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经济法学人才培养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jh9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契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国务院等有关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三亚学院推出饱和度、深度和学习紧张度的“三度”课程建设和新时代人才培养彰显时代意义。结合国际经济法学内容丰富复杂、国际性实践性强等学科特点,明确国际经济法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标准,结合国际经济法学课程难点,探求国际经济法学人才培养机制,处理好国际经济法学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中的若干关系平衡,以期保证国际经济法学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取得预期良好效果。
  关键词:“三度”课程建设;关系平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5-0090-02
  三亚学院以课程的饱和度、深度和学习紧张度之“三度”课程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契合教育部《关于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对新时代本科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新标准。就国际经济法学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中的难点与应对展开分析,引发大家对国际经济法学人才培养和“三度”课程建设的关注。
  一、国际经济法学人才培养和“三度”课程建设的目标和难点
  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①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②对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对高素质卓越法律人才的需求,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形势和学院招生新变化。三亚学院围绕提升学生竞争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对标“五种品质”和课程大纲国际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期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国际经济法学课程“三度”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围绕国家法治建设和海南本地经济建设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践行明法笃行、知行合一,主动适应法治建设新要求,在国际经济法教学中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结合点,深化国际经济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国际经济法学实践教育,争做一流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为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源于国际经济法学自身特点与教学实践,国际经济法学“三度”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中存在如下难度与问题。
  第一,结合饱和度,国际经济法学体系复杂、内容丰富。国际经济法学涉及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税收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其中,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包括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等内容,国际投资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内容。面对如此众多的内容,在30学时的时间内教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国际经济法学具有非常大的挑战。
  第二,结合深度,国际经济法学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学习国际经济法学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国内法与国际法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对教师与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国际条约作为国际经济法的主要渊源之一,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世贸组织法律制度、国际税收法律制度及国际经济争端解决等方面,需要教师、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语阅读和理解能力。
  第三,结合紧张度,国际经济法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要求。国际经济法学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税收等诸多领域关系密切,要求教师与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学生适应未来国际经济法律职业的要求。目前三亚市内的国际经济交往还是很有限,学生能够直接接触与参与的国际经贸实践较少,导致学生感到国际经济法离他们太过遥远,缺乏现实感。
  二、国际经济法学人才培养和“三度”课程建设中难点应对
  结合国际经济法人才培养目标,从国际经济法的史、论、方法、技术等四个维度构建核心专业知识和努力。在国际经济法课程建设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对学生的关注和投入,注重学生的课程质量自信和学业自信,取得与同辈群体的竞争优势。切实提高课程质量和效果,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学习革命,成就学生梦想。
  首先,饱和度的措施。在国际经济法授课大纲中明确列出每次课前预习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随堂测试。国际经济法课程坚持问题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设计兼具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基础性及前沿性;在课堂上既注重教师的知识讲授,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有序地组织课堂活动;在教学当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升学习的效能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安排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演示等环节;根据国际经济法的前沿发展以及有关考试内容不断地充实、丰富课件、案例、习题等资料,坚持以开放式和研究性课题为主,比如上学期将结合新近的中美经贸摩擦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设计题目;授课教师充分利用Officer等时间进行有关面对面、微对微的辅导。
  其次,深度的措施。包括指示重组、思维培养、知识运用方面内容。在保证国际经济法专业知识架构系统性条件下,教师注重知识的广度、深度、关联度,多维度构建国际经济法系统知识的逻辑与体系,将看似松散的国际经济法各部门有机的组合起来,构筑有机的国际经济法知识体系;提高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培养,增加學生的问题意识,注意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在国际经济法授课中,创设问题,使学生质疑、反思,法学问题答案非唯一性,允许多种观点的并存,鼓励学生自圆其说,从多种方案中基于不同立场选择最佳方案。将国际经济法的专业知识转化为一种处理国际商事合同谈判、国际商事合同拟定、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草签以及国际商事仲裁等真实情景中来解决复杂的问题,使得学生感受学习的深度、获得成就感与快乐感。
  最后,紧张度措施。包括学业任务、学习投入、课程考核方面内容。根据国际经济法授课的进程,结合各章节内容,指定阅读书目、专业期刊以及专业的论文,培养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坚持贯彻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综合评定。国际经济法课程坚持日常出勤、课堂表现、随堂测试、阶段性测验、期末考试,平时与期末各占50%。考核资源方面,根据国际经济法的课程特点,结合以往的司法考试题库,以及普通高校的国际经济法专业硕士题库,建设高标准的试题库。   三、国际经济法学人才培养和“三度”课程建设中若干关系的平衡
  《论语·先进》:“过犹不及。”汉贾谊《新书·容经》:“故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这是指事情做得过分了,就像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技艺培养与价值判断的关系平衡。国际经济法教学兼具专门性技艺培养和价值判断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进行国际经济法专业知识与技艺培养外,更要注重学生善恶好坏、是非观的确立,要关注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注重学生视野与情商发展,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充满理想的充实的人。落实三亚学院之“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进社会”培养目标。
