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美的感觉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lao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个朋友,买了价值上亿的豪宅,找了日本著名的设计师来装潢。有一次,我去他家,发现他尽管已经住了两年,可厨房里所有进口厨具的胶膜竟都没有撕掉。他的房子像是一个展厅,可家原本不应是展厅,而是温馨的私人空间。如果主人只想告诉别人,他买的是从意大利进口的最贵的床,那就是作秀给别人看。
  你到底想要什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找再有名的设计师都是假的。你怎样做自己,才是最难的功课。
  我住在淡水河边。当时在那里买房子,是因为觉得淡水河很漂亮,但是房屋建筑师不善于利用那里的美景,将窗户建得很小。于是,我找了一个学建筑的学生,帮我开了12扇窗,而且全是往外推的推窗,比拉窗更有靠近河边的感觉。
  我现在不问工程师有没有去听音乐、看展览,而是问他们:“你们在这里工作5年了,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公司门口的那一排树是什么树?”很少有人能够回答出来。
  事实上,他们公司门口那排小叶榄仁的叶子漂亮得不得了,绿色会在阳光里发亮。后来我再去,就有一位员工和我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件事,我现在下班后会先看看小叶榄仁再回家,所以不再和太太吵架了。”
  那位员工也问我,现在他5岁的女儿将来该学钢琴还是小提琴,但我建议23点才下班的他多抱抱女儿,这才比较重要。因为所有的艺术讲的都是人的故事,一个孩子如果不记得父亲的体温,她将来看画、听音乐都很难被感动。
  我们从年轻时开始,就因为工作忙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感觉。你看到了美,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值得好好活下去的。
  找回美的感觉其实很简单———去觸摸一片叶子,去闻一下炎热的夏日午后暴雨的气味……
  一个博士可能毫无美感,一个不识字的农夫也可以过得很美,他看得到月光的美,看得到稻浪翻飞的美。美是最大的财富,它不会因为你的学历高低而不同,但是会因为你“人的部分”的不完整而不同。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我们工作室招人,一个小姑娘笑嘻嘻地进来了。看了她的作品,很不错,于是我就问她:你想面试哪个岗位呢?  她说:剪辑师。  其实我挺想聘她的,但是我们剧组的剪辑师既刻苦,能力又强,而且预算又不够。矛盾中,我问:有没有想过换一个职位,比如说特效什么的?  她说:我不会啊。  我说:那你还会什么?  她愣了一下,继续说:我剪辑很不错的,您看了我的作品应该知道。  当时我非常矛盾,因为她确实很优秀,
期刊
最近几年,中国流行文化的主导权已经从“80后”“90后”的手上,传递到了“95后”“00后”新世代的手里。每一年,网络上都会有一些火爆的名词出现,2018年的热词是“养成”。  偶像养成是一个独属于东亚地区的流行文化,它发源于日本,全球最早的案例是日本偶像团队——AKB48。  AKB48是一个由几十名18岁左右的少女组成的偶像演唱团体。她们在一个专用的演唱场地定期公演,通过握手会、总选举、猜拳大
期刊
文学正在我们这个时代处于永无休止的指责中,指责的同时,布满了关于文学的所谓的没落、远离以及萎缩的判断。作为这种指责的人和做出这种判断的人,不仅包括读者,甚至还包括那些非读者,也就是说这样一种狭隘的对文学的指责,已经引发了更多的人加入了这样一个集体,他们站在文学的对立面,或者站在文学的远处,但在我看来,他们至少并没有和文学站在一起。  而文学究竟是什么,它是一块什么样的地方?那些正在“文学”着的作家
期刊
一个年轻人问我:“人们都说小人难防,我们又如何来防小人呢?”  “小人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呢?”我问年轻人。  “喜欢在背后说人。”年轻人说。  “但我们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背后啊!”我叹道。  “你是说,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背后,背后是我们最疏于防范的地方,所以说小人难防?”年轻人问。  “我说的还不是这个。其实,最难防的是我们自己,正因为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背后,所以背后才是我们最疏于检点的地方,最容易
期刊
怕麻烦,有时候就会有麻烦。  这麻烦不是你找来的,而是来找你的。因为怕,遇事就会显得畏首畏尾。因为畏首畏尾,麻烦就觉得有机可乘。  相对一个强横的人,懦弱的人给予麻煩本身的麻烦会很少。简言之,制造麻烦的人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很低。  麻烦欺软怕硬。这不是劝诫每个人都变得凶恶,而是在精神层面上,至少要有点适当的强悍。譬如,在人生的某个当阳桥头,你可以突然横矛立马,做一个猛张飞。  也就是说,在麻烦的世界
期刊
传统农业是基于太阳光照与土壤基质而进行自然生产的,那么未来是不是可以用人工光照代替太阳光,以水代替土壤介质来开创出新型农业呢?  在摩天大厦里种植水果、蔬菜,实现自给自足,这一人类狂想曲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实现了。室内农场带来的农业新革命,或许正是人类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有望成为改变人类农业历史的一环。遏制一切不利因素  进入室内农场之前,要穿戴好洁净室专用防尘服、面具和橡胶靴,然后踏上粘尘垫,
期刊
两个爱尔兰小伙子在市政工程部门工作。一天,他俩在街道上干活,一个人挖坑,另一个人跟在后面填土。他们从街道一边干到另一边,然后,又转到下一条街。这两人一整天都在拼命工作。  有個人搞不明白,他们这么卖力,到底是在做什么。于是,他问挖坑的人:“你们工作真是努力呀,可我不明白,你们俩为什么要一边挖坑,一边再填上呢?”  挖坑的工人擦擦额头,叹道:“我知道这看起来很奇怪。我们通常是三人一组,今天,种树的那
期刊
20世纪80年代,苏联启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雄心勃勃的计算机普及教育计划。在几乎没有个人电脑的情况下,先行者们凭借因陋就简的硬件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当时的青少年展示了通往信息时代的道路。一门必修课引发国际争论  1985年9月,苏联的九年级(初三)学生开始接触一门新的必修课:信息学和计算机技术基础。该课程旨在使编程同算术和俄语一样,成为青少年普遍掌握的必备技能。为实现这个目标,苏联政府编写了
期刊
美国纽约市有一个著名的植物园,每天吸引大批游客。人们纷纷前往观赏植物园内多姿多彩的花卉和形状奇特的盆景。植物园另一与众不同之处是其园门上方的一块告示牌,上书:“凡检举偷盗花木者,奖励200美元。”  好奇的游客問管理人员:“为何不按通常的习惯,写成‘凡偷盗花木者,罚款200美元’?”  管理人员不假思索地答称:“要是那么写,就只能靠我的两只眼睛。而现在,可能有几百双警惕的眼睛。”植物园为了防盗,可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