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故事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_bao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伯克段于鄢”几乎是一个中国读书人尽人皆知的故事,在悠久的解经传统中,孔子寥寥六个字被历代读书人不断踵事增华、诠诂阐释,几乎已经很难有新的解读空间。清人的策试启蒙教材《古文观止》第一篇就选了《左传》对这个故事的叙述,这当然首先是由于《左传》的叙事“艳而富”,但吴楚材、吴调侯的选文标准显然不仅仅在故事与文辞,同时也要传达某种认识论和价值观。丛治辰将这个故事定位在东周列国纷争的大时代背景中,精准地概括出它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隐喻了王纲解钮、群雄并起的转型性“事件”意味。事件就是生成和意义本身,如何理解一个事件,就构成了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正如郑玄在《六艺论》中所说:“左氏善於礼”,在丛治辰的细读中,我们看到叙述如何徐徐展开历史细微的腠理,故事又如何表征了秩序幽暗的断裂,而讲述故事的人又如何在字词、取舍和结构之中隐含了自己的褒贬与教谕。
  ——刘大先
  摘要:相对于之前的文献.只有《左传》把故事讲得详尽:有开头.有结尾.有细节。
  因而说《左传》里的第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故事,大概不算太过荒谬。这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讲的是一个家庭内部母亲与儿子、兄长与幼弟之间的矛盾纠葛,却同时也是政治秩序的混乱,是“春秋”这个乱世的开端。
  关键词:《左传》 春秋 郑庄公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里第一个故事,(《春秋》经文里这干巴巴的六个字,被《左传》用七百余字详加讲述,可谓跌宕起伏,饱满盈实。而我则进而以为,“郑伯克段于鄢”甚至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故事。
  这当然是说讲述故事的时间,而非故事讲述的时间。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诚然早在洪荒时代,但盘古见于记载,最早已经在三国时了;女娲在《山海经》里就有,但《山海经》可以看作是地理书,记事很简略,只讲了女娲是什么样子,事迹却没有,造人、补天也都是后来才有的记载。而且大家普遍认为,《山海经》成书最早也在战国中后期,本来也比《左传》要晚。《左传》之前的文献,传到今天的本来就不多:《论语》是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但主要是讲道理,很多条目相当有场面感,但还谈不上是讲故事;《尚书》是历史文献汇编,偶有记事,都非常简略,也算不上故事;《诗经》是抒情诗;《周易》是占卜书;真正记录历史的,大概就只有《春秋》。但如前所述,《春秋》经文的记事也太简略,重点在微言大义的褒贬,而不在故事的曲折婉转。只有《左传》,故事讲得详尽:有开头,有结尾,有细节。因而说《左传》里这第一个故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故事,大概不算太过荒谬。
  那么中国历史上这第一个故事讲了什么呢?讲的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讲的是一个家庭内部母亲与儿子、兄长与幼弟之间的矛盾纠葛,却同时也是政治秩序的混乱,是“春秋”这个乱世的开端。中国的历史讲述从这里开端是很有意思的,似乎盛世是无事值得一说的,而有了混乱,才有了历史。
