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前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的评估价值

来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p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结肠癌术前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的评估价值,探讨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济宁市兖州区中医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诊治的62例结肠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血管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检查对结肠癌分期、CT征象、累及与侵犯相邻血管情况的符合率.结果:多层螺旋C 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检查对结肠癌分期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3.87%.多层螺旋C 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检查CT征象中肿块边缘不规则、肠壁增厚肿胀、肠腔狭窄、累及浆膜层、肠梗阻、累及相邻组织脏器、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分别为96.77%、95.00%、90.32%、88.00%、100.00%、85.71%、92.31%;检查累及与侵犯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肾动脉、肾静脉、脾动脉、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下静脉的符合率分别为100.00%、80.00%、77.78%、88.89%、100.00%、80.00%、82.35%、89.47%、86.67%、85.00%.结论:多层螺旋C 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造影在结肠癌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较为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有助于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值得推行.
其他文献
铁死亡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类型,发生与铁依赖相关,以细胞内脂质活性氧的堆积为特征的细胞死亡,研究表明铁死亡与病理生理过程相关并且众多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调控作用,文章综述了铁死亡的概念、特点以及与骨性关节炎、骨肉瘤,骨质疏松、脊髓损伤、椎间盘突出症中发生、发展作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以铁死亡为切入点进而防治骨骼、关节疾病提供新方向.
目的 军民融合发展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家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旨在通过对比军民融合相关研究在军事医学与卫生领域和工业经济领域的开展情况,借鉴工业经济领域的成熟经验,提出完善军事医学与卫生领域军民融合研究的对策. 方法 导出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到的2015年至2020年两个领域关于军民融合研究的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 结果 比较发现,相较于在军民融合研究方面已经有了成熟发展经验的工业经济领域而言,军事医学与卫生领域的发文量明显较低;在研究范围上也较为局限,且研究层面较
细胞衰老是指细胞脱离细胞周期进入相对稳定的细胞周期阻滞状态,其是肿瘤细胞实现永生化所必须跨越的一道屏障,在预防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诱导肿瘤细胞进入衰老状态已成为一种可行的肿瘤控制策略.目前,细胞衰老已成为肿瘤预防与治疗,以及细胞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因此,文章对细胞衰老的标志、影响因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以及衰老细胞在肿瘤中的双重作用等进行综述.
内质网应激是在细胞内蛋白稳态失调时所诱发的一种应激反应方式,大量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内质网中蓄积,引发内质网应激.研究表明,病毒感染造成的内质网应激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发挥双重作用:一方面,细胞可通过内质网应激所引发的未折叠蛋白反应抑制病毒复制,增强炎症反应的强度;另一方面,病毒也可利用未折叠蛋白反应促进其自身的复制,并通过对未折叠蛋白反应的调控,抑制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维持病毒感染.文章就近年来内质网应激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通常与心血管疾病(CVD)合并发生.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但2个疾病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尚不明确,且在治疗方面目前的指南主要限于单个疾病的治疗,缺乏合并症的管理方案.文章就COPD与CVD之间的共同发病因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策略方面进行综述.
目的 放射治疗的摆位准确度和重复性作为乳腺癌术后治疗的重要手段,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文中旨在探讨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放疗科接受放疗的113例乳腺癌患者.按照体位固定方式不同分为真空垫(n=57)、乳腺托架联合热塑膜(n=56);按照乳腺癌患侧的部位分为左侧(n=63)、右侧(n=50);按照手术切除方式分为保乳手术(n=48)、切除手术(n=65),其中左侧保乳26例,左侧切除37例,右侧保乳22例,右侧切
目的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GATA3-AS1在乳腺癌进展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使用starBase等在线数据库预测GATA3-AS1的下游靶基因GATA3,采用qRT-PCR技术检测正常乳腺细胞与乳腺癌细胞中LncRNA GATA3-AS1的表达水平,通过在线数据库预测其表达与乳腺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质粒转染实验获得低表达GATA3-AS1的细胞株,使用Cell Counting
乳腺癌在女性中已经成为发病率最高的癌症.现阶段对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为局部手术治疗联合放化疗,而在实施手术治疗之前行新辅助化疗(NACT)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只有小部分对NACT敏感的患者可从中获益,化疗耐药成为乳腺癌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找到对乳腺癌NACT敏感性的新兴预测指标迫在眉睫,这将会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个性化制定大有裨益.研究表示,肿瘤周围浸润的免疫细胞的种类和数量与NACT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成为NACT敏感性和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文章主要就乳腺癌中研究较多的几
目的 国内外医院管理的内容存在相似之处但研究热点存在一定差异,文章探索国外医院管理的研究热点,可以为医院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以医院管理为主题词检索近5年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对选定的953篇文献通过关键词进行研究热点等分析. 结果 国外医院管理的7个研究热点为医疗质量管理、临床常见疾病的风险因素研究与医疗服务提升、疾病结局及预测、医院工作环境与医务人员行为习惯影响评估、医院患者安全文化、医院运营管理、促进研究应用模式,针对心肌梗塞等疾病的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联合物理治疗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预防妇科肿瘤患者术后DVT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