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玉振 千古佳音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滕州市庄里西村滕国贵族墓地一墓葬中出土了一套青铜编钟,该套编钟共13件,其中编镈4件、钮钟9件,现均收藏于滕州市博物馆(见图1)。
  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我国从周至清末,对乐器统称八音。按乐器的质地来分类,可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编钟属金类。金类乐器中以钟为贵,在古代青铜编钟是与鼎、簋并列的礼乐重器,被视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滕州市博物馆藏的这套编钟的4件编镩制作精细,腔体厚实,造型一致,大小递减,通高34至30厘米。舞平,上植双龙吞蛇形繁钮,合瓦形腔体,铣棱略弧,于口平齐,有内唇。以高棱框隔枚、篆、钲区,舞、篆饰龙纹,鼓部饰由龙纹组成的兽面纹。钟体有螺旋钮扣状枚,共2面,每面2区,每区3行3列共9枚。镈钟的内部有调音磨锉痕迹。
  9件钮钟的造型一致,大小相次,高8.9至8厘米。舞平,上植方形环钮,合瓦形腔体,铣棱斜直,于口弧曲上凹,有内唇。以绳索纹框隔枚、篆、钲区,舞饰勾连卷云纹,鼓部、篆间饰交龙纹。篆带上、下及两篆间各有涡纹钟乳突起,每区3层9枚,正背4区共有36枚。钟体内部有磨锉痕迹,但数量不一。
  在每件镩正面的右铣、钲间及左铣有铸铭。铭文按原行款书写如下:
  住正孟崴十月庚午
  日古朕皇
  祖悼公嚴冀天命哀(图2)
  命鳏寡用克肇謹(先)
  王明祀朕
  吝考懿吊亦帥刑瀌(图3)
  则公正惠卑乍司
  馬于滕=
  羊非敢 楙乍宗(图4)
  彝用享于皇祖吝考
  用旂吉休
  唆楙子孫萬年是保(图5)
  四镈文字相连读,成为完整的一篇铭文。全铭共81字(重文1),释写如下:
  隹(唯)正孟岁十月庚午,日古朕皇祖悼公,嚴龔(恭)天命,哀命鳏寡,用克肇谨(先)王明祀。朕吝(文)考懿吊(叔),亦帅刑(型)灋(法)则,(先)公正惪(德),卑(俾)乍(作)司马于滕。=(煢煢)羊非敢(惰)(嗣?祠?),楙(茂)乍宗彝,用享于皇祖吝(文)考,用菥(祈)吉休唆(允)楙(茂),子孙万年是保。
  铭文大意是:先追述器主皇祖悼公、文考懿叔的事迹,其祖悼公敬畏天命,哀恤鳏寡,谨敬先王明祀;其文考懿叔向悼公学习效法,其先公即悼公自正其德,让懿叔担任滕县司马;器主羊在成为懿叔的继承人之后,表示自己不敢惰怠祭祀,因此做了这套编钟,以祭祀其皇祖文考,并祈求祝愿吉祥美好繁多盛大,子孙永保。
  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秋,七月,癸巳,滕子宁卒。冬,葬滕悼公。”若铭文“皇祖悼公”之“悼”字隶定无误,则很可能就是滕悼公宁,《左传》昭公三年“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夏,叔弓如滕,五月,葬滕成公。”滕悼公宁继滕成公原立,据《春秋》经,自昭公三年以至昭公二十八年,滕悼公四次参与会盟(鲁昭公四年,会于申;十三年,会于平丘;二十五年,会于黄父;二十七年,会于扈),这大概就是镈铭所谓“肇谨先王明祀”的具体内容。滕是姬姓封国,所谓“先王”不会是滕之自称,应该是指周王,“先王明祀”是泛指同盟诸侯国。铭文提到的懿叔是滕悼公之子,他在悼公之时已为滕司马,存在时间约在鲁昭公、鲁定公之时;器主羊是滕悼公之孙,大概是相当于鲁定公、哀公之世的人物,当春秋最晚期。由此可以推断这套编钟的时代应是春秋晚期。
  庄里西村出土的4件镩钟、9件钮钟,与山西潞城潞河M7出土的4件镈钟、8件钮钟(另有16件甬钟,分为两组),在形制上均甚相似,都是两铣稍向外弧。山西潞河M7是战国早期墓葬,所出器物的年代或者早于墓葬,因此与滕州出土的这套镈钟、钮钟可能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这套编钟的出土震动了考古界和音乐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曾对该套乐器进行了测音分析,结果显示编钟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镈钟为低音,钮钟为中、高音区,承担旋律演奏的任务,为当时用于演奏的实用乐器。这套编钟曾代表中国精品文物,在2003年至2004年的“中国文化年”赴法国展出。
  中国广播艺术团民乐团专程来到滕州,使用这套编钟演奏了《师襄弄磬》《幽兰》等乐曲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所演奏的乐曲清耳悦心,余音绕梁,钟声悠扬,磬音清越,尽显“近之则钟声亮,远之则磬声彰”。至此,被埋入地下沉寂了2000多年的古乐器终于重新发出了悦耳的声音,这金声玉振千古佳音,方显滕州古韵。
其他文献
1997年10月,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波马农场内的一座土墩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金银器,堪称精品。该墓葬被称为波马古墓,位于昭苏县西南100公里处,地属天山西段北麓的山前草原地带,东依木札特河,西临纳林果勒河,北靠伊犁河的主要支流特克斯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之一。这里水草丰美,植被茂盛,是一处理想的天然牧场。历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如月氏、乌孙、突厥等民族均曾活动于此。对于该墓葬的时代和族属方
期刊
