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应该朝着整个循环利用的模式去发展自己,每一个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如何方便回收,如何做到100%回收,这就是当代的发展为下一代留下更多空间的细节设计。
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地区的国际化发展,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国际化发展的动力,第二个方面是国际发展的理念。像杭州这样的已经从工业化转向现代化的城市,城市空间格局的转型条件已经成熟。城市的发展理念要跟国际化绿色发展潮流接轨,要重建微循环,要跟大自然比较。城市有非常强大的生产者、消费者、降解者,但是是人为的降解者,这是一种长距离的降解,而不是像大自然那样在细节上体现出的降解,它是一种失衡的结构,所以我们要把失衡的结构重新加以改变。比如说垃圾资源,可以采取国际上的“3R”循环废弃物处理模式,这是一种就地循环模式。城市应该朝着整个循环利用的模式去发展自己,每一个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如何方便回收,如何做到100%回收,这就是当代的发展为下一代留下更多空间的细节设计。
微净化。现在,我们的小型污水的处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已经有了以日本原创发明人和中国环保专家为核心团队,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开发的成果——STCC碳系载体污水处理模式。比如,一个15000人的学校,周边又没有污水处理的管网,怎么办?采用日本的技术,在学校的操场底下,放7个充电池,里面加火柴、废钢铁作为废机,然后培养细菌,进行净化处理,产生出来的水就是中水,可以就地回用。最后就是微净化,通过太阳能人工水塘的智能仿生水草系统能连续为水进行净化。
微能源。是建筑形式从单纯耗能到产能,风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形式,电梯可使用能源电梯,下降时会发电,城市的有机物可以作为生物发电,把这些发电用一个微电网连接起来。有了这些微电网,供电不足的时候,外电网可以输电,一个小的城市社区就变成一个用电单位与发电单位相结合的单元,使得城市的能源变得非常有弹性,非常安全。比如说在长江领域,可以把建筑物的土地作为储能,把夏天的热能交换到地上,冬天把它取出来取暖。
微冲击。也就是海绵城市。在不改变城市地表径流量分布,不干扰原有的生态敏感区,不改造原有的山水城格局下,尽可能使地表水跟地下水沟通起来,使城市更趋于灵活,对原有水体的干扰会大大减弱。这种低冲击的开发模式可以分为高级、中级、低级,不同的等级可以对应不同的二氧化碳解排,可以拿到菜市场里面直接进行现金、流量的统计。 海绵设计,它的重点在细节上。比较经典的有马尔默模式,人行道可以透水,一旦到了透水溢出的时候,直接排到边上的小的人工湿地,可以进一步储水、渗水,最后排到河里面的水是非常干净的水。就是这么一个人工湿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微更新。一个城市必须与未来“共生”,微更新就是强调对原有社区减少“大拆大建”,采取“有机更新”的模式,包括北京菊儿胡同、上海新天地,就是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新的模式从下而上进行再造,就是人民群众自己用聪明才智,使自己的社区生活更美好。
微交通。城市交通空间资源非常有限,非常稀缺,要做好稀缺的资源有效地进行配置就应该使它的交通工具多元化、道路模式多元化。一个多样的系统是稳定、抗干扰、弹性的,是绿色的,有多种道路直接可以到达目的地。从道路结构形态来讲,一个良好的城市道路结构系统是这样的模式结构,也就是说他有自己的道路系统、直达系统、绿道系统、步行系统、地铁系统、地面交通系统,这些成为一个相互重叠、相互可以替代的系统,使城市交通运载工具变得多样化,相互之间可以共生。
微绿地。从绿化景观到节能模式的创造是一种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理念,杭州这里的气候,如果在建筑外立面全部种上爬山虎,就可以节省50%的空调能耗。再比如说,建筑内外都与植物融合,这种模式虽然有一点超前,但要知道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之母,跟西方园林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的园林是跟建筑融为一体的,西方的园林跟建筑是分离的。跟建筑融合为一体,如果我们把它立体空间化以后,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美的建筑模式。这种建筑模式如果在一座城市的高楼大厦当中呈现,一年四季都有别致的景观。这种更生态友好的建筑,能为城市提供负氧离子,减少PM2.5,还能形成非常别致的人文景观。
