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把握好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时机(适时)
例如在“走进抽象艺术”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开门见山就讲什么是抽象艺术及它的特点等,相信学生会觉得很无趣,说不定还一头雾水。但是如果教师开始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3个不同风格的人物画像,引导学生谈谈对3幅人物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第一幅人物画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一幅写实风格的人物作品。教师会发现学生都能顺利地欣赏这幅具象艺术作品,介绍作者的资料,谈出各自的欣赏感受、体会到的情感。
下面一幅是马蒂斯画的《马蒂斯夫人像》,此作品用笔、用色大胆夸张,人物形象“似像非像”,让人想不到原来人物还可以这么画。这时所有学生的眼神表明,他们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在画面上。
这时再展示第三幅画,是美国抽象画家克兰的人物肖像画《尼金斯基》。如果说欣赏前两幅画对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比较轻松的话,那《尼金斯基》就让他们开始“摸不着北”了。学生一片惊讶声,反应非常大:“这画的是人物吗?”“我怎么看不出来呀?”“这是儿童画,乱画一气,我也会画的。”……即便有个别学生能说出这是抽象艺术作品,但也不能读懂它:“为什么要这么画?”“这画好在哪里?”……在抽象作品前学生陌生、茫然了。这时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被点燃,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用多媒体技术展示3幅不同风格人物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要选择适 当的素材,有针对性(适当)
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还应该紧扣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而服务。教学中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多数是学生所未知的东西。而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教学内容,就必须跨越时空,拉近学生和课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和教学内容零距离接触。然而在利用信息技术时,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用的形式比较多,会采用音乐、图片、动画等各种各样的表现方法,但素材的使用缺乏针对性。这样会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对本该是次要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对主要的教学内容却知道甚少。
对此,笔者感触很深。在一节“漫步中外建筑艺术”的教学中,当教师已经引导学生对世界上最优秀的建筑遗存产生敬仰、钦佩之情时,大屏幕上却出现一段动画片段《圣斗士——星矢》。教师的本意是要借助该片让学生欣赏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听着该片久违了的主题曲,看着一张张曾经那么熟悉的动画人物面孔,对片中作为背景的古建筑却视而不见。学生很快从刚刚敬仰、钦佩的庄重转为轻松活泼,开始嬉戏谈论动画片的情节……很明显,这段花哨的动画片段有点喧宾夺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去,使课堂脱离教学重点。
3 要依据教学目标适量运用多媒体辅助技术(适量)
笔者听过一位新上岗教师的一节美术鉴赏课,题目是“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在导入部分,教师播放一段大约10分钟的视频,要求学生从中找出哪些是民间美术,学生都很投入地找出民间美术,如剪纸、年画、刺绣、玩具、民间雕塑等。随后教师又展示大量的民间美术图片进行再欣赏,同时提出问题:“1)思考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点?2)探讨身边民间美术的意义及如何保护?”欣赏结束后原以为应该让学生花大力气来探讨这些问题,这正是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的好时机。可是结果没等学生说出个所以然来,大屏幕上迫不及待地展示了所有的答案。虽然上面答案讲解得很仔细,感觉好像不错,但实际上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和互动。后来笔者才明白,原来是后面还有一段30分钟的有关年画制作过程的视频要播放,所以教师就自问自答了。
笔者感觉教师在这节课上过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速度不自觉地加快。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教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可学生完全没有思考的时间,在教学活动中思维完全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发挥出他们学习主体性功能,整节课就像看了一部关于年画制作的“纪录片”。这样的课堂教学,尽管电脑屏幕里琳琅满目,整堂课的信息量大,但教学效果却不佳,相应的教学目的也得不到实现。
总之,只有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的的实际需要,抓准运用的时机,有针对性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才能使之为教学服务,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木渎第二高级中学)
例如在“走进抽象艺术”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开门见山就讲什么是抽象艺术及它的特点等,相信学生会觉得很无趣,说不定还一头雾水。但是如果教师开始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3个不同风格的人物画像,引导学生谈谈对3幅人物画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第一幅人物画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一幅写实风格的人物作品。教师会发现学生都能顺利地欣赏这幅具象艺术作品,介绍作者的资料,谈出各自的欣赏感受、体会到的情感。
下面一幅是马蒂斯画的《马蒂斯夫人像》,此作品用笔、用色大胆夸张,人物形象“似像非像”,让人想不到原来人物还可以这么画。这时所有学生的眼神表明,他们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在画面上。
这时再展示第三幅画,是美国抽象画家克兰的人物肖像画《尼金斯基》。如果说欣赏前两幅画对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比较轻松的话,那《尼金斯基》就让他们开始“摸不着北”了。学生一片惊讶声,反应非常大:“这画的是人物吗?”“我怎么看不出来呀?”“这是儿童画,乱画一气,我也会画的。”……即便有个别学生能说出这是抽象艺术作品,但也不能读懂它:“为什么要这么画?”“这画好在哪里?”……在抽象作品前学生陌生、茫然了。这时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被点燃,引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用多媒体技术展示3幅不同风格人物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要选择适 当的素材,有针对性(适当)
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还应该紧扣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而服务。教学中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多数是学生所未知的东西。而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教学内容,就必须跨越时空,拉近学生和课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和教学内容零距离接触。然而在利用信息技术时,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用的形式比较多,会采用音乐、图片、动画等各种各样的表现方法,但素材的使用缺乏针对性。这样会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对本该是次要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对主要的教学内容却知道甚少。
对此,笔者感触很深。在一节“漫步中外建筑艺术”的教学中,当教师已经引导学生对世界上最优秀的建筑遗存产生敬仰、钦佩之情时,大屏幕上却出现一段动画片段《圣斗士——星矢》。教师的本意是要借助该片让学生欣赏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听着该片久违了的主题曲,看着一张张曾经那么熟悉的动画人物面孔,对片中作为背景的古建筑却视而不见。学生很快从刚刚敬仰、钦佩的庄重转为轻松活泼,开始嬉戏谈论动画片的情节……很明显,这段花哨的动画片段有点喧宾夺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去,使课堂脱离教学重点。
3 要依据教学目标适量运用多媒体辅助技术(适量)
笔者听过一位新上岗教师的一节美术鉴赏课,题目是“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在导入部分,教师播放一段大约10分钟的视频,要求学生从中找出哪些是民间美术,学生都很投入地找出民间美术,如剪纸、年画、刺绣、玩具、民间雕塑等。随后教师又展示大量的民间美术图片进行再欣赏,同时提出问题:“1)思考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点?2)探讨身边民间美术的意义及如何保护?”欣赏结束后原以为应该让学生花大力气来探讨这些问题,这正是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的好时机。可是结果没等学生说出个所以然来,大屏幕上迫不及待地展示了所有的答案。虽然上面答案讲解得很仔细,感觉好像不错,但实际上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和互动。后来笔者才明白,原来是后面还有一段30分钟的有关年画制作过程的视频要播放,所以教师就自问自答了。
笔者感觉教师在这节课上过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速度不自觉地加快。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教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可学生完全没有思考的时间,在教学活动中思维完全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发挥出他们学习主体性功能,整节课就像看了一部关于年画制作的“纪录片”。这样的课堂教学,尽管电脑屏幕里琳琅满目,整堂课的信息量大,但教学效果却不佳,相应的教学目的也得不到实现。
总之,只有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的的实际需要,抓准运用的时机,有针对性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才能使之为教学服务,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木渎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