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教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l87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可]人格的塑造是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学习生活环境的变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思潮多元化,使大学生人格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应从教育教学各因素的建设、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社会环境的改善入手,来塑造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大学生 人格塑造 心理教育
  
  大学生的人格健康影响着他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前途。做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其人格的不完善也影响着国家的未来与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很重视人格培养。
  
  一、人格的影响因素
  
  人格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需要、理想、信念等。人格的塑造是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先天遗传因素。基本情绪、生命冲动等个性中的下层成分容易遗传,而上层成分如理想、信仰、世界观则明显地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的是一种可能性。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环境则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2.后天环境因素。①家庭影响。人格中的信任感、语言能力、交往能力、情绪的稳定性等,都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②地理环境的影响。比如牧民,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形成了粗犷、豪迈的性格特征。而南方居民生长在水乡泽国的环境中,则形成了细腻的情感特征。③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风气和风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维和道德观念。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如性格、价值观等,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较大。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如民族性格等。④学校影响。一个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影响是直接而明显的。在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下,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教师的不公正表现会导致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质的降低。
  
  二、当代大学生人格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溺爱的家庭环境影响下,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随着学习生活环境的变迁,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人格理念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变化。由于大学生心理发生变化,而他们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因而大学生情绪变化起伏大,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激烈的学习和就业竞争,使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惑,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自我价值迷失、诚信意识淡泊、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人格缺失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如自卑、抑郁、孤僻、悲观、鲁莽、急躁、害羞、多疑、狭隘、焦虑、怯懦、懒惰、狭隘、拖拉、焦虑、虚荣、自我中心等。形成了以下几种常见类型的人格。
  偏执性人格: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隘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
  回避型人格:退缩,孤僻,胆怯,沉默和怪癖,不爱社交。当面临内心的冲突时,他不是选择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一味的迁就忍让。
  情感性人格:持续性情绪抑郁低落,或持续性的情绪高涨,也可以是两者交替出现。
  强迫性人格:平时常有个人不安全感和不完善感,因而焦虑、过分的自我克制,过分的自我关注,以自我为中心。
  
  三、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标准
  
  人与人之间显著的差别在于人格。健康人格意味着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拥有自由和责任的人,而不是一个感情冲动的消极工具或他人所期望的人。对他人方面,健康人格也把他人看作是一个人,而不是物或工具。
  1.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为国家为民族而奋斗,有时代使命感。
  2.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能够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努力发展身心潜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即将为之付出的努力,而不会因高估或低估自己而痛苦。
  3.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归属感,在人际关系中能够相互沟通理解,尊重信任他人,同时也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接纳。
  4.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乐于奉献社会,能够正确观察和了解社会现象,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跟上社会发展的主流,对新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情绪稳定,心胸开阔。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不怕挫折有毅力,对前途和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
  6.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和想象力,没有认知障碍,各种认识能力有机结合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人格教育的实施过程是对学生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的过程。应从教育教学各因素的建设、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社会环境的改善入手,来塑造学生的人格。
  1.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水平影响着人格发展的水平,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前提条件。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选修课和专题讲座,开展相关的文娱活动,让学生多渠道接触心理方面的知识,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状况,进行自我调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敏于探索。经常失败和受到他人的否定,自尊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就可能对自我的评价产生偏离。因此,应多采用赞许、表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充分发挥宣传的导向作用。不断加强道德教育、日常行为教育,在大学校园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介绍先进的人格理论和人格失衡的矫正途径,塑造健全人格人文氛围,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积极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加强社会公德教育。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扩大交往与接触机会,让学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融入集体,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格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5.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文化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优化人格整合的过程。无知容易使人自卑、粗鲁,而丰富的知识则使人自信、理智等。在丰富其知识底蕴的同时,强化思维训练。许多理工科大学生缺乏人文知识,文科大学生缺乏科学精神,这对于人格的健全发展是不利的,应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
  6.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榜样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高等教育中教师能否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对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人格依然至关重要。目前,某些大学生诚信缺失就与某些教师诚信缺失不无关系。只有具备良好人格的大学教师,才能以积极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培育出具有良好人格的大学生。因此,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就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
  7.建立健全人格发展、约束机制。通过健全的规范和机制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调控,保证其思想品德沿着健康方向发展。鼓励和强化正确的行为,制约或惩罚违背社会规范的言行,从而使学生明确是非,掌握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逐步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格。
  本文系2006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批准编号:SZ0612
  
  (作者单位:江西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自发型科技创新组织的管理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设立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我校自发型学生创新组织的摸索、创建、完善,来探讨更好的学生创新之路。  【关键词】自发型科技创新组织 自我管理 自我培训 自我发展    高职教育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更贴近市场,更贴近企业,它的人才培
简约化教务管理流程在分析现有流程的基础上,需对教务系统进行改进。本文以外语等级考试及岗位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的跟踪记录为例,研究了信息技术下的教务管理简约流程的实现。
期刊
目的 通过观察高胰岛素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msis,AS)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
今年7月下旬敦化市官地镇兽医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共同参与,处理了一例疑似猪瘟病猪的检疫和无害化处理,现报告如下。1产地检疫处理2015年7月25日下午
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发展党内民主是逐步推进人民民主的必然选择,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的,是我国政治生活历史
本文对大学生宿舍管理与服务的教育意义进行了重新思考。并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尝试从建设宿舍文化入手,探索实现宿舍教育意义新定位的途径。
[摘要]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骨干力量,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保证。本文从辅导员的定位、辅导员的配备与选聘、辅导员的培养发展与管理考核三个方面,论述应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队伍建设 配备管理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共报告性病患者4002例,与去年同期5709例相比减少1707例,下降率为29.9%,现将疫情分析如下。 流行病学资料 1.病种构成 除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GV)外,其它7种监
现在的网络有点乱——病毒木马横行用户心里有点烦——杀毒软件的升级速度跟不上病毒的更新速度,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技巧,利用系统权限防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