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建筑创作和美学的商业色彩也日益浓厚,建筑创作变成了开发商眼中的产品,一切为了经济上的成功目标而设计,而审美的多层次与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变化着的评价标准和对审美主体的注重等,成为对现代建筑审美的发展趋势。本文就现代建筑设计创作和审美的多元化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现代社会,从文化来说与古代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特征。现代社会是工业时代,它的经济特征在于商品化,强调价值、效益。就建筑来说,表面上是形式的不同,实质上则是在于价值和效益。到今天,美术已经不是外观的问题,而是精神的问题、哲学的问题。建筑也是一种美术,也需要同样的变化,而现在很多现象也都显示着这种倾向。但现代建筑的主流感觉上还停留在外形的领域内。随着建筑美学的商业色彩日益浓厚,审美的多层次与需求的多元化,变化着的评价标准和注重审美主体成为现代建筑审美的发展趋势。
1. 建筑设计创作应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1.1建筑设计应首要解决功能问题
功能是什么?功能就是空间使用者对空间环境的各种要求,包括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人类大量的活动要在建筑中进行,所有与人生理有关的问题都应得到解决,如呼吸、行走、坐、卧、进食、排泄、取暖、避寒等等。这是建筑设计要解决的第一步,也是人为自己创造空间的基本要求。其次,作为高等动物的人有比其它动物更高的需求。如:羞耻感(隐秘性)、光线、适宜的高度、声音。最后,应满足人们社会性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功能所体现的就是人(设计者)在充分考虑自身多种需求的条件下为人(使用者)所创造的空间环境。然后,人(使用者)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生活,这样的空间的优缺点又在生理及心理或是文化习惯上影响着人。
1.2建筑设计创作要处理好与城市的关系
讨论建筑设计的作用首先应该讨论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人类营造城市所投入的巨大劳动和智慧让一个个文明灿烂登场又黯然谢幕。今天即使古代文明灰飞烟灭了,但当我们看到遗迹的时候依然会为那壮美与精致而震惊。众所周知,人类在河流的渡口和道路的节点聚居形成了村镇,随着经济活动的开展,有了市场的出现,城市的功能骤然形成了,之后随着人口的剧增、交通的频繁和城市的扩展,人们创造了环境。所以建筑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风格与文明程度,从而得出“人创造了空间,空间反过来又影响了人”的结论。
2. 现代建筑设计创作的特征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以来,建筑就坚持面向大众的基本立场。为了降低成本和达到新时代面貌,现代主义完全取消装饰,实现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鲁斯提出的“装饰即罪恶”原则。在形式上出现了简单的立体主义外形,色彩基本是白色、黑色为中心的工业化的中性色,建筑由柱支撑,全部采用所谓的幕墙结构,遵守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形成一种单纯到极点、冷漠而理性的立体主义新建筑形式。我们可以把它的风格特点简单总结如下:
(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推广六面建筑和幕墙架构,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
(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反对在图板上、预想图上设计,而主张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规划,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3. 现代建筑设计的审美
现代建筑审美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3.1功能的审美
一切艺术形式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建筑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实用性,人有精神与物质的需要。建筑的功能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的,生理与心理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建筑的评价与审美中,功能的审美必然是一个基本的层面。这个层面的审美发展到今天,成为对建筑审美与评价、整体感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即建筑作为环境与场所,为人提供活动的场所的功能,这完全是出于对人生理心理上的需求,把功能当作一种创作语言、建筑美的表达方式将大大扩展。
3.2形式的审美
对形式的审美,建筑的形式更多地体现建筑对人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要的满足,著名哲学家罗杰·斯克鲁登在他的《建筑美学》中指出:“恰当的形式看上去很舒适,则必然会从中获得有效的视觉感受。”“所有的选择,都是从功能上相同的许多对象的混乱中抽取出来的,为了要建造的好,寻找恰当的形式,看上去很有效的视觉感受”。建筑的表达就是通过形式,无论是感官的感受、心理的感应、认识的联想,都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才能获得。
3.3意义的审美建筑
审美的最高层面是对意义的审美,透过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产生一种精神上最高层次的愉悦和美感,达到非功利的最高境界——象征状态。对建筑的这种功能,符号美学创始人苏珊·朗格认为,建筑的抽象符号是人所创造的文化的凝聚,它是一种形式象征。古典美学家如黑格尔早就直接把建筑作为象征型艺术的代表,作为现代建筑先驱的柯布西埃也谈到“除了显露结构和满足需要外,建筑还有别的意义和目的。建筑,这是最高的艺术,它达到了柏拉图式的崇高、数学的规律、哲学的思辩、由动情的协调产生的和谐之感。”
