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缘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cm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编辑朱慨然的家在古双巷的尾端,再过去几十步,就是雨湖,水光波影一直通到小巷中来。他家进门是一个极小的院子,一堵花墙,把前后隔成两半。花墙正中有一个六角形的门,门两侧上方嵌两个漏窗;门楣上置一块汉隶小匾,上书“置足园”。
  园子长约五十步,宽仅二十步许。前面是幽静的庭院,后面是三间小瓦屋。庭院的东北角,叠几块玲珑山石;庭中植几丛花木,红绿相映;西侧贴墙筑半廊,与一个半亭相连,亭墙上凿出一个扇形窗,伸颈可餐雨湖秀色。亭子旁边耸几竿瘦竹,一如郑板桥之画意。庭园虽仅可置足,却似唐人绝句与宋人小令,堪可咀嚼。
  这园子是他的挚友胡令行设计的,而远在湘南山地的令行却于几日前溘然长逝了。在大学里,他们读的是中文系,同班,且窮。朱慨然喜欢写些小说、诗歌。令行则在课余苦研园林建筑,把一本明人撰著的《园治》读得滚瓜烂熟,又经实地考察,积累了许多经验。毕业后,朱慨然到书局当编辑,令行在一个营造厂做了技师。
  当朱慨然东凑西借,买下这个又小又破的园子时,令行喜得眉飞色舞。他苦思冥想,精心算计,用极少的钱置办了砖、瓦、木、石,和请来的两个工匠一起将园子修葺一新,又亲自携锄到荒野,挖来几竿瘦竹几株花草,植在园中。两人坐在半亭里,推敲出“置足园”这个雅名。令行论及造园得失,妙语惊人:“私家园林往往地甚局促,常于无可奈何之处,以无可奈何之笔化险为夷,使全局顿生光彩。”他慨叹:“我平生最大的愿望,是设计一个自己的园林。为豪门大户造园,受其制约,俗不可耐。我颇想回老家去,一是照顾老人,二是倘遇机缘,能置办一座园林也难说。”
  过了两年,令行真的飘然而去。朱慨然间或收到令行信札,说他在家乡教小学,因为此地太缺少师资。学生很尊重他。说他父母相继辞世,自己仍是孑然一身。
  十多年过去了。“置足园”犹在,而斯人去矣。朱慨然不胜唏嘘。稍觉慰藉的是去年得令行一信,说已有了一处很好的园林,名“适园”,还附了一篇颇有文采的散文《适园小记》。文中写道:“吾园择山水佳胜之处为之,最可怡其性情,适其意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水一桥,皆顺其自然,无斧凿雕琢之迹,得流霞凝岚之妙,天设地造,物我俱忘,遂名之为‘适园’。”园中的种种景状,四时及晴雨中的变化,何处是湖,何处有山,何处立寺,何处飞桥……皆细细描绘。
  慨然奇怪,此等规模之园林,该花多少银钱?他决意去令行家乡一走。
  一路车船劳顿,朱慨然终于来到湖南的令行老家。他打听“适园”在何处,竟无人知。
  阳光下闪着一个很大的湖,湖心有一小洲,一条柳堤如绸带从岸边飘到洲上。湖的彼岸,有一座不高的山,绿云间露出古寺的一角红檐。他寻到那一拱板桥,跨过溪流,果然有一片泥墙茅顶的屋舍,围在竹篱中,木板门上方有一横额,上书四个隶字:得育小学,是令行的手笔。朱慨然走进了学校。闻说是令行的老友来访,几个年轻老师——是令行的学生,热情地接待了他。他知道了令行的许多情况。
  令行是累死的。拖着一个患痨病的身子,教学上又一点不肯马虎,从早到晚,上课、备课,忙得有滋有味。每月的收入,除留一点生活费外,全用来为穷苦学生购买书籍、文具。朱慨然听得双手发颤,心上寒飕飕的。
  “令行不是有一座‘适园’吗?”
