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参观者视角的科技馆展项设计评价

来源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上海科技馆“地壳探秘”展区中的“地震历险”展项为例,从参观者的视角,研究展项设计意图与观众学习效果之间的差距,分析心理及行为模式、展项布置、信息引导等要素对学习者知识理解的影响,以期对科技馆科普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场馆学习 展项设计 参观者视角
  1 理论基础
  一般来说,设计师基于布展初期的设想,利用展项设计的基本原则——易用性、安全性、教育性、科学性以及趣味性,设计出符合大众需求的科技馆展项。然而,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设计师,也要站在参观者的视角,建立一套合理的设计方法和准则。
  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展项设计对观众学习行为的作用与理论预测是否相同。具体而言,可分成以下三方面内容:(1)观众在展区中的行为方式;(2)展项设计的预期效果;(3)观众的行为表现与预期效果是否趋于相同。如图1所示,通过先前的研究问题,导出了本文的写作思路。
  借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对非正式环境下科学学习的评估框架(见图2),笔者就上海科技馆“地壳探秘”展区进行定点观察、计数统计,并针对展区中最受欢迎的“地震历险”展项,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觀众的知识反馈情况,从而得出研究结论:在参观者眼中,什么样的展项才是寓教于乐、激发潜能的。
  2 “地壳探秘”展区概况
  上海科技馆“地壳探秘”展区旨在探索太阳系中的这颗蓝宝石、破解哺育生命的地球密码,采用场景创设、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向观众揭示了人类所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动态旋转的球体”,它时刻处在运动过程中,具有其客观的运动规律。
  如图3所示,“地壳探秘”展区占地面积达2 200 m2,分为上下两层,连接两层的工具是“时光隧道”,设计师巧妙地利用电梯来营造出时空转换的效果。整个展区是一条单行线路,参观路线为“从太空看地球→深入地壳探秘→站在地表看上海”,依次表现了地球的所在方位、物质构成、运动情况、地表特点等内容。
  “地壳探秘”展区共有九大主题:(1)地球家园;(2)地下宝库;(3)地壳历史;(4)化石燃料;(5)地震由来;(6)火山之旅;(7)海洋之旅;(8)喀斯特地形;(9)上海地质变迁。展项群包括:(1)“磁悬浮地球厅”;(2)“奇妙的矿物晶体”“有用的矿物资源”“中国的优势矿产”“岩矿知识多媒体查询台”;(3)“地层是研究地球历史的‘天书’”;(4)“煤矿石油分布”“寻找优质煤”“海上采油”“陆上采油”“地震波探油模拟器”;(5)“张衡地动仪”“观察震波”“地震历险”“建筑与抗震”;(6)“火山景观”“火山剧场”;(7)“浅海生物标本”“绚丽多姿的浅海珊瑚礁”“浅海景观”“月亮与潮汐”;(8)“奇特的喀斯特地貌”;(9)“俯视上海”“上海变迁”。
  如表1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地壳探秘”展区中最受欢迎的五个展项分别是“地震历险”“火山景观”“磁悬浮地球仪”“时光隧道”“张衡地动仪”。“地震历险”“张衡地动仪”两个展项为演示项目,其中“地震历险”展项为半小时一场,“张衡地动仪”展项为每小时一场,故观众参与度相对较低。下面就以“地震历险”展项为例,了解观众对于科技馆展项的参观需求及满意程度。
  ■
  3 对“地震历险”展项的评估
  3.1 展项介绍
  地震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地壳运动方式。强烈地震和它引发的海啸,会带来巨大的灾害。我们怎样监测和预报地震?如何减轻地震灾害?在地震中又该如何保护自己?“地震历险”展项模拟了一场大自然5~6级的地震,观众可体验地震来临时的震感与强度,学习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应急的逃生方法等一系列相关知识。突然,脚下的大地颤动了起来,先是上下跳动,接着是剧烈的摇晃,站不稳,蹲不下……最令人震撼的是震后场景,到处都是残破不堪,给人一种强烈的带入感,进而对自然的力量产生敬畏之心。
  3.2 评估内容
  (1)发展科学兴趣
  兴趣包括学习者可能体验到的兴奋、惊奇和惊喜以及使这种体验切中主题并且有意义的知识和价值观。与兴趣相关的情绪是影响思维和学习的一个主要因素,这些情绪帮助人们学习,并且能够延长记忆保持的时间。此外,人们关心那些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兴趣对其所学的内容起着很强的筛选作用。
  发展科学兴趣指活动促进人们了解自然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动机。非正式环境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参与者有机会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甚至学习的方式。其利用激发性的、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引发参与的兴趣,为学习者创造了体验一系列积极感受以及处理和寻找其所学内容意义的机会。
  如图4所示,“地震历险”展项借助它的展项名称、展项外观、展项人气、知识学习及参与方式,激发了观众的科学兴趣。
  “地震历险”展项为什么吸引了你?