  “郑伯克段于鄢”的郑伯,指的是郑庄公。郑国是西周末年周宣王时代建立的一个国家,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郑国是伯爵国,因此郑国的君主称为郑伯。郑庄公的父亲是郑武公,曾经参与护送周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因为这个功劳,郑武公作为郑国第二任君主的地位被周王室承认,还被赏了很多土地。他自己也争气,又从周边的小国夺得了不少地盘,为后来郑庄公时代小霸诸侯奠定了基础。不过郑国政治混乱的隐患,也从郑武公时代埋下了。——不是说郑武公有什么政治上的失误,而是因为他娶了一个老婆。
  郑武公的嫡夫人是从申国娶的,申国的国君姓姜,因此《左传》里面称郑武公的夫人叫“武姜”。“姜”是她的姓,“武”是郑武公的谥号,古代的贵族女子嫁人之后就不再用自己的名字了,而只用姓氏,前面再加上另外一个字表示区别。这位武姜为郑武公生的第一个儿子就是郑庄公。但是武姜生郑庄公的时候非常不愉快,是“寤生”。什么叫“寤生”?古人有很多讨论,有人说是生下来眼睛就睁得圆圆的,很吓人;有人说是当妈的睡着觉,孩子就生出來了,这听上去其实挺美好,但细想想,当妈的一觉醒来,多了个娃,确实也很容易受惊。不过大多数人都认为,所谓“寤生”就是生产的时候孩子的脚先出来,这即便在今天产妇生产时,似乎也是很麻烦的情况。而两千多年前的郑国,医疗卫生条件和今天没法比,这种难产是很容易把妈妈害死的。所以可想而知,武姜第一次生产的经历是极为痛苦,也极为恐惧的。如果武姜是个普通的农妇,或许也不至于太矫情;可她是贵族啊!我猜她大概从小到大也没受过这么大委屈,所以她对于自己这个大儿子,从一开始就非常讨厌。讨厌到什么地步呢?给他取了个名字,就叫“寤生”。对于一个人来讲,这真是可怕的经验:我们想想,一个小孩取名叫“难产”,得有多难听?从小到大他一直被人这么喊,每喊一次,都会让这孩子产生强烈的羞耻感,同时不断唤起母亲的痛苦回忆,这母子俩的关系怎么可能好呢?更何况,武姜不止生了这一个儿子,三年之后她又为郑庄公生了个弟弟,取名叫“段”,也就是“郑伯克段于鄢”的另一位主角。《左传》后面还有个故事,叫“触龙说赵太后”,其中赵太后就承认,女人是非常容易偏爱小儿子的,更何况大儿子还那么讨厌呢!所以武姜就很喜欢段,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居然向郑武公请求,要废黜大儿子寤生的合法继承人地位,让小儿子段继位。
  这是个非常要命的请求,甚至我们可以说,恰恰是这个请求,开启了春秋战国的乱世。为什么这么严重?因为它动摇了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宗法制度的基本原则。所谓嫡长子继承制,就是说父亲的一切政治地位和财产,只能由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来继承,其他儿子没份。没份,你也不要争,不要想,这就保证了政治秩序的稳定。尽管可能小儿子比大儿子贤能,但是出生次序决定了你和国君之位没关系,你没有合法性。我们今天的人看这制度,大概觉得不合理:凭什么不让有本事的人来干?但是人很容易觉得自己比别人有本事,那就会胡思乱想,就会争,一争就会乱。一个家族乱,财散人亡;一个国家乱,政局摇荡,血流成河。所以这个制度尽管也许不利于发展,但是有利于稳定。只要人人安于自己的身份,天下就太平;后来春秋战国纷争不断,就是因为人人不安于自己的身份,周天子管不了诸侯,诸侯管不了大夫,大夫管不了家臣,于是天下大乱,孔老夫子对这事痛心疾首。而这天下大乱的肇始,就在这今天所见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故事里,就是因这位武姜生孩子时候的不开心导致的。   不过郑武公还是个明白人,不同意换储,武姜没有得逞。所以我们上文说这个故事讲的是“父不父,子不子”,那是冤枉郑武公了,其实是“母不母,子不子”。后来寤生终究还是即了位,变成郑庄公。但是郑武公死了,武姜这个当娘的最大,更不会消停了,开始折腾郑庄公。她去找郑庄公,说,把制这个地方给你弟弟好不好哇?郑庄公为难,说制这个地方啊,太险要啦,虢叔当年就是死在这儿的,要不咱换个地方好不好?制在哪儿呢?一般都认为就是虎牢关,但也有学者说并不是,不过相距不远,和虎牢关共同构成军事要塞。