  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关系平衡。国际经济法是实践性强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实务为中心培养学生法学思维方法、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解释与适用的能力。克服国际经济交往实践距离学生较远的困难,国际经济法教学中坚持引用新近的真实案例、时事导课,做好每次理论课程的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鼓励学生对问题分析、解决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法学不同于数学之“答案非唯一性”,培养学生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之“自圆其说”,并注重及时总结和引导学生反思。如在国际投资法律制度授课中,引导学生关注中美关系变化,关注美国、德国等国家对中国跨境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新动态。
  扎实法律基本功与自主学习能力關系的平衡。国际经济法授课中要求学生既背国际条约,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中英文条款,又能讲理论,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在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应与学生说我们生在一个学习型社会,我们又选择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尚未离校时有些法律法规就有了新近的修订,因此大学期间比具体知识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尤其是快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要擅于收集、整理与占有资料,这方面可以在案例中查找、陈述、分析,可以在论文写作中培养。
  相关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关系的平衡。国际经济法相关知识的输入可以源于课上授课教师的讲解、课下授课教师officehour时间的指导或学生的自己阅读。国际经济法相关知识的输出可以表现为课上的案例、问题的分析回答、试卷解答、论文撰写、国际商事合同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协商、草拟等口头、书面形式。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大学四年的法学学习中“输入”就是为了日后在社会上一展宏图的“输出”。在课上强调“让我听到你的声音”走到学生中间去听他们对国际经济法相关问题的分析与阐释。
  总之,在国际经济法学人才培养和“三度”建设中,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开阔学生视野和熟悉国际规则,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教育,加大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培养力度,国际经济法课程既要传授专业知识,又要注重价值引领,以中国立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其成长为现时代需要的国际经济法学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梳理中美户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以中、美景观大道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川藏线户外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川藏线;美国蓝岭公路;户外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6-0160-03  户外运动,是以自然环境为场地,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性质的体育活动项目群。早期的户外运动实质上是一种
期刊
摘 要:十九大提出,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目标。在互联网背景下,改善和加强在线公共就业服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在线公共就业服务尚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英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前列,在公共就业服务方面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基于此,总结英国在线公共就业服务的实践以及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电子政务;在线就业;公共就业服务;公共职业介绍  中图分类号:F241.4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增强经济活力、提高经济绩效的基本手段。公司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公司治理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逐步完善和成熟。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不难看出,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受到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和研究。在结合公司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选取方大集团这一典型实例,分析其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方大集
期刊
摘 要:随着扶贫工作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政府的扶贫模式从解决指标式扶贫已经进入到发展产业惠农的层面。伴随着农村能源革命的浪潮,发展光伏产业,形成长效规模效益和脱贫长效机制,又是一道摆在时代发展中难题。通过河南省政府与河南金冠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的实例,探究政府在扶貧模式中承担的角色,得出政府在其中的定位应当为资金的资助者、产业准入门槛的考察者、优秀企业的招募者、全过程的监督者和产业发展的引导者等。
期刊
摘 要:以黑龙江省的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三个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的共性规律,探究其“五化”协同发展的示范作用,以期找出三市耦合协调规律,从而提出针对性意见,为其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并对其余地级市提高地区发展质量形成示范作用。结合“五化”指标评价体系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三市2000—2016年的发展数据进行测算,基于三市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同时运用灰色预测得到2017—
期刊
摘 要:通过介绍学习传统文化对提升干部文化素养的意义,阐述党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提出了对政法干部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启示,为政法干部培训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政法干部培训;文化自信;干部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5-0088-02  引言  我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
期刊
摘 要: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得生鲜电商行业出现了一系列的创新模式,前置仓模式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相对于传统生鲜电商模式,前置仓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选址优势和规模化效应上。同时,该模式过于依赖资本输血,较难往二线城市扩张的缺点也十分明显。鉴于此,从用户运营、成本控制等角度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优势;劣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F731.365.1 文献标志码
期刊
摘 要: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用电量对现有用户进行归类,建立相关财务数据模型,对电力营销价格进行多维监测和分析,提高电价的准确性,并及时、准确地纠正偏差,实现售电均价水平。  关键词:电力公司;分时电价;电价精算  中图分类号:F426.61;F2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5-0137-03  一、电价精算研究意义  
期刊
摘 要:首先,将出租车市场细分为传统出租车(包括网络预约出租车和巡游车)和网约车(专车和快车)。其次,在分析居民出租车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由于网约车动态计价变化所引起的出租车不同运营模式(网约出租车、巡游车、专车和快车)的客流变化情况进行Agent建模,并基于西安市现实数据探究出租车不同运营模式在高峰与非高峰的市场占有率变化规律,即乘客流动规律。结果表明,网约车分时段动态计价使传统出租车高
期刊
摘 要:大量研究表明,不同金融市场之间具有不可忽视的联系,股票作为金融资本市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与其他金融证券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针对不同金融市场的相互影响问题,以恒生、上证指数为例,提出建立神经网络模型。以两种指数的每日数据为样本,利用GRU(递归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时间记忆性能,刻画出在加入不同证券指数特征的影响下,对上证股票指数收益的波动情况进行预测研究。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GRU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