微医疗。市民可以自主进行保健,应对我们的老年生活。老年人90%的意愿是留在原来的社区生活,这时候社区医院+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基因诊断,基因诊断+穿戴式健康监护设备,这样的微医疗系统就可以生成。我们从重医疗到重预防,配合中医的疗法,良医治末病,采取最低的成本,采取针砭灸、汤药的综合治疗模式,大大地降低医疗费的开支,使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以减少慢性病的开支。国际化的城市在某种意义上是健康的城市,离开了健康就没有国际化,因为这是人类内在的追求。
微农场。在欧洲,市民都有回归自然的愿望。如果生产链越短,食品生产的碳排放就越低。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绿林,绿林就是吃的食品必须在100公里以内的地方生产,最多不超过500公里。这种绿林模式,追求生活的有机化、绿色化,还能为下一代创造更多的有机化、绿色化的生存空间。这种模式的食品安全是可控的,生产链非常短,能耗非常低,有机物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微调控。杭州市“12345”城市的素质化管理,就是把城市变成方格,每一个方格里面有共同数量的部件,共同数量的事件,把事件和部件跟人口进行匹配,就形成了一个网格化的管理基础,是一种建立在社区自治结构上的城市“良治”。这种网格式、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再通过现代的数字城市管理平台升级,就会变成能迅速发现问题、能实时应对的公共信息平台,再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它又变成实时监控、实时反映的平台,管理的水平又会进一步提高,可以使得人人都可以监督政府的效率,政府无时无刻都必须关注老百姓的合理诉求。
遵循国际流行的绿色自组织理念,就要把前期似乎很成功的急风暴雨的“大开大发”“大拆大建”摒弃。在“生态城市规划”指导下,推进“微讲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新、微交通、微绿地、微调控”将成为城市转型、提升竞争力、建设“国际城市”的必由之路。我们不仅要在经济结构上进行转化,同时要在发展理念上进行实时调整,但是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过去的成功使得我们迷恋于传统的模式,而迷恋于传统的模式又为我们进一步的成功设置了障碍,所以超越过去的成功将是未来的绿色发展,这是国际化不能逾越的绿色过程。
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地区的国际化发展,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国际化发展的动力,第二个方面是国际发展的理念。像杭州这样的已经从工业化转向现代化的城市,城市空间格局的转型条件已经成熟。城市的发展理念要跟国际化绿色发展潮流接轨,要重建微循环,要跟大自然比较。城市有非常强大的生产者、消费者、降解者,但是是人为的降解者,这是一种长距离的降解,而不是像大自然那样在细节上体现出的降解,它是一种失衡的结构,所以我们要把失衡的结构重新加以改变。比如说垃圾资源,可以采取国际上的“3R”循环废弃物处理模式,这是一种就地循环模式。城市应该朝着整个循环利用的模式去发展自己,每一个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如何方便回收,如何做到100%回收,这就是当代的发展为下一代留下更多空间的细节设计。
微净化。现在,我们的小型污水的处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已经有了以日本原创发明人和中国环保专家为核心团队,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开发的成果——STCC碳系载体污水处理模式。比如,一个15000人的学校,周边又没有污水处理的管网,怎么办?采用日本的技术,在学校的操场底下,放7个充电池,里面加火柴、废钢铁作为废机,然后培养细菌,进行净化处理,产生出来的水就是中水,可以就地回用。最后就是微净化,通过太阳能人工水塘的智能仿生水草系统能连续为水进行净化。
微能源。是建筑形式从单纯耗能到产能,风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形式,电梯可使用能源电梯,下降时会发电,城市的有机物可以作为生物发电,把这些发电用一个微电网连接起来。有了这些微电网,供电不足的时候,外电网可以输电,一个小的城市社区就变成一个用电单位与发电单位相结合的单元,使得城市的能源变得非常有弹性,非常安全。比如说在长江领域,可以把建筑物的土地作为储能,把夏天的热能交换到地上,冬天把它取出来取暖。