无论如何,这地方确实太要害了,南边是嵩岳的崇山峻岭,北边是黄河的天险鸿沟,东边是广阔平坦的黄河中下游平原——郑国就在这里——而西边则连通着东周都城洛阳,所以制这个地方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武姜这个要求的目的太过赤裸,有点过分了。因此郑庄公的为难非常正常,武姜倒也没有坚持,说行吧,那要不你把京这个地方给你弟弟?京在哪儿呢?在制和郑国首都新郑之间,其实规模更大,郑武公的时候就借助商人的力量把它建成了一座宏伟的城池,而且城里还有郑国开国君主,也就是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的祖庙,所以按道理说地位更高。但是我们翻看地图就知道,京这座城市建在平原上,附近只有一座孤山,离首都也很近,还被几座城池包围着,比起制来,就没那么险要了。所以郑庄公这次一点没犹豫就答应了武姜。段到了京,被称为“京城太叔”。叔是段的排行,太是第一的意思,据说管段叫“太叔”也没什么别的意思,只是因为他是郑庄公的第一个弟弟。但这个字冠在一个非国君亦非储君者的称号里,总归是叫人不舒服吧。
  所以郑庄公的臣子们都很不高兴。有位叫祭仲的重臣就跟郑庄公说:一座城池规模太大,对国家可是个危害。一般来说,大的城市,规模不能超过首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城市不能超过九分之一。你弟弟这京城,可有点不合规矩啊,恐怕是个麻烦。郑庄公听了,表示很无奈,他说:我老妈非要让我把他封那儿,我有啥办法?自己老大表现得这么窝囊,祭仲估计也很无语,继续劝说:你老妈贪心不足的呀!你还是早点想想办法吧!郑庄公这时候大概觉得再继续表演窝囊,人心会散的,所以正色说:没事,多行不义必自毙,你等着瞧吧。
  祭仲的预计当然没错,段在京城果然开始搞事情,让京周边的一些地区同时既向郑庄公称臣,也向自己称臣;当然,赋税肯定也要双份。这就有点过分了。所以又有臣子坐不住,跟郑庄公把话说得比较狠了,公子吕就说:我的王啊,一个国家可不能有两个主子。您要是想把国家送给你弟弟,那我干脆去他那儿干算啦;要是您没这个打算,还是早点除掉他吧。郑庄公还是很淡定,说:没事,他自己就把自己玩死啦。于是段继续扩大势力,臣子继续劝,但是郑庄公也还是继续淡定,或表演淡定。直到终于有一天,太叔段控制了郑国领土的几乎一半了,修筑好了自己的城池,囤积了大量的粮食,积累了足够多的武器装备,建立起一支庞大的军队,计划要袭击郑的首都了。同时当然也联系了武姜:准备兵临城下的时候,让武姜打开城门呼应他。郑庄公收到消息之后,终于一拍桌子:差不多啦!——派兵平定他亲弟弟的叛乱。形势果然如他所说,京城的老百姓并不亲附段,段后院失火,战场又失利,一路败退,逃到鄢这个地方。郑庄公又去攻打鄢,把自己弟弟赶出了郑国,段无奈躲在卫国的共。大概正是因为后来段一直待在共,所以史书上把他称作共叔段。
  这个故事为汉语提供了一个成语,叫“多行不义必自毙”,而这个故事似乎也成为这个成语的最好注脚。多行不义而最终自毙的人,当然就是段;而郑庄公,则似乎一直用一种兄长的温情忍耐着自己的弟弟,直到忍无可忍。郑庄公的形象是如此宽宏,如此高大,而段和武姜的形象是那么骄横,所以这看上去是一个好人和两个坏人的故事。杜预、孔颖达、苏轼,以及今天的不少学者、读者,就都觉得郑庄公这人还不错。对历史故事与人物的理解当然可以推陈出新,见仁见智,但我更愿意努力去体贴《春秋》的微言大义。传到今天的《春秋》是鲁国的史书,但据说后来经过了孔子的删改,孔子删改它干吗呢?是为了让每一个字都蕴含褒贬。也就是说,大家普遍相信《春秋》经文里每个字都是有讲究的,这些字聚集在一起是记录了历史,但單独琢磨,还包含着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判断。我们管这个就叫作“春秋笔法”。理解春秋笔法并不容易,所以《谷梁传》《公羊传》《左传》都会去解释本经里用字的褒贬意思。而我们看这“三传”对“郑伯克段于鄢”这六个字的解释,几乎无一例外,没有认为郑伯是好人的。《左传》说,段是郑伯的弟弟,按照惯例,同一个母亲的弟弟是要说明的,也就是说至少要写成“郑伯克弟段于鄢”,但《春秋》没这么写,这是因为段的行径,根本不像个弟弟,不配做弟弟。那么哥哥就配当哥哥了吗?为什么称呼郑庄公为“郑伯”呢?这也是在贬低郑庄公。根据《谷梁传》的说法,只有杀了世子或者同母亲弟弟的国君,《春秋》记录的时候才不写正式的谥号,只称作某国君。而且《春秋》没写段的结局是出奔国外,因为“出奔”这个词,是用在有罪的人身上的,但是《春秋》的改定者认为,段固然有罪,可是郑庄公就没有罪吗?所以干脆不写。