编者按: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了陶质的酒器。夏商周时期,酒承载着诸多重要的社会功用,如用于祭祀、各种庆典仪式等,商代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大量关于酒的记载。秦汉青铜酒器和陶、漆木酒器成为主流,其形制和样式也更趋丰富。魏晋隋唐至宋元时期,精关的瓷质酒器和金银酒器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明清时期,酒器制作方面更是精工细作,推陈出新,品种最为丰富。除精美的瓷质酒器外,
期刊
“梅瓶”一名最早见于清末寂园叟的《陶雅》,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则对“梅瓶”有较详尽的描述:“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于是,今人就将小口、短颈、丰肩、窄胫的这类瓷瓶称为“梅瓶”。  今天所能见到的中国古代“梅瓶”为宋代,后至元明清三代均很流行。有人认为“梅瓶”主要是陈设之用,多用来插放梅花,故名“梅瓶”,这大概是据《饮流斋说瓷
期刊
有宋一代,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最为发达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全国人口已经突破一亿人大关(唐朝极盛时的人口约八千万),经济、社会、文化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以漕运和铜钱制造为例,唐时供应京城漕运粮额一年几十万石,水运和陆运最多达250万石,北宋漕运则一般定额600Z石,最多达800Z石。唐玄宗天宝年间,铜钱产量为32,7万贯,北宋年产量为100万至300万贯,最高达506万贯。雄厚的经济条件为社会、文
期刊
历史悠久的竹刻艺术,发展至明代中晚期,成为专门的艺术。明中期最初仅仅是少数文化水平较高的艺术家致力于竹刻,以后,竹刻技艺日臻精湛,他们或父子相传、或师徒授受、或私自仿效,涌现出既具较高文化修养,又颇有艺术造诣的竹刻家,并雕刻出代表明代最高水平的作品,从而使竹刻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产业。同时在当时也形成了两个竹刻中心,一个是嘉定(今属上海),一个是江苏的金陵(今南京),后人遂按地域冠以派别,正如清嘉定
期刊
唐三彩曾广泛流行于中原地区,其窑址主要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窑称西窑,在洛阳的窑称东窑。由于产品数量庞大,品种多样,又与人们的丧葬文化相联系,几乎多数人对它都不陌生。大唐时期,它风行一时,耀人眼球,成为唐代应用广泛、流传深远的文化遗物之一。  江西九江地区几十年来共考古发掘了数十座唐代墓葬,与同时期墓葬出土器物相比,出土的唐三彩数量十分稀少。因此,这种文化现象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查阅6
期刊
喜送金蛇迎骏马,神驹更上旖层楼,此刻说马最合时宜。说到“马”,人们脑海里首先涌现的是蕴含“马”的吉祥成语,譬如“马到成功”“万马奔腾”“人强马壮”“马不停蹄”“龙马精神”“千军万马”“老马识途”等等。  马是一种比较温顺通人性的动物。在人类很长的历史时期中,马一直被人类视为最友好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马姓在中国是常见的姓氏之一。奔腾不息的龙马精神是中华文化积淀中最宝贵
期刊
近日,笔者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广饶镇十九村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见到了一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乡饮执照。这份执照的发现对研究清代乡饮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执照保存较好,系白棉纸木版印刷,顶部印有“执照”两字。长38.5厘米、宽36.5厘米,上有文字写到:“乐安县(今广饶县)儒学为发给执照事,现奉藩宪札饬遵例举保宾介以备乡饮等因到学,今经廪增附生员举到蒋荫田年高有德,堪应耆宾容俟,汇案详
期刊
泱泱华夏,精髓贵在“服章之美”。山东博物馆于2013年5月展出的“大羽华裳——明清服饰特展”中的“锦织明韵”部分,就展出了中国历史最久的第一贵族世家——孔府传世的明代衣冠。尊贵华美的服饰无不体现出了汉家威仪的奇崛魅力,其中有一件非常珍贵的红色湖绸斗牛袍尤为光彩夺目。  该件斗牛袍身长120厘米,腰宽59厘米,袖通长213厘米,袖宽63厘米。制作形制为圆领,右衽,大襟,宽袖,左右有摆,腋下有一对红色
期刊
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到唐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鲜艳夺目的“唐三彩”便是代表之一。“唐三彩”又名“唐代彩色釉陶器”,是在汉代低温铅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唐三彩”的釉色有黄、绿、褐、蓝、黑、白等,其中以黄、绿、褐三种颜色为基本色调。“三”表示多数之意,故俗称“唐三彩”。三彩器物以瓷土或含瓷土量高的粘土为原料,少部分为陶土作胎,其稳定性、可塑性均高于一般陶器,制作工艺上采用模塑相结合的方法,也有部分刻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