  “先生生前说,无园者可以有园,天地万物皆属此园。顺乎自然,以三尺微躯为社会效力,即是赏心乐事。”
  朱慨然觉得自己已找到了令行的“适园”。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把胡令行设计的“置足园”比作唐人绝句与宋人小令,表现了这座园子的小巧精致,韵味十足。
  B.朱慨然所见到的“适园”的山石草木、小桥流水皆得自然之趣,毫无斧凿之痕,充分体现了胡令行造园技艺的高超。
  C.小说构思巧妙,行文中多处埋下伏笔,为揭开适园的“真相”做好铺垫,使小说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D.小说以朱慨然为线索,通过他的心理变化,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悬念迭生,波澜起伏,回环跌宕。
  2.(1)小说为什么用很多笔墨写“置足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结尾说“朱慨然觉得自己已找到了令行的‘适园’”。根据文意解释句中“适园”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胡令行是怎样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文献
东出盘门刮眼明①,萧萧疏雨更②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③。  无穷好景无缘住④,旅棹区区⑤暮亦行。  注释  ①刮眼明:景物格外美好,使眼界开朗。  ②更:改变。  ③俗人轻:被世俗之人所看轻。  ④住:留住。  ⑤区区: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译文  东出盘门,景物看得格外分明,落一阵萧萧细雨改换了阴晴。绿杨依依白鹭点点,全都各自怡乐欢欣
期刊
名家名诗巧用“手”,细读咀嚼,意味深长。  李白之“手”——“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分离时的动作,内心的感觉如何?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班马,离群之马。诗人和友人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愿脱离同伴,林别时,禁不住昂首向天,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直到友人走远了,马的悲鸣声,似
期刊
长歌游宝地,徙倚①对珠林②。  雁塔风霜③古,龙池④岁月深。  绀园⑤澄夕霁⑥,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注释  ①徙倚:犹徘徊,逡巡。  ②珠林:指林木的美称。  ③风霜:一作“丹青”。  ④龙池:又名九龙潭,是少林寺的名胜。  ⑤绀园:佛寺的别称。  ⑥霁:雨后转晴。  译文  在高声歌唱中游览宝地,徜徉在清幽静谧的树林之中。寺中雁塔历经风霜显得古朴庄重,九龙潭因岁月久远而更
期刊
雾霾沉沉却遮蔽不了整个天空,总有一缕缕的阳光像利箭般穿透黑暗。风雨如晦,也会被那些最美的逆行者迎来黎明的曙光。  ——题记  春节本该是全家团聚的节日,2020年的春节却变得危机四伏。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里,多少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雾霾。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工作人员不惧生死,勇敢地冲锋在抗疫一线,为我们撑起一片天。我坚信:在这场风雨里,依旧有点点温暖。  风雨同舟,所幸有你,感谢白衣天使的百般
期刊
中国功夫经常被称为中国武术,又被称做国术或武艺,是一种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武林高人把功夫分为两部分。把锻炼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平衡、力量和耐力的基本套路统称为功夫,认为学会这一部分
期刊
要想写出令人拍案叫绝或扼腕击节的深刻议论文佳作,就得将议论深入本质,厘清内在关系,抛出的观点有个性,有创意,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有力地说服和感染读者。想要达到这些目的,就不可避免地使用论证技巧,即论证方法,也就是恰当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证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解决“怎样进行证明”的关键所在,也是让文章辩证统一、浑然一体的有效手段。下面就结合具体事例谈一谈论
期刊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复兴中学的一名学生。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用书籍搭建成功之桥”。【“演讲稿”是作文题目中的一个要求,也必定是判分的依据之一。文章的开头,演讲稿格式清晰,完成了其中一个“任务”。其次,亮明标题,开门见山,论点明晰。】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阅读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学不愿意阅读,没耐心阅读,“阅读无用论”不绝于耳,阅读
期刊
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煙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释  ①巃嵷(lóng s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  译文  太白山势高峻且东南边像飞一样,群岭环绕且绿色铺满它。山上的烟云厚的薄的都让人喜爱,树木石头疏密排列得刚刚好。温暖的春天已过去但鸟鸣叫的声音是快乐的,溪水平静不动但鱼行走的速度是慢的。百姓怎
期刊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汉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载体,汉字是人与人交往重要的沟通工具。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新时代汉字需要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  作为一名中学生,与汉字一定有着许多亲身的经历、难忘的记忆、独特的感受、深刻的认识。请以“我与汉字”或“我看汉字”为副标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不要超
期刊
新一期神笔沙龙又开始了。本次沙龙又将讨论什么问题呢?在大家的期待中,袁老师走上了讲台。  在讨论中将思维引向深刻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一起讨论的是一批新晋‘网红’的直播带货。提到‘网红’,大家都笑了,可这批‘网红’的身份很特殊,请大家一起来看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受疫情影响,当前部分农产品销售面临困难。3月以来,全国多位县长在工作之余,兼职做“网络主播”,推销当地土特产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