4. 现代建筑创作的人情化设计
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七次大会发表了《蒙特利尔宣言》,其开头的第一句是:“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世界建筑史表明,人类的建筑活动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而且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的魅力,多数是由于建筑艺术的魅力营造出来的。因此,要充分理解建筑,就必须还建筑活动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人文精神。同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居住心理,在人对居住环境的需要中,最大的需求还是人的互助互爱的邻里关系,社会交往和回归自然等需求。人从来就是群居而生,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是人类之间能建立起相会信任關爱的和谐关系的基础。我们现如今的住宅区有必要更好的考虑供居民交往,休闲活动的公共场所的设置,而这些人情化的设计理念正是我们应当从阿尔瓦的居住设计中应该学习的,从人的内心出发,将社区营造成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空间,让每个家庭在这样的空间中找到真正的归属感,存在感。就如同阿尔瓦所言在:“一个城市的邻里应该是一个小型的能自我维持的单元,在小范围内赋予居民以场所归属感,并且表现出城市特征,用来区分出特定的场所”。
5. 结语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坚固、适用、美观”的审美标准已被改变。自后现代主义提倡多元论和大众艺术以来,建筑学的理论已引入许多新观念,把建筑创作和审美推向一个新的天地,是多元化时代的要求,是信息社会的普遍文化倾向。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建筑表达象征意义的重要性,这种境界的修养对建筑师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裴菁菁. 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探讨[J].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1,(02) .
[2] 刘勃.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J]. 价值工程, 2011,(06) .
[3] 梁丽莉. 浅谈小区住宅建筑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5) .
[4] 黄瑜,罗涛,纳剑峰. 当前住宅建筑设计分析与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4) .
[5] 张志兵. 浅谈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6) .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方法;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现代社会,从文化来说与古代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和特征。现代社会是工业时代,它的经济特征在于商品化,强调价值、效益。就建筑来说,表面上是形式的不同,实质上则是在于价值和效益。到今天,美术已经不是外观的问题,而是精神的问题、哲学的问题。建筑也是一种美术,也需要同样的变化,而现在很多现象也都显示着这种倾向。但现代建筑的主流感觉上还停留在外形的领域内。随着建筑美学的商业色彩日益浓厚,审美的多层次与需求的多元化,变化着的评价标准和注重审美主体成为现代建筑审美的发展趋势。
1. 建筑设计创作应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1.1建筑设计应首要解决功能问题
功能是什么?功能就是空间使用者对空间环境的各种要求,包括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人类大量的活动要在建筑中进行,所有与人生理有关的问题都应得到解决,如呼吸、行走、坐、卧、进食、排泄、取暖、避寒等等。这是建筑设计要解决的第一步,也是人为自己创造空间的基本要求。其次,作为高等动物的人有比其它动物更高的需求。如:羞耻感(隐秘性)、光线、适宜的高度、声音。最后,应满足人们社会性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功能所体现的就是人(设计者)在充分考虑自身多种需求的条件下为人(使用者)所创造的空间环境。然后,人(使用者)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生活,这样的空间的优缺点又在生理及心理或是文化习惯上影响着人。
1.2建筑设计创作要处理好与城市的关系
讨论建筑设计的作用首先应该讨论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人类营造城市所投入的巨大劳动和智慧让一个个文明灿烂登场又黯然谢幕。今天即使古代文明灰飞烟灭了,但当我们看到遗迹的时候依然会为那壮美与精致而震惊。众所周知,人类在河流的渡口和道路的节点聚居形成了村镇,随着经济活动的开展,有了市场的出现,城市的功能骤然形成了,之后随着人口的剧增、交通的频繁和城市的扩展,人们创造了环境。所以建筑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风格与文明程度,从而得出“人创造了空间,空间反过来又影响了人”的结论。
2. 现代建筑设计创作的特征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以来,建筑就坚持面向大众的基本立场。为了降低成本和达到新时代面貌,现代主义完全取消装饰,实现奥地利建筑家阿道夫鲁斯提出的“装饰即罪恶”原则。在形式上出现了简单的立体主义外形,色彩基本是白色、黑色为中心的工业化的中性色,建筑由柱支撑,全部采用所谓的幕墙结构,遵守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形成一种单纯到极点、冷漠而理性的立体主义新建筑形式。我们可以把它的风格特点简单总结如下:
(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便性。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推广六面建筑和幕墙架构,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
(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反对在图板上、预想图上设计,而主张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规划,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3. 现代建筑设计的审美
现代建筑审美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3.1功能的审美
一切艺术形式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建筑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实用性,人有精神与物质的需要。建筑的功能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的,生理与心理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建筑的评价与审美中,功能的审美必然是一个基本的层面。这个层面的审美发展到今天,成为对建筑审美与评价、整体感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即建筑作为环境与场所,为人提供活动的场所的功能,这完全是出于对人生理心理上的需求,把功能当作一种创作语言、建筑美的表达方式将大大扩展。
3.2形式的审美
对形式的审美,建筑的形式更多地体现建筑对人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要的满足,著名哲学家罗杰·斯克鲁登在他的《建筑美学》中指出:“恰当的形式看上去很舒适,则必然会从中获得有效的视觉感受。”“所有的选择,都是从功能上相同的许多对象的混乱中抽取出来的,为了要建造的好,寻找恰当的形式,看上去很有效的视觉感受”。建筑的表达就是通过形式,无论是感官的感受、心理的感应、认识的联想,都要通过具体的形式才能获得。
3.3意义的审美建筑
审美的最高层面是对意义的审美,透过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产生一种精神上最高层次的愉悦和美感,达到非功利的最高境界——象征状态。对建筑的这种功能,符号美学创始人苏珊·朗格认为,建筑的抽象符号是人所创造的文化的凝聚,它是一种形式象征。古典美学家如黑格尔早就直接把建筑作为象征型艺术的代表,作为现代建筑先驱的柯布西埃也谈到“除了显露结构和满足需要外,建筑还有别的意义和目的。建筑,这是最高的艺术,它达到了柏拉图式的崇高、数学的规律、哲学的思辩、由动情的协调产生的和谐之感。”
4. 现代建筑创作的人情化设计
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七次大会发表了《蒙特利尔宣言》,其开头的第一句是:“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世界建筑史表明,人类的建筑活动不仅是一项物质生产活动,而且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一座城市的魅力,多数是由于建筑艺术的魅力营造出来的。因此,要充分理解建筑,就必须还建筑活动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人文精神。同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居住心理,在人对居住环境的需要中,最大的需求还是人的互助互爱的邻里关系,社会交往和回归自然等需求。人从来就是群居而生,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是人类之间能建立起相会信任關爱的和谐关系的基础。我们现如今的住宅区有必要更好的考虑供居民交往,休闲活动的公共场所的设置,而这些人情化的设计理念正是我们应当从阿尔瓦的居住设计中应该学习的,从人的内心出发,将社区营造成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空间,让每个家庭在这样的空间中找到真正的归属感,存在感。就如同阿尔瓦所言在:“一个城市的邻里应该是一个小型的能自我维持的单元,在小范围内赋予居民以场所归属感,并且表现出城市特征,用来区分出特定的场所”。
5. 结语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坚固、适用、美观”的审美标准已被改变。自后现代主义提倡多元论和大众艺术以来,建筑学的理论已引入许多新观念,把建筑创作和审美推向一个新的天地,是多元化时代的要求,是信息社会的普遍文化倾向。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建筑表达象征意义的重要性,这种境界的修养对建筑师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裴菁菁. 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探讨[J].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1,(02) .
[2] 刘勃.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J]. 价值工程, 2011,(06) .
[3] 梁丽莉. 浅谈小区住宅建筑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5) .
[4] 黄瑜,罗涛,纳剑峰. 当前住宅建筑设计分析与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4) .
[5] 张志兵. 浅谈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