  但郑庄公到底有什么罪呢?他不是一直“温良恭俭让”吗?《左传》说,称呼他为“郑伯”,是“讥其失教”。也就是说,他的罪责在于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弟弟。现代人看了这个见解,恐怕也会不以为然:段固然是寤生的弟弟,但是弟弟要学坏,哥哥有什么办法?何况不是还有武姜在?寤生想要教段学好,估计也不可能吧。但寤生毕竟是一国国君和家族族长啊,而且做没做是一回事,有没有想过去做,又是另一回事。而如果对照《公羊传》和《谷梁传》的解释,我们就会赫然发现,《左传》所说的失教,也还是太客气了,另外两传的评价直接就说,寤生是故意失教,是处心积虑要杀掉自己的弟弟段,所以放纵他,让他势力壮大,同时让他的恶也壮大,从而一举歼灭,不留后患。这样说,就太惊悚了,寤生这个人就太坏了。
  有没有道理呢?其实从《左传》对这个故事的讲述中,我们能够看出蛛丝马迹。譬如武姜向郑庄公请求要制这个地方,郑庄公特别说,虢叔可是死在那里的哦!虢叔是东虢的君主,他其实没死多久,正是寤生和段的父亲郑武公杀死了虢叔,并兼并了制这个地方。所以郑庄公提起这件事,也可以看作是威胁:不要以为占据了制就可以怎么样,我的父亲可以杀了虢叔,我也可以杀了段。而面对臣子的一再劝谏,郑庄公的淡定是对世间公道和子民忠心的信任吗?还是早有筹谋?需要注意的是,被编排整齐的文字,有时候会欺骗我们。“郑伯克段于鄢”在《左传》里是作为一个完整封闭的故事被集中讲述的,但实际上,郑庄公即位是公元前743年,段叛乱是在前722年。也就是说,郑庄公和臣子的几番对话,时间已经过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里,郑庄公东伐西讨,岂是只窝在宫里和臣子对话,毫无作为?这期间他对于京,对于他的弟弟段,岂会毫无安排?作为春秋第一个臣服邻国,被称为春秋“小霸”的君主,他真的就相信公义胜过实力?这显然很难让人信服。只需要看一个细节:段打算袭击郑国首都,并与武姜相约里应外合,这理当是机密的事情,而郑庄公立刻便能知道他们约定的日期,可想而知,郑庄公在段和自己母亲身边,安插了多少眼线。段刚刚显露出骄纵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幼子受到了过分的宠爱,自出生就被亲生母亲冷眼相待的寤生当然不免怀恨——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一个这样长大的孩子心理会多么扭曲——但是这时候段的恶行还不足一死,杀之则郑庄公将陷自己于不义。于是他把段放在离自己不远,而且易攻难守的京,让他更加放肆。直到有一天,恶政已久而叛军出城,全天下都知道了他的恶,郑庄公再杀自己的弟弟,便有了合法性。《谷梁传》指出,有一个细节足以看出郑庄公想要杀自己弟弟的心情是何等迫切:如果郑庄公真是一个宽仁的哥哥,把段赶到鄢也就算了,鄢是郑国的边陲,已经很远了,寤生却还要追过去杀掉他,这就显然是有意要谋害弟弟了。
  如果认识到了郑庄公的扭曲、阴险与城府,再看这故事的结局,或许会有另外一种感受。这故事有个著名的结尾:郑庄公把弟弟赶出了国,把自己母亲也关起来,并且发誓不到黄泉不见面,但是很快就后悔了。他的一个臣子颍考叔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你要见你妈也很简单,你挖个地道,一直挖出地下河,这不就是黄泉吗?你在这地道里和你妈见面,不就没有违背你的誓言吗?于是就见了面,《左传》上说,“遂为母子如初”。这听上去非常温馨:妈妈和儿子吵了架,搞冷战,最终冰释前嫌,母慈子孝。可是细想想郑庄公的为人,想想他扭曲的成长历程,也想想他的母亲武姜几十年来如何对待他,就会发现,“如初”两个字实在太扎眼了:郑庄公从出生就被他妈讨厌,这母子俩的“初”,能好到哪里去呢?这“遂为母子如初”,不也就是回到过去郑庄公和武姜同住在王宫里,却各怀鬼胎、相互算计、面和心不和的状态吗?所以郑庄公的后悔,真的是因为思念自己的母亲吗?还是作为一国之君,感到驱赶弟弟、囚禁母亲名声太坏,不得不做一个样子呢?
