厦门大学预科组。
  在厦门大学预科组,卢嘉锡学习了两年时间,完成全部学业后,于1930年升入本科。厦门大学是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的,治学严谨。卢嘉锡在这里不仅保持着刻苦读书的精神,也养成了严谨治学的品格。他读书非常用心,因此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各科成绩都是优秀,微积分和普通化学的成绩尤为突出。在厦门大学本科四年时间里,他一直是陈嘉庚奖学金的获得者,并且拿到厦门大学化学和数学两系的学士学位。
  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卢嘉锡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出国留学;而在出国留学学校选择方面,他也非常明确,选择中美庚款公费留学或者中英庚款公费留学。卢嘉锡的选择有他的道理:第一,当时英、美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只有到这两个国家才能学到世界最前沿的化学知识,进行最富创造性的化学实验。第二,此前父亲已经逝世,家里经济条件已经不允许他自费出国留学了。当时报考出国有两条路——自费和公费。他只能选择公费。当时中国的公费留学,就是英、美两国将中国“庚子赔款”的钱拿出一部分,专门资助中国留学生到它们国家学习。
  卢嘉锡虽然十分聪明,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但由于公费留学异常难考,他考了三次才考取。第一次,卢嘉锡是在厦门大学数学系主任张希陆教授推荐和鼓励下,参加清华中美庚款公费留学考试。这次考试,他没有考取。卢嘉锡从这次考试失利中寻找自己的差距,回去后边工作边抓紧时间学习。两年后,他报考了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考试。这次英国方面只录取一名留学生,虽然卢嘉锡的考试成绩很好,但屈居第二,机会与他擦肩而过。1937年3月,卢嘉锡重整旗鼓,再次参加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考试。几场下来,他考了第一名,终于成为第五届中英庚款公费留学生。
  
  学成归来报效祖国。在疏散、迁移学院过程中初露组织才能
  
  1937年,卢嘉锡告别妻子,告别母校,远涉重洋到达英国,进入伦敦大学化学系攻读研究生,并在伦敦大学注册申请学位。
  在那里,卢嘉锡遇到了一个好老师,他就是磁化学和放射化学著名专家萨格登先生。萨格登是英国伦敦大学的著名教授,在世界化学界也名盛一时。第一次见面,萨格登就问卢嘉锡:你选择什么研究方向?对这个问题,卢嘉锡早已思虑很久了,他没有任何犹豫便回答:我选择放射化学。萨格登听后十分意外,因为这个方向是化学研究中最难的,一般在伦敦大学学习多年、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不愿意选择这个方向。初到英国的卢嘉锡竟然选择了这个方向,他虽然感到意外,但脸上的表情很快由惊奇变为赞赏。
  卢嘉锡在萨格登教授的指导下学习了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卢嘉锡刻苦用功,细心研究学问,终于学业有成。1939年,卢嘉锡写出了题为《放射性卤素的化学浓集法》的博士论文,发表于英国国际性权威刊物《化学会志》上。这篇论文发表后,很快在化学界引起重视。因为在人造放射性领域,卢嘉锡是最早实际进行定量研究工作和首次成功地分离出放射性高度浓缩物的化学家,他的这篇论文,就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概括,公布出来。这篇论文的发表,奠定了卢嘉锡在化学界的初步地位。通过这篇论文的答辩,卢嘉锡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
  获得博士学位后,卢嘉锡迫切希望能到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身边继续工作和学习。他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地向萨格登教授讲了。萨格登亲笔给在美国的化学家、他的朋友鲍林写了一封信,介绍了卢嘉锡的情况。鲍林接到信后,表示同意接收这个学生。这样,卢嘉锡便从英国到美国,师从鲍林教授。
  鲍林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化学家,当时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卢嘉锡到鲍林身边后,既当鲍林的学生跟随他学习,又经鲍林介绍当上了加州理工学院的客座研究员,两人在一起工作了四年半的时间。这四年半时间,对卢嘉锡来说是一生的财富,并由此奠定了他在化学界的领先地位。卢嘉锡的专业水平很快就被美国政府所了解。1944年,卢嘉锡应聘到隶属于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第十三局的马里兰研究室。这是美国国家投资创办的研究机构,集中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设备,也集中了一大批科研人才。卢嘉锡在这里能够进行当时最好的实验,发展自己的学问,同时也能在与同事共事中学到许多新知识。在这里,卢嘉锡工作了一年时间,并在燃烧和爆炸领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获得了美国科学研究局颁发的“成就奖”。
  卢嘉锡获奖是在1945年。他获奖后不久,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当时中国国内和平建国的呼声日高。卢嘉锡从小就立志科学救国,当他听说自己的祖国已经光复,现在正在准备搞和平建设,便有了归国之心。当年11月21日,卢嘉锡打点行装,离开旧金山回国。
  1946年1月,卢嘉锡从上海到厦门,并探望母校厦大,不想竟再也走不脱了。校长汪德耀先生找到了卢嘉锡,再三恳请他留在母校。而在此时,浙江大学校长胡刚复也发来了电报,催促他“早日来杭”。两所大学互不相让。后来经朋友调解,最终卢嘉锡同意在两校都任教,同时担任两校教授,平时交叉往返于厦、杭之间,一干就是14个年头。他主要是培养研究生,但也给本科生讲课。
  就在卢嘉锡归国后不久,国民党便撕毁了双十协定,挑起了内战,中国由此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卢嘉锡回国后,对国民党的腐朽统治极为不满,对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则十分拥护。1948年底,国民党在撤到台湾之前,想把大陆的人才也带到台湾去。蒋介石亲自拟了一个名单,把中国著名的科学家都列在名单上,卢嘉锡自然也在其列,但卢嘉锡坚决不去。他对同事们说:“台湾我是不去的,我不相信共产党来了我就不能做好工作!”
其他文献
与转轨初期相比,目前俄罗斯投资环境和吸引力大为改观,这既包括“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颇具潜力高科技基础及高素质且相对便宜的劳动力”等不变因素,更包括其良好的还贷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和谐城市”的建设需要支付高额的“和谐成本”。那么,这项成本到底应是多少?去年以来,本溪市在就业援助、社保支出等许多事关城市和谐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折射出了一个城市
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央行等11部委高官将齐聚一个名为“第二届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的活动,共同对中国经济和产业政策做出解析。据悉,此次会议主题设定为“WTO后过
语文课程属于汉语语言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读、写、听、说作为语言教学的四项基本技能,它们缺一不可是有机整体,尤其是读写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在初中语文读写教学中部分教
抗生素是我国各类医疗机构中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类药物。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日趋严重,加强对抗生素的应用管理是医院药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
艺术素养,顾名思义即学生对艺术的感知、理解能力,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提起艺术素养,大多人会想到美术、音乐等课程,但事实上,学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语文作
一、问题的提出 我油田现拥有北京切诺基吉普车150余辆,几年来的使用中发现,这种车型发动机一般在行驶8万公里左右即出现窜气、烧机油现象,百公里机油消耗超过1公升,有的还
因心肌细胞膜上的Na~+通道数量多,且心肌细胞膜外与膜内Na~+的浓度差大,因此Na~+通道一旦开放潮水般的Na~+瞬间快速流入细胞内,使细胞内电压快速上升,形成0相电位的超射,该过
目的研究连续ig给予活络效灵丹颗粒对SD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活络效灵丹颗粒高、中、低剂量(以生药计22.75、16.25、9.75 g/kg)连续ig给药26周,整个实验期间观察大鼠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