  观众A:地震是种灾害,现实中最好不要碰到。(展项名称)
  观众B:觉得好玩。(展项外观)
  观众C:看了电视剧《欢乐颂》之后来的,这里是取景地之一。(展项人气)
  观众D:这是个热门展项,排队领预约券的人很多。(展项人气)
  观众E:在汶川地震之后,想要多接受一些这方面的教育。(知识学习)
  观众F:想知道地震来临的时候该怎么办。(知识学习)
  观众G:感受大地的运动。(参与方式)
  观众H:体验“恐惧”。(参与方式)
  观众I:孩子看不懂,也不一定听得进,就需要这种互动形式。(参与方式)
  观众J:曾经亲身经历过地震,所以想再试试。(参与方式)
  (2)理解科学知识
  对自然现象的学习,包括对新事物的感知和表达、对镶嵌在交互经验中概念的理解、对先前知识的强化等。我们要在科学观点与日常生活之间建立联系,这也是建立系统化知识结构的基础。   通过参与“地震历险”展项,88.75%的观众表示获得了相关的科学知识,甚至有人提到一些专业术语,比如“震源”“震中”“震级”“烈度”等。
  你有什么收获吗?
  观众A:地震的时间好短啊。
  观众B:原来地震是上下左右一起摇的呀。
  观众C:体验很真实,还有余震呢。
  观众D:这只是个游戏,感觉地震没那么恐怖。
  观众E:以为会很惊喜,其实并没有。
  如果发生地震,你学会自救了吗?
  观众A:会,要找三角地带。
  观众B:会,去卫生间。
  观众C:会,应急演练做得很好。
  观众D:碰上地震不能自乱阵脚,要沉着应对,快速逃离。
  观众E:到时候见招拆招吧。
  观众F:跑!
  观众G:没发生过,不知道。
  观众H:记不住。
  (3)从事科学推理
  关注于科学探究与科学推理的技能,这两者是密切关联的,并且通常与概念性知识一起被同时考察。非正式环境为学习者提供机会参与真实性探究,这种探究没有覆盖特定内容的压力,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学习者可针对科学现象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
  通过参与“地震历险”展项,只有极少数的观众(3.3%)能联想到预测地震的“张衡地动仪”,并大致说出它的工作原理。
  你知道张衡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吗?
  观众A: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观众B:力学上的惯性原理,可判明地震方向,并控制相应机关。
  观众C:好像与地震波有关?
  观众D:知道,但说不上来。
  观众E:有争议,听说是伪科学。
  观众F:不知道。
  (4)认同科学事业
  认同科学事业是指人们如何感受和认识他们自己在相关科学活动中的行事权,这一变化通常反映在生活中学习者与他人的行为中。当人们反省过去发生的事时,能够回溯性地体验到一种主观意志或者归属感,这种感受与当前活动相关联,并通过想象投射到未来。因此,身份认同将影响科学参与和学习,引导学习者对科学实践的逐渐深入。
  大多数观众都对“地震历险”展项比较认可,并表示会与他人分享。
  对这次参与“地震历险”展项之后得到的知识,你会去和别人说吗?
  观众A:这是一个传播科学的好方法,我会告诉朋友们的。
  观众B:会,这是个有意思的谈资,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观众D:会,每天都在分享。
  观众C:如果聊到这个话题,会说的。
  觀众E:小孩子肯定会的吧。
  观众F: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家应该都知道吧。
  3.3 评估结果
  综上所述,“地震历险”展项对观众有一定的吸引力,并有助于观众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还存在一些缺陷:(1)成人观众与儿童观众对该展现的看法不同,成人观众比较感兴趣,而儿童观众则不太感兴趣,因此不适宜作为亲子活动;(2)虽说是一个很好的科学体验,可对于所学知识的引申,并没有起到启发的作用。
  4 问题与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设计师的初期设想与实际运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观众反馈来看,上海科技馆“地震历险”展项可以说是一件较为成功的作品。但这个最受欢迎的展项,却不是参与度最高的那个,确实令人感到惋惜。究其原因,这是过高的人气所导致的,对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发放预约劵的措施来控制人流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何才能让科学传播的效益最大化呢?笔者认为:场馆运行可按情况分为淡季和旺季。对于热门展项的管理,应据此稍作调整,实现“淡季做深、旺季做广”。
  致谢
  特别感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赵健副教授对本文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胡学增.地壳探秘[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2]菲利普·贝尔,布鲁斯·列文斯坦,安德鲁·绍斯,等.非正式环境下的科学学习:人、场所与活动[M].赵健,王茹,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4.
  [3]郁红萍.从地震模拟平台的研制应用——谈科技馆科普展项研发应重视的若干问题[J].科协论坛,2011(8):41-42.
  [4]周文婷.让科普互动更多面——厦门科技馆“抗震集结号”项目[J].中国科技教育,2014(2):52-53.
