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体育消费观之我见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e15807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没有高素质的消费者,就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当代中小学生是一个特殊性质的消费群体,其消费心理和行为影响着学业进步、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今天的中小学生生活在时尚的校园里,良好的体育消费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现。
  关键词:中学生 体育 消费观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人们健康意识和体育意识的增强,以及体育运动生活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深入,人们对体育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增长。体育消费是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购买体育相关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等需要的过程。狭义的体育消费则指那些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它包括观看体育比赛或体育表演、购买运动器材、从事体育活动等。体育消费不仅是指人们买票去观看各种体育比赛或体育演出,而更主要的是指人们为了取得身心健康、陶冶高尚情操、获得美的享受、欢度余暇时间、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而花钱去从事各种各样与体育有关的个人消费行为。
  学生的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即为满足参加体育活动最基本的需要且以耐用品为主。据调查,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与体育锻炼习惯是制约体育消费水平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爱好体育锻炼的学生必然要为体育锻炼置备一些锻炼工具,如球拍、篮球、足球及运动鞋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学生对健身需要和转化为体育消费行为的纽带,体育锻炼习惯的好与坏,与学生对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有着趋同关系,对体育消费的认识、体育消费水平有显著的影响。有良好锻炼习惯的同学在体育消费水平方面要远比没有良好锻炼习惯的同学高。当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可以满足其较高体育消费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得到充分体现。家长、教师要做好引导与管理,从有利于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和养成俭廉意识的角度提供物质条件,避免超前消费现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诸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强身健体是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首要价值取向。体育消费还是学生的一种社交手段,运动项目是培养和发展合作意识的有效工具,因为交流需要双方能有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不论是个体运动项目还是集体运动项目,都能从共同切磋的实践中获得彼此的信息,起到互相了解的作用。学生非常愿意通过体育锻炼扩大自己的社交面,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体育锻炼对人体心理的影响是积极的,能有效地改善与控制学生不良情绪的发生。学校应加强学生体育消费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观念,避免和克服虚荣心、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费主义的影响,不奢侈浪费。要引导学生理财,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自己的每项开支要做出预算和记录,经常反思自己的开支是否合理。同时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在不断变化与改善,体育消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育消费与学校及周围的体育设施及锻炼环境、风气有关。体育休闲娱乐项目的多少、活动场地紧张与否等客观因素也是影响学生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体育服务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兴趣爱好层面上升到了促进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需求的紧迫性和普遍性迅速上升,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要加强对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了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了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了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要向学生宣传科学的“健康理念”,使他们认识到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强壮,而且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而体育锻炼的生理功效和心理功效恰恰能满足学生的健康需要。要逐步引导、提高中学生对“健康投资”的认知程度,提高中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真正用于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就相对地减少了,体育消费水平相应就低一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及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教会他们科学锻炼的方法,培养“健康第一”和为健康投资的理念,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除学校正常体育教学及课外活动外,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器材,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和主观能动力,对学生较感兴趣、时下较为流行的体育健身休闲内容进行专项技术辅导,一来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与个性,二来也是学校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中学生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到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促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应该把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学生健康消费观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和发展。
其他文献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如何转变教育观念,渗透新课标理念,优化教学结构,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呢?为此,在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来丰富我的课堂,从中体会到了
期刊
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活动范围相对狭小,他们有比成人更强烈的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愿望。满足这种愿望要含蕴大量的英语词汇,通过机械的英语词句记忆很难满足,也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把单独枯燥的英语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既满足学生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愿望,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
期刊
摘 要:教育教学中,教学文本的应用不仅是教育技术的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给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无限的平台。教学文本充分发挥群体智慧,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文本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的产物。  关键词:教学文本 英语自主阅读 课前自学 自主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也同时改变了学生的角色形象。教师不再是垄断课堂的
期刊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注重“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忽视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学上以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质为目的,忽视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锻炼习惯的培养;重视少数尖子生的选拔和培养,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忽视了终身体育的功能,学生学习了大量的运动技术,可是这些技术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并无多大的用处,以致于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仍不知体育课上学了些什么。这不能不说是
期刊
民本主义是指站在民众立场上,维护民众利益、反映民众意志的思想主张,即以民为本位,把民看作国家根本。中共十六大提出要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为此,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民本理想和借鉴国外具有普遍价值的民本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一些古史传说,我们了解到远古时期的中国先民生活在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人人平等,都能自由表
期刊
摘 要:传统文化的缺失,使我国的教育特别是体育教育出现了偏差,暴露出诸如崇尚暴力、冷漠无情、缺乏感恩、意志薄弱、缺乏自律等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法、调查法等方法,初步阐述了体育教学中涉及的主要传统文化内容以及融入传统文化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 体育教学 自主探究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
期刊
课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英语语言知识的获得以及言语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无不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课文教学实际上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笔者总结摸索出了课文教学应注意的六个问题:  一、一定要搞好预习  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任何一门课程的准备工作远比教师的讲授重要得多。”预习是一种课前准备,又是一种自学形式。每种课型进行之前都要让学生预习。通读理解课之
期刊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其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主要有“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等等。  一、师德建设的意义  教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加强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要求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教师是教育实施者。“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
期刊
当前,在学校规范管理和上级教育主管机构的监管下,校园内老师对学生进行外力人身攻击以及学生对学生的人身伤害——我们统称为校园暴力的现象越来越少,而另一种写检讨、罚抄写、语言讥讽、唠叨、孤立等方式的“软暴力”现象却又有抬头迹象。应当说这种软暴力现象虽未伤及学生的身体,既不伤筋断骨也未流血,即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精神抑郁、人格扭曲的严重不良恶果,可谓“杀人不见血的刀”。所以我在此强烈呼吁各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