微冲击。也就是海绵城市。在不改变城市地表径流量分布,不干扰原有的生态敏感区,不改造原有的山水城格局下,尽可能使地表水跟地下水沟通起来,使城市更趋于灵活,对原有水体的干扰会大大减弱。这种低冲击的开发模式可以分为高级、中级、低级,不同的等级可以对应不同的二氧化碳解排,可以拿到菜市场里面直接进行现金、流量的统计。 海绵设计,它的重点在细节上。比较经典的有马尔默模式,人行道可以透水,一旦到了透水溢出的时候,直接排到边上的小的人工湿地,可以进一步储水、渗水,最后排到河里面的水是非常干净的水。就是这么一个人工湿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微更新。一个城市必须与未来“共生”,微更新就是强调对原有社区减少“大拆大建”,采取“有机更新”的模式,包括北京菊儿胡同、上海新天地,就是一种新的模式。这种新的模式从下而上进行再造,就是人民群众自己用聪明才智,使自己的社区生活更美好。
微交通。城市交通空间资源非常有限,非常稀缺,要做好稀缺的资源有效地进行配置就应该使它的交通工具多元化、道路模式多元化。一个多样的系统是稳定、抗干扰、弹性的,是绿色的,有多种道路直接可以到达目的地。从道路结构形态来讲,一个良好的城市道路结构系统是这样的模式结构,也就是说他有自己的道路系统、直达系统、绿道系统、步行系统、地铁系统、地面交通系统,这些成为一个相互重叠、相互可以替代的系统,使城市交通运载工具变得多样化,相互之间可以共生。
微绿地。从绿化景观到节能模式的创造是一种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理念,杭州这里的气候,如果在建筑外立面全部种上爬山虎,就可以节省50%的空调能耗。再比如说,建筑内外都与植物融合,这种模式虽然有一点超前,但要知道中国园林作为世界园林之母,跟西方园林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的园林是跟建筑融为一体的,西方的园林跟建筑是分离的。跟建筑融合为一体,如果我们把它立体空间化以后,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美的建筑模式。这种建筑模式如果在一座城市的高楼大厦当中呈现,一年四季都有别致的景观。这种更生态友好的建筑,能为城市提供负氧离子,减少PM2.5,还能形成非常别致的人文景观。
微医疗。市民可以自主进行保健,应对我们的老年生活。老年人90%的意愿是留在原来的社区生活,这时候社区医院+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基因诊断,基因诊断+穿戴式健康监护设备,这样的微医疗系统就可以生成。我们从重医疗到重预防,配合中医的疗法,良医治末病,采取最低的成本,采取针砭灸、汤药的综合治疗模式,大大地降低医疗费的开支,使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以减少慢性病的开支。国际化的城市在某种意义上是健康的城市,离开了健康就没有国际化,因为这是人类内在的追求。
微农场。在欧洲,市民都有回归自然的愿望。如果生产链越短,食品生产的碳排放就越低。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绿林,绿林就是吃的食品必须在100公里以内的地方生产,最多不超过500公里。这种绿林模式,追求生活的有机化、绿色化,还能为下一代创造更多的有机化、绿色化的生存空间。这种模式的食品安全是可控的,生产链非常短,能耗非常低,有机物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微调控。杭州市“12345”城市的素质化管理,就是把城市变成方格,每一个方格里面有共同数量的部件,共同数量的事件,把事件和部件跟人口进行匹配,就形成了一个网格化的管理基础,是一种建立在社区自治结构上的城市“良治”。这种网格式、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再通过现代的数字城市管理平台升级,就会变成能迅速发现问题、能实时应对的公共信息平台,再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的智能传感,它又变成实时监控、实时反映的平台,管理的水平又会进一步提高,可以使得人人都可以监督政府的效率,政府无时无刻都必须关注老百姓的合理诉求。
遵循国际流行的绿色自组织理念,就要把前期似乎很成功的急风暴雨的“大开大发”“大拆大建”摒弃。在“生态城市规划”指导下,推进“微讲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新、微交通、微绿地、微调控”将成为城市转型、提升竞争力、建设“国际城市”的必由之路。我们不仅要在经济结构上进行转化,同时要在发展理念上进行实时调整,但是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过去的成功使得我们迷恋于传统的模式,而迷恋于传统的模式又为我们进一步的成功设置了障碍,所以超越过去的成功将是未来的绿色发展,这是国际化不能逾越的绿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