  [5]王莉,显清,王恒.科学技术博物馆展品教育作用的评估[J].中国博物馆,1989(4):45-48.
  [6]郑念,廖红.科技馆常设展览科普效果评估初探[J].科普研究,2007(1):43-46,65.
其他文献
近年国内科技馆的建设热潮迭起,前往科技馆参观的人数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引起了相关领域的关注。比如观众在场馆中做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是否发生了有意义的学习,存在哪些阻碍学习发生的现实因素,如何充分释放博物馆的教育潜能等。《解读科学中心与博物馆中的互动:走向社会文化视角》一书为我们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答案。该书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有关博物馆互动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为理解博物馆学习提供
编者按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长三角地区的合作与发展,明确指出“要继续完善长三角地区合作协调机制,加强专题合作,拓展合作内容,加强区域规划衔接和前瞻性研究,努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可见,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确立的重大发展战略,上海要发挥好世界级城市群核心
摘 要 对博物馆观众的参观行为进行观察是了解观众行为特点和展览是否具有吸引力的有效方式,也是博物馆进行展览评估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上海自然博物馆“灭绝:并非世界末日?”展览中的200位观众,以非干预式观察法记录观众的参观行为,并辅以访谈的方式来了解观众的实际学习效果。研究发现,互动型展品和大型标本对观众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展品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展品的位置陈列会影
新一代奥迪Q7采用了奥迪最新的外观设计理念,使得新车看起来很有力量感。新Q7配备了三排座,其中第三排座椅可以进行电动折叠。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5050×1970×1740(mm),轴距达到2990mm。  新一代奥迪Q7的前后悬架由现款车型的前后双叉臂结构变为前后五连杆结构。配备了自适应悬架系统,可根据车辆行驶状态的不同调整车身高度。  Q7e-tron3.0 TDI 搭载由3.0TDI柴油机和电动
摘 要 “虚”与“实”的美学语言关系问题在传统架上艺术时期,主要依靠对二维平面符号进行赋形、着色和构图,从而达到相生融合的统一意境。而在历经了现成品到装置艺术的材料拓展后,当代艺术裹挟在数字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浪潮中,转向对数字装置艺术交互体验的探索。现今,以电子数码、信息科技和生物化学等为主导的新媒介艺术展鳞次栉比,其科技手段在运用和传播过程中,为观众建构出基于互动体验的艺术虚实。这种虚
摘 要:本文针对该款发动机的用途和类型,通过分析不同材料的属性和特点,确定DPF载体所用材料为堇青石;结合某款发动机DPF的实验数据,构建了一维DPF模型,得到发动机排气背压与碳烟沉积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压降曲线变化的原因;针对不同发动机工况,提出不同的再生控制策略以及喷油系统参数的优化方向,满足DPF再生要求;构建了DPF三维模型,研究了不同时刻DPF内部气体流速分布,并分析了流速变化的原因。
写作是一种孤独的心灵探索,当我们在电脑前绞尽脑汁,想用最准确的语言去捕捉人类最复杂的情感,再现世事最细微的变幻时,一种艰难的跋涉感相伴始终。当思维黏滞之时,打开微信或QQ,拉动屏幕,开始一连串无差别的点赞或跟一帮文友进行文艺腔的瞎扯淡后,依旧不能减轻心中沉郁的苦闷感,关上手机,长叹一声,依旧在电脑面前继续这种孤独的蹉跎。我想,很多作者大抵和我是一样的。  然而写作又是喧闹的,笔下的情感澎湃汹涌,笔
常常就在想,屈指算来,从前的日子距离而今也不过一柞远吧,可是拿一些人和事做对比,今昔变化咋这么大呢?  偶尔翻看老电影,就觉得镜像里迎面而来的几十年前那些人物,那一个个男女老少,跟今天的人们面相上都有着微妙的差异。这差异当然与人类进化扯不上关联(那进程是以万年为基本计量单位的),也不仅是衣着打扮上的“代沟”导致的时尚与陈旧的反差。往本质上说,是人的内在心性在面部表情上有着不同的表现一当年的人们,总
摘 要 为更好地满足公众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南京博物院基于分众服务理念建立了智慧服务系统。在为公众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结合常规性观众调查工作,创新调查方式,从观众的特征、行为和满意度三个方面来了解观众。观众的反馈信息验证了南京博物院“分众化服务”的可行性,提升了服务质量,为南京博物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 分众化服务 观众调查 南京博物院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精
程振彪  196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终身),武汉市汽车行业协会顾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江汉大学特聘客座研究员,历任东风汽车公司科技情报研究所总工程师、东风汽车公司副总工程师。  长期以来,程振彪一直致力于国内外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跟踪研究,成果甚丰,已出版专著、译著数十部,共计1000余万字,先后获国家、部(省)级等各类奖项及科学技术进步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