其他文献
近些日子来,玄武出版了好几部著作。其中有散文集,也有诗歌集。这些作品当然不都是近期创作的,而是多年来努力的结果。他说自己不是一个勤奋的人,但在比较集中的时间里出版了如许之多的东西,还是可喜可贺的。更何况,他还不断地在各地报刊发表作品。如果真如他言,是不可能的。这只是他对自己的一个判断——在更高的标准之上。  在其诗集《更多事物沉默》中,有一首这样写道:“我们投入而生动地生活,/将所遇万物打磨出微光
期刊
意象与精神  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诗坛西风劲吹,余光中的诗创作也难免一度随风而舞,不过,他在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即已洞见诗坛“反传统”与“恶性西化”之弊。在激烈的论战中表明对民族优秀诗歌传统的重认与回归,自称“回头的浪子”。余光中,是一位熟稔、尊重、敬畏本民族诗歌传统的诗人,是一位对民族传统入而复出力图做现代的创造性转化的诗人,是一位颇具抱负极有才华的力图丰富和发展本民族诗歌传统的诗人。他的诗
期刊
薛忆沩,出生于郴州,成长于长沙。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工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后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从蒙特利尔大学获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曾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曾受聘为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和中山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驻院学人。为近年来最受媒体关注的中国作家之一。出版有包括长篇小说《遗弃》《空巢》,小说集《深圳人》《流动的房间》,随笔集《文学的祖国》《异域的迷宫》等在
期刊
摘要:中州地区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几千年的逐鹿问鼎、兴废征战、朝代兴替,以中州为舞台反复上演,连绵不绝。元好问在河南时期,亲历了国家局势的日益紧蹙、统治阶层的奢侈腐化和女真政权的最后覆亡。他的咏史诗以古鉴今、借古讽今,通过前朝政权、女真政权的衰落败亡,揭示了封建政权由盛到衰的必然规律,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洞察力,充满了强烈的史鉴意识、批判意识。艺术上,元好问咏史诗熔客观呈现与主观褒贬为一
期刊
摘要:考察作家与城市的关系,是文学以至文化研究的有效切入点,但具体到香港作家与城市的关系,则涉及城市经验与殖民意识的关系问题。本文主要考察作家侣伦、张爱玲与香港的关系。  关键词:侣伦 香港 “异国情调”  侣伦小说的一个为人提及的特征,是其香港城市性。卢玮銮袭用侣伦本人的说法,将之称为“异国情调”:  就可见的侣伦初期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十分浓厚的异国情调,说异国情调,其实还不够准确,应该说是一
期刊
摘要:作为一部探测个体内心世界奥秘的作品,《空巢》由两条主线编织而成,一条是以一家三代跌宕人生为基准的“一生”的主线,一条是以主人公扣人心弦经历为基准的“一天”的主线。小说通过一位空巢老人的视角,讲述了她在消费社会和信息时代的一天中被骗的经过,是如何粉碎了她一生信奉的价值观念,如何解构了她一生的精神历程。  关键词:薛忆沩 空巢 困境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中国面临的重大“天灾”,电信诈骗是波及无数中
期刊
道立于一。在《书象文献》每期封面赫然标有“道立于一”的古文图式——一笔挺起《尚书》大义。大音声起,一阳柱其间,上之用,呈大吕方启之象。由此洞见书象之立量宏旨。书象学象理根本是大张指示之用,是东方哲学之用,是圣人薪火之燃。  标识象征当代东方抽象主义视觉,既有属性概念,又有时间概念的独特的视觉特征。书象学首先打开意识之门,超越形式之上的思维远征。  书象学的使命以打通绘画为己任。文明破晓之前,画前有
期刊
本期谈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文学即人学。是的,这一人所皆知的口号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时,钱谷融先生即反复申明过:这是一个常识。但常识的命运往往有两种,一者被想当然地忽视,一者被过度阐释,弯弯绕绕离了本初。近日与友人聊天,论及“文学何为”的话题,一师者指出,一切学问皆要通人情,我深以为然。我想,一个真正以文学为志业之人,必是思索“人学”奥秘的智者、体验人生百味的仁者。  话虽如此,然环顾左右,这样的
期刊
写作是永远的挑战,它的尽头就是生命的尽头。每一篇的结束,只是那条没有尽头的路的“中场休息”,它意味着将要进行的新的开始。如果作者没有意识到这近乎残酷的“写作的辩证法”,那就和鲁迅小说《在酒楼上》写的那“蜂子或蝇子”差不多,被人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于是如果写作者不想做写作的“蜂子或蝇子”,便得面对吕纬甫的那个“揪心之问”:“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  一  在
期刊
摘要:赴台皖籍作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探究的复杂的群体,他们的“根”与“巢”在中国大陆中东部的安徽,台湾是其不约而同的集结地和新起点。横亘的海峽切割不断数千年形成的牵系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赴台皖籍作家重新起航,在写作中寻觅回“家”的路径,其原乡书写饱含着羁旅的惆怅和返乡的期盼,充溢着故园情、“徽元素”和“中国结”。  关键词:家园 赴台 皖籍作家  “家”——想象的共同体,这是一个充满暖意的空